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替代到技术出海,金湾这家企业何以赢得全球龙头青睐?

在珠海金湾,一家专注高端工业装备的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创新实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林工(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更将“中国智造”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向国际市场,成为巴斯夫、龙沙制药、安德里茨等全球行业龙头信赖的合作伙伴。  

位于金湾区的林工(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以硬科技突破“卡脖子”

打造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

企业展厅内,近百项专利证书组成的专利墙格外醒目,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企业的创新实力。紧邻一旁的材料架上,整齐陈列着近百种特种钢材样本——它们不仅是制造反应釜的核心材料,更是企业十年来坚守研发、推动国产装备从追赶到超越的见证。

作为专注于反应釜等高端工业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林工智能装备的母公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林工工业装备自2016年创立之初,便锚定自主创新,直面国内高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目前公司已成为“广东省搅拌设备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其高精密电子光化学原材料反应釜更连续多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二。

生产车间。

这份实力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我们为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全球领先的原料药供应商龙沙集团、世界一流制浆造纸机械供应商安德里茨、全球覆铜面板领域龙头建滔集团、中国日化行业领军企业立白集团、中国血液净化领域领军企业健帆生物、中国化学制药领域骨干企业润都制药等诸多行业龙头提供智能设备与全方位服务。”林工智能装备总经理黄飞鸿自豪地介绍道。

2022年,基于产能扩张的需求,广东林工在多方考察后落子珠海金湾区平沙镇。“金湾不仅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厚实的产业基础,更以‘全周期服务’的营商环境打动我们——从拿地到投产用时不到11个月,远少于行业常见的两年周期。”黄飞鸿用“同频共振”来形容此次合作。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成为珠海“拿地即开工”的标杆案例,也一举填补了珠海在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如今,聚焦“智能装备+无人化系统”两大方向,林工智能装备已实现多项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智能反应釜实时监控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AI算法将温控精度稳定在±0.5℃,彻底破解了传统设备“靠经验调控、产品稳定性差”的痛点;其“无菌容器智能制造技术”则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满足了生物医药领域“零污染、可溯源”的极致要求…… 

生产车间。

从“卖设备”到“管装备”

“十年质保”重塑行业标准

2024年9月,广东林工珠海基地正式投产,成为珠海目前规模最大的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中心,业务涵盖工业非标设备、压力容器和工程总包等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智能装备和无人化系统解决方案。

该基地搭载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预判故障,将设备稼动率提升至95%以上;智能投料系统实现全流程无人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40%。反应釜、换热器等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30%,实现产品精度与生产效率双提升。

“我们不仅提供设备,还要做客户的‘装备管家’。”黄飞鸿介绍道,以往珠企需远赴长三角采购,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设备定制与技改、维保一站式服务。针对本地企业,林工智能装备承诺“十年质保”,远超行业通行的一年标准。目前公司订单已排至明年一季度,华南市场占有率迅速跻身前列。

公司产品装车运输。

海外订单持续增长

“中国智造”方案加速出海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林工智能装备“出海”步伐持续加快。今年9月以来,冠宇电池马来西亚基地、赛纬印尼基地等多个海外项目向林工递来橄榄枝,采购定制化生产线。

一家印尼企业来金湾基地考察后当即签单,盛赞“中国装备技术领先、交付迅捷、性价比高”—— 反应釜生产周期仅3个月,远短于国际同类供应商一年的交付期,价格仅为其1/8。

目前,林工智能装备已通过“出海联盟”对接马来西亚、印尼、俄罗斯等多国客户,重点推广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环保领域的定制化装备。“我们要实现的是‘技术出海’,不仅是卖产品,更要输出中国智造的整体解决方案。”黄飞鸿表示,下一步将在东南亚设立服务站点,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品牌全球升级。

公司产品装车运输。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需求,林工智能已在谋划金湾基地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开工、2028年达产,届时将新增2条智能化生产线,重点扩大海外定制装备产能,达产后年设备及工程服务产值将突破8亿元。同时,公司计划将总部和研发中心全部迁至金湾。今年年底前,管理团队及核心研发团队将完成搬迁,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金湾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高地。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
从进口替代到技术出海,金湾这家企业何以赢得全球龙头青睐?
观海融媒 2025-10-09 21:32

在珠海金湾,一家专注高端工业装备的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以创新实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林工(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关键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更将“中国智造”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向国际市场,成为巴斯夫、龙沙制药、安德里茨等全球行业龙头信赖的合作伙伴。  

位于金湾区的林工(广东)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以硬科技突破“卡脖子”

打造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

企业展厅内,近百项专利证书组成的专利墙格外醒目,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企业的创新实力。紧邻一旁的材料架上,整齐陈列着近百种特种钢材样本——它们不仅是制造反应釜的核心材料,更是企业十年来坚守研发、推动国产装备从追赶到超越的见证。

作为专注于反应釜等高端工业装备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林工智能装备的母公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林工工业装备自2016年创立之初,便锚定自主创新,直面国内高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卡脖子”困境。目前公司已成为“广东省搅拌设备技术研发中心”,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其高精密电子光化学原材料反应釜更连续多年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二。

生产车间。

这份实力也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我们为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全球领先的原料药供应商龙沙集团、世界一流制浆造纸机械供应商安德里茨、全球覆铜面板领域龙头建滔集团、中国日化行业领军企业立白集团、中国血液净化领域领军企业健帆生物、中国化学制药领域骨干企业润都制药等诸多行业龙头提供智能设备与全方位服务。”林工智能装备总经理黄飞鸿自豪地介绍道。

2022年,基于产能扩张的需求,广东林工在多方考察后落子珠海金湾区平沙镇。“金湾不仅有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厚实的产业基础,更以‘全周期服务’的营商环境打动我们——从拿地到投产用时不到11个月,远少于行业常见的两年周期。”黄飞鸿用“同频共振”来形容此次合作。

该项目的快速推进成为珠海“拿地即开工”的标杆案例,也一举填补了珠海在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领域的空白。如今,聚焦“智能装备+无人化系统”两大方向,林工智能装备已实现多项国内首创:自主研发的“智能反应釜实时监控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与AI算法将温控精度稳定在±0.5℃,彻底破解了传统设备“靠经验调控、产品稳定性差”的痛点;其“无菌容器智能制造技术”则通过全流程数字化溯源,满足了生物医药领域“零污染、可溯源”的极致要求…… 

生产车间。

从“卖设备”到“管装备”

“十年质保”重塑行业标准

2024年9月,广东林工珠海基地正式投产,成为珠海目前规模最大的精细化工及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中心,业务涵盖工业非标设备、压力容器和工程总包等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智能装备和无人化系统解决方案。

该基地搭载的“数字化生产管理平台”可实时监控设备运行、预判故障,将设备稼动率提升至95%以上;智能投料系统实现全流程无人配送,效率较传统模式提高40%。反应釜、换热器等产品的研发周期缩短30%,实现产品精度与生产效率双提升。

“我们不仅提供设备,还要做客户的‘装备管家’。”黄飞鸿介绍道,以往珠企需远赴长三角采购,如今在“家门口”就能获得设备定制与技改、维保一站式服务。针对本地企业,林工智能装备承诺“十年质保”,远超行业通行的一年标准。目前公司订单已排至明年一季度,华南市场占有率迅速跻身前列。

公司产品装车运输。

海外订单持续增长

“中国智造”方案加速出海

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林工智能装备“出海”步伐持续加快。今年9月以来,冠宇电池马来西亚基地、赛纬印尼基地等多个海外项目向林工递来橄榄枝,采购定制化生产线。

一家印尼企业来金湾基地考察后当即签单,盛赞“中国装备技术领先、交付迅捷、性价比高”—— 反应釜生产周期仅3个月,远短于国际同类供应商一年的交付期,价格仅为其1/8。

目前,林工智能装备已通过“出海联盟”对接马来西亚、印尼、俄罗斯等多国客户,重点推广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环保领域的定制化装备。“我们要实现的是‘技术出海’,不仅是卖产品,更要输出中国智造的整体解决方案。”黄飞鸿表示,下一步将在东南亚设立服务站点,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品牌全球升级。

公司产品装车运输。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需求,林工智能已在谋划金湾基地二期项目,预计2026年开工、2028年达产,届时将新增2条智能化生产线,重点扩大海外定制装备产能,达产后年设备及工程服务产值将突破8亿元。同时,公司计划将总部和研发中心全部迁至金湾。今年年底前,管理团队及核心研发团队将完成搬迁,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金湾区构建高端装备制造创新高地。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