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丹心映军旗,鱼水情深谱新篇!珠海军民共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八一军旗红,特区浪潮涌。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时刻,回望历史长河,聚焦今日珠海,这座特区城市与人民军队始终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从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浪潮,这群“最可爱的人”始终是珠海发展的坚强后盾,珠海人民也以满腔热忱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风雨同舟,鱼水情深。珠海用一座城市的温度,诠释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永恒誓言,与人民军队携手绘制着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壮美画卷。

 

忠诚守护

筑牢特区安全屏障

在浩渺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碧波。大桥上,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的两名哨兵正以挺拔的军姿守卫着大桥安全。

这支驻守大桥的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传承。其前身是抗战时期诞生的“猛打稳守英雄连”,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

“红色前哨连”军事课目演示(资料图片)。

2009年,当港珠澳大桥建设需要征用营区时,官兵们毫不犹豫地让出1.7万平方米营房,搬进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营房。从大桥建设开工那一天开始,支队官兵正式进驻工地一线执勤。在大桥建设时期,珠澳口岸人工岛填到哪里,支队的哨位就推进到哪里,安全保卫工作也随之延伸到哪里。

珠海人民永远铭记人民子弟兵的倾情奉献——今年4月23日,“红色前哨连”纪念广场正式启用,用以纪念他们对这座城市全力以赴的付出。

如今,官兵们早已将珠海视为第二故乡,以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在珠海的繁荣发展画卷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是守护珠海安宁、助推特区腾飞的钢铁脊梁。

2017年,台风“天鸽”袭击珠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狂风呼啸间,海水倒灌、树木倒伏、道路阻断,整座城市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人揪心。

救援刻不容缓!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

珠海市各港口客运航班全面停运,1100余名游客和务工人员滞留海岛。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6艘刚执行完规避台风任务、正在返航途中的船艇调整航向,奉命驶向万山群岛深处的座座海岛,逐一接回滞留游客和务工人员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两万余名工人被困。“红色前哨连”闻令而动,官兵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摸索前行,赤脚涉险1公里抵达现场,帮助工人撤离。面对情侣路被海水倒灌、树木横阻的险情,60余名官兵连续3天每天奋战10小时,用斧头劈开倒伏树干,徒手搬运树枝,疏通情侣南路3.7公里

“红色前哨连”升旗仪式(资料图片)。

在街头巷尾,在海岛码头,在校园操场……那一抹跃动的迷彩绿,在台风过境的凌乱疮痍中格外醒目。如今,化作这座城市温暖的记忆。

2024年1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为期6天的“蓝天盛会”创下多项纪录: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展,接待观众近59万人次。在这场国际盛事的背后,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官兵用忠诚与汗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支队提前对安保方案进行筹划研究,按照“群队式编成、梯队式部署、合成式运用”要求,针对开幕式、专业日、公众日不同时段合理布置兵力,配置了警戒、应急、处突等多种力量,为这场“蓝天盛会”保驾护航

航展期间,官兵们每天执勤近10小时,平均步数超过3万步。面对时而烈日当空、时而骤雨倾盆的天气变化,他们始终保持挺拔的军姿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大国重器在左,人民子弟兵在右,这就是新时代中国最美的风景。”一位来自北京的观众在航展现场动情地说道。

红色传承

青年热血铸就强军梦

作为祖国南大门的海防前哨,珠海地处珠江口要冲,毗邻港澳。

漫步珠海,历史的回响处处可闻。黄杨山上的苍松翠柏,至今仍在诉说着珠江纵队的英雄故事;凤凰山间的战壕遗址,铭刻着中山八区抗日游击大队的英勇事迹;淇澳岛畔,抗日志士的战斗足迹清晰可辨。这些红色印记,诉说着珠海儿女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

岁月流转,英雄精神永存。如今,这份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3月15日,珠海大剧院广场上旌旗招展、气氛热烈,280余名新兵身着崭新军装,肩披“光荣入伍”绶带,胸戴大红花,以昂扬的姿态整齐列队。在庄严的八一军旗下,全体新兵举起右拳,铿锵有力地立下从军誓言。

珠海市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来自斗门区的新兵代表龙润泉是一名“二次入伍”的优秀青年。他在发言中动情地说:“每当想起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训练岁月,想起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我就更加坚定了重返军营的决心。我将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珠海,新时代征兵工作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强化组织领导,理顺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征兵工作;强化宣传动员,组织国防教育专题课、组建国旗护卫队等活动;强化服务保障,深入村居、社区开展精准宣传,“线上+线下”及时解答各类征兵疑虑……广大热血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光荣投身军旅。

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市超过3000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经过体检、政治考核、役前集训等层层选拔,共征集新兵200余名,其中大学生征集比例94.9%,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77.6%

珠海企业也以实际行动彰显爱国拥军的社会担当。

华发集团创新构建军地人才共育体系,建立“入伍保留编制、在役跟踪培养、退伍定向安置”全周期保障机制,推行“军事训练+职业技能”双轨认证模式,让军人安心服役、退役无忧。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化拥军企业”,格力电器自2019年以来累计输送100余名优秀青年员工参军报国,同时,将退役军人视为重要人才资源,目前有近1500名退役军人扎根企业各岗位。曾在边疆服役的王岩入职格力8年,他坚定表示:“虽然脱下军装,但军人的本色永不改变,组织需要时必定义无反顾!”

从黄杨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青年从军报国的豪情壮志,一代代珠海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续写着强军报国的时代篇章。

双拥模范

军民融合写进城市基因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珠海再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十连冠”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珠海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精神深深熔铸于城市血脉,以澎湃激情书写新时代军民融合的鲜活样本。

家属前来送别入伍新兵(资料图片)。

从热气腾腾的早茶店到温馨舒适的酒店,从理发服务到服装销售,在珠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拥有“爱国拥军商家”标识的门店。

每当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走进这些门店,享受的不仅是专属折扣,更是整座城市的温情致敬。一位加入“拥军联盟”多年的餐饮店主动情地表示,“他们保家卫国,我们做的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珠海的双拥实践,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深情奔赴。金湾区着力构建“大双拥”格局,4个镇全部建成“双拥一条街”;斗门区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队一品牌”模式,组建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拥军工作;万山区着力打造拥军优属上海岛、进渔船宣传活动;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创立十多年来先后组织42家企业与基层连队共建结对子,组织400多家企业、50多个社会组织开展“双百拥军行”活动,累计筹集慰问物资近900万元

“部队演训推进到哪里,地方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协助驻珠部队解决营区上方民航飞机低空飞行问题,配合部队演习训练提供信号服务,解决营区大门主干道升级改造,协调训练场地建设;

每年选派珠海一中多名优秀教师到某驻珠部队义务支教数月,为参加军考的战士助力;

多次组织医院专家深入部队军营开展巡回医疗、送医送药活动,协调驻珠小远散部队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医疗保障协议解决驻海岛部队就医问题……

大湾区青少年参访“红色前哨连”。

2020年以来,珠海各区、各成员单位积极为驻珠部队办实事、解难事约70件

从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到打造双拥主题公园,国防教育以创新载体融入城市肌理,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湾区路径”。

2023年首次启动澳门学生“国防教育营”,让7145名澳门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强军脉动;2020年以来,3900名现役和民兵教官走进校园,为23.5万名学生进行军训;21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如珍珠般串联起红色血脉。

当八一军旗在港珠澳大桥畔迎风飘扬,当“最美退役军人”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传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拥军情怀,更是一个国家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生动缩影。

文字:陈奕樊 图片:赵梓 程霖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董帅奇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碧海丹心映军旗,鱼水情深谱新篇!珠海军民共迎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珠海特区报 2025-08-01 02:51

八一军旗红,特区浪潮涌。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的时刻,回望历史长河,聚焦今日珠海,这座特区城市与人民军队始终血脉相连、休戚与共。从硝烟弥漫的抗战烽火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再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浪潮,这群“最可爱的人”始终是珠海发展的坚强后盾,珠海人民也以满腔热忱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风雨同舟,鱼水情深。珠海用一座城市的温度,诠释着“爱我人民爱我军”的永恒誓言,与人民军队携手绘制着新时代双拥工作的壮美画卷。

 

忠诚守护

筑牢特区安全屏障

在浩渺的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碧波。大桥上,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执勤一中队的两名哨兵正以挺拔的军姿守卫着大桥安全。

这支驻守大桥的部队有着光荣的历史传承。其前身是抗战时期诞生的“猛打稳守英雄连”,1964年被国防部授予“红色前哨连”荣誉称号

“红色前哨连”军事课目演示(资料图片)。

2009年,当港珠澳大桥建设需要征用营区时,官兵们毫不犹豫地让出1.7万平方米营房,搬进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营房。从大桥建设开工那一天开始,支队官兵正式进驻工地一线执勤。在大桥建设时期,珠澳口岸人工岛填到哪里,支队的哨位就推进到哪里,安全保卫工作也随之延伸到哪里。

珠海人民永远铭记人民子弟兵的倾情奉献——今年4月23日,“红色前哨连”纪念广场正式启用,用以纪念他们对这座城市全力以赴的付出。

如今,官兵们早已将珠海视为第二故乡,以赤胆忠诚和无私奉献,在珠海的繁荣发展画卷上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们是守护珠海安宁、助推特区腾飞的钢铁脊梁。

2017年,台风“天鸽”袭击珠海,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4级。狂风呼啸间,海水倒灌、树木倒伏、道路阻断,整座城市满目疮痍的景象令人揪心。

救援刻不容缓!危急时刻,人民子弟兵挺身而出。

珠海市各港口客运航班全面停运,1100余名游客和务工人员滞留海岛。南部战区陆军某海防旅6艘刚执行完规避台风任务、正在返航途中的船艇调整航向,奉命驶向万山群岛深处的座座海岛,逐一接回滞留游客和务工人员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两万余名工人被困。“红色前哨连”闻令而动,官兵在齐腰深的海水中摸索前行,赤脚涉险1公里抵达现场,帮助工人撤离。面对情侣路被海水倒灌、树木横阻的险情,60余名官兵连续3天每天奋战10小时,用斧头劈开倒伏树干,徒手搬运树枝,疏通情侣南路3.7公里

“红色前哨连”升旗仪式(资料图片)。

在街头巷尾,在海岛码头,在校园操场……那一抹跃动的迷彩绿,在台风过境的凌乱疮痍中格外醒目。如今,化作这座城市温暖的记忆。

2024年1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落下帷幕。这场为期6天的“蓝天盛会”创下多项纪录:吸引47个国家和地区的1022家航空航天企业参展,接待观众近59万人次。在这场国际盛事的背后,武警广东总队珠海支队官兵用忠诚与汗水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支队提前对安保方案进行筹划研究,按照“群队式编成、梯队式部署、合成式运用”要求,针对开幕式、专业日、公众日不同时段合理布置兵力,配置了警戒、应急、处突等多种力量,为这场“蓝天盛会”保驾护航

航展期间,官兵们每天执勤近10小时,平均步数超过3万步。面对时而烈日当空、时而骤雨倾盆的天气变化,他们始终保持挺拔的军姿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大国重器在左,人民子弟兵在右,这就是新时代中国最美的风景。”一位来自北京的观众在航展现场动情地说道。

红色传承

青年热血铸就强军梦

作为祖国南大门的海防前哨,珠海地处珠江口要冲,毗邻港澳。

漫步珠海,历史的回响处处可闻。黄杨山上的苍松翠柏,至今仍在诉说着珠江纵队的英雄故事;凤凰山间的战壕遗址,铭刻着中山八区抗日游击大队的英勇事迹;淇澳岛畔,抗日志士的战斗足迹清晰可辨。这些红色印记,诉说着珠海儿女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

岁月流转,英雄精神永存。如今,这份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3月15日,珠海大剧院广场上旌旗招展、气氛热烈,280余名新兵身着崭新军装,肩披“光荣入伍”绶带,胸戴大红花,以昂扬的姿态整齐列队。在庄严的八一军旗下,全体新兵举起右拳,铿锵有力地立下从军誓言。

珠海市2025年上半年新兵入伍欢送大会现场(资料图片)。

来自斗门区的新兵代表龙润泉是一名“二次入伍”的优秀青年。他在发言中动情地说:“每当想起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的训练岁月,想起与战友们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我就更加坚定了重返军营的决心。我将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在珠海,新时代征兵工作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强化组织领导,理顺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征兵工作;强化宣传动员,组织国防教育专题课、组建国旗护卫队等活动;强化服务保障,深入村居、社区开展精准宣传,“线上+线下”及时解答各类征兵疑虑……广大热血青年积极响应祖国召唤,光荣投身军旅。

今年上半年,珠海全市超过3000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经过体检、政治考核、役前集训等层层选拔,共征集新兵200余名,其中大学生征集比例94.9%,大学毕业生征集比例77.6%

珠海企业也以实际行动彰显爱国拥军的社会担当。

华发集团创新构建军地人才共育体系,建立“入伍保留编制、在役跟踪培养、退伍定向安置”全周期保障机制,推行“军事训练+职业技能”双轨认证模式,让军人安心服役、退役无忧。

作为首批全国“社会化拥军企业”,格力电器自2019年以来累计输送100余名优秀青年员工参军报国,同时,将退役军人视为重要人才资源,目前有近1500名退役军人扎根企业各岗位。曾在边疆服役的王岩入职格力8年,他坚定表示:“虽然脱下军装,但军人的本色永不改变,组织需要时必定义无反顾!”

从黄杨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青年从军报国的豪情壮志,一代代珠海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续写着强军报国的时代篇章。

双拥模范

军民融合写进城市基因

4月23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京召开,珠海再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实现“十连冠”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珠海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将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精神深深熔铸于城市血脉,以澎湃激情书写新时代军民融合的鲜活样本。

家属前来送别入伍新兵(资料图片)。

从热气腾腾的早茶店到温馨舒适的酒店,从理发服务到服装销售,在珠海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拥有“爱国拥军商家”标识的门店。

每当现役军人或退役军人走进这些门店,享受的不仅是专属折扣,更是整座城市的温情致敬。一位加入“拥军联盟”多年的餐饮店主动情地表示,“他们保家卫国,我们做的都是不足挂齿的小事。”

珠海的双拥实践,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深情奔赴。金湾区着力构建“大双拥”格局,4个镇全部建成“双拥一条街”;斗门区按照“一镇一特色、一队一品牌”模式,组建6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拥军工作;万山区着力打造拥军优属上海岛、进渔船宣传活动;珠海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创立十多年来先后组织42家企业与基层连队共建结对子,组织400多家企业、50多个社会组织开展“双百拥军行”活动,累计筹集慰问物资近900万元

“部队演训推进到哪里,地方保障就跟进到哪里。”协助驻珠部队解决营区上方民航飞机低空飞行问题,配合部队演习训练提供信号服务,解决营区大门主干道升级改造,协调训练场地建设;

每年选派珠海一中多名优秀教师到某驻珠部队义务支教数月,为参加军考的战士助力;

多次组织医院专家深入部队军营开展巡回医疗、送医送药活动,协调驻珠小远散部队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医疗保障协议解决驻海岛部队就医问题……

大湾区青少年参访“红色前哨连”。

2020年以来,珠海各区、各成员单位积极为驻珠部队办实事、解难事约70件

从评选“最美退役军人”到打造双拥主题公园,国防教育以创新载体融入城市肌理,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湾区路径”。

2023年首次启动澳门学生“国防教育营”,让7145名澳门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强军脉动;2020年以来,3900名现役和民兵教官走进校园,为23.5万名学生进行军训;21个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如珍珠般串联起红色血脉。

当八一军旗在港珠澳大桥畔迎风飘扬,当“最美退役军人”的故事在街头巷尾传颂,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座城市的拥军情怀,更是一个国家军民团结、鱼水情深的生动缩影。

文字:陈奕樊 图片:赵梓 程霖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