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荔湾区居民赵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费账单,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了每度电0.5-0.7元的峰谷电价差收益,后续还可享受专项的财政补贴。
V2G技术也称车网互动技术,就是让电动汽车通过专用充电桩,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或有需要时,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最近,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在广州落地了,那是不是所有的普通居民都可以参与呢?车网互动到底是如何让电动汽车从“耗电工具”变身为“移动充电宝”的呢?
广州车主赵先生每天晚上在自家小区充电,白天把车开到单位又将富余电量放电给电网,每个工作日都能充放电一次。赵先生说,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放电收益加上政府补贴可达4000元左右,减去充电成本也能有3000多。
车主赵先生:目前我们车主充放电的话,在峰谷价差收益能有接近五毛钱,在尖谷价差的收益能有快七毛钱。我目前的习惯是在晚上充电,这个时候充电的价钱便宜,然后白天的时候把车开到单位去放电,现在放电的话还能拿政府的补贴,这样一个月工作日坚持每天充放一次的话,能有4000多块钱的一个收益。前几天全市还进行了一个放电响应,我参加之后,每放一度电还能多拿两块多的收益,这么算下来的话,每天放电的收益其实还是相当可观的。
广州从2024年开始进行V2G试点,目前,全国首个全民可参与的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已经在广州落地。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专责朱以顺介绍,目前广州V2G试点处于规模化推广初期,鼓励全民参与,需满足一定条件。
朱以顺:首先你的电动车需要V2G功能,需要安装专用V2G充电桩。申请安装专用的V2G充电桩也比较简单,用户可以通过广州供电局南网在线平台、前往营业厅申请V2G报装,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然后可以享受到我们的一站式服务,包括用电报装、并网运行和计量结算。私人车主,可以在居住区参与“家充家放”,办公楼宇用户可参与“家充楼放”,公共场景用户可通过公交场站、换电站等网点参与,通过车企或者充电运营商的app、小程序完成放电预约、交易闭环,无需额外的一个复杂操作。
一充一放,利用峰谷电价差可以形成不错的收益,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的时间段内,积极参与响应放电,还能享受额外的资金激励。但是电动汽车频繁的充放电会不会给电池带来更大损耗?车主们的这个顾虑要如何解决?
朱以顺:解决这一顾虑的话,可以从技术、模式和权益保障这三个方面去入手。首先,技术层面的来说的话,我们就要优化存放电策略,然后对电池技术进行一个升级,模式上就是要让车主觉得他的这个损耗是有补偿的。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比如说通过峰谷价差获益,然后再参与电网响应获取一个资金的一个补偿,然后在权益层面上来说的话,就需要车企参与这个电池的一个质保兜底,才能让用户无后顾之忧。
预计到2025年底,广州V2G居民用户将达800多户,放电量可超过50万度。以普通三口之家月均用电200度计算,这一放电量可供2500多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近日,广州荔湾区居民赵先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电费账单,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反向送电给电网,获得了每度电0.5-0.7元的峰谷电价差收益,后续还可享受专项的财政补贴。
V2G技术也称车网互动技术,就是让电动汽车通过专用充电桩,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充电储存电能,在电网负荷高峰或有需要时,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反向输送回电网。最近,全国首个居民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在广州落地了,那是不是所有的普通居民都可以参与呢?车网互动到底是如何让电动汽车从“耗电工具”变身为“移动充电宝”的呢?
广州车主赵先生每天晚上在自家小区充电,白天把车开到单位又将富余电量放电给电网,每个工作日都能充放电一次。赵先生说,一个月的时间下来,放电收益加上政府补贴可达4000元左右,减去充电成本也能有3000多。
车主赵先生:目前我们车主充放电的话,在峰谷价差收益能有接近五毛钱,在尖谷价差的收益能有快七毛钱。我目前的习惯是在晚上充电,这个时候充电的价钱便宜,然后白天的时候把车开到单位去放电,现在放电的话还能拿政府的补贴,这样一个月工作日坚持每天充放一次的话,能有4000多块钱的一个收益。前几天全市还进行了一个放电响应,我参加之后,每放一度电还能多拿两块多的收益,这么算下来的话,每天放电的收益其实还是相当可观的。
广州从2024年开始进行V2G试点,目前,全国首个全民可参与的车网互动试点项目已经在广州落地。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专责朱以顺介绍,目前广州V2G试点处于规模化推广初期,鼓励全民参与,需满足一定条件。
朱以顺:首先你的电动车需要V2G功能,需要安装专用V2G充电桩。申请安装专用的V2G充电桩也比较简单,用户可以通过广州供电局南网在线平台、前往营业厅申请V2G报装,这两种方式都可以,然后可以享受到我们的一站式服务,包括用电报装、并网运行和计量结算。私人车主,可以在居住区参与“家充家放”,办公楼宇用户可参与“家充楼放”,公共场景用户可通过公交场站、换电站等网点参与,通过车企或者充电运营商的app、小程序完成放电预约、交易闭环,无需额外的一个复杂操作。
一充一放,利用峰谷电价差可以形成不错的收益,在电网启动需求响应的时间段内,积极参与响应放电,还能享受额外的资金激励。但是电动汽车频繁的充放电会不会给电池带来更大损耗?车主们的这个顾虑要如何解决?
朱以顺:解决这一顾虑的话,可以从技术、模式和权益保障这三个方面去入手。首先,技术层面的来说的话,我们就要优化存放电策略,然后对电池技术进行一个升级,模式上就是要让车主觉得他的这个损耗是有补偿的。通过经济激励的方式,比如说通过峰谷价差获益,然后再参与电网响应获取一个资金的一个补偿,然后在权益层面上来说的话,就需要车企参与这个电池的一个质保兜底,才能让用户无后顾之忧。
预计到2025年底,广州V2G居民用户将达800多户,放电量可超过50万度。以普通三口之家月均用电200度计算,这一放电量可供2500多户家庭使用一个月。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