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撑起保障伞

近日,市医保局发布《珠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减轻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家庭照护负担。目前《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8月11日。(《珠海特区报》8月5日02版)

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迅速攀升。珠海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精准直击“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一社会痛点。通过构建“筹资多元、保障基本、责任共担”的制度框架,明确将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畴,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从而有效减轻家庭照护负担。这一制度设计,既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又遵循“独立运行、制度统一”的原则,确保制度可持续性。

资金筹集是长护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该方案突破了单一依赖医保基金的局限,构建“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多元筹资机制。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尽责”的筹资模式,不仅降低了制度运行的风险,还通过财政补助体现了社会公平,为长护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在服务模式上,该方案坚持“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的导向,将待遇向居家服务倾斜。根据方案,居家护理基金的支付比例高达70%-80%,每月最高支付限额为1400元-1600元;而机构护理的支付比例则为60%-70%,限额为1600元-2000元。这一设计紧密契合了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选择社区养老、3%选择机构养老),通过经济激励引导失能老人选择居家护理,既降低了制度成本,又激活了社区和家庭的养老资源。同时,方案明确“定点协议管理”以强化服务规范,确保服务质量,有效避免了“重资金、轻服务”的弊端。

长护险的顺利落地,离不开与其他涉老政策的协同配合。该方案明确指出,做好长护险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托养补贴、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服务补贴等政策有效衔接。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的参保人员,不重复享受长护险待遇,从而避免制度碎片化和福利叠加问题。

珠海的长护险探索,不仅是地方政策的创新之举,更是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地。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珠海的方案通过“分步实施”的策略,先从职工医保人群起步,再逐步覆盖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体现了稳妥推进的智慧。可以预见,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化,长护险将逐步从“保基本”迈向“保全面”,为更多失能人群提供多层次、专业化、可持续的照护服务。

文字:王琦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叶维佳
微信
朋友圈
长护险为失能老人撑起保障伞
珠海特区报 2025-08-06 01:41

近日,市医保局发布《珠海市长期护理保险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拟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切实减轻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家庭照护负担。目前《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8月11日。(《珠海特区报》8月5日02版)

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迅速攀升。珠海积极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精准直击“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一社会痛点。通过构建“筹资多元、保障基本、责任共担”的制度框架,明确将长期重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畴,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从而有效减轻家庭照护负担。这一制度设计,既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又遵循“独立运行、制度统一”的原则,确保制度可持续性。

资金筹集是长护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该方案突破了单一依赖医保基金的局限,构建“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社会捐助”多元筹资机制。这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个人尽责”的筹资模式,不仅降低了制度运行的风险,还通过财政补助体现了社会公平,为长护险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在服务模式上,该方案坚持“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的导向,将待遇向居家服务倾斜。根据方案,居家护理基金的支付比例高达70%-80%,每月最高支付限额为1400元-1600元;而机构护理的支付比例则为60%-70%,限额为1600元-2000元。这一设计紧密契合了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即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7%选择社区养老、3%选择机构养老),通过经济激励引导失能老人选择居家护理,既降低了制度成本,又激活了社区和家庭的养老资源。同时,方案明确“定点协议管理”以强化服务规范,确保服务质量,有效避免了“重资金、轻服务”的弊端。

长护险的顺利落地,离不开与其他涉老政策的协同配合。该方案明确指出,做好长护险与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及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残疾人托养补贴、高龄重度失能长者长期照护服务补贴等政策有效衔接。领取工伤保险生活护理费的参保人员,不重复享受长护险待遇,从而避免制度碎片化和福利叠加问题。

珠海的长护险探索,不仅是地方政策的创新之举,更是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地。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珠海的方案通过“分步实施”的策略,先从职工医保人群起步,再逐步覆盖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体现了稳妥推进的智慧。可以预见,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化,长护险将逐步从“保基本”迈向“保全面”,为更多失能人群提供多层次、专业化、可持续的照护服务。

文字:王琦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