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浸润城市,墨韵丰盈心田!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活动落下帷幕

山海之间,书香漫卷,这个初秋,阅读的芬芳吹到了珠海的千家万户。

8月19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各区(功能区)党委宣传部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活动在珠海香山场大厦落下帷幕。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一场好书展可以影响一座城市。书展营造出的浓郁书香深入浸润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全民阅读
名家读者共享书香

本届书香节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采取“1+N”分会场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全市各级联动,搭建全民阅读交流平台。

从“书香长廊”集结新华书店、阅·潮书店、善雅书房、停云书房、覔书店、西瑅书店、行知书店、万觅书店、壹丛书店、坐标书店、“猫的天空之城”书店到今年首次邀请中山博雅书店跨城参展,共拓阅读版图,满足读者多元需求;从“潮品荟”用文创产品解构经典到“古韵新说”展区对岭南文脉的数字化重构;从美食市集到品牌车展形成跨界体验……书香节以“文化+”的“混搭”模式,汇聚名家讲座、亲子阅读、非遗展示、文创展销等丰富活动,以跨界融合打破传统业态边界,重构文化消费生态,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注入沉浸式、年轻化的活力基因,吸引了众多粤港澳大湾区读者前来打卡,共享书香。

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现场人潮涌动。

书香节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评价珠海:“珠海的特质,首先在于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引领了时代的风气之先。如果苏东坡来到现在的珠海,他应该很难想象城市会有这样的发展,也一定会很欣慰。我特别欣喜地看到了珠海将科技与人文结合得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城市在文化上的创新力,相信未来珠海一定会成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文化高地。”

大咖云集
在AI时代重寻创作本真

书香节期间,珠海邀请了众多名家大咖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康震携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亮相,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生动的讲述,带领观众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以“文学与生存”为主题,分享创作心得,强调独立思考与经典阅读的重要性;知名音乐人韩红携首部文学作品《我与蒙面诗人》亮相斗门,畅谈写作与公益的治愈力量;知名教师包君成则聚焦AI时代的写作教育,呼吁青少年在技术浪潮中保持创造力。此外,漫画家朱德庸以幽默视角解析都市生活,展现了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对话。这些分享活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与名家互动的机会,更激发了大众对文学与生活的思考。

康震新书分享活动。

在AI写作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格非指出:“AI可以模仿文风,却无法复制生命体验。”这一观点在包君成的“AI作文觉醒课”中得到呼应,他说:“当AI能写出‘完美’作文时,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才是稀缺品。”漫画家朱德庸更是直言:“AI是没有灵魂的,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化都是靠人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幽默永远生长在人性深处,那些关于爱、孤独与存在的永恒命题终需带着体温的笔触来描绘。”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守护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和情感?书香节用最传统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创作源于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是任何算法都无法替代的人文价值。

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
让传统活在当下

从“哈小浪”团队用漫画让历史“萌”起来,到汉服非遗秀,再到3D打印特色文创……今年的南国书香节上,一系列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的“年轻密码”。当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被诙谐的漫画、互动非遗体验吸引时,文化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可触摸、引共鸣的鲜活存在。

特色文创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备受读者关注的“漫说珠海”文旅丛书,更是将这一理念生动呈现。珠海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跃然纸上,丛书分别以山、水、城、食、人为主题,采取“漫说”,即 “大家小书”“行走散文”的方式,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从不同角度展现珠海的城市魅力,多方位、多视角推介珠海,为珠海打造城市文旅“海的珍珠,珍珠的海”名片,用当代语言生动解读城市文化基因。

这些创新实践证明,传统文化要获得生命力必须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孩子们为“哈小浪”的历史漫画欢笑,年轻人身着汉服畅聊非遗故事……自发的探索、分享是最具感染力的传承方式。

从“书香节”到“书香城”
构建城市精神共同体

虽然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的活动落下了帷幕,但以“诗书传家 弦歌不辍”为主题的珠海读书月活动将持续至9月14日。书香节与读书月的火热联动,让全市阅读空间化身“文化会客厅”,开启了一座城市的共读故事。全市各大书店、图书馆到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公共阅读空间,这场全民阅读盛宴以书为媒,巧妙编织起多维度的社会连接。在代际层面,“校长书单”成为亲子共读的金钥匙,让两代人在经典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在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澳门家庭的热情参与架起文化桥梁,珠澳孩童共读的画面诠释着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在邮政展区,一张张有声明信片化作时光胶囊,用方寸之间的珍贵记忆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这些创新实践,让阅读突破个人行为的边界,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强力黏合剂。当不同年龄、地域的读者在同一本书前驻足,阅读早已超越纸张,成为连接人与人、城与城、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书香节现场穿着汉服的观展者。

一年年的坚守和创新铺陈了一幅全民阅读的生动画卷,今天的珠海,阅读品牌更加闪亮、阅读空间更加多元、阅读服务更加完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全民阅读这座“文化灯塔”不仅亮度更高、辐射范围更广,还更有感召力、穿透力。2025南国书香节已然落幕,静水流深,在珠海读书月期间,还将有更多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为市民读者打造“精神花园”,让我们驭风前行,“阅”向未来。

文字:张映竹 图片:朱习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书香浸润城市,墨韵丰盈心田!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活动落下帷幕
珠海特区报 2025-08-20 02:28

山海之间,书香漫卷,这个初秋,阅读的芬芳吹到了珠海的千家万户。

8月19日,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主办,各区(功能区)党委宣传部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珠海传媒集团承办的2025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活动在珠海香山场大厦落下帷幕。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一个人,一场好书展可以影响一座城市。书展营造出的浓郁书香深入浸润城市的每一寸肌理。

全民阅读
名家读者共享书香

本届书香节以“书香湾区,阅见世界,共享未来”为主题,采取“1+N”分会场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全市各级联动,搭建全民阅读交流平台。

从“书香长廊”集结新华书店、阅·潮书店、善雅书房、停云书房、覔书店、西瑅书店、行知书店、万觅书店、壹丛书店、坐标书店、“猫的天空之城”书店到今年首次邀请中山博雅书店跨城参展,共拓阅读版图,满足读者多元需求;从“潮品荟”用文创产品解构经典到“古韵新说”展区对岭南文脉的数字化重构;从美食市集到品牌车展形成跨界体验……书香节以“文化+”的“混搭”模式,汇聚名家讲座、亲子阅读、非遗展示、文创展销等丰富活动,以跨界融合打破传统业态边界,重构文化消费生态,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注入沉浸式、年轻化的活力基因,吸引了众多粤港澳大湾区读者前来打卡,共享书香。

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现场人潮涌动。

书香节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评价珠海:“珠海的特质,首先在于它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引领了时代的风气之先。如果苏东坡来到现在的珠海,他应该很难想象城市会有这样的发展,也一定会很欣慰。我特别欣喜地看到了珠海将科技与人文结合得非常好,充分调动了城市在文化上的创新力,相信未来珠海一定会成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文化高地。”

大咖云集
在AI时代重寻创作本真

书香节期间,珠海邀请了众多名家大咖与读者面对面交流。康震携新书《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亮相,以深厚的学术积淀和生动的讲述,带领观众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茅盾文学奖得主格非以“文学与生存”为主题,分享创作心得,强调独立思考与经典阅读的重要性;知名音乐人韩红携首部文学作品《我与蒙面诗人》亮相斗门,畅谈写作与公益的治愈力量;知名教师包君成则聚焦AI时代的写作教育,呼吁青少年在技术浪潮中保持创造力。此外,漫画家朱德庸以幽默视角解析都市生活,展现了艺术与时代的深刻对话。这些分享活动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与名家互动的机会,更激发了大众对文学与生活的思考。

康震新书分享活动。

在AI写作工具日益普及的今天,格非指出:“AI可以模仿文风,却无法复制生命体验。”这一观点在包君成的“AI作文觉醒课”中得到呼应,他说:“当AI能写出‘完美’作文时,真实的思想和情感才是稀缺品。”漫画家朱德庸更是直言:“AI是没有灵魂的,人类所有的文明、文化都是靠人创造出来的,真正的幽默永远生长在人性深处,那些关于爱、孤独与存在的永恒命题终需带着体温的笔触来描绘。”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守护人类独有的思考能力和情感?书香节用最传统的方式给出了答案——真正的创作源于生活体验和独立思考,这是任何算法都无法替代的人文价值。

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
让传统活在当下

从“哈小浪”团队用漫画让历史“萌”起来,到汉服非遗秀,再到3D打印特色文创……今年的南国书香节上,一系列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文化传承的“年轻密码”。当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被诙谐的漫画、互动非遗体验吸引时,文化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成为可触摸、引共鸣的鲜活存在。

特色文创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备受读者关注的“漫说珠海”文旅丛书,更是将这一理念生动呈现。珠海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跃然纸上,丛书分别以山、水、城、食、人为主题,采取“漫说”,即 “大家小书”“行走散文”的方式,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从不同角度展现珠海的城市魅力,多方位、多视角推介珠海,为珠海打造城市文旅“海的珍珠,珍珠的海”名片,用当代语言生动解读城市文化基因。

这些创新实践证明,传统文化要获得生命力必须找到与当代生活的连接点。孩子们为“哈小浪”的历史漫画欢笑,年轻人身着汉服畅聊非遗故事……自发的探索、分享是最具感染力的传承方式。

从“书香节”到“书香城”
构建城市精神共同体

虽然南国书香节珠海分会场的活动落下了帷幕,但以“诗书传家 弦歌不辍”为主题的珠海读书月活动将持续至9月14日。书香节与读书月的火热联动,让全市阅读空间化身“文化会客厅”,开启了一座城市的共读故事。全市各大书店、图书馆到城市书房、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公共阅读空间,这场全民阅读盛宴以书为媒,巧妙编织起多维度的社会连接。在代际层面,“校长书单”成为亲子共读的金钥匙,让两代人在经典作品中找到情感共鸣;在粤港澳大湾区视野下,澳门家庭的热情参与架起文化桥梁,珠澳孩童共读的画面诠释着同根同源的文化血脉;在邮政展区,一张张有声明信片化作时光胶囊,用方寸之间的珍贵记忆串联起过去与现在……这些创新实践,让阅读突破个人行为的边界,成为凝聚城市精神的强力黏合剂。当不同年龄、地域的读者在同一本书前驻足,阅读早已超越纸张,成为连接人与人、城与城、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书香节现场穿着汉服的观展者。

一年年的坚守和创新铺陈了一幅全民阅读的生动画卷,今天的珠海,阅读品牌更加闪亮、阅读空间更加多元、阅读服务更加完善、阅读氛围更加浓厚,全民阅读这座“文化灯塔”不仅亮度更高、辐射范围更广,还更有感召力、穿透力。2025南国书香节已然落幕,静水流深,在珠海读书月期间,还将有更多文化活动持续开展,为市民读者打造“精神花园”,让我们驭风前行,“阅”向未来。

文字:张映竹 图片:朱习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