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珠海这支海岛“红色突击队”与“桦加沙”赛跑!

面对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万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在狂风暴雨到来前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防线”。

万山区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启动“双报到”工作机制,310名机关国企党员迅速集结组建“党员先锋队”,加速补齐企业、海岛、码头等重点区域防御力量缺口。各镇党委带动303名海岛网格员就地转化为“防风突击队”,有力保障工地停工、渔船回港、人员转移等关键环节。

各海岛镇渔船众多,渔船安全是台风防御的重中之重。驻村选调生赵家林、方成凯正在与村民们齐心协力加固最后一艘渔船。作为“防风突击队”的一员,他们连续奋战数十小时,逐一登船检查船体和锚链固定情况,在岸边协助控制拖船方向。

“这艘船吨位大,光靠他们几个拉不动,我们来搭把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队伍,将船只推拖至安全区域。经过共同努力,港内船只全部完成安置和加固,码头秩序井然。

台风来临前,担杆镇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将船只转移上岸。

风雨到来前,各镇党员干部与区民宿协会60余家成员单位协同作战,逐一走访镇上的民宿、酒店,协助排查风险、加固门窗。

“你们好,台风期间千万不要外出,注意人身安全,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各镇文化旅游办工作人员与民宿老板联合为因台风滞留的旅客提供多对一管家服务,从保障好在岛游客的住宿饮食及生活起居,到动态告知航班信息、疏散路线,再到科普防御台风注意事项、责任义务,都能做到事无巨细,让游客真正感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能落实,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大家注意安全,跟着我从这边撤离!”海岛建筑工地上,各镇城市管理办的党员干部正分组奔赴塔吊操作区、临时工棚等危险点位,检查加固起重设备、临水临电、临边护坡等区域设备,引导在建工地临险人员沿着预设的撤离路线快速转移。

大家细心检查建筑工人安全帽佩戴情况,一遍又一遍核实板房的零散人员,经过数小时有序疏导,全部建筑工人都安全抵达岛上民宿和庇护场所,随后,党员干部又马不停蹄地发放饮用水和应急食品用品,用实际行动为建筑工地筑起了生命防线。

外伶仃岛转移渔船。

“您好,我是挂点联系贵企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你们的厂房、设备都检查了吗?员工都安置好了吗?需不需要我们派党员志愿者支援?”全市台风预警信号生效后,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常文波第一时间拨通了挂点服务企业联系人的电话。

作为全区下派企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之一,常文波需要及时向企业传达台风信息和防御要点,动态跟踪企业需求,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有困难找组织”不仅是一句口号。

“曾爷爷,知道明天要去哪个安置地点吗?”“香姨早些收拾好贵重物品,带上手机去转移安置地点吧。”在万山镇东澳村,后备干部杨泳仪主动认领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的任务。

作为一名多次经历风浪的渔村后备干部,杨泳仪深知抢抓台风登陆前窗口期的重要性。她奔走在东澳岛的大街小巷,从商户餐厅走到民宿院落,再到隐藏在树林里的村民家中,按照“一组一网格,一人对一户”,走遍了所有需要摸排的村民和商户,不仅向他们反复讲解应急避难点位置,更细致指导群众做好财产防护,给村民商户增添了一份安全感。

桂山镇转移独居老人。

在桂山镇桂山村和桂海村,多名独居老人23日下午被转移至安全地带。桂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邹兴伦安顿好独居老人邹阿婆说,“您在这儿很安全,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与台风赛跑,就是与安全同行。在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万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分秒必争的行动,在风雨来临前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红色防线”。

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文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
一个都不能少!珠海这支海岛“红色突击队”与“桦加沙”赛跑!
观海融媒 2025-09-23 20:41

面对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万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闻“风”而动,在狂风暴雨到来前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防线”。

万山区党委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启动“双报到”工作机制,310名机关国企党员迅速集结组建“党员先锋队”,加速补齐企业、海岛、码头等重点区域防御力量缺口。各镇党委带动303名海岛网格员就地转化为“防风突击队”,有力保障工地停工、渔船回港、人员转移等关键环节。

各海岛镇渔船众多,渔船安全是台风防御的重中之重。驻村选调生赵家林、方成凯正在与村民们齐心协力加固最后一艘渔船。作为“防风突击队”的一员,他们连续奋战数十小时,逐一登船检查船体和锚链固定情况,在岸边协助控制拖船方向。

“这艘船吨位大,光靠他们几个拉不动,我们来搭把手!”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队伍,将船只推拖至安全区域。经过共同努力,港内船只全部完成安置和加固,码头秩序井然。

台风来临前,担杆镇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将船只转移上岸。

风雨到来前,各镇党员干部与区民宿协会60余家成员单位协同作战,逐一走访镇上的民宿、酒店,协助排查风险、加固门窗。

“你们好,台风期间千万不要外出,注意人身安全,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们。”各镇文化旅游办工作人员与民宿老板联合为因台风滞留的旅客提供多对一管家服务,从保障好在岛游客的住宿饮食及生活起居,到动态告知航班信息、疏散路线,再到科普防御台风注意事项、责任义务,都能做到事无巨细,让游客真正感受到事事有回应、件件能落实,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大家注意安全,跟着我从这边撤离!”海岛建筑工地上,各镇城市管理办的党员干部正分组奔赴塔吊操作区、临时工棚等危险点位,检查加固起重设备、临水临电、临边护坡等区域设备,引导在建工地临险人员沿着预设的撤离路线快速转移。

大家细心检查建筑工人安全帽佩戴情况,一遍又一遍核实板房的零散人员,经过数小时有序疏导,全部建筑工人都安全抵达岛上民宿和庇护场所,随后,党员干部又马不停蹄地发放饮用水和应急食品用品,用实际行动为建筑工地筑起了生命防线。

外伶仃岛转移渔船。

“您好,我是挂点联系贵企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你们的厂房、设备都检查了吗?员工都安置好了吗?需不需要我们派党员志愿者支援?”全市台风预警信号生效后,非公企业联合党支部书记常文波第一时间拨通了挂点服务企业联系人的电话。

作为全区下派企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之一,常文波需要及时向企业传达台风信息和防御要点,动态跟踪企业需求,让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有困难找组织”不仅是一句口号。

“曾爷爷,知道明天要去哪个安置地点吗?”“香姨早些收拾好贵重物品,带上手机去转移安置地点吧。”在万山镇东澳村,后备干部杨泳仪主动认领群众转移安置工作的任务。

作为一名多次经历风浪的渔村后备干部,杨泳仪深知抢抓台风登陆前窗口期的重要性。她奔走在东澳岛的大街小巷,从商户餐厅走到民宿院落,再到隐藏在树林里的村民家中,按照“一组一网格,一人对一户”,走遍了所有需要摸排的村民和商户,不仅向他们反复讲解应急避难点位置,更细致指导群众做好财产防护,给村民商户增添了一份安全感。

桂山镇转移独居老人。

在桂山镇桂山村和桂海村,多名独居老人23日下午被转移至安全地带。桂山村党总支部书记邹兴伦安顿好独居老人邹阿婆说,“您在这儿很安全,有什么需要可以随时联系我。”

与台风赛跑,就是与安全同行。在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前,万山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以分秒必争的行动,在风雨来临前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红色防线”。

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文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