珠海重磅推出11项措施!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设立总额最高3亿元的“模型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珠海重磅发布产业新政,助力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

5月28日,《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介绍了政策主要内容,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市新闻办副主任李丹媛主持。

“揭榜挂帅”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

《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国家、省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决策部署,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成本、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优质企业和产品、打造应用场景首发地等方面提出了11条政策措施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支持。

记者从会上获悉,《若干措施》的出台,是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要部署。为加快“云上智城”建设,《若干措施》制定了具有多项“珠海特色”的措施,包括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推广智能终端产品应用等。

算力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使用智能算力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算力费用的50%获得“算力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0万元的“算力券”。

算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设立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研发和使用大模型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大模型服务费用的30%获得“模型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万元的“模型券”;对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深度合成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不超过2万元、25万元的奖励。

数据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三级以上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此外,珠海强化省、市联动协同,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对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等予以支持,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新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在打造应用场景方面,鼓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首发首秀”,对优质解决方案给予奖励。

例如,《若干措施》提出,重点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高功率密度电机等领域,组织“揭榜挂帅”专项任务,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对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RISC-V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等载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还可以再获得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多措并举助力“云上智城”建设提速

当前,珠海正提速建设“云上智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开源体系等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推动更多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集聚成势。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

“近年来我市依托“云上智城”建设,建立完善了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体制机制、要素支撑、政策保障,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表示。

此前,珠海已印发实施《珠海市推进“云上智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珠海市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政策文件。新鲜出炉的《若干措施》,将与此前发布的《行动方案》形成政策“组合拳”,为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如何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让算力加速企业茁壮成长?《若干措施》明确,对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备案的算法和大模型给予奖励,旨在引导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模型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表示,将在企业备案过程中,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并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备案培训活动,引导高校、专业机构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合作,使备案过程成为企业提升合规发展能力的过程。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2024年,珠海设立新质生产力基金,注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坚定做创新企业的“长跑搭档”。新质生产力基金紧抓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机遇,积极挖掘行业赛道中领先企业落地珠海的机会,全力推进智谱华章、智元机器人等一批具有领先性、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落地珠海。

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

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介绍说,2025年珠海市级预算还安排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6亿元,支持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内的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小升规梯度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等。

文字:佘映薇 温泳珊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珠海重磅推出11项措施!打造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观海融媒 2025-05-28 12:05

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设立总额最高3亿元的“模型券”、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珠海重磅发布产业新政,助力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

5月28日,《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介绍了政策主要内容,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市新闻办副主任李丹媛主持。

“揭榜挂帅”项目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

《珠海市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贯彻落实国家、省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决策部署,降低企业应用人工智能成本、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优质企业和产品、打造应用场景首发地等方面提出了11条政策措施给予企业全方位的支持。

记者从会上获悉,《若干措施》的出台,是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的重要部署。为加快“云上智城”建设,《若干措施》制定了具有多项“珠海特色”的措施,包括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服务备案、推广智能终端产品应用等。

算力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设立总额最高5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使用智能算力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算力费用的50%获得“算力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0万元的“算力券”。

算法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设立总额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降低企业研发和使用大模型的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实际购买大模型服务费用的30%获得“模型券”支持,每年度最高可使用100万元的“模型券”;对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的深度合成服务、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企业,分别给予每个不超过2万元、25万元的奖励。

数据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通过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DCMM)三级以上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的奖励,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

此外,珠海强化省、市联动协同,形成政策叠加效应,对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等予以支持,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新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给予奖励。在打造应用场景方面,鼓励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首发首秀”,对优质解决方案给予奖励。

例如,《若干措施》提出,重点面向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灵巧手、高精度传感器、柔性关节、高功率密度电机等领域,组织“揭榜挂帅”专项任务,最高给予3000万元支持;对建设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RISC-V开源生态创新中心等载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对获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还可以再获得最高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

多措并举助力“云上智城”建设提速

当前,珠海正提速建设“云上智城”,加快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开源体系等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抓手,推动更多新企业、新技术、新产品集聚成势。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

“近年来我市依托“云上智城”建设,建立完善了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体制机制、要素支撑、政策保障,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条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根表示。

此前,珠海已印发实施《珠海市推进“云上智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珠海市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等政策文件。新鲜出炉的《若干措施》,将与此前发布的《行动方案》形成政策“组合拳”,为打造具有珠海特色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如何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让算力加速企业茁壮成长?《若干措施》明确,对通过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备案的算法和大模型给予奖励,旨在引导企业加大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模型领域的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林新锋表示,将在企业备案过程中,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并联合相关部门举办备案培训活动,引导高校、专业机构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合作,使备案过程成为企业提升合规发展能力的过程。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2024年,珠海设立新质生产力基金,注重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坚定做创新企业的“长跑搭档”。新质生产力基金紧抓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展机遇,积极挖掘行业赛道中领先企业落地珠海的机会,全力推进智谱华章、智元机器人等一批具有领先性、代表性的企业和项目落地珠海。

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

市财政局副局长赵威振介绍说,2025年珠海市级预算还安排了“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6亿元,支持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内的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小升规梯度培育、智能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等。

文字:佘映薇 温泳珊 图片: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