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我看|传播快没特效药,该如何防护?基孔肯雅热九问九答
进入夏季,珠海持续高温高湿,蚊虫活跃,给市民健康带来隐患。尤其是随着广东多地陆续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防蚊防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防蚊不仅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更是营造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以下“九问九答”将带您全面了解基孔肯雅热及个人防护重点,助力筑牢家门口的健康防线。
0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通过什么传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即“花蚊子”)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3天-7天。该病传播速度快,常在夏秋季节高发。白纹伊蚊白天活动频繁,尤其在清晨7时-10时、傍晚4时-7时为高峰时段,建议市民避开在这些时段前往草丛、水塘、树荫等蚊虫密集区域。

02
感染后会有哪些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发热体温常超过39℃,伴随反复发作;2天-5天内面部或四肢出现红疹;关节疼痛集中于手腕、手指、脚踝等部位,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多数患者一周内可缓解,但部分人关节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极少数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03
出现疑似症状,可以自行用药吗?

不建议自行用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且登革热有出血倾向,若未排除登革热风险,不能擅自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否则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有旅居疫区经历或蚊虫叮咬史。退热建议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遵医嘱使用最为安全。

04
有疫苗或特效药吗?会反复感染吗?

目前暂无专用疫苗或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退热、镇痛、补液等对症支持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多数人在感染后可获得较长期免疫力,但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或病毒变异不同,极少数情况下仍需警惕。

05
哪些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蚊子对人群的偏好与生理特征密切相关:一是呼出二氧化碳较多的人,如肥胖者、孕妇等,这类人新陈代谢快、呼吸频率高、肺活量大,易吸引蚊子;二是体表温度高、出汗多的人,汗液中的乳酸、氨等会吸引蚊子,运动后中招几率更高;三是皮肤菌群活跃者和体表气味特殊的人;四是穿深色衣物的人,深色衣服吸收热量,且符合蚊子的趋暗性。

06
住高楼也要防蚊吗?

即使住在高楼层,也不能忽视防蚊。白纹伊蚊可通过电梯、风力,或附着在衣物、物品上进入高层室内。高层环境中,天台、阳台的水培绿植的积水,容易成为蚊子理想的孳生地,导致蚊虫快速繁殖孳生。

07
为什么要“翻盆倒罐”?家中哪些积水最危险?

白纹伊蚊主要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其幼虫的孳生环境多为静置积水。伊蚊从卵发育为成蚊仅需约7天,因此家庭积水清理需3至5天进行一次。尤其雨后、台风过后,应第一时间排查清理积水。室内的水生植物容器、饮水机托盘、宠物水盆,以及室外的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泡沫箱、屋顶凹陷积水等,都应进行定期清理。

08
驱蚊液怎么选才安全有效?

驱蚊液属于农药产品范畴,其有效成分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特殊气味干扰蚊虫感知,达到驱蚊效果。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成分,避蚊胺或羟哌酯(即派卡瑞丁),能在有效驱蚊同时,保持较高安全性。其中派卡瑞丁更温和,适合儿童、孕妇及敏感人群使用。选购安全有效的驱蚊液,认准“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WP开头)、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建议在出门前15-30分钟提前使用,户外活动时可视情况补涂,避免喷在伤口或眼口鼻周围。

09
蚊香怎么用才安全?

蚊香含有拟除虫菊酯类成分,能有效驱赶或杀灭蚊虫。建议在蚊虫活跃前1-2小时点燃,提前形成“驱蚊屏障”。使用时房间不能完全密闭,应放在金属支架或耐热器皿上,远离窗帘、衣物、纸张等易燃物,避免烫伤或引发火灾。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开窗通风,否则烟雾浓度过高会刺激呼吸道。家有老人、儿童、宠物时,可选电热蚊香液或灭蚊灯等替代产品。

文字:陶斯祎 编辑:陈伟 责任编辑:李梅容
微信
朋友圈
医我看|传播快没特效药,该如何防护?基孔肯雅热九问九答
进入夏季,珠海持续高温高湿,蚊虫活跃,给市民健康带来隐患。尤其是随着广东多地陆续报告基孔肯雅热病例,防蚊防病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防蚊不仅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更是营造健康、舒适生活环境的基本要求。以下“九问九答”将带您全面了解基孔肯雅热及个人防护重点,助力筑牢家门口的健康防线。
01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通过什么传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白纹伊蚊(即“花蚊子”)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通常为3天-7天。该病传播速度快,常在夏秋季节高发。白纹伊蚊白天活动频繁,尤其在清晨7时-10时、傍晚4时-7时为高峰时段,建议市民避开在这些时段前往草丛、水塘、树荫等蚊虫密集区域。

02
感染后会有哪些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高热、皮疹、关节疼痛。发热体温常超过39℃,伴随反复发作;2天-5天内面部或四肢出现红疹;关节疼痛集中于手腕、手指、脚踝等部位,严重者甚至无法行走。多数患者一周内可缓解,但部分人关节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极少数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03
出现疑似症状,可以自行用药吗?

不建议自行用药。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症状相似,且登革热有出血倾向,若未排除登革热风险,不能擅自使用布洛芬、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否则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出血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是否有旅居疫区经历或蚊虫叮咬史。退热建议首选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遵医嘱使用最为安全。

04
有疫苗或特效药吗?会反复感染吗?

目前暂无专用疫苗或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退热、镇痛、补液等对症支持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基孔肯雅热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多数人在感染后可获得较长期免疫力,但免疫保护的持续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或病毒变异不同,极少数情况下仍需警惕。

05
哪些人更容易被蚊子叮咬?

蚊子对人群的偏好与生理特征密切相关:一是呼出二氧化碳较多的人,如肥胖者、孕妇等,这类人新陈代谢快、呼吸频率高、肺活量大,易吸引蚊子;二是体表温度高、出汗多的人,汗液中的乳酸、氨等会吸引蚊子,运动后中招几率更高;三是皮肤菌群活跃者和体表气味特殊的人;四是穿深色衣物的人,深色衣服吸收热量,且符合蚊子的趋暗性。

06
住高楼也要防蚊吗?

即使住在高楼层,也不能忽视防蚊。白纹伊蚊可通过电梯、风力,或附着在衣物、物品上进入高层室内。高层环境中,天台、阳台的水培绿植的积水,容易成为蚊子理想的孳生地,导致蚊虫快速繁殖孳生。

07
为什么要“翻盆倒罐”?家中哪些积水最危险?

白纹伊蚊主要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其幼虫的孳生环境多为静置积水。伊蚊从卵发育为成蚊仅需约7天,因此家庭积水清理需3至5天进行一次。尤其雨后、台风过后,应第一时间排查清理积水。室内的水生植物容器、饮水机托盘、宠物水盆,以及室外的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泡沫箱、屋顶凹陷积水等,都应进行定期清理。

08
驱蚊液怎么选才安全有效?

驱蚊液属于农药产品范畴,其有效成分有一定毒性和刺激性。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特殊气味干扰蚊虫感知,达到驱蚊效果。目前广泛使用的两种成分,避蚊胺或羟哌酯(即派卡瑞丁),能在有效驱蚊同时,保持较高安全性。其中派卡瑞丁更温和,适合儿童、孕妇及敏感人群使用。选购安全有效的驱蚊液,认准“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WP开头)、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号。建议在出门前15-30分钟提前使用,户外活动时可视情况补涂,避免喷在伤口或眼口鼻周围。

09
蚊香怎么用才安全?

蚊香含有拟除虫菊酯类成分,能有效驱赶或杀灭蚊虫。建议在蚊虫活跃前1-2小时点燃,提前形成“驱蚊屏障”。使用时房间不能完全密闭,应放在金属支架或耐热器皿上,远离窗帘、衣物、纸张等易燃物,避免烫伤或引发火灾。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开窗通风,否则烟雾浓度过高会刺激呼吸道。家有老人、儿童、宠物时,可选电热蚊香液或灭蚊灯等替代产品。

文字:陶斯祎 编辑:陈伟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