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理贴近”到“声量共鸣”!珠港澳多层次交流交往氛围日益浓厚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9月28日,“月满湾区同心筑梦”2025年珠港澳青年庆国庆迎中秋活动举行,珠港青年合作带来小组唱跳节目《爱》,以歌会友,共叙情谊,窗外明月皎洁、港珠澳大桥静卧碧波。这是珠海连续第三年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举办珠港澳青年交流联谊活动,也是多年来促进三地青年交流交往的一个生动缩影。

活动现场。

海浪轻拍沙滩,珠海的情谊与机遇,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浸润着每一位踏足于此的港澳青年。这里不仅是逐梦发展的优选地,更是拓展朋友圈的大舞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实施以来,随着政策桥梁的不断架设、文化纽带的日益紧密,珠港澳三地的交流交往,如春潮般层层涌动,汇聚成一场双向奔赴的时代交响。

若将珠海比作一本题材丰富的书,如今港澳青年无需远渡,便能在家门口翻阅它的精彩篇章。在澳门城市大学吴在权创业就业中心的展示区,珠海创新创业政策以生动的图文跃入眼帘;横琴“珠光·优客工场”的共享办公区域,各类办公空间和配套设施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港澳青年珠海创业发展服务站(澳门站),持续为澳门创业青年提供前置化服务,受益青年超600位。这些“城市窗口”如同散落在港澳的明珠,悄然串联起一条认知珠海的“星光小径”。

“粤创未来”2025港澳青年珠海暑期实习活动期间,港澳青年积极参加“珠港澳实习青年音乐交流会”,以音乐会友。

更暖心的“家”也在落地生根。GoGBA港商服务站(珠海)建立,“一站式”、全方位的投资创业支持和服务仿佛就在和香港青年说:“GotoGBA!”(意为“到粤港澳大湾区去!”);成立于1986年的香港斗门同乡会持续利用已有阵地,通过展示斗门产业、文旅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打开一扇宣传珠海西部的窗口;在今年5月21日揭牌的香洲区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街区服务站,短短数月内已举办多场粤港澳青年专场招聘会及政策辅导活动,为120人提供跨境就业服务。

GoGBA港商服务站(珠海)建立。

一间间城市的“会客厅”,让珠海故事成为港澳青年触手可及的场景,也让越来越多青年选择开始创造自己的珠海故事。他们主动参与各类主题活动,形成从“走进来”到“留下来”的深度共鸣。

航展是促进港澳青年走进珠海、认知祖国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先后组织港澳青少年5批共350余人参观。青少年们与参展商对话,在模拟舱内体验“宇航员”工作,观看飞行表演队在空中翱翔。来自香港惠侨英文中学的司徒晓茵兴奋地表示:“看各种先进飞机翱翔蓝天、地面装备沙场点兵,真的是让我大饱眼福。”

港澳青年观航展。

珠海精心设计品牌活动,除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带港澳青年参观航展,还着力办好“珠海引才高校行”活动、“港澳青年看祖国”悦知珠海行和珠港澳青年人才研习交流营等港澳青年交流活动。今年6月20至21日,“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港澳专场)活动举行,港澳硕博青年参访了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家古镇、东澳岛海洋科普馆,并参与珠港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珠港澳青年思享会等交流活动,许多青年人才表达出来珠发展的意向。

澳门博士刘静雯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珠海,找到了发展机遇,希望能带动更多港澳青年才俊来到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在服务阵地、品牌活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开始认可这座城市留住年轻人的真诚,加入到宣传城市的行列中。香港青年黄锐权是“粤港粤精彩”工作室的创始人,他将自己参加交流活动、探索珠海文化与美食的经历拍成vlog,以香港青年的视角向大家介绍珠海,与当地媒体合作的多个文旅推介视频在境内外媒体平台热播。“这座开放友好、青春向上的城市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黄锐权说。

在港澳青年和珠海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珠海的机遇之声穿透海域,精准抵达港澳青年的耳畔,珠海用港澳青年熟悉的语言和平台推介城市,引发无数共鸣。

潮起珠江口,风正好扬帆。从展示窗口的“物理贴近”,到主题活动的“情感升温”,再到融媒传播的“声量共鸣”,珠港澳的交流交往已超越地理意义,升华为一种共生共荣的生态。当港珠澳大桥的灯光倒映在粼粼波光中,三地青年在此相遇、相知、共创的故事正在续写。

文字:金璐 图片:gogba湾区经贸通微信公号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王朝辉
从“物理贴近”到“声量共鸣”!珠港澳多层次交流交往氛围日益浓厚
观海融媒 2025-09-29 15:09

“把你的心我的心串一串,串一株幸运草,串一个同心圆。”9月28日,“月满湾区同心筑梦”2025年珠港澳青年庆国庆迎中秋活动举行,珠港青年合作带来小组唱跳节目《爱》,以歌会友,共叙情谊,窗外明月皎洁、港珠澳大桥静卧碧波。这是珠海连续第三年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举办珠港澳青年交流联谊活动,也是多年来促进三地青年交流交往的一个生动缩影。

活动现场。

海浪轻拍沙滩,珠海的情谊与机遇,正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浸润着每一位踏足于此的港澳青年。这里不仅是逐梦发展的优选地,更是拓展朋友圈的大舞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实施以来,随着政策桥梁的不断架设、文化纽带的日益紧密,珠港澳三地的交流交往,如春潮般层层涌动,汇聚成一场双向奔赴的时代交响。

若将珠海比作一本题材丰富的书,如今港澳青年无需远渡,便能在家门口翻阅它的精彩篇章。在澳门城市大学吴在权创业就业中心的展示区,珠海创新创业政策以生动的图文跃入眼帘;横琴“珠光·优客工场”的共享办公区域,各类办公空间和配套设施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港澳青年珠海创业发展服务站(澳门站),持续为澳门创业青年提供前置化服务,受益青年超600位。这些“城市窗口”如同散落在港澳的明珠,悄然串联起一条认知珠海的“星光小径”。

“粤创未来”2025港澳青年珠海暑期实习活动期间,港澳青年积极参加“珠港澳实习青年音乐交流会”,以音乐会友。

更暖心的“家”也在落地生根。GoGBA港商服务站(珠海)建立,“一站式”、全方位的投资创业支持和服务仿佛就在和香港青年说:“GotoGBA!”(意为“到粤港澳大湾区去!”);成立于1986年的香港斗门同乡会持续利用已有阵地,通过展示斗门产业、文旅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打开一扇宣传珠海西部的窗口;在今年5月21日揭牌的香洲区粤港澳青年创业就业街区服务站,短短数月内已举办多场粤港澳青年专场招聘会及政策辅导活动,为120人提供跨境就业服务。

GoGBA港商服务站(珠海)建立。

一间间城市的“会客厅”,让珠海故事成为港澳青年触手可及的场景,也让越来越多青年选择开始创造自己的珠海故事。他们主动参与各类主题活动,形成从“走进来”到“留下来”的深度共鸣。

航展是促进港澳青年走进珠海、认知祖国发展的重要平台。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市台港澳事务局先后组织港澳青少年5批共350余人参观。青少年们与参展商对话,在模拟舱内体验“宇航员”工作,观看飞行表演队在空中翱翔。来自香港惠侨英文中学的司徒晓茵兴奋地表示:“看各种先进飞机翱翔蓝天、地面装备沙场点兵,真的是让我大饱眼福。”

港澳青年观航展。

珠海精心设计品牌活动,除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带港澳青年参观航展,还着力办好“珠海引才高校行”活动、“港澳青年看祖国”悦知珠海行和珠港澳青年人才研习交流营等港澳青年交流活动。今年6月20至21日,“百万英才汇南粤”硕博珠海行(港澳专场)活动举行,港澳硕博青年参访了国家方志馆粤港澳大湾区分馆、金山软件有限公司、广东纳睿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唐家古镇、东澳岛海洋科普馆,并参与珠港青年人才交流座谈会、珠港澳青年思享会等交流活动,许多青年人才表达出来珠发展的意向。

澳门博士刘静雯表示:“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珠海,找到了发展机遇,希望能带动更多港澳青年才俊来到这片充满机遇的热土施展才华、成就梦想。”

在服务阵地、品牌活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港澳青年开始认可这座城市留住年轻人的真诚,加入到宣传城市的行列中。香港青年黄锐权是“粤港粤精彩”工作室的创始人,他将自己参加交流活动、探索珠海文化与美食的经历拍成vlog,以香港青年的视角向大家介绍珠海,与当地媒体合作的多个文旅推介视频在境内外媒体平台热播。“这座开放友好、青春向上的城市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黄锐权说。

在港澳青年和珠海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珠海的机遇之声穿透海域,精准抵达港澳青年的耳畔,珠海用港澳青年熟悉的语言和平台推介城市,引发无数共鸣。

潮起珠江口,风正好扬帆。从展示窗口的“物理贴近”,到主题活动的“情感升温”,再到融媒传播的“声量共鸣”,珠港澳的交流交往已超越地理意义,升华为一种共生共荣的生态。当港珠澳大桥的灯光倒映在粼粼波光中,三地青年在此相遇、相知、共创的故事正在续写。

文字:金璐 图片:gogba湾区经贸通微信公号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