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输液态二氧化碳超5.6万吨!华南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项目投用一周年

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位于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的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已投用一周年,累计外输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超5.6万吨,不仅有效助力碳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也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该项目于2024年8月建成,设计年产能达20万吨,通过回收南海白云气田群所产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在实施过程中,白云气田科研团队推行了多项节能措施:将二氧化碳压缩机改为变频电机驱动,降低电能损耗与碳排放;新建循环水系统采用节能型冷却塔,年节约用电33万千瓦时,与传统机电冷却塔相比节水达40%。

工作人员在检修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设备。

作为南海东部油气田唯一的天然气登陆站点,高栏终端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深入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该终端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南海东部海域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已累计发电近5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500吨。目前,高栏终端光伏二期项目正全力推进,建成后将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绿色能源保障。

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南海东部海域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

目前,高栏终端日外输天然气量已突破2500万立方米,通过总长381公里的陆地管道和39座输气站场组成的输气网络,清洁能被输送至珠海、中山、澳门、江门、广州等多座城市,并汇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在此基础上,珠海也已形成涵盖燃气发电、城市燃气、车用加气等多元业态的完整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微信
朋友圈
外输液态二氧化碳超5.6万吨!华南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项目投用一周年
观海融媒 2025-08-21 13:14

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位于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的华南地区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已投用一周年,累计外输高纯度液态二氧化碳超5.6万吨,不仅有效助力碳减排、优化能源结构,也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

该项目于2024年8月建成,设计年产能达20万吨,通过回收南海白云气田群所产天然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液态二氧化碳产品。在实施过程中,白云气田科研团队推行了多项节能措施:将二氧化碳压缩机改为变频电机驱动,降低电能损耗与碳排放;新建循环水系统采用节能型冷却塔,年节约用电33万千瓦时,与传统机电冷却塔相比节水达40%。

工作人员在检修海上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设备。

作为南海东部油气田唯一的天然气登陆站点,高栏终端持续加大清洁能源供应,深入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该终端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南海东部海域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已累计发电近50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500吨。目前,高栏终端光伏二期项目正全力推进,建成后将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绿色能源保障。

珠海经开区高栏终端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南海东部海域首个新能源示范项目。

目前,高栏终端日外输天然气量已突破2500万立方米,通过总长381公里的陆地管道和39座输气站场组成的输气网络,清洁能被输送至珠海、中山、澳门、江门、广州等多座城市,并汇入全国天然气管网。在此基础上,珠海也已形成涵盖燃气发电、城市燃气、车用加气等多元业态的完整产业链,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