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博士博士后万山行,以学术创新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10月10—11日,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万山区、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海洋发展局协办的珠海市博士博士后助力“百千万工程”万山行暨海洋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万山区举行。

采访单位供图

本次活动以“博聚百千万工程,赋能海洋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组织60余名来自广州、珠海及港澳的海洋产业领域、农业种植领域专家、博士博士后人才,深入我市涉海重点企业、桂山岛和东澳岛开展技术服务和学术交流,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力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博士后报名参与。

采访单位供图

持续5年打造“博士博士后走进基层”系列活动品牌

今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成效的收官之年,也是落实广东省、珠海市海洋经济会议精神、珠海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持把博士博士后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持续5年打造“博士博士后走进基层”系列活动品牌,本次活动旨在深化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将博士博士后的创新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能,主动走进基层、走进海岛,为海洋产业把脉问诊、破解难题,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提供智慧支持。

采访单位供图

根据万山海洋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精准邀约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恒生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约11名海洋领域、农业种植等领域资深专家担任珠海英才助力“百千万工程”特聘专家。

在海洋学术交流对接环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导师胡国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生物资源库负责人朱志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凯3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海洋渔业与海洋科技的应用研究、海上漂浮式风电的创新技术发展等领域,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思路。

采访单位供图

“最强大脑”把脉问诊,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在企业与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环节,20余家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直面发展痛点,10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一对一提供技术攻关、项目规划、政策运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切实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珠海在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特色领域的前瞻布局,以及对人才发展环境的悉心培育,令我印象深刻。作为来自中国香港的科研工作者,我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学术研究向产业需求靠拢,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低空技术应用等领域,促进科研成果在珠海的转化落地,尽己所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专家代表、香港恒生大学质量标准与管理中心联合总监周家贤表示。

“此次活动,政府把‘最强大脑’请到企业门口,让博士人才的理论技术、创新研发、学术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广东万山群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润表示。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黄澍程表示,本次活动给博士博士后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一方面让博士博士后深入了解万山区、海洋集团等企业的发展情况,另外也让博士博士后有机会根据自身擅长的专业知识为万山区以及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广东科技学院教师、珠海市博士联谊会横琴分会秘书长刘晓晓表示,活动上,海洋领域专家的研究分享极具前瞻性,为海洋强国战略在珠海的落地提供了学术支撑。

采访单位供图

超50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

活动期间,50名博士博士后开展实地调研。他们围绕海上新基建与低空经济深入珠海海洋集团、万翼天下(珠海)航空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了解生产运营与技术需求。在桂山岛和东澳岛,他们围绕海洋科技与海洋养殖、渔旅融合与绿美海岛详细考察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现状、海岛新业态建设,为万山区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近年来,珠海持续强化博士后人才引育与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博士后创新平台140家,累计培养博士后人才近700名,吸引和集聚超过50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形成了一支支撑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文字:王芳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彭晶
珠海市博士博士后万山行,以学术创新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观海融媒 2025-10-11 18:18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加快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10月10—11日,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指导,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办,万山区、市农业农村局和市海洋发展局协办的珠海市博士博士后助力“百千万工程”万山行暨海洋产业发展学术交流活动在万山区举行。

采访单位供图

本次活动以“博聚百千万工程,赋能海洋发展新未来”为主题,组织60余名来自广州、珠海及港澳的海洋产业领域、农业种植领域专家、博士博士后人才,深入我市涉海重点企业、桂山岛和东澳岛开展技术服务和学术交流,把脉问诊、建言献策,助力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值得一提的是,活动启动报名以来,吸引了来自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挪威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省科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重点实验室的博士、博士后报名参与。

采访单位供图

持续5年打造“博士博士后走进基层”系列活动品牌

今年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三年见成效的收官之年,也是落实广东省、珠海市海洋经济会议精神、珠海加快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关键阶段。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持把博士博士后作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持续5年打造“博士博士后走进基层”系列活动品牌,本次活动旨在深化人才与产业的精准对接,将博士博士后的创新优势转化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动能,主动走进基层、走进海岛,为海洋产业把脉问诊、破解难题,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提供智慧支持。

采访单位供图

根据万山海洋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精准邀约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恒生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等约11名海洋领域、农业种植等领域资深专家担任珠海英才助力“百千万工程”特聘专家。

在海洋学术交流对接环节,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物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博士生导师胡国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生物资源库负责人朱志明,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凯3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在海洋经济领域应用、海洋渔业与海洋科技的应用研究、海上漂浮式风电的创新技术发展等领域,分享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思路。

采访单位供图

“最强大脑”把脉问诊,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在企业与专家现场把脉问诊环节,20余家政府部门和企业代表直面发展痛点,10名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与实践经验,一对一提供技术攻关、项目规划、政策运用等方面的解决方案,切实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珠海在海洋经济、低空经济等特色领域的前瞻布局,以及对人才发展环境的悉心培育,令我印象深刻。作为来自中国香港的科研工作者,我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学术研究向产业需求靠拢,特别是在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低空技术应用等领域,促进科研成果在珠海的转化落地,尽己所能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专家代表、香港恒生大学质量标准与管理中心联合总监周家贤表示。

“此次活动,政府把‘最强大脑’请到企业门口,让博士人才的理论技术、创新研发、学术资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活力和创新动力。”广东万山群岛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润表示。

电子科技大学博士黄澍程表示,本次活动给博士博士后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的平台。一方面让博士博士后深入了解万山区、海洋集团等企业的发展情况,另外也让博士博士后有机会根据自身擅长的专业知识为万山区以及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广东科技学院教师、珠海市博士联谊会横琴分会秘书长刘晓晓表示,活动上,海洋领域专家的研究分享极具前瞻性,为海洋强国战略在珠海的落地提供了学术支撑。

采访单位供图

超50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

活动期间,50名博士博士后开展实地调研。他们围绕海上新基建与低空经济深入珠海海洋集团、万翼天下(珠海)航空公司、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了解生产运营与技术需求。在桂山岛和东澳岛,他们围绕海洋科技与海洋养殖、渔旅融合与绿美海岛详细考察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现状、海岛新业态建设,为万山区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高端智力支持。

近年来,珠海持续强化博士后人才引育与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设立博士后创新平台140家,累计培养博士后人才近700名,吸引和集聚超过5000名博士博士后人才在珠海创新创业,形成了一支支撑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文字:王芳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