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投横琴热电:创造绿色价值,为琴澳发展“蓄能”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一家供能企业正以文明为缆,以多维度供能体系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脉络。

作为合作区唯一电源点,国电投(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简称“横琴热电”)秉承“创造绿色价值”使命,以文明创建赋能,立足横琴区位特点,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在建设绿色能源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琴澳地区经济发展筑起“能源堡垒”。

今年5月,横琴热电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座“能源堡垒”,如何以文明之力驱动全方位融入和服务琴澳一体化发展,助力大湾区向新而兴?

建设能源中枢护航琴澳发展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要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横琴岛上,数年来,银灰色机组昼夜不息地运转,“一厂十站”的能源网络悄然织就。作为合作区唯一电源点和国家电投进入广东后建成投产的第一个能源项目,横琴热电将安全高效保供刻入企业基因。

在重大节点、节假日,横琴热电圆满完成各项调峰保供任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500余天,有效提升琴澳区域保供能力。“安全运行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效团队的协同聚力。”横琴热电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吴贵表示,近年来,横琴热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8支尖刀班、3支突击队攻坚克难,年均创效约4千万元。

以#1机组自主运维首月为例。今年3月,该机组迎来D级检修任务,横琴热电成立自主运维突击队,带头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历时19天,共计完成127项检修任务,比原定工期提前两天完成任务。其中,机务专业自主完成锅炉内检打磨等83项任务,并成功实现高压给水泵出口电动门国产化,大幅降低采购成本,横琴热电自主运维能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间,254亿千瓦时电流昼夜奔涌,化作推动琴澳融合的无声誓言。

攻坚“双碳”前沿争当创新尖兵

以创新为锚,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在微藻固碳车间,翠绿的藻液在立柱式反应器翻涌。

这是“绿碳先锋”党员尖刀班的创新结晶。2024年3月,我国首个燃气电厂微藻固碳示范工程——横琴热电燃气电厂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合作区建成,同年10月投产,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

在响应国家战略突破减排技术瓶颈“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横琴热电立足合作区“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的建设目标,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筛选培育新型藻株,采用生物固碳技术,利用光合作用对电厂排放的CO₂烟气进行吸收,破解了燃气电厂生物固碳“经济性差、商业化难”的痛点,相关成果荣获国际零碳大赛银奖。

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建成后每年节能二氧化碳减排能力超20吨,年产固碳生产藻粉超7.5吨,成功填补了我国燃气电厂利用微藻固碳实现碳减排技术领域的空白,被列入“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的重点工程,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创新示范。

这是横琴热电将文明建设融入科技创新,推动合作区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横琴热电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三融三创”工作法,将文明建设融入安全生产、融入绿色创新、融入琴澳能源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优、生产创效。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期间,横琴热电荣获国家级专利17项、企业管理创新相关荣誉30余项,2023年、2024年横琴热电工业总产值在合作区名列前茅。

助力互联互通编织同心纽带

文明的温度在琴澳软联通中传递。

在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的同时,横琴热电聚焦“澳门所需、热电所能”,以产业协同架设融合桥梁。

近年来,横琴热电积极充当琴澳能源合作“催化剂”,让能源要素在湾区高效奔流,以产业协同激活湾区动能。

多次与澳门电力开展参观交流活动,探讨落实差异化发展策略,签署《能源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从琴澳能源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意向,共商“清洁能源、琴电澳输、离岛电厂”美好蓝图。先后与南光石化就清洁能源、天然气贸易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以技术共享培育绿色“新生代”。打造“珠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琴澳地区CCUS项目研学+全国职工书屋”综合交流平台,为澳门能源企业培养6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绿色文化普惠活动,打造生物固碳研学基地,全年接待澳门师生超600人次,立柱式反应器中跃动的微藻绿意,化作青少年心中最鲜活的“双碳”教材。

文明的温度在社区街巷间同样流淌。

横琴热电积极参与合作区“我为琴澳居民办实事”活动,协同组织开展赠书读书、安全用电知识科普宣讲等活动。

同时,建设“三维志愿服务”体系,组建“映山红”志愿队等三大队伍,累计开展绿色课堂、爱心献血、低碳植树等志愿服务700小时,惠及琴澳群众1.2万人次,助推琴澳“心联通”。志愿队获评珠海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擦亮“映山红”品牌。

十年耕耘,文明花开。从3500天的安全运行到微藻固碳的创新突破,从志愿队的温暖服务到科普研学的绿色启蒙,这座扎根合作区的能源中枢,已锻造成文明与科技交融的典范。

吴贵表示,未来,横琴热电将聚焦“党建引领、融合创新、区域协同、长效赋能”四大维度,以“文明+”模式驱动企业发展升级。随着琴澳深度融合,文明创建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发展助推琴澳能源合作的资源和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澎湃浪潮中,书写更壮丽的能源篇章。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
微信
朋友圈
国电投横琴热电:创造绿色价值,为琴澳发展“蓄能”
南方+ 2025-07-23 17:10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一家供能企业正以文明为缆,以多维度供能体系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脉络。

作为合作区唯一电源点,国电投(珠海横琴)热电有限公司(简称“横琴热电”)秉承“创造绿色价值”使命,以文明创建赋能,立足横琴区位特点,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在建设绿色能源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为琴澳地区经济发展筑起“能源堡垒”。

今年5月,横琴热电荣膺“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座“能源堡垒”,如何以文明之力驱动全方位融入和服务琴澳一体化发展,助力大湾区向新而兴?

建设能源中枢护航琴澳发展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的基础要素,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横琴岛上,数年来,银灰色机组昼夜不息地运转,“一厂十站”的能源网络悄然织就。作为合作区唯一电源点和国家电投进入广东后建成投产的第一个能源项目,横琴热电将安全高效保供刻入企业基因。

在重大节点、节假日,横琴热电圆满完成各项调峰保供任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3500余天,有效提升琴澳区域保供能力。“安全运行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效团队的协同聚力。”横琴热电党委书记、董事、总经理吴贵表示,近年来,横琴热电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建8支尖刀班、3支突击队攻坚克难,年均创效约4千万元。

以#1机组自主运维首月为例。今年3月,该机组迎来D级检修任务,横琴热电成立自主运维突击队,带头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历时19天,共计完成127项检修任务,比原定工期提前两天完成任务。其中,机务专业自主完成锅炉内检打磨等83项任务,并成功实现高压给水泵出口电动门国产化,大幅降低采购成本,横琴热电自主运维能力迈上新台阶。

十年间,254亿千瓦时电流昼夜奔涌,化作推动琴澳融合的无声誓言。

攻坚“双碳”前沿争当创新尖兵

以创新为锚,产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在微藻固碳车间,翠绿的藻液在立柱式反应器翻涌。

这是“绿碳先锋”党员尖刀班的创新结晶。2024年3月,我国首个燃气电厂微藻固碳示范工程——横琴热电燃气电厂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在合作区建成,同年10月投产,较原计划提前6个月。

在响应国家战略突破减排技术瓶颈“双碳”目标背景下,如何实现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是能源领域的重要课题。

横琴热电立足合作区“碳中和试点示范区”的建设目标,联合高校科研团队开展技术攻关,通过筛选培育新型藻株,采用生物固碳技术,利用光合作用对电厂排放的CO₂烟气进行吸收,破解了燃气电厂生物固碳“经济性差、商业化难”的痛点,相关成果荣获国际零碳大赛银奖。

项目从建设到投产仅用了7个月,建成后每年节能二氧化碳减排能力超20吨,年产固碳生产藻粉超7.5吨,成功填补了我国燃气电厂利用微藻固碳实现碳减排技术领域的空白,被列入“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的重点工程,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创新示范。

这是横琴热电将文明建设融入科技创新,推动合作区践行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横琴热电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三融三创”工作法,将文明建设融入安全生产、融入绿色创新、融入琴澳能源发展,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优、生产创效。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期间,横琴热电荣获国家级专利17项、企业管理创新相关荣誉30余项,2023年、2024年横琴热电工业总产值在合作区名列前茅。

助力互联互通编织同心纽带

文明的温度在琴澳软联通中传递。

在源源不断输送清洁能源的同时,横琴热电聚焦“澳门所需、热电所能”,以产业协同架设融合桥梁。

近年来,横琴热电积极充当琴澳能源合作“催化剂”,让能源要素在湾区高效奔流,以产业协同激活湾区动能。

多次与澳门电力开展参观交流活动,探讨落实差异化发展策略,签署《能源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从琴澳能源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建设等方面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意向,共商“清洁能源、琴电澳输、离岛电厂”美好蓝图。先后与南光石化就清洁能源、天然气贸易签署项目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以技术共享培育绿色“新生代”。打造“珠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琴澳地区CCUS项目研学+全国职工书屋”综合交流平台,为澳门能源企业培养6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绿色文化普惠活动,打造生物固碳研学基地,全年接待澳门师生超600人次,立柱式反应器中跃动的微藻绿意,化作青少年心中最鲜活的“双碳”教材。

文明的温度在社区街巷间同样流淌。

横琴热电积极参与合作区“我为琴澳居民办实事”活动,协同组织开展赠书读书、安全用电知识科普宣讲等活动。

同时,建设“三维志愿服务”体系,组建“映山红”志愿队等三大队伍,累计开展绿色课堂、爱心献血、低碳植树等志愿服务700小时,惠及琴澳群众1.2万人次,助推琴澳“心联通”。志愿队获评珠海市“最佳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擦亮“映山红”品牌。

十年耕耘,文明花开。从3500天的安全运行到微藻固碳的创新突破,从志愿队的温暖服务到科普研学的绿色启蒙,这座扎根合作区的能源中枢,已锻造成文明与科技交融的典范。

吴贵表示,未来,横琴热电将聚焦“党建引领、融合创新、区域协同、长效赋能”四大维度,以“文明+”模式驱动企业发展升级。随着琴澳深度融合,文明创建成果将进一步转化为企业发展助推琴澳能源合作的资源和优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澎湃浪潮中,书写更壮丽的能源篇章。

编辑:卢伟 责任编辑: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