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紧抓雨水充足、气温适宜的有利农时,全力推进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有序景象。

农机穿梭织新绿 连片良田绘新卷
走进位于红旗镇八一社区的“百亩方”垦造项目现场,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在水田上回荡。一来一回间,一株株秧苗被精准植下,高效又快捷。不一会儿,原本褐色的水田陆续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


作为红旗镇推动耕地集聚化与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试点,“百亩方”垦造项目计划完成总面积184亩,为永久基本农田。

该项目由红旗镇统筹部署、镇属国企红控农业公司负责管护,通过对生态农用地实施农田垦造提升,持续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并依托“小田并大田”策略推动零散耕地向集聚区集中,构建规模化、高效化农田单元。项目采用“策产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系统推进农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全面提升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管护稳产出 联农带农促增收
在2025年早稻种植季,项目区完成了整备田埂、深耕翻土、地表找平、蓄水浸泡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并于4月底全面完成约80亩早稻插秧,选用的万香籼型常规水稻品种抗倒伏、米质优,表现良好。



通过机械化种植、定期水肥管理和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措施,项目在早稻生产中实现了提质增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8月初早稻开镰收割,在台风和连日暴雨极端天气情况下仍达到亩产约408斤,这一成果为优化晚造种植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该项目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通过与八一社区联动,利用社区闲置劳动力,目前已带动约20户农户参与田间管理工作,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探索“稻虾”生态种养,配套升级助力产业融合

当前,80亩晚造水稻插秧已全面完成。待本轮晚造水稻收割后,将根据秧苗生长特性,同步开展“稻虾混养”试验项目,积极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生态农业新模式。下一步,还将加大投入,逐步实施完善道路环境提升、停车场整备、农地水田扩建改造等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种植条件,扩大生产规模,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积累重要经验。

连日来,珠海市金湾区红旗镇紧抓雨水充足、气温适宜的有利农时,全力推进晚造水稻抛插秧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有序景象。

农机穿梭织新绿 连片良田绘新卷
走进位于红旗镇八一社区的“百亩方”垦造项目现场,农机作业的轰鸣声在水田上回荡。一来一回间,一株株秧苗被精准植下,高效又快捷。不一会儿,原本褐色的水田陆续披上了绿油油的新衣。


作为红旗镇推动耕地集聚化与生产现代化的重要试点,“百亩方”垦造项目计划完成总面积184亩,为永久基本农田。

该项目由红旗镇统筹部署、镇属国企红控农业公司负责管护,通过对生态农用地实施农田垦造提升,持续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并依托“小田并大田”策略推动零散耕地向集聚区集中,构建规模化、高效化农田单元。项目采用“策产投建营”一体化模式,系统推进农田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转型,全面提升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管护稳产出 联农带农促增收
在2025年早稻种植季,项目区完成了整备田埂、深耕翻土、地表找平、蓄水浸泡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并于4月底全面完成约80亩早稻插秧,选用的万香籼型常规水稻品种抗倒伏、米质优,表现良好。



通过机械化种植、定期水肥管理和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措施,项目在早稻生产中实现了提质增效。据项目负责人介绍,8月初早稻开镰收割,在台风和连日暴雨极端天气情况下仍达到亩产约408斤,这一成果为优化晚造种植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同时,该项目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增收。通过与八一社区联动,利用社区闲置劳动力,目前已带动约20户农户参与田间管理工作,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探索“稻虾”生态种养,配套升级助力产业融合

当前,80亩晚造水稻插秧已全面完成。待本轮晚造水稻收割后,将根据秧苗生长特性,同步开展“稻虾混养”试验项目,积极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的生态农业新模式。下一步,还将加大投入,逐步实施完善道路环境提升、停车场整备、农地水田扩建改造等配套工程,进一步优化种植条件,扩大生产规模,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积累重要经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