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想找个田径场跑步挺难的,现在家门口的学校操场开放了,我每天都来跑几圈!”上午9点,在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的操场上,市民李先生正在热身运动。这个暑期,珠海48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让广大市民健身锻炼不再“一地难求”。
场地开放,全民健身乐其中
今年暑假,珠海共有48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其中市直属12所、香洲区11所、金湾区14所、斗门区8所、高新区3所,开放场地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匹克球场等。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所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发现这些场地不仅成了附近居民锻炼身体的首选,也成了很多需要专业场地进行训练的体育爱好者的训练地。
下午5点30分,在珠海市九洲中学的篮球场上,由十几名大学生组成的几支篮球队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比赛,球鞋摩擦声、篮球撞击声还有场边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里场地标准,我们打球打得很尽兴!”队员小陈边擦着汗边说。除了运动爱好者,不少家庭也把这里当作“遛娃宝地”。“孩子做作业间隙出来运动一下,总比宅家打游戏强。”市民王女士指着在单杠上翻腾的儿子笑道。

珠海市香洲区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向明介绍,为了尽可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这个暑期,每个镇街都开放了一所中小学提供给社会公众锻炼身体,并且所开放学校的运动设施都满足安全和规范要求。市民在入校锻炼前,需要通过“珠海学校体育场地预约系统”实名登记,入校时核验预约码方可入校。
“偶尔有市民忘记预约,我们都会耐心解释。”九洲中学副校长胡政表示,“希望市民理解,入校预约既是为校园安全考虑,也是为后续使用者负责。”
破解维护难题,多方共筑安全网
对外开放中小学体育设施,既面临体育器材损耗与维护问题,又面临保障使用者安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会定期对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设施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开学前还将开展全面检修、维护和消杀。香洲区潮联学校党政办主任马驰坦言:“场地维护压力确实增加了不少,希望市民能爱护我们场地和设施。”
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器材耗材的频繁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加速其损耗与老化。由于学校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教育教学,场馆开放后新增的维护成本得如果不到合理解决,不仅会加剧设施老化,还可能衍生出安全隐患等后续问题。为减轻校方压力,部分学校也正在探索与社区、体育组织等机构合作共建,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维护场地等方式降低运维成本。
在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看来,为缓解学校维护成本压力,财政部门或文体旅游部门可以探索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对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升开放管理效能。例如,街道、社区可组织安全巡查、维护现场秩序,动员志愿者参与服务,并收集居民建议,促进开放服务更贴合需求。此外,应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如俱乐部、第三方机构)参与赞助体育耗材、器材,派遣专业教练提供指导,不仅能降低运动风险,更能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这件好事真正办好、办实、办安全。


“以前想找个田径场跑步挺难的,现在家门口的学校操场开放了,我每天都来跑几圈!”上午9点,在珠海市香洲区潮联学校的操场上,市民李先生正在热身运动。这个暑期,珠海48所中小学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让广大市民健身锻炼不再“一地难求”。
场地开放,全民健身乐其中
今年暑假,珠海共有48所学校向社会开放体育场地,其中市直属12所、香洲区11所、金湾区14所、斗门区8所、高新区3所,开放场地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匹克球场等。近日,记者走访了多所面向社会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发现这些场地不仅成了附近居民锻炼身体的首选,也成了很多需要专业场地进行训练的体育爱好者的训练地。
下午5点30分,在珠海市九洲中学的篮球场上,由十几名大学生组成的几支篮球队正在进行紧张激烈的比赛,球鞋摩擦声、篮球撞击声还有场边观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这里场地标准,我们打球打得很尽兴!”队员小陈边擦着汗边说。除了运动爱好者,不少家庭也把这里当作“遛娃宝地”。“孩子做作业间隙出来运动一下,总比宅家打游戏强。”市民王女士指着在单杠上翻腾的儿子笑道。

珠海市香洲区学校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人许向明介绍,为了尽可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这个暑期,每个镇街都开放了一所中小学提供给社会公众锻炼身体,并且所开放学校的运动设施都满足安全和规范要求。市民在入校锻炼前,需要通过“珠海学校体育场地预约系统”实名登记,入校时核验预约码方可入校。
“偶尔有市民忘记预约,我们都会耐心解释。”九洲中学副校长胡政表示,“希望市民理解,入校预约既是为校园安全考虑,也是为后续使用者负责。”
破解维护难题,多方共筑安全网
对外开放中小学体育设施,既面临体育器材损耗与维护问题,又面临保障使用者安全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会定期对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设施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开学前还将开展全面检修、维护和消杀。香洲区潮联学校党政办主任马驰坦言:“场地维护压力确实增加了不少,希望市民能爱护我们场地和设施。”
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器材耗材的频繁使用不可避免地会加速其损耗与老化。由于学校经费主要用于保障教育教学,场馆开放后新增的维护成本得如果不到合理解决,不仅会加剧设施老化,还可能衍生出安全隐患等后续问题。为减轻校方压力,部分学校也正在探索与社区、体育组织等机构合作共建,通过招募志愿者参与管理、引入第三方的专业机构维护场地等方式降低运维成本。
在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委员禹华超看来,为缓解学校维护成本压力,财政部门或文体旅游部门可以探索设立专项资金补贴,对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给予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提升开放管理效能。例如,街道、社区可组织安全巡查、维护现场秩序,动员志愿者参与服务,并收集居民建议,促进开放服务更贴合需求。此外,应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如俱乐部、第三方机构)参与赞助体育耗材、器材,派遣专业教练提供指导,不仅能降低运动风险,更能提升服务质量,多措并举,将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这件好事真正办好、办实、办安全。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