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住房保障“小支点”,撬动人才发展“大格局”
珠海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支持周期、适用范围、保障标准、房源储备和居住服务等方面创新机制,提供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力度最大的支持保障,以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小切口”,做好引才留才“大文章”。该政策面向新引进到我市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实施最长三年周期“一免两减”租金支持政策,即首年免租金,次年租金为30%,第三年租金为50%。(《珠海特区报》7月10日03版)
 

珠海推出的“一免两减”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以“精准、普惠、长效”的鲜明特色,不仅是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践行,更揭示了一座城市以民生温度激发发展活力的智慧。

与传统人才住房政策相比,珠海的“一免两减”最突出的亮点是“精准滴灌”。首年免租金、次年租金为30%、第三年租金为50%的阶梯式支持,既缓解了青年人才初到异地的“落脚难”,又通过三年周期的动态调整,引导人才与城市深度融合。政策覆盖范围突破了“唯学历”的传统框架,学历人才、技能人才、专业职称人才被同等对待,港澳及外籍人才也纳入保障,体现了“广纳天下英才”的开放胸襟。

住房保障的本质是“留人”,而“留人”的关键在于“安心”。珠海搭建的“珠海住无忧”人才住房服务平台,将看房、申请、审核全流程数字化,不仅解决了传统政策“手续繁琐”的痛点,更传递出“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青年人才无需为“跑手续”耗费精力,“拎包入住”成为现实。这种服务意识的升级,比单纯的租金减免更能打动人心,让人才感受到,城市不仅提供“容身之所”,更致力于营造“成长之境”。

从首批1003套房源吸引4110人报名、第二批780套即将交付的热度来看,珠海的政策已初显成效。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吸引人才”本身,当青年人才在低成本住房中站稳脚跟,他们的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将被充分释放,进而为城市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当港澳及外籍人才在政策中感受到“同等对待”,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角色将更加鲜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纽带也将更紧密。这正是“小政策”撬动“大发展”的生动体现。

人才与城市的关系,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珠海用“一免两减”的住房保障,为青年人才铺就了“来得了、留得下”的第一步,而人才的成长与贡献,终将反哺城市,书写“共成长、同繁荣”的新篇章。当更多城市以“民生思维”谋划人才政策,以“长期主义”替代“短视竞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智慧,更是一个时代对“人才价值”的充分尊重。

文字:曲征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以住房保障“小支点”,撬动人才发展“大格局”
珠海特区报 2025-07-11 01:54
珠海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支持周期、适用范围、保障标准、房源储备和居住服务等方面创新机制,提供在全国范围内综合力度最大的支持保障,以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小切口”,做好引才留才“大文章”。该政策面向新引进到我市创业就业的青年人才,实施最长三年周期“一免两减”租金支持政策,即首年免租金,次年租金为30%,第三年租金为50%。(《珠海特区报》7月10日03版)
 

珠海推出的“一免两减”青年人才住房保障政策,以“精准、普惠、长效”的鲜明特色,不仅是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深刻践行,更揭示了一座城市以民生温度激发发展活力的智慧。

与传统人才住房政策相比,珠海的“一免两减”最突出的亮点是“精准滴灌”。首年免租金、次年租金为30%、第三年租金为50%的阶梯式支持,既缓解了青年人才初到异地的“落脚难”,又通过三年周期的动态调整,引导人才与城市深度融合。政策覆盖范围突破了“唯学历”的传统框架,学历人才、技能人才、专业职称人才被同等对待,港澳及外籍人才也纳入保障,体现了“广纳天下英才”的开放胸襟。

住房保障的本质是“留人”,而“留人”的关键在于“安心”。珠海搭建的“珠海住无忧”人才住房服务平台,将看房、申请、审核全流程数字化,不仅解决了传统政策“手续繁琐”的痛点,更传递出“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青年人才无需为“跑手续”耗费精力,“拎包入住”成为现实。这种服务意识的升级,比单纯的租金减免更能打动人心,让人才感受到,城市不仅提供“容身之所”,更致力于营造“成长之境”。

从首批1003套房源吸引4110人报名、第二批780套即将交付的热度来看,珠海的政策已初显成效。但它的意义远不止于“吸引人才”本身,当青年人才在低成本住房中站稳脚跟,他们的创业热情、创新活力将被充分释放,进而为城市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当港澳及外籍人才在政策中感受到“同等对待”,珠海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的角色将更加鲜明,区域协同发展的纽带也将更紧密。这正是“小政策”撬动“大发展”的生动体现。

人才与城市的关系,从来都是“双向奔赴”。珠海用“一免两减”的住房保障,为青年人才铺就了“来得了、留得下”的第一步,而人才的成长与贡献,终将反哺城市,书写“共成长、同繁荣”的新篇章。当更多城市以“民生思维”谋划人才政策,以“长期主义”替代“短视竞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智慧,更是一个时代对“人才价值”的充分尊重。

文字:曲征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