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一家亲 共筑强国梦|自创品牌从珠澳走向世界!建筑系海归成为“跨界织梦者”

他是建筑系海归,却将岁月织进珠澳的针织经纬;他带领传统工厂从代工贴牌走向国际时尚舞台,却在自创品牌时尝遍“线头打结”的苦涩;如今,他站在港珠澳大桥的灯火里笑言:“这里每一寸路,都缝着我们的湾区梦。”——钟博丞的18年,恰似一根穿梭两地的银针,连起了珠澳的产业升级路,也绣出了“一家亲”的温暖图景。

从建筑蓝图到针织经纬:
“跨界织梦者”的转型之路

在英国求学,建筑系毕业的钟博丞,人生轨迹原本该是高楼大厦的线条与钢筋。然而在2008年,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加入家族的澳门新世界针织厂,扎根珠海斗门,从业务跟单员做起,与针织机的嗡鸣声为伴

钟博丞查看生产情况。

在生产和销售一线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让他清楚地了解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的方向。彼时的生产基地仍以传统代工为主,高度依赖人手作业,多通过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传授技艺,难制定数字化生产标准,如同老式织布机,虽扎实却迟缓。

钟博丞以建筑师的数据思维,将科学刻入改革:购入先进的纺织机,拍摄标准化操作短视频、编写图文工作手册,并且举办年度团建和节日庆祝活动,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一来,不论是哪个师傅、哪个徒弟,都能生产出高标准的“新世界纱线”。在他的带领下,“手工作坊”蜕变为“科学实验室”,每年200万件成衣从此飞向全球。

“孅阿儿”的破茧:
一场关于品牌的自省与突围

2021年,钟博丞以珠海斗门为原点,推出自有女装品牌“孅阿儿”。他自信满满:“我们有40年织造经验,材质堪比欧洲大牌,一定可以为女性打造经久不衰的优质服装品牌。”然而市场却给上了他冰冷一课——优质的纱线,未必能织出消费者的心动。

“做代工是解题,做品牌却是出题。”他苦笑道。库存压力、销售困局,让他意识到“供应链优势只是针脚,品牌故事才是绣花针上的那根线”。

钟博丞检查成衣产品。

转机出现在2023年:他与合伙人共创的MHMH集合店,在澳门巴黎人商场拼出一席之地。包括“孅阿儿”在内的40多个湾区设计师品牌在此交汇,如同珠澳两岸的霓虹,互相映照。

“这里不是店铺,而是时尚的‘港珠澳大桥’。”他说。如今,“孅阿儿”的优雅剪裁终于找到了懂得欣赏它的目光。2024年,草根出身的国际名模陆仙人在MHMH集合店内直播,也对“孅阿儿”的衣服赞赏有加。“陆仙人和‘孅阿儿’都是时尚界的‘后起之秀’‘突围黑马’,他的鼓励支撑着我们继续在国际奢侈品牌中间找到自己的路。”钟博丞说。

双城记:
通勤更便捷让心更贴近

15年前,钟博丞每日往返珠澳的通勤路,是一场“漫长的跋涉”——通勤高峰期的珠海大道常常可见堵车,他开车从拱北口岸过关到斗门,晚上再回澳门,每日往返需要3个小时。如今,横琴口岸的通关效率、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让这段路单程缩短至40分钟,公司物流也快了不少。“路到财到!”他兴奋地比划,“货柜车到码头的速度,就是产业脉搏的节奏。”

路通了,财到了,珠澳人的心也更近了。最近,他身边的澳门朋友纷纷迁居横琴,周末的珠海商圈总遇熟人。这种“双城生活”在他看来,恰似针织的经纬交织:“珠海是务实的内衬,澳门是国际化的外衣,缝合它们的,是湾区人的共同梦想。”

未来,他希望在时装领域贡献力量,配合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时装潜力股引入澳门和内地,同时也寻找机遇让澳门、内地的品牌走出去抢先开拓市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原点寻求更多机遇。

钟博丞与员工交流。
文字:金璐 图片:梁冠贤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李梅容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珠澳一家亲 共筑强国梦|自创品牌从珠澳走向世界!建筑系海归成为“跨界织梦者”
珠海特区报 2025-07-18 01:46

他是建筑系海归,却将岁月织进珠澳的针织经纬;他带领传统工厂从代工贴牌走向国际时尚舞台,却在自创品牌时尝遍“线头打结”的苦涩;如今,他站在港珠澳大桥的灯火里笑言:“这里每一寸路,都缝着我们的湾区梦。”——钟博丞的18年,恰似一根穿梭两地的银针,连起了珠澳的产业升级路,也绣出了“一家亲”的温暖图景。

从建筑蓝图到针织经纬:
“跨界织梦者”的转型之路

在英国求学,建筑系毕业的钟博丞,人生轨迹原本该是高楼大厦的线条与钢筋。然而在2008年,他选择了另一条路——加入家族的澳门新世界针织厂,扎根珠海斗门,从业务跟单员做起,与针织机的嗡鸣声为伴

钟博丞查看生产情况。

在生产和销售一线的日子虽然辛苦,但让他清楚地了解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的方向。彼时的生产基地仍以传统代工为主,高度依赖人手作业,多通过师傅带学徒的方式传授技艺,难制定数字化生产标准,如同老式织布机,虽扎实却迟缓。

钟博丞以建筑师的数据思维,将科学刻入改革:购入先进的纺织机,拍摄标准化操作短视频、编写图文工作手册,并且举办年度团建和节日庆祝活动,加深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样一来,不论是哪个师傅、哪个徒弟,都能生产出高标准的“新世界纱线”。在他的带领下,“手工作坊”蜕变为“科学实验室”,每年200万件成衣从此飞向全球。

“孅阿儿”的破茧:
一场关于品牌的自省与突围

2021年,钟博丞以珠海斗门为原点,推出自有女装品牌“孅阿儿”。他自信满满:“我们有40年织造经验,材质堪比欧洲大牌,一定可以为女性打造经久不衰的优质服装品牌。”然而市场却给上了他冰冷一课——优质的纱线,未必能织出消费者的心动。

“做代工是解题,做品牌却是出题。”他苦笑道。库存压力、销售困局,让他意识到“供应链优势只是针脚,品牌故事才是绣花针上的那根线”。

钟博丞检查成衣产品。

转机出现在2023年:他与合伙人共创的MHMH集合店,在澳门巴黎人商场拼出一席之地。包括“孅阿儿”在内的40多个湾区设计师品牌在此交汇,如同珠澳两岸的霓虹,互相映照。

“这里不是店铺,而是时尚的‘港珠澳大桥’。”他说。如今,“孅阿儿”的优雅剪裁终于找到了懂得欣赏它的目光。2024年,草根出身的国际名模陆仙人在MHMH集合店内直播,也对“孅阿儿”的衣服赞赏有加。“陆仙人和‘孅阿儿’都是时尚界的‘后起之秀’‘突围黑马’,他的鼓励支撑着我们继续在国际奢侈品牌中间找到自己的路。”钟博丞说。

双城记:
通勤更便捷让心更贴近

15年前,钟博丞每日往返珠澳的通勤路,是一场“漫长的跋涉”——通勤高峰期的珠海大道常常可见堵车,他开车从拱北口岸过关到斗门,晚上再回澳门,每日往返需要3个小时。如今,横琴口岸的通关效率、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让这段路单程缩短至40分钟,公司物流也快了不少。“路到财到!”他兴奋地比划,“货柜车到码头的速度,就是产业脉搏的节奏。”

路通了,财到了,珠澳人的心也更近了。最近,他身边的澳门朋友纷纷迁居横琴,周末的珠海商圈总遇熟人。这种“双城生活”在他看来,恰似针织的经纬交织:“珠海是务实的内衬,澳门是国际化的外衣,缝合它们的,是湾区人的共同梦想。”

未来,他希望在时装领域贡献力量,配合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时装潜力股引入澳门和内地,同时也寻找机遇让澳门、内地的品牌走出去抢先开拓市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原点寻求更多机遇。

钟博丞与员工交流。
文字:金璐 图片:梁冠贤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