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倒计时100天,珠海冲刺!

2025年8月1日,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恰好100天。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海风轻拂,绿意盎然,准备以饱满的姿态迎接这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事。

十五运会,珠海将破纪录承办8个项目。从竞技赛场到群众舞台,从场馆升级到服务保障,这座百岛之城,将以周到的服务和扎实的准备,静待八方来客。

横琴国际网球中心。

赛场升级 热度提升

十五运会在场馆建设方面,突出绿色、智能、共享3个特点。走进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改造后的场馆极具现代化与科技感。中心网球场新增空调系统,训练场4片顶棚可电动遥控,无障碍座椅、盲道、淋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新设紧急报警系统、网络安全及信息等智能化和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8月就能投入测试赛。”项目负责人李学权介绍,这里将在11月9日至20日迎来网球正赛,郑钦文、张之臻等顶尖选手将在此角逐。

而在金湾区索卡体育训练基地,6月刚刚圆满落幕的十五运会七人制女子足球赛(群众体育项目),已为珠海赛区打响头炮。

训练基地的草坪上,专业团队对草皮进行了打孔、梳剪等一系列专业维护,这里的工作人员花了4个月时间封闭培育,从土壤改良到排水系统升级。同时,赛场还配备了全新的竞赛物资,并对功能用房及运动员休息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确保24支参赛队(13支女子组、11支老将组)能够在最佳状态的场地下进行比赛。

竞技赛事的重头戏,当属11月7日至9日的公路自行车赛。男子个人赛从珠海博物馆出发,沿港珠澳大桥、情侣路延伸,串联起澳门大桥、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地标,230公里赛程成为十五运会唯一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2024年底的测试赛已创下“一赛跨三境”“无感通关”等多项首创,如今,三地协作机制更趋成熟,只待正赛鸣枪。

此外,金湾路的竞走赛道已完成勘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体育馆正静待9月20日至21日的广播体操展演——珠海队曾在上届全运会斩获佳绩,这次将代表广东冲击冠军。残特奥象棋、围棋测试赛也顺利收官,完善的赛事服务保障,不仅让36名参赛运动员印象深刻,也为正赛打磨了流程。在珠海举办的8个项目,从竞技体育到群众项目,从专业竞技赛事到残特奥赛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港珠澳大桥。

精雕细琢 体现“珠海温度”

筹办大型赛事,更需体现城市的安全、有序、温暖。珠海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各项保障工作,力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应有的温度与专业。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城市文明高度。7月24日,在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牵头下,市盲人协会成员化身“体验官”,细致考察银桦新村公交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专业科技公司同步运用数字化工具采集数据,精准识别无障碍设施短板。珠海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对赛事场馆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无障碍“体检”,将联合相关部门系统化、标准化提升,为赛事精心护航。此前,珠海度假村酒店作为残特奥象棋、围棋项目场地,其无障碍建设已获省执委会“双优秀”评价,并于6月成功举办测试赛。

在珠海度假村酒店,服务台配备的手语翻译系统能为听障人士提供专业的手语讲解;无障碍房间内设置盲文菜单、盲文开关以及可视门铃等,场馆内还精心设置了盲人导览图,让参赛者与观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利。

目前,珠海赛区已完成各赛事场馆无障碍建设,赛事接待酒店目前均已完成无障碍环境升级改造,实现了从入口到赛场、客房、餐厅的全流程无障碍覆盖,确保轮椅使用者、视障人士等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同时,珠海赛区残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食品安全是赛事的生命线。珠海成立了食品安全和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专班,构建“全流程监管、全环节把控、全方位保障”体系。18家接待酒店已规范管理,农控农产品物流园作为食品专仓运营商和食材总供应商,其专仓升级改造即将完成,8月底有望运营。在6月的女子七人制足球赛中,通过食材统一采购配送、批批检测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保障约9000人次用餐安全,实现了“零风险、零事故”。

2025年第九届东亚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现场。

办好一场赛 凸显一座城

赛事筹备不仅考验城市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契机。珠海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肌理,从场馆改造到城市风貌提升,处处彰显“以赛惠民”的理念。

“全民全运”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广播体操选拔赛上,校园师生与社区老人同场竞技;索卡基地旁的平沙镇,凤梨、莲雾成了赛事外的“甜蜜名片”;情侣路沿线步行设施升级后,市民跑步、锻炼更方便了;金湾航空新城里,艺术中心与滨海步道相映成趣;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的改造,既满足赛事需求,赛后也将以“免费+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办赛”亦是“办城”。珠海坚持城市侧与赛事侧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城市风貌提升、交通畅行、卫生防疫、宣传推广、隐患排查等“五大行动”,做深做活“体育+”文章。

为全面提升城市风貌,珠海成立了城市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专班,推进67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立领导“包路”巡查机制,对比赛场馆、赛事人员驻地及沿线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从细节处打磨城市颜值,全方位提升风貌品质。

交通保障既为赛事护航,更向民生延伸。相关部门深入排查公路隐患,及时修复路面坑槽裂缝;在公共场所新增一批母婴室,投放首批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让特殊群体出行更便利;同时优化城市公交保障,增设交通指示标识与引导人员,细化赛事抵离服务。这些举措,既确保赛事期间通行顺畅,更让市民日常出行受益,生动诠释着“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在珠海扎实落地。

比赛场地准备就绪。

以赛为媒 绘就湾区“同心圆”

以赛为媒,珠海正深化与港澳的联结,让三地文化、旅游、体育的融合纽带更加紧密联结。据十五运会组委会透露,为提升各地观众入粤观赛的良好体验,组委会将充分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

十五运会赛事中,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项目男子个人赛是全国首次跨越融通粤港澳三地的体育赛事,也是十五运会唯一一个粤港澳三地融合比赛项目。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赛事深度联结珠港澳三地城市道路。运动员们将在沿途领略珠港澳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魅力,见证“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生机与融通图景。

跨境办赛的一大难题在于“通关”,珠海通过提前实践并找到了答案。2024年11月24日,珠海赛区举办的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测试赛更首创粤港澳三地赛事统分结合组织方式,为接下来的十五运会赛事进行了预演。

测试赛中,借助数据化技术,珠海与港澳搭建起指挥调度机制,实现人员车辆“零延时”通关。边检部门将赛事期间的高效查验模式转化为常态化举措,先后推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边检查验模式、车辆“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与“免出示证件”通道等,以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大湾区日益增长的跨境通行需求。

未来,这种跨境协作经验有望进一步延伸至民生常态领域,便利港澳居民出行。一系列探索,不仅为区域赛事活动协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更以创新实践为大湾区日常通勤优化与治理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100天后,当发令枪响,港珠澳大桥上的车轮将见证湾区活力,横琴网球馆的掌声将传递体育精神,情侣路沿线的脚步将丈量城市进步。珠海已准备好——不仅为全国观众展现一场场精彩赛事,更为以办赛为契机,让“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扎根,让“简约、安全、精彩”的承诺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浪潮中,不断书写与湾区共融、与体育共兴的新篇章。

文字:张伟宁 金璐 图片:李建束 朱习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董帅奇
微信
朋友圈
全运会倒计时100天,珠海冲刺!
珠海特区报 2025-08-01 02:53

2025年8月1日,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恰好100天。珠江口西岸的珠海,海风轻拂,绿意盎然,准备以饱满的姿态迎接这场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事。

十五运会,珠海将破纪录承办8个项目。从竞技赛场到群众舞台,从场馆升级到服务保障,这座百岛之城,将以周到的服务和扎实的准备,静待八方来客。

横琴国际网球中心。

赛场升级 热度提升

十五运会在场馆建设方面,突出绿色、智能、共享3个特点。走进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改造后的场馆极具现代化与科技感。中心网球场新增空调系统,训练场4片顶棚可电动遥控,无障碍座椅、盲道、淋浴间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新设紧急报警系统、网络安全及信息等智能化和信息化工程。“基础设施改造已完成,8月就能投入测试赛。”项目负责人李学权介绍,这里将在11月9日至20日迎来网球正赛,郑钦文、张之臻等顶尖选手将在此角逐。

而在金湾区索卡体育训练基地,6月刚刚圆满落幕的十五运会七人制女子足球赛(群众体育项目),已为珠海赛区打响头炮。

训练基地的草坪上,专业团队对草皮进行了打孔、梳剪等一系列专业维护,这里的工作人员花了4个月时间封闭培育,从土壤改良到排水系统升级。同时,赛场还配备了全新的竞赛物资,并对功能用房及运动员休息区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确保24支参赛队(13支女子组、11支老将组)能够在最佳状态的场地下进行比赛。

竞技赛事的重头戏,当属11月7日至9日的公路自行车赛。男子个人赛从珠海博物馆出发,沿港珠澳大桥、情侣路延伸,串联起澳门大桥、香港迪士尼乐园等地标,230公里赛程成为十五运会唯一联结粤港澳三地的标志性赛事。2024年底的测试赛已创下“一赛跨三境”“无感通关”等多项首创,如今,三地协作机制更趋成熟,只待正赛鸣枪。

此外,金湾路的竞走赛道已完成勘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体育馆正静待9月20日至21日的广播体操展演——珠海队曾在上届全运会斩获佳绩,这次将代表广东冲击冠军。残特奥象棋、围棋测试赛也顺利收官,完善的赛事服务保障,不仅让36名参赛运动员印象深刻,也为正赛打磨了流程。在珠海举办的8个项目,从竞技体育到群众项目,从专业竞技赛事到残特奥赛事,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港珠澳大桥。

精雕细琢 体现“珠海温度”

筹办大型赛事,更需体现城市的安全、有序、温暖。珠海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各项保障工作,力求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应有的温度与专业。

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现城市文明高度。7月24日,在珠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牵头下,市盲人协会成员化身“体验官”,细致考察银桦新村公交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专业科技公司同步运用数字化工具采集数据,精准识别无障碍设施短板。珠海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对赛事场馆周边环境进行全方位无障碍“体检”,将联合相关部门系统化、标准化提升,为赛事精心护航。此前,珠海度假村酒店作为残特奥象棋、围棋项目场地,其无障碍建设已获省执委会“双优秀”评价,并于6月成功举办测试赛。

在珠海度假村酒店,服务台配备的手语翻译系统能为听障人士提供专业的手语讲解;无障碍房间内设置盲文菜单、盲文开关以及可视门铃等,场馆内还精心设置了盲人导览图,让参赛者与观众感受到“触手可及”的便利。

目前,珠海赛区已完成各赛事场馆无障碍建设,赛事接待酒店目前均已完成无障碍环境升级改造,实现了从入口到赛场、客房、餐厅的全流程无障碍覆盖,确保轮椅使用者、视障人士等能够“进得来、行得畅、用得好”。同时,珠海赛区残特奥会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食品安全是赛事的生命线。珠海成立了食品安全和反兴奋剂风险防控工作专班,构建“全流程监管、全环节把控、全方位保障”体系。18家接待酒店已规范管理,农控农产品物流园作为食品专仓运营商和食材总供应商,其专仓升级改造即将完成,8月底有望运营。在6月的女子七人制足球赛中,通过食材统一采购配送、批批检测及“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保障约9000人次用餐安全,实现了“零风险、零事故”。

2025年第九届东亚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现场。

办好一场赛 凸显一座城

赛事筹备不仅考验城市的服务保障能力,更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契机。珠海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肌理,从场馆改造到城市风貌提升,处处彰显“以赛惠民”的理念。

“全民全运”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广播体操选拔赛上,校园师生与社区老人同场竞技;索卡基地旁的平沙镇,凤梨、莲雾成了赛事外的“甜蜜名片”;情侣路沿线步行设施升级后,市民跑步、锻炼更方便了;金湾航空新城里,艺术中心与滨海步道相映成趣;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的改造,既满足赛事需求,赛后也将以“免费+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办赛”亦是“办城”。珠海坚持城市侧与赛事侧协同发力,统筹推进城市风貌提升、交通畅行、卫生防疫、宣传推广、隐患排查等“五大行动”,做深做活“体育+”文章。

为全面提升城市风貌,珠海成立了城市风貌提升行动工作专班,推进67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建立领导“包路”巡查机制,对比赛场馆、赛事人员驻地及沿线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从细节处打磨城市颜值,全方位提升风貌品质。

交通保障既为赛事护航,更向民生延伸。相关部门深入排查公路隐患,及时修复路面坑槽裂缝;在公共场所新增一批母婴室,投放首批无障碍公交导盲助乘系统,让特殊群体出行更便利;同时优化城市公交保障,增设交通指示标识与引导人员,细化赛事抵离服务。这些举措,既确保赛事期间通行顺畅,更让市民日常出行受益,生动诠释着“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在珠海扎实落地。

比赛场地准备就绪。

以赛为媒 绘就湾区“同心圆”

以赛为媒,珠海正深化与港澳的联结,让三地文化、旅游、体育的融合纽带更加紧密联结。据十五运会组委会透露,为提升各地观众入粤观赛的良好体验,组委会将充分用好“港车北上”“澳车北上”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便利性政策,提升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入粤观赛旅游的便利度。

十五运会赛事中,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项目男子个人赛是全国首次跨越融通粤港澳三地的体育赛事,也是十五运会唯一一个粤港澳三地融合比赛项目。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赛事深度联结珠港澳三地城市道路。运动员们将在沿途领略珠港澳的自然风光与城市魅力,见证“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生机与融通图景。

跨境办赛的一大难题在于“通关”,珠海通过提前实践并找到了答案。2024年11月24日,珠海赛区举办的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测试赛更首创粤港澳三地赛事统分结合组织方式,为接下来的十五运会赛事进行了预演。

测试赛中,借助数据化技术,珠海与港澳搭建起指挥调度机制,实现人员车辆“零延时”通关。边检部门将赛事期间的高效查验模式转化为常态化举措,先后推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边检查验模式、车辆“联合一站式”查验系统与“免出示证件”通道等,以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大湾区日益增长的跨境通行需求。

未来,这种跨境协作经验有望进一步延伸至民生常态领域,便利港澳居民出行。一系列探索,不仅为区域赛事活动协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示范样本,更以创新实践为大湾区日常通勤优化与治理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100天后,当发令枪响,港珠澳大桥上的车轮将见证湾区活力,横琴网球馆的掌声将传递体育精神,情侣路沿线的脚步将丈量城市进步。珠海已准备好——不仅为全国观众展现一场场精彩赛事,更为以办赛为契机,让“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扎根,让“简约、安全、精彩”的承诺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浪潮中,不断书写与湾区共融、与体育共兴的新篇章。

文字:张伟宁 金璐 图片:李建束 朱习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