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竞逐,共谱创赛新篇!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初赛圆满结束

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初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经过3天专业评审,双赛道各评选出90个拟晋级项目,将在复赛舞台一较高下。

参赛项目量质双高

严格评审优中选优

本次大赛盛况空前,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注册报名项目2563个;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吸引注册报名项目1058个。两大核心赛道报名总数突破3621个,海量优质项目集中涌现,不仅创下珠海历届承办赛事项目参与度新高,更以规模与水准的双重突破,有力印证了国家级赛事的强大辐射力与吸引力。

8月13日-15日,大赛评审工作在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有序开展,大赛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汇聚全国范围内的权威专家,并融合粤港澳合作特色,邀请香港、澳门专家共同参与评审。评审团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组式、多轮次审阅,确保评审过程规范严谨,通过对参赛项目的基本资料、商业计划书进行专业评审,双赛道将各有90个项目获得复赛资格。

初赛现场

两大赛道精准赋能

前沿项目齐聚湾区

珠海承办的两大赛道不仅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深度契合湾区产业优势,尤其与珠海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高度协同。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涵盖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汇聚了众多优质项目,参赛团队中留学归国人员占比28.6%、博士项目占比高达35.2%、已获得种子轮及以上融资的项目占比28.1%。近年来,珠海市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培育出近百家规上企业,集聚丽珠、联邦、健帆等大型生物医药企业,被评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积累了显著优势,能为参赛的前沿项目提供理想的产业化土壤。该赛道中珠海共有8个项目突出重围,特别聚焦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研发等新领域新赛道,是珠海生物医药产业森林孕育出的优质良种。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报名项目数量居五大核心赛道第一位,参赛项目整体呈现跨业态融合、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等态势,涉及科技、金融、物流、教育等相关服务,覆盖文化旅游、银发经济、创意产品等行业领域,参赛团队中留学归国项目共288个,硕博项目共525个,已获得融资项目317个,项目成长潜力和含金量凸显。该赛道正是珠海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的关键助力,历经45年的发展,珠海不断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稳步升级,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数量突破2300家,塑造“珠海旅游”“珠海会展”“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等现代服务业城市名片,珠海正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打造协同港澳、辐射珠西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为参赛项目提供了广阔空间和独特机遇。

港澳项目占比三成

同台竞技共促融合

本届大赛港澳项目参与规模与质量实现双重突破,在珠海承办的两条赛道中,1031个港澳项目同台竞技,其中澳门项目208个,香港项目823个,占参赛项目总数近三成,创下珠海历届承办赛事港澳参与度新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港澳项目在两大赛道表现优异,晋级项目占比高达38%,展现港澳创新力量的蓬勃生机,更是本届大赛有力搭建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同台交流、同台展示、同台竞技重要舞台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本次大赛将以湾区为基点,向全国辐射,旨在广泛凝聚优质创业资源,促进香港、澳门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此,本次大赛格外注重发动港澳项目参赛,多次举办专门面向港澳青年的现场宣介活动,同时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企业、社团、高校、创投机构、孵化基地等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四重赋能构建生态

长效助力项目成长

大赛配套“政策+品牌+资本+生态”四重赋能,包括最高50万元奖金、创业担保贷款、全媒体品牌曝光及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专项活动等,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的创业生态,通过组织资源对接、基地入驻、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动,帮助参赛项目收获“第一笔订单”和“第一桶金”,形成“全员发动、港澳踊跃、创投瞩目、共建湾区”的生动景象和浓厚氛围。

初赛评审阶段,珠海特邀澳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学者,高瓴投资、中科科创、广发证券、招商银行等知名创投融资机构深度参与,借大赛契机全面展示珠海及湾区创业服务生态。赛事有关负责人在初赛评审会上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的扬帆之年,我们将以大赛为契机,聚焦人社部门主责主业,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要素齐备的创业生态体系,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最大的诚意,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融入湾区”。

文字:王芳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应立枫
微信
朋友圈
湾区竞逐,共谱创赛新篇!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初赛圆满结束
观海融媒 2025-08-15 20:21

8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初赛评审工作圆满结束。经过3天专业评审,双赛道各评选出90个拟晋级项目,将在复赛舞台一较高下。

参赛项目量质双高

严格评审优中选优

本次大赛盛况空前,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注册报名项目2563个;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吸引注册报名项目1058个。两大核心赛道报名总数突破3621个,海量优质项目集中涌现,不仅创下珠海历届承办赛事项目参与度新高,更以规模与水准的双重突破,有力印证了国家级赛事的强大辐射力与吸引力。

8月13日-15日,大赛评审工作在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有序开展,大赛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组成评审团,汇聚全国范围内的权威专家,并融合粤港澳合作特色,邀请香港、澳门专家共同参与评审。评审团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参赛项目进行分组式、多轮次审阅,确保评审过程规范严谨,通过对参赛项目的基本资料、商业计划书进行专业评审,双赛道将各有90个项目获得复赛资格。

初赛现场

两大赛道精准赋能

前沿项目齐聚湾区

珠海承办的两大赛道不仅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更深度契合湾区产业优势,尤其与珠海重点打造的产业集群高度协同。医药健康与生物制造赛道涵盖新药研发、生物技术、再生医学、精准医疗、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汇聚了众多优质项目,参赛团队中留学归国人员占比28.6%、博士项目占比高达35.2%、已获得种子轮及以上融资的项目占比28.1%。近年来,珠海市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培育出近百家规上企业,集聚丽珠、联邦、健帆等大型生物医药企业,被评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医药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积累了显著优势,能为参赛的前沿项目提供理想的产业化土壤。该赛道中珠海共有8个项目突出重围,特别聚焦在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研发等新领域新赛道,是珠海生物医药产业森林孕育出的优质良种。

现代服务与文化创意赛道报名项目数量居五大核心赛道第一位,参赛项目整体呈现跨业态融合、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等态势,涉及科技、金融、物流、教育等相关服务,覆盖文化旅游、银发经济、创意产品等行业领域,参赛团队中留学归国项目共288个,硕博项目共525个,已获得融资项目317个,项目成长潜力和含金量凸显。该赛道正是珠海着力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的关键助力,历经45年的发展,珠海不断助推现代服务业发展稳步升级,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上企业数量突破2300家,塑造“珠海旅游”“珠海会展”“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等现代服务业城市名片,珠海正紧扣“澳门+横琴”新定位,打造协同港澳、辐射珠西的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为参赛项目提供了广阔空间和独特机遇。

港澳项目占比三成

同台竞技共促融合

本届大赛港澳项目参与规模与质量实现双重突破,在珠海承办的两条赛道中,1031个港澳项目同台竞技,其中澳门项目208个,香港项目823个,占参赛项目总数近三成,创下珠海历届承办赛事港澳参与度新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港澳项目在两大赛道表现优异,晋级项目占比高达38%,展现港澳创新力量的蓬勃生机,更是本届大赛有力搭建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同台交流、同台展示、同台竞技重要舞台的生动实践。

据了解,本次大赛将以湾区为基点,向全国辐射,旨在广泛凝聚优质创业资源,促进香港、澳门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此,本次大赛格外注重发动港澳项目参赛,多次举办专门面向港澳青年的现场宣介活动,同时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企业、社团、高校、创投机构、孵化基地等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

四重赋能构建生态

长效助力项目成长

大赛配套“政策+品牌+资本+生态”四重赋能,包括最高50万元奖金、创业担保贷款、全媒体品牌曝光及港澳青年就业创业专项活动等,构建“政策支持+赛事引领+长效赋能”的创业生态,通过组织资源对接、基地入驻、考察交流等系列活动,帮助参赛项目收获“第一笔订单”和“第一桶金”,形成“全员发动、港澳踊跃、创投瞩目、共建湾区”的生动景象和浓厚氛围。

初赛评审阶段,珠海特邀澳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学者,高瓴投资、中科科创、广发证券、招商银行等知名创投融资机构深度参与,借大赛契机全面展示珠海及湾区创业服务生态。赛事有关负责人在初赛评审会上表示“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的扬帆之年,我们将以大赛为契机,聚焦人社部门主责主业,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要素齐备的创业生态体系,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以最大的诚意,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融入湾区”。

文字:王芳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