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3.6万㎡新地标亮相!推动中医药沉浸式出圈→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一向是横琴推动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7月19日,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平台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将正式开馆。作为国家中医药文化创新实践样本,该体验馆通过沉浸式场景与跨界业态融合,正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澳琴路径”。

在一系列的政策加持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积极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有望成为推动琴澳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和“新名片”。

“一馆链双城”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在横琴与澳门交界的黄金水岸,一座以“莲花”为灵感的建筑破茧而出——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这座建筑面积约3.6万㎡的体验馆,是集中医药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内大型中医药主题沉浸式探索空间。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主展区以智慧化创意科技为载体,用全新的视角演绎中医药历史文化故事,为游客呈现一场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感官盛宴,适合全年龄段人群体验的中医药世界,实现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让游客能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由国际顶尖特效团队维塔工作室参与设计的沉浸式场馆,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生,更以“一馆链双城”的运营模式,催化澳琴两地在技术、人才、产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为大湾区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澳琴方案”。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内部展厅

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新路径

在产业园里,中医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越来越高,一批充满科技实力的药企正在茁壮成长。截至2025年5月底,园区企业235 家,其中澳门企业96家,入驻企业128家,其中澳门企业67家。

广东权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权毅生物”)是刚来不久的新成员。这家新加坡血统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打造全新一代原创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分线管理”“双15%税惠”等政策吸引下,权毅生物毅然决定落户横琴,并计划未来3-5年在横琴投入2亿元研发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权毅生物将深度挖掘中医药宝库,打造公司制剂研发平台,基于传统经典名方开展新制剂开发,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新路径。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人工智能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利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横琴实验室”)正积极打造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金字招牌”和中医药走向世界“桥头堡”。

中国工程院院士、横琴实验室主任刘良表示,横琴实验室研发的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正式启用,开创了“中医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的先河。中医横琴垂类大模型(Hengqin-R1)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模拟考试中以94分的优异成绩显著超越同类模型。全球首个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自主研发突破20余项关键技术,已布局超20项的专利池。此外,刘良院士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创新团队认证,华为、澳门电讯等巨头亦纷纷加入,构成技术、产业、资金的“铁三角”。

政策赋能建设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

若论政策支持,横琴绝对是“宠企狂魔”。在去年发布的“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以及6月新修订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的加持下,“澳门药、横琴造”正不断提升琴澳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与竞争力。

随后出台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更是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放在“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专章的首位。

《产业规划》提到,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全面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建设,联合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 模式,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褚鹏飞认为,以澳门为窗口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将是合作区未来聚焦的重点方向,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也正在探索将苗药、侗药、藏药等民族医药与中医药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合作区中医药产业内涵。

 记者观察 

加速构建“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国际化路径

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加速构建“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国际化路径,积极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通过用好澳门中医药国际化优势、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举措,合作区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国际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可以预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必将成为琴澳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和亮丽“新名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光彩。

文字:王晓君 图片:曾遥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横琴3.6万㎡新地标亮相!推动中医药沉浸式出圈→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一向是横琴推动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7月19日,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平台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将正式开馆。作为国家中医药文化创新实践样本,该体验馆通过沉浸式场景与跨界业态融合,正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澳琴路径”。

在一系列的政策加持下,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积极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将有望成为推动琴澳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和“新名片”。

“一馆链双城”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在横琴与澳门交界的黄金水岸,一座以“莲花”为灵感的建筑破茧而出——中医药文化体验馆,这座建筑面积约3.6万㎡的体验馆,是集中医药文化传承、科普教育、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国内大型中医药主题沉浸式探索空间。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

主展区以智慧化创意科技为载体,用全新的视角演绎中医药历史文化故事,为游客呈现一场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文化感官盛宴,适合全年龄段人群体验的中医药世界,实现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让游客能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座由国际顶尖特效团队维塔工作室参与设计的沉浸式场馆,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生,更以“一馆链双城”的运营模式,催化澳琴两地在技术、人才、产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为大湾区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澳琴方案”。

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内部展厅

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新路径

在产业园里,中医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越来越高,一批充满科技实力的药企正在茁壮成长。截至2025年5月底,园区企业235 家,其中澳门企业96家,入驻企业128家,其中澳门企业67家。

广东权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权毅生物”)是刚来不久的新成员。这家新加坡血统的生物医药企业,致力于打造全新一代原创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在“分线管理”“双15%税惠”等政策吸引下,权毅生物毅然决定落户横琴,并计划未来3-5年在横琴投入2亿元研发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权毅生物将深度挖掘中医药宝库,打造公司制剂研发平台,基于传统经典名方开展新制剂开发,探索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新路径。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人工智能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利器。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简称“横琴实验室”)正积极打造粤澳共建中医药高端科技支撑平台“金字招牌”和中医药走向世界“桥头堡”。

中国工程院院士、横琴实验室主任刘良表示,横琴实验室研发的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中西医结合数智门诊正式启用,开创了“中医人-机协同个性化数智诊疗”的先河。中医横琴垂类大模型(Hengqin-R1)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模拟考试中以94分的优异成绩显著超越同类模型。全球首个中药新药创制“四化平台”,自主研发突破20余项关键技术,已布局超20项的专利池。此外,刘良院士带领的团队获得国家创新团队认证,华为、澳门电讯等巨头亦纷纷加入,构成技术、产业、资金的“铁三角”。

政策赋能建设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

若论政策支持,横琴绝对是“宠企狂魔”。在去年发布的“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以及6月新修订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的加持下,“澳门药、横琴造”正不断提升琴澳中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话语权与竞争力。

随后出台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以下简称《产业规划》)更是将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放在“琴澳产业一体化发展”专章的首位。

《产业规划》提到,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方面,全面加快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建设,联合实施“澳门注册+横琴生产” 模式,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和现代化,共建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

合作区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褚鹏飞认为,以澳门为窗口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将是合作区未来聚焦的重点方向,多元经济发展研究院也正在探索将苗药、侗药、藏药等民族医药与中医药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合作区中医药产业内涵。

 记者观察 

加速构建“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国际化路径

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加速构建“澳门注册+横琴生产”国际化路径,积极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通过用好澳门中医药国际化优势、建设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举措,合作区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国际化于一体的产业生态。

可以预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必将成为琴澳产业一体化的突破口和亮丽“新名片”,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与光彩。

文字:王晓君 图片:曾遥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