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言我语|用真招实策减轻育儿负担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7月28日新华社)

你言

用真招实策减轻育儿负担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衣食住行、托育教育,每一项都关系着家庭开支、生活质量乃至父母职业稳定性。现实中,不少家庭因经济压力对生育持观望甚至回避态度。育儿补贴之“补”,不仅在于补贴金额,更在于政策导向。其意义在于为育儿家庭减压、为人口结构调优铺路。与以往地方零散试点相比,此次补贴制度由中央财政统一出资,政策明确、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展现了国家在生育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布局与坚定决心。对婴幼儿家庭而言,这笔每年3600元的现金补贴,不仅有“烟火气”的实用价值,更有“政策信号”的安心效应。

这项制度的实施,是近年来国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又一真招实策。从个税专项扣除到普惠托育扩容,从产假政策优化到公共服务跟进,每一项政策都在一点点为“愿生、敢生、能养”创造条件。此次全国统一育儿补贴制度,更是将育儿成本直接纳入国家公共支出范畴,体现出“投资于人”的战略眼光和发展理念。

当然,作为一项涉及亿万家庭的政策安排,实施效果取决于精细管理与持续完善。要把好政策变成好效果,需在落地机制上“加力”。一方面,要确保申请程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真正让补贴“应享尽享”另一方面,应加强数据动态监测,精准识别低收入群体需求,推动补贴制度与其他保障机制的有效衔接,形成多维度、差异化的支持体系

我语

 确保补贴资金抵达每个涉“幼”家庭

每孩每年3600元,这个补贴标准并不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涉“幼”家庭获得感会更高。这笔补贴将会显著缓解这类家庭的育儿压力,既有利于幼儿享受更好的成长条件,也能让幼儿父母感受育儿带来的优越感、幸福感。再叠加其他政策照顾,综合惠民效果更显著。

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有鼓励生育之效。从“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部分地方发放育儿补贴的实践来看,调动生育意愿、刺激生育的效果很显著。以湖北天门市为例,今年1至6月新生儿数量为3756人,同比增长5.6%。这与该市2024年起每年投入1亿多元鼓励生育有关,包括每月直接发放育儿补贴。

相比而言,国家发放育儿补贴营造的生育友好氛围会更浓,因为国家力量更强大,释放的信号更明确,更有利于消除生育顾虑、激活生育意愿。这对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等,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提醒家长的是,不仅2025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孩子1到3岁能领到育儿补贴,而且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能按应补贴月数折算享受补贴。这意味着惠民覆盖面很大,有资格享受补贴的孩子总数可观。而且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也不影响这类家庭享受救助政策。

希望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严格落实《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让国家发放的育儿福利公平惠及符合条件的涉“幼”家庭。此举还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有条件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或加大生育补贴力度,或推出“地方版”生育补贴政策。在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政策激励下,期待新生儿出生率显著提升。

文字:孙维国 冯海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李梅容
微信
朋友圈
你言我语|用真招实策减轻育儿负担
珠海特区报 2025-07-28 23:31

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7月28日新华社)

你言

用真招实策减轻育儿负担

养育孩子,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衣食住行、托育教育,每一项都关系着家庭开支、生活质量乃至父母职业稳定性。现实中,不少家庭因经济压力对生育持观望甚至回避态度。育儿补贴之“补”,不仅在于补贴金额,更在于政策导向。其意义在于为育儿家庭减压、为人口结构调优铺路。与以往地方零散试点相比,此次补贴制度由中央财政统一出资,政策明确、标准统一、覆盖全面,展现了国家在生育支持方面的系统性布局与坚定决心。对婴幼儿家庭而言,这笔每年3600元的现金补贴,不仅有“烟火气”的实用价值,更有“政策信号”的安心效应。

这项制度的实施,是近年来国家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又一真招实策。从个税专项扣除到普惠托育扩容,从产假政策优化到公共服务跟进,每一项政策都在一点点为“愿生、敢生、能养”创造条件。此次全国统一育儿补贴制度,更是将育儿成本直接纳入国家公共支出范畴,体现出“投资于人”的战略眼光和发展理念。

当然,作为一项涉及亿万家庭的政策安排,实施效果取决于精细管理与持续完善。要把好政策变成好效果,需在落地机制上“加力”。一方面,要确保申请程序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真正让补贴“应享尽享”另一方面,应加强数据动态监测,精准识别低收入群体需求,推动补贴制度与其他保障机制的有效衔接,形成多维度、差异化的支持体系

我语

 确保补贴资金抵达每个涉“幼”家庭

每孩每年3600元,这个补贴标准并不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涉“幼”家庭获得感会更高。这笔补贴将会显著缓解这类家庭的育儿压力,既有利于幼儿享受更好的成长条件,也能让幼儿父母感受育儿带来的优越感、幸福感。再叠加其他政策照顾,综合惠民效果更显著。

国家发放育儿补贴有鼓励生育之效。从“全面三孩”政策实施后部分地方发放育儿补贴的实践来看,调动生育意愿、刺激生育的效果很显著。以湖北天门市为例,今年1至6月新生儿数量为3756人,同比增长5.6%。这与该市2024年起每年投入1亿多元鼓励生育有关,包括每月直接发放育儿补贴。

相比而言,国家发放育儿补贴营造的生育友好氛围会更浓,因为国家力量更强大,释放的信号更明确,更有利于消除生育顾虑、激活生育意愿。这对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等,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提醒家长的是,不仅2025年1月1日之后出生的孩子1到3岁能领到育儿补贴,而且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也能按应补贴月数折算享受补贴。这意味着惠民覆盖面很大,有资格享受补贴的孩子总数可观。而且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也不影响这类家庭享受救助政策。

希望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严格落实《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要求,让国家发放的育儿福利公平惠及符合条件的涉“幼”家庭。此举还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使有条件的地方在此基础上,或加大生育补贴力度,或推出“地方版”生育补贴政策。在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政策激励下,期待新生儿出生率显著提升。

文字:孙维国 冯海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