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火龙、唱沙田民歌,非遗“大套餐”走进横山中心小学

11月6日,“非遗奇遇记·秋日校园行”2025年“美艺与共·协手同行”斗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项目(第十四期),在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开课,将水上婚嫁、横山鸭扎包等本土非遗内容带入课堂,不仅搭建“年轻态”非遗传习平台,也让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工作有了新的施展空间,孩子们在零距离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优秀民俗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

聆听鸭扎包的故事。

活动带来全新的非遗体验。来自斗门区文化馆总馆和莲洲镇分馆的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及斗门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果。期间,工作人员适时将斗门非遗IP文创品分发给大家,孩子们欢呼雀跃,爱不释手。

本次活动特邀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授课。国家级非遗项目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非遗志愿者黄细妹及林瑞平、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卫娟、省级非遗项目横山鸭扎包第四代传承人何达聪、市级非遗项目斗门莲洲地色非遗志愿者李齐欢、市级非遗项目莲洲赛农艇非遗志愿者冯华新,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非遗变脸第三代传承人刘世帝等,不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表演互动课,更带领孩子们亲手触摸和体验非遗的魅力。

体验舞火龙。
沙田民歌互动。

活动现场,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其中——跟唱沙田民歌、舞动火龙、欣赏川剧非遗变脸等。互动体验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期待未来能沉浸式体验到更多非遗项目。“我今天知道了水上婚嫁、鸭扎包 、七月三十日装路香等,非常有趣,学到了很多非遗知识。”横山中心小学学生卢致成表示。

学校现场,非遗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精心布置的非遗知识展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长廊”,详实的文字与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面对孩子们的好奇提问,工作人员结合展板内容耐心讲解,让孩子们对非遗的理解更加深入。

文字:张帆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舞火龙、唱沙田民歌,非遗“大套餐”走进横山中心小学
观海融媒 2025-11-08 13:57

11月6日,“非遗奇遇记·秋日校园行”2025年“美艺与共·协手同行”斗门区文化馆非遗进校园项目(第十四期),在斗门区莲洲镇横山中心小学开课,将水上婚嫁、横山鸭扎包等本土非遗内容带入课堂,不仅搭建“年轻态”非遗传习平台,也让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工作有了新的施展空间,孩子们在零距离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让优秀民俗文化的种子生根发芽。

聆听鸭扎包的故事。

活动带来全新的非遗体验。来自斗门区文化馆总馆和莲洲镇分馆的授课老师深入浅出、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及斗门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成果。期间,工作人员适时将斗门非遗IP文创品分发给大家,孩子们欢呼雀跃,爱不释手。

本次活动特邀多位非遗传承人亲临授课。国家级非遗项目斗门水上婚嫁习俗非遗志愿者黄细妹及林瑞平、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郑卫娟、省级非遗项目横山鸭扎包第四代传承人何达聪、市级非遗项目斗门莲洲地色非遗志愿者李齐欢、市级非遗项目莲洲赛农艇非遗志愿者冯华新,以及国家级非遗项目川剧非遗变脸第三代传承人刘世帝等,不仅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表演互动课,更带领孩子们亲手触摸和体验非遗的魅力。

体验舞火龙。
沙田民歌互动。

活动现场,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其中——跟唱沙田民歌、舞动火龙、欣赏川剧非遗变脸等。互动体验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期待未来能沉浸式体验到更多非遗项目。“我今天知道了水上婚嫁、鸭扎包 、七月三十日装路香等,非常有趣,学到了很多非遗知识。”横山中心小学学生卢致成表示。

学校现场,非遗文化氛围浓厚。校园内精心布置的非遗知识展板构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长廊”,详实的文字与生动的图片吸引学生们驻足观看。面对孩子们的好奇提问,工作人员结合展板内容耐心讲解,让孩子们对非遗的理解更加深入。

文字:张帆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