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台风外围影响,高栏岛上风力渐渐加大,老李最后一次检视菜园后就急匆匆跑进屋里,园子里能吃的瓜菜都被摘了下来,剩下一些尚未长成的,估计在台风过后也不会留下了。豆大的雨滴拍打着窗户,老李暗暗地祈祷,这次的风可千万得悠着点!
老李今年五十九岁了,是单位外聘的员工。大约十年前,应聘当保安的老李初到这里时,这片茂盛的菜园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老李年轻时曾在老家种过几年庄稼,因此他在工作之余就琢磨着开荒种点菜,慢慢地竟然给这营区留下了一片难得的新绿。收获的季节,老李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满满一大箩筐青菜。
种菜的本事在得到大家的认可后,老李就由保安“转行”当起了菜农。单位地处海岛,远离市区,蔬菜价格奇贵,平时那些瓜菜运过来时很多已经蔫头耷脑了。快五十岁的老李,从此就在岛上扎下根来,这菜一种就是十年。
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是地。营区位于山脚下,老李因地制宜,依着山势在若干地点开荒垦地、平整地块,并将这些地块疏通后连成一片,渐渐地就成了现在这个狭长的园子。岛上的土地贫瘠、砂石成分多,老李想了许多办法改良土壤,让这些泥土得以慢慢适应南方瓜果蔬菜的种植生长。
老李很快就摸出了门道。一年中,什么时候该种什么菜,老李心里有本清清楚楚的“账本”。比如,春天的油菜、韭菜、麦菜、豆角,夏天的黄瓜、冬瓜、茄子、西红柿,秋天的辣椒、土豆、南瓜,冬天的白菜、红薯苗……这些都是应季且易高产的蔬菜,老李对它们的习性了如指掌。至于如何浇水、施肥、除草等,老李则俨然一副“老师傅”的范儿。菜园那一亩六分地,在他的细心打理下,显得清清爽爽、井井有条。
老李能在种菜上取得称道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日常辛勤的付出。无数个日子里,人们都能看到老李在菜地上低着头、弓着背默默地耕作。他或挥舞着锄头锄着地,或支楞着水管浇着水,或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收割着成熟了的瓜菜……
在老李看来,虽然晴天太阳大、天热,但他喜欢晴天甚于雨天。因为蔬菜喜晴不喜雨,水源充分、日照充足种出来的菜不光样子好看,口感也是一流。相反,那些阴雨绵绵的日子就很难有好收成。说起台风天气,老李则心有余悸。那年正面袭击珠海的“天鸽”过后,这菜园子到处一片狼藉,老李为此清理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种田种菜,说到底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老李说。
生活在岛上的大家,逐渐习惯了在菜园子里忙碌的老李。除了满足单位食堂需要,老李种出的瓜菜还给大家带来了些许意外的“福利”。比如辣椒、蒜头、番茄这类可较长时间存放的菜品,往往会被老李精心装好在袋子里,等着有需要的同事拎回家去。这意味着老李在背后付出了更多劳动,但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大家的工作也很辛苦,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给大家做点事而已!”说这话时,老李那布满沟壑的脸上绽开了花。
我对老李的深入了解来自驻岛期间的一次聊天。那是一个黄昏,老李正蹲在菜畦边捉虫,我见状走了过去,一边帮下忙,一边跟他攀谈起来。老李是湖南农村人,很早就来到珠海打工,干过服务员、搬运工、保安,没想到兜兜转转,到了快五十岁时竟又干起了“老本行”。这份种菜的工作,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单位每个月所给的工资在他看来已足够丰厚,加上他老婆几年前也在附近找到了工作,夫妻团聚,少了后顾之忧。老李还告诉我,他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子,买时三千多块钱一平方米,而今已经涨到至少六千块钱。他说,这么多年在外打工,就想着能多挣点积蓄,等到退休之后回到县城养老,不必再回到乡下去了。那县城也像珠海一样,有超市和卖早点的铺子,当然还有好玩的公园以及晚上闪烁的霓虹灯……
说这话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照在老李的脑门上,他那锃亮的光头瞬间颇有喜感地闪着橘黄的光芒。老李对我说自己现在过得还不错,大家没把他当外人看,让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希望能继续风调雨顺,好让他把菜越种越好。
后来,我调了单位,不知为何,我经常会想起老李。差点忘了说,老李的真名叫李斌,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实人。

受台风外围影响,高栏岛上风力渐渐加大,老李最后一次检视菜园后就急匆匆跑进屋里,园子里能吃的瓜菜都被摘了下来,剩下一些尚未长成的,估计在台风过后也不会留下了。豆大的雨滴拍打着窗户,老李暗暗地祈祷,这次的风可千万得悠着点!
老李今年五十九岁了,是单位外聘的员工。大约十年前,应聘当保安的老李初到这里时,这片茂盛的菜园还是一块杂草丛生的荒地。老李年轻时曾在老家种过几年庄稼,因此他在工作之余就琢磨着开荒种点菜,慢慢地竟然给这营区留下了一片难得的新绿。收获的季节,老李给大家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满满一大箩筐青菜。
种菜的本事在得到大家的认可后,老李就由保安“转行”当起了菜农。单位地处海岛,远离市区,蔬菜价格奇贵,平时那些瓜菜运过来时很多已经蔫头耷脑了。快五十岁的老李,从此就在岛上扎下根来,这菜一种就是十年。
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无疑是地。营区位于山脚下,老李因地制宜,依着山势在若干地点开荒垦地、平整地块,并将这些地块疏通后连成一片,渐渐地就成了现在这个狭长的园子。岛上的土地贫瘠、砂石成分多,老李想了许多办法改良土壤,让这些泥土得以慢慢适应南方瓜果蔬菜的种植生长。
老李很快就摸出了门道。一年中,什么时候该种什么菜,老李心里有本清清楚楚的“账本”。比如,春天的油菜、韭菜、麦菜、豆角,夏天的黄瓜、冬瓜、茄子、西红柿,秋天的辣椒、土豆、南瓜,冬天的白菜、红薯苗……这些都是应季且易高产的蔬菜,老李对它们的习性了如指掌。至于如何浇水、施肥、除草等,老李则俨然一副“老师傅”的范儿。菜园那一亩六分地,在他的细心打理下,显得清清爽爽、井井有条。
老李能在种菜上取得称道的成绩,自然离不开他日常辛勤的付出。无数个日子里,人们都能看到老李在菜地上低着头、弓着背默默地耕作。他或挥舞着锄头锄着地,或支楞着水管浇着水,或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收割着成熟了的瓜菜……
在老李看来,虽然晴天太阳大、天热,但他喜欢晴天甚于雨天。因为蔬菜喜晴不喜雨,水源充分、日照充足种出来的菜不光样子好看,口感也是一流。相反,那些阴雨绵绵的日子就很难有好收成。说起台风天气,老李则心有余悸。那年正面袭击珠海的“天鸽”过后,这菜园子到处一片狼藉,老李为此清理了整整一个星期。“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种田种菜,说到底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老李说。
生活在岛上的大家,逐渐习惯了在菜园子里忙碌的老李。除了满足单位食堂需要,老李种出的瓜菜还给大家带来了些许意外的“福利”。比如辣椒、蒜头、番茄这类可较长时间存放的菜品,往往会被老李精心装好在袋子里,等着有需要的同事拎回家去。这意味着老李在背后付出了更多劳动,但他总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大家的工作也很辛苦,我只是尽自己的一份力给大家做点事而已!”说这话时,老李那布满沟壑的脸上绽开了花。
我对老李的深入了解来自驻岛期间的一次聊天。那是一个黄昏,老李正蹲在菜畦边捉虫,我见状走了过去,一边帮下忙,一边跟他攀谈起来。老李是湖南农村人,很早就来到珠海打工,干过服务员、搬运工、保安,没想到兜兜转转,到了快五十岁时竟又干起了“老本行”。这份种菜的工作,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单位每个月所给的工资在他看来已足够丰厚,加上他老婆几年前也在附近找到了工作,夫妻团聚,少了后顾之忧。老李还告诉我,他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子,买时三千多块钱一平方米,而今已经涨到至少六千块钱。他说,这么多年在外打工,就想着能多挣点积蓄,等到退休之后回到县城养老,不必再回到乡下去了。那县城也像珠海一样,有超市和卖早点的铺子,当然还有好玩的公园以及晚上闪烁的霓虹灯……
说这话时,夕阳的余晖正好照在老李的脑门上,他那锃亮的光头瞬间颇有喜感地闪着橘黄的光芒。老李对我说自己现在过得还不错,大家没把他当外人看,让他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他希望能继续风调雨顺,好让他把菜越种越好。
后来,我调了单位,不知为何,我经常会想起老李。差点忘了说,老李的真名叫李斌,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实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