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7月17日上午,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等,并回应大众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现场,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目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让残疾人朋友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

距离残特奥会开幕还有140多天,各项工作进展如何?陈学军透露,残特奥会竞赛组织、服务保障、场馆改造等基本就绪,通过了测试赛和提前项目的检验;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顺利推进;会歌、火炬、奖牌、体育服装、体育图标、吉祥物运动造型等要素,将在未来两个月内陆续与公众见面。

本届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全部场馆使用现有场地。这也意味着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环境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学军介绍,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施工时,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完工后,组织残疾人试用,不行再整改。广东赛区的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残奥会场馆根据项目特点,满足对应类别残疾人的特别需求。”

在运动分级方面,本届残特奥会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分级,组委会制定了详尽的分级日程和应急预案,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推出全国首个包括赛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盲人步行导航、手语翻译、辅具维修及借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参赛人员提供标准、便捷、高效的辅具保障服务。

科技助残,也是本届残特奥会的一大亮点。陈学军介绍,组委会把残特奥会当作展示广东科技助残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在办赛、参赛、观赛各环节,设置应用场景。

具体来说,康复训练领域,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赛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使康复过程更高效、更精准;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全面将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中;在智能辅具方面,从多个维度帮助残障运动员和观众克服困难。

近年来,广东残疾人事业同样实现全面发展。目前,广东建成星级以上“社区康园中心”1676家,残疾人服务深入镇村、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均达到99%以上。近5年,全省累计有6318名残疾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4878人被录取。

“举办残特奥会,不仅是完成一项大型赛事任务,更是要传播好残健融合精神。”陈学军呼吁,通过残特奥会,让平等、尊严的种子茁壮成长,在时间和信念的浇灌中,长成一片让整个社会绿意葱茏的森林。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
南方+ 2025-07-17 11:09

7月17日上午,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主题为“春天事业 活力绽放”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残特奥会筹备工作亮点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果等,并回应大众关心的问题。发布会现场,残特奥会组委会副秘书长、残特奥会省执委会副主任、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目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让残疾人朋友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

距离残特奥会开幕还有140多天,各项工作进展如何?陈学军透露,残特奥会竞赛组织、服务保障、场馆改造等基本就绪,通过了测试赛和提前项目的检验;火炬传递、开闭幕式等重大活动顺利推进;会歌、火炬、奖牌、体育服装、体育图标、吉祥物运动造型等要素,将在未来两个月内陆续与公众见面。

本届残特奥会不设运动员村,全部场馆使用现有场地。这也意味着对无障碍设施改造、无障碍环境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学军介绍,组委会编制印发全国第一个大型赛会无障碍建设指南图集,施工时,精心打磨符合赛事需求、方便残疾人使用的无障碍设施;完工后,组织残疾人试用,不行再整改。广东赛区的36个场馆设置2398个无障碍爱心座席、305间无障碍卫生间。“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场馆全部达到国家无障碍建设标准,残奥会场馆根据项目特点,满足对应类别残疾人的特别需求。”

在运动分级方面,本届残特奥会有1600名运动员需要分级,组委会制定了详尽的分级日程和应急预案,保障残疾人运动员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同时,推出全国首个包括赛馆无障碍信息导览、无障碍协助、盲人步行导航、手语翻译、辅具维修及借用五位一体的服务平台,为参赛人员提供标准、便捷、高效的辅具保障服务。

科技助残,也是本届残特奥会的一大亮点。陈学军介绍,组委会把残特奥会当作展示广东科技助残能力和水平的舞台,在办赛、参赛、观赛各环节,设置应用场景。

具体来说,康复训练领域,为残疾人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赛后恢复提供科学支撑,使康复过程更高效、更精准;在智慧场馆建设方面,全面将5G通讯、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到场馆建设中;在智能辅具方面,从多个维度帮助残障运动员和观众克服困难。

近年来,广东残疾人事业同样实现全面发展。目前,广东建成星级以上“社区康园中心”1676家,残疾人服务深入镇村、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率、辅具适配率均达到99%以上。近5年,全省累计有6318名残疾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4878人被录取。

“举办残特奥会,不仅是完成一项大型赛事任务,更是要传播好残健融合精神。”陈学军呼吁,通过残特奥会,让平等、尊严的种子茁壮成长,在时间和信念的浇灌中,长成一片让整个社会绿意葱茏的森林。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