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试点“双币种”收单笔数月均超1400笔,琴澳跨境支付实现“无感切换”

9月19日,“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落地满一年。在横琴“澳门新街坊”,一场支付领域的变革正悄然改变着琴澳两地居民的生活。“双币种”收单试点业务自落地以来,已拓展至横琴华发商都、创新方、横琴口岸广场、励骏庞都、中央汇、金源广场6个重点商圈。数据显示,2025年试点商户澳门元收单笔数月均超1400笔,较2024年增长60%。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商户经营活力的不断提升和澳门居民消费体验的逐步优化。

 感受便利 

支付无界 琴澳生活无缝衔接​

“打开我平时在澳门用的支付钱包给店员扫码,马上就在手机上看到扣款记录,直接支付澳门元,非常方便!”这是“澳门新街坊”业主梁先生在诚品咖啡体验“双币种”支付后的真实感受。这种“与澳趋同”的支付体验,如今已覆盖横琴多个重点商圈,让跨境消费变得简单轻松。​

澳门居民在横琴使用“双币种”支付。

对于商户而言,“双币种”收单带来的经营便利显而易见。创新方入驻商户顺德渔府品牌创始人杨易坤坦言:“顾客打开澳门电子钱包,在工行的POS机上扫一下,我们店就能收到澳门元,方便了到店消费的澳门居民和游客,对我的生意非常有帮助。”诚品咖啡国际董事总经理汤锦珍也表示,开业前中行提供了一对一的业务培训,一台POS机可以同时扫描内地和澳门的支付码,操作简易方便,“澳门街坊们使用澳门币支付,商户收到澳门元后还可以方便回到澳门采购原料。”

澳门荣记豆腐面食店(横琴)老板梁尧庆,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营效益:“开通‘双币种’收单,为我们店带来了不少消费热度和亮点。如今,我们餐厅的上座率相较去年刚开店时多了近五成。人气旺了,人流多了,我们对未来的经营更有信心。”

澳门居民的跨境消费体验因这项试点发生了质的改变。“今天一大早就下楼买了杯咖啡体验一下,直接用澳门元进行扣款,好像就没有离开过澳门。” 澳门居民黄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跨境生活居民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支持支付宝(澳门)、澳门中银手机银行、广发移动支付钱包、工银e支付(澳门)、LusoPay、MPay(澳门钱包)等8个澳门主流电子钱包,基本覆盖了澳门居民日常使用的支付工具,真正实现了“无感切换”的支付体验。

 提升建议 

优化体验 扩大覆盖惠及更多民众

尽管“双币种”收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营中,也有商户和居民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期待能进一步优化支付体验。​

部分商户反映,横琴平日也有不少香港游客前来消费,使用现金支付涉及汇率问题较为不便利,期望未来“双币种”收单试点能从币种上拓展至港币。​

澳门居民在横琴使用“双币种”支付。

澳门居民则更关注“双币种”收单试点的覆盖范围。据了解,目前横琴“澳门新街坊”已有近70%的开业商户都开通了这项服务,其他商圈办理“双币种”收单业务的商户有待进一步拓宽。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澳门居民李先生表示:“目前澳门新街坊覆盖得很好,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到社区便利店、菜市场等民生场所,让日常小额消费也能享受便利。”

也有澳门居民提出,希望能加强对商户的培训和标识引导。部分商户虽然支持“双币种”支付,但由于居民不了解实际情况,仍可能采用内地支付钱包进行人民币扫码支付。 同时,有居民表示,希望能推出更多支付优惠活动,既能吸引使用,也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感。

 记者观察 

无感切换 为琴澳融合注入新动能​

“无感切换”看似只是支付环节的小创新,实则是琴澳融合从“政策对接”走向“民生共情”的关键一步。这种“无差异体验”打破的,是跨境生活的“心理壁垒”。月均超1400笔的澳门元收单量和60%的增长率,数据的背后是“无感”带来的亲近感,让“澳门味道”能自然走进横琴,也让横琴生活能轻松融入澳门居民的日常。

如今,横琴“双币种”收单试点已覆盖横琴“澳门新街坊”、华发商都、创新方等商圈,折射出琴澳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当前商户居民提出的建议,恰恰是这种“无感需求”的自然延伸。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和优化,相信双币种收单业务将覆盖更多场景、惠及更多民众,为粤港澳大湾区支付便利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横琴经验”。

文字:伍芷莹 图片:曾遥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彭晶
境内试点“双币种”收单笔数月均超1400笔,琴澳跨境支付实现“无感切换”

9月19日,“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落地满一年。在横琴“澳门新街坊”,一场支付领域的变革正悄然改变着琴澳两地居民的生活。“双币种”收单试点业务自落地以来,已拓展至横琴华发商都、创新方、横琴口岸广场、励骏庞都、中央汇、金源广场6个重点商圈。数据显示,2025年试点商户澳门元收单笔数月均超1400笔,较2024年增长60%。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商户经营活力的不断提升和澳门居民消费体验的逐步优化。

 感受便利 

支付无界 琴澳生活无缝衔接​

“打开我平时在澳门用的支付钱包给店员扫码,马上就在手机上看到扣款记录,直接支付澳门元,非常方便!”这是“澳门新街坊”业主梁先生在诚品咖啡体验“双币种”支付后的真实感受。这种“与澳趋同”的支付体验,如今已覆盖横琴多个重点商圈,让跨境消费变得简单轻松。​

澳门居民在横琴使用“双币种”支付。

对于商户而言,“双币种”收单带来的经营便利显而易见。创新方入驻商户顺德渔府品牌创始人杨易坤坦言:“顾客打开澳门电子钱包,在工行的POS机上扫一下,我们店就能收到澳门元,方便了到店消费的澳门居民和游客,对我的生意非常有帮助。”诚品咖啡国际董事总经理汤锦珍也表示,开业前中行提供了一对一的业务培训,一台POS机可以同时扫描内地和澳门的支付码,操作简易方便,“澳门街坊们使用澳门币支付,商户收到澳门元后还可以方便回到澳门采购原料。”

澳门荣记豆腐面食店(横琴)老板梁尧庆,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营效益:“开通‘双币种’收单,为我们店带来了不少消费热度和亮点。如今,我们餐厅的上座率相较去年刚开店时多了近五成。人气旺了,人流多了,我们对未来的经营更有信心。”

澳门居民的跨境消费体验因这项试点发生了质的改变。“今天一大早就下楼买了杯咖啡体验一下,直接用澳门元进行扣款,好像就没有离开过澳门。” 澳门居民黄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许多跨境生活居民的心声。​

值得一提的是,试点支持支付宝(澳门)、澳门中银手机银行、广发移动支付钱包、工银e支付(澳门)、LusoPay、MPay(澳门钱包)等8个澳门主流电子钱包,基本覆盖了澳门居民日常使用的支付工具,真正实现了“无感切换”的支付体验。

 提升建议 

优化体验 扩大覆盖惠及更多民众

尽管“双币种”收单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际运营中,也有商户和居民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期待能进一步优化支付体验。​

部分商户反映,横琴平日也有不少香港游客前来消费,使用现金支付涉及汇率问题较为不便利,期望未来“双币种”收单试点能从币种上拓展至港币。​

澳门居民在横琴使用“双币种”支付。

澳门居民则更关注“双币种”收单试点的覆盖范围。据了解,目前横琴“澳门新街坊”已有近70%的开业商户都开通了这项服务,其他商圈办理“双币种”收单业务的商户有待进一步拓宽。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澳门居民李先生表示:“目前澳门新街坊覆盖得很好,希望能进一步扩大到社区便利店、菜市场等民生场所,让日常小额消费也能享受便利。”

也有澳门居民提出,希望能加强对商户的培训和标识引导。部分商户虽然支持“双币种”支付,但由于居民不了解实际情况,仍可能采用内地支付钱包进行人民币扫码支付。 同时,有居民表示,希望能推出更多支付优惠活动,既能吸引使用,也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与感。

 记者观察 

无感切换 为琴澳融合注入新动能​

“无感切换”看似只是支付环节的小创新,实则是琴澳融合从“政策对接”走向“民生共情”的关键一步。这种“无差异体验”打破的,是跨境生活的“心理壁垒”。月均超1400笔的澳门元收单量和60%的增长率,数据的背后是“无感”带来的亲近感,让“澳门味道”能自然走进横琴,也让横琴生活能轻松融入澳门居民的日常。

如今,横琴“双币种”收单试点已覆盖横琴“澳门新街坊”、华发商都、创新方等商圈,折射出琴澳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当前商户居民提出的建议,恰恰是这种“无感需求”的自然延伸。随着试点经验的积累和优化,相信双币种收单业务将覆盖更多场景、惠及更多民众,为粤港澳大湾区支付便利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横琴经验”。

文字:伍芷莹 图片:曾遥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