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透视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从高端原材料到“人工智能+”,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展现制造业新成就;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共签约项目735个、完成投资额3802亿元……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众多成果引人瞩目。

产业转型升级“与日俱新”

触摸薄如蝉翼、用于AI服务器的铜箔,与形如玉璧、用于“人造太阳”装置的高纯无氧铜合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展区,一件件“黑科技”引得人们驻足围观。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增效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铜陵有色集团董事长丁士启说。这家浇铸了新中国第一块铜锭的老牌铜企,在“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中实现产品结构高端化。

9月20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体验一款自动驾驶巴士。

行走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传统产业的变化扑面而来:

围绕1张5G专网,开展5类领域,打造10大场景应用,传统白酒企业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纺织企业恒益智能科技则通过展出导电纱、数据手套,展现生产方式的变迁和“老企业”向新的步伐。

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观看机器人乐队表演。

大会现场发布的“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十四五”以来,榜单中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轮胎及橡胶制品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率均超过100%,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强烈,正以更大的投入加快研发升级。

大会现场,今年首次设立的智能机器人展区内吸睛无数:人形机器人灵活地抓取糖果;机器狗稳步行走在模拟街区内;机器人乐队带来科技感十足的演出……

从液体运载火箭模型到碳纤维地铁列车模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会场上,新技术新成果琳琅满目。

“链”式制造“链”式创新

从减震器到电池储能,从智能座舱到空气悬架,众多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在大会上展示自己的“看家产品”,折射出产业链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产业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近年来,我国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为抓手,持续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不仅有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不断延链的成果,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抱团参展。

9月21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机器人展区和一款人形机器人互动。

比如,在智能机器人展区,百余件展品涵盖从工业园区到生活社区的各类应用场景,展现智能机器人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记者走访多个展台发现,从能源延伸到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从高性能硬件到工业软件,跨界融合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市场提需求,研发团队“按图索骥”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产业化生产。参会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刘速超说,目前已转化及培育企业120多家。

眼下,一个个类似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多地建设、完善,以服务创新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

为全球“智造”注入新动能

智能机器人一体化解决方案出海,服务海外制造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为全球用户完成量子计算任务……本届大会上,一批出口海外、服务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展现中外企业的最新合作成果。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在中国开发一款新车型的周期已缩短至24至30个月。

聚焦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汽车,大众与小鹏汽车携手开发软件,与地平线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拓展技术合作的边界。

9月20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一款飞行汽车。

“这样的提速显著增强了大众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竞争力。这表明,中国经验正在赋能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发展。”贝瑞德说。

大会现场,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国际合作而非脱钩才是共同繁荣的关键,“从‘传统制造’到‘高科技智能生产’,开放、创新与深化合作是工业发展的永恒成功法则”。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强劲的脉动,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为共享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中国制造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加强合作,携手向新,未来可期。

9月21日,观众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展”上参观一款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数说>>>

向“新”:今年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提“智”:当前,我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十四五”以来,建成了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向“绿”:电解铝行业每生产4吨铝,就有1吨是使用绿电生产的;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有一半以上是绿电;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

我国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文字:新华社 图片:新华社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梅容
“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透视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新华社 2025-09-27 01:42

从高端原材料到“人工智能+”,一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展现制造业新成就;发布“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记录中国制造成长轨迹;共签约项目735个、完成投资额3802亿元……9月20日至2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的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众多成果引人瞩目。

产业转型升级“与日俱新”

触摸薄如蝉翼、用于AI服务器的铜箔,与形如玉璧、用于“人造太阳”装置的高纯无氧铜合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展区,一件件“黑科技”引得人们驻足围观。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增效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底气所在。”铜陵有色集团董事长丁士启说。这家浇铸了新中国第一块铜锭的老牌铜企,在“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中实现产品结构高端化。

9月20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体验一款自动驾驶巴士。

行走在世界制造业大会展馆,传统产业的变化扑面而来:

围绕1张5G专网,开展5类领域,打造10大场景应用,传统白酒企业展示了其在数字化转型中的积极探索;纺织企业恒益智能科技则通过展出导电纱、数据手套,展现生产方式的变迁和“老企业”向新的步伐。

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观看机器人乐队表演。

大会现场发布的“202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十四五”以来,榜单中工程机械及零部件、锅炉及动力装备制造、轮胎及橡胶制品等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增长率均超过100%,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强烈,正以更大的投入加快研发升级。

大会现场,今年首次设立的智能机器人展区内吸睛无数:人形机器人灵活地抓取糖果;机器狗稳步行走在模拟街区内;机器人乐队带来科技感十足的演出……

从液体运载火箭模型到碳纤维地铁列车模型、新一代信息技术,会场上,新技术新成果琳琅满目。

“链”式制造“链”式创新

从减震器到电池储能,从智能座舱到空气悬架,众多新能源汽车供应商在大会上展示自己的“看家产品”,折射出产业链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

产业链是制造业的“筋骨”。近年来,我国以“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为抓手,持续强链补链,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在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不仅有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优势产业不断延链的成果,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也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抱团参展。

9月21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智能机器人展区和一款人形机器人互动。

比如,在智能机器人展区,百余件展品涵盖从工业园区到生活社区的各类应用场景,展现智能机器人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记者走访多个展台发现,从能源延伸到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从高性能硬件到工业软件,跨界融合的生态体系逐步形成。

市场提需求,研发团队“按图索骥”攻克技术难关、推动产业化生产。参会的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刘速超说,目前已转化及培育企业120多家。

眼下,一个个类似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正在多地建设、完善,以服务创新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认定187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搬上生产线。

为全球“智造”注入新动能

智能机器人一体化解决方案出海,服务海外制造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量子计算机为全球用户完成量子计算任务……本届大会上,一批出口海外、服务全球的产品和服务,展现中外企业的最新合作成果。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大众在中国开发一款新车型的周期已缩短至24至30个月。

聚焦电动化与智能网联汽车,大众与小鹏汽车携手开发软件,与地平线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拓展技术合作的边界。

9月20日,观众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参观一款飞行汽车。

“这样的提速显著增强了大众在欧洲及其他地区的竞争力。这表明,中国经验正在赋能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发展。”贝瑞德说。

大会现场,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名誉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表示,当前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国际合作而非脱钩才是共同繁荣的关键,“从‘传统制造’到‘高科技智能生产’,开放、创新与深化合作是工业发展的永恒成功法则”。

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制造强劲的脉动,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为共享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中国制造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与全球伙伴加强合作,携手向新,未来可期。

9月21日,观众在“全空间无人体系成果展”上参观一款无人驾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数说>>>

向“新”:今年上半年,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3%

提“智”:当前,我国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1亿台(套),“十四五”以来,建成了3.5万多家基础级、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向“绿”:电解铝行业每生产4吨铝,就有1吨是使用绿电生产的;246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使用的电力有一半以上是绿电;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6430家、绿色工业园区491个

我国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文字:新华社 图片:新华社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