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新语|珠澳携手抗战史话——华南抗战史上的重要一页

作为珠海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我曾多次采访当年在珠海战斗过的欧初、罗章友、吴当鸿等抗战老兵,深感珠澳携手抗战在华南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珠海与澳门紧邻。澳门曾被称为战乱中的绿洲,其在抗战中的中立地位,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

1937年8月,在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发动下,澳门成立了由陈少伟为主席、中共党员廖锦涛等为理事的“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救灾会”(以下简称“四界救灾会”)。四界救灾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工作,在澳门开展募捐、宣传、动员和慰劳等活动,筹募所得全部支持内地抗日前线。该会曾组织宣传队走出关闸,到南屏、下栅、洪湾等地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0月,四界救灾会组织了以廖锦涛为团长的回国服务团到内地参加抗战服务工作,至1940年,先后组织了11个队167名青年到珠江三角洲、东江、西江、北江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在这期间,珠海前山籍人、澳门濠江中学的创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鲍华担任“旅澳中国青年回乡服务团”的后勤、联络工作,往来于澳门、广州之间,为回乡服务团回乡抗战起到促进作用。

1940年3月,日军向中山大举进犯,分别从关闸、香洲、唐家登陆,珠海沦陷。在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百姓流离失所,仅香洲、吉大、三灶等地请求救济的难民就达4400余人,不少难民逃到澳门。澳门华侨赈济会着力募捐救济难民。待局势稍稳后,澳门华侨赈济会即出资7400元协助2491名难民返回家园。

珠海地区沦陷后,中共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游击队派出共产党员郭宁、黄乐天、梅重清等进入澳门,在澳门同胞的支持下,建立秘密据点。中共情报专家潘汉年亲自部署,地下党员柯麟及其弟在澳门创办的南华药店,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为根据地源源不断输送药物、救治伤病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外,孙中山原配夫人卢幕贞、四姐孙妙茜积极支持抗战,配合珠江纵队一支队政委欧初在澳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卢幕贞在澳门的居住地(现为国父纪念馆),成为中共地下组织在澳门的联络站之一,接待过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的不少中共领导。通过组织发动,澳门一批批热血青年纷纷投奔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参加敌后抗日游击队。热血青年李成俊(后为澳门日报社长)、澳门著名医生刘光普、叶金彩夫妇等也曾参加根据地的抗日活动。

抗战期间,经过党组织一系列的统战工作,澳门当局曾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达成秘密协议:同意安排部分游击队伤病员到澳门医治,同意游击队从澳门购买一些急需药品和子弹,并派员到澳门发动爱国抗日募捐。其时,从五桂山、凤凰山至翠微、上栅、关闸,再到澳门,曾建立起游击队的一条秘密交通线。从澳门购买的药品、枪械、电台就通过这条交通线安全运回根据地;根据地的伤病员也被秘密送到澳门治疗。柯麟医生任职的镜湖医院先后派出5名护士到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服务。1944年初,凤凰山抗日游击队(又称白马队)根据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的指示,配合澳门当局打击潜入澳门的伪军、土匪,擒获流窜于香洲至澳门间作恶多端的特务土匪头目“老鼠精”,押交给澳门当局处理。此举获得珠澳两地群众的赞许,为中共在澳门进一步开展统战工作铺平道路。

在八年艰苦抗战中,一批批濠江儿女,跨过关闸,通过翠微等交通线,奔赴抗日前线,其中有梁捷、赖达等珠海籍澳门青年,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梁捷(1910年 - 1939年),斗门乾务乡人,1936年赴澳门谋生。抗战爆发后,加入四界救灾会回乡服务团,于1939年5月加入服务团第三队,奔赴东莞、宝安等县工作。同年10月在完成一次炸桥任务中被日军发觉,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9岁。(作者系珠海市志办原科长)

文字:罗祖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莫海晖
微信
朋友圈
伶仃新语|珠澳携手抗战史话——华南抗战史上的重要一页
珠海特区报 2025-08-24 02:23

作为珠海市党史和地方志工作者,我曾多次采访当年在珠海战斗过的欧初、罗章友、吴当鸿等抗战老兵,深感珠澳携手抗战在华南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珠海与澳门紧邻。澳门曾被称为战乱中的绿洲,其在抗战中的中立地位,为中共领导的抗日活动提供了不少有利条件。

1937年8月,在中共党组织的支持、发动下,澳门成立了由陈少伟为主席、中共党员廖锦涛等为理事的“学术界音乐界体育界戏剧界救灾会”(以下简称“四界救灾会”)。四界救灾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抗日救国工作,在澳门开展募捐、宣传、动员和慰劳等活动,筹募所得全部支持内地抗日前线。该会曾组织宣传队走出关闸,到南屏、下栅、洪湾等地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织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0月,四界救灾会组织了以廖锦涛为团长的回国服务团到内地参加抗战服务工作,至1940年,先后组织了11个队167名青年到珠江三角洲、东江、西江、北江等地参加抗日救国活动。在这期间,珠海前山籍人、澳门濠江中学的创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鲍华担任“旅澳中国青年回乡服务团”的后勤、联络工作,往来于澳门、广州之间,为回乡服务团回乡抗战起到促进作用。

1940年3月,日军向中山大举进犯,分别从关闸、香洲、唐家登陆,珠海沦陷。在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百姓流离失所,仅香洲、吉大、三灶等地请求救济的难民就达4400余人,不少难民逃到澳门。澳门华侨赈济会着力募捐救济难民。待局势稍稳后,澳门华侨赈济会即出资7400元协助2491名难民返回家园。

珠海地区沦陷后,中共各级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游击队派出共产党员郭宁、黄乐天、梅重清等进入澳门,在澳门同胞的支持下,建立秘密据点。中共情报专家潘汉年亲自部署,地下党员柯麟及其弟在澳门创办的南华药店,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为根据地源源不断输送药物、救治伤病员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此外,孙中山原配夫人卢幕贞、四姐孙妙茜积极支持抗战,配合珠江纵队一支队政委欧初在澳门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卢幕贞在澳门的居住地(现为国父纪念馆),成为中共地下组织在澳门的联络站之一,接待过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的不少中共领导。通过组织发动,澳门一批批热血青年纷纷投奔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参加敌后抗日游击队。热血青年李成俊(后为澳门日报社长)、澳门著名医生刘光普、叶金彩夫妇等也曾参加根据地的抗日活动。

抗战期间,经过党组织一系列的统战工作,澳门当局曾与中共领导的抗日游击队达成秘密协议:同意安排部分游击队伤病员到澳门医治,同意游击队从澳门购买一些急需药品和子弹,并派员到澳门发动爱国抗日募捐。其时,从五桂山、凤凰山至翠微、上栅、关闸,再到澳门,曾建立起游击队的一条秘密交通线。从澳门购买的药品、枪械、电台就通过这条交通线安全运回根据地;根据地的伤病员也被秘密送到澳门治疗。柯麟医生任职的镜湖医院先后派出5名护士到五桂山、凤凰山抗日根据地服务。1944年初,凤凰山抗日游击队(又称白马队)根据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的指示,配合澳门当局打击潜入澳门的伪军、土匪,擒获流窜于香洲至澳门间作恶多端的特务土匪头目“老鼠精”,押交给澳门当局处理。此举获得珠澳两地群众的赞许,为中共在澳门进一步开展统战工作铺平道路。

在八年艰苦抗战中,一批批濠江儿女,跨过关闸,通过翠微等交通线,奔赴抗日前线,其中有梁捷、赖达等珠海籍澳门青年,为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梁捷(1910年 - 1939年),斗门乾务乡人,1936年赴澳门谋生。抗战爆发后,加入四界救灾会回乡服务团,于1939年5月加入服务团第三队,奔赴东莞、宝安等县工作。同年10月在完成一次炸桥任务中被日军发觉,不幸中弹牺牲,时年仅29岁。(作者系珠海市志办原科长)

文字:罗祖宁 编辑:陈海阔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