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风向标!第七届教博会在珠海开幕

风起大湾区,创新浪潮奔涌;奋进新时代,教育新篇开启。11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作为我国教育创新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公益性盛会,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将展示来自国内外教育界、企业界、公益界的教育创新成果超过1300项,进一步打造教育创新的“风向标”和“策源地”,搭建教育资源的“聚宝盆”和“连心桥”,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大课堂”与“加油站”,持续擦亮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5年,为积极响应“中国教育创新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北师大面向教育改革前沿,发起举办教博会。2018年起,教博会正式落地珠海举办。十载砥砺奋进,教博会始终紧扣国家教育战略部署,聚焦教育关键议题,在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重构与教育创新成果共享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不断激发中国教育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教博会现场,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如AI教师、教育大模型等集中亮相,展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广阔前景。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发布的“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成为亮点。该课程通过高仿真教具与沉浸式实践,系统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开创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场设置的C919科普模拟舱吸引众多学生亲手操作,在专业飞行员指导下体验航空科技魅力,实现“国之重器”向育人资源的生动转化。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大飞机研制、航天科技及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将前沿科技工程实践转化为基础教育资源的路径与思考,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视角。

本届教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计划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展会内容聚焦立德树人、科学教育提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师队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等八大关键领域,通过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丰富的配套活动,多层次、多维度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

区域展馆深度呈现了千余项来自全国各地的改革实践,生动描绘了从东部引领到西部攻坚的教育改革图景。高校展馆汇聚66所高校数百项前沿探索,北师大“强师工程”、清华人工智能应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等成果交相辉映。主题展馆与社会力量展馆则集中展示了SERVE奖标杆成果、国际经验以及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勾勒出智慧教育的未来形态。

紧扣“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三大议题,本届教博会在展区规划与活动设计中重点发力,推出系列高规格论坛。

其中,由北师大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共同打造的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将汇聚各方智慧,全力助推科学教育走向深入;此外,备受瞩目的教育局长论坛也首次移师珠海举办,全国400余位教育局长将共聚一堂,分享区域经验,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为推进创新成果的持续转化与应用,本届教博会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会内会外联动”的教育创新生态。依托“云上教博会”数字平台,持续开放课程资源与专家讲座,并结合地方巡展、主题沙龙等形式,全力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教育创新共同体”。

文字:钟夏 张景璐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教育创新风向标!第七届教博会在珠海开幕
观海融媒 2025-11-15 11:25

风起大湾区,创新浪潮奔涌;奋进新时代,教育新篇开启。11月15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作为我国教育创新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公益性盛会,本届教博会为期三天,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将展示来自国内外教育界、企业界、公益界的教育创新成果超过1300项,进一步打造教育创新的“风向标”和“策源地”,搭建教育资源的“聚宝盆”和“连心桥”,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大课堂”与“加油站”,持续擦亮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5年,为积极响应“中国教育创新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北师大面向教育改革前沿,发起举办教博会。2018年起,教博会正式落地珠海举办。十载砥砺奋进,教博会始终紧扣国家教育战略部署,聚焦教育关键议题,在推动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模式重构与教育创新成果共享的道路上持续探索,不断激发中国教育的内在活力与创造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教博会现场,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如AI教师、教育大模型等集中亮相,展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广阔前景。

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多所高校发布的“做飞机”航空科学课程成为亮点。该课程通过高仿真教具与沉浸式实践,系统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开创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范式。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现场设置的C919科普模拟舱吸引众多学生亲手操作,在专业飞行员指导下体验航空科技魅力,实现“国之重器”向育人资源的生动转化。

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大飞机研制、航天科技及基础研究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将前沿科技工程实践转化为基础教育资源的路径与思考,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多元视角。

本届教博会规模创历史新高,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计划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展会内容聚焦立德树人、科学教育提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教师队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等八大关键领域,通过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丰富的配套活动,多层次、多维度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

区域展馆深度呈现了千余项来自全国各地的改革实践,生动描绘了从东部引领到西部攻坚的教育改革图景。高校展馆汇聚66所高校数百项前沿探索,北师大“强师工程”、清华人工智能应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等成果交相辉映。主题展馆与社会力量展馆则集中展示了SERVE奖标杆成果、国际经验以及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勾勒出智慧教育的未来形态。

紧扣“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创新人才培养三大议题,本届教博会在展区规划与活动设计中重点发力,推出系列高规格论坛。

其中,由北师大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共同打造的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将汇聚各方智慧,全力助推科学教育走向深入;此外,备受瞩目的教育局长论坛也首次移师珠海举办,全国400余位教育局长将共聚一堂,分享区域经验,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为推进创新成果的持续转化与应用,本届教博会积极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会内会外联动”的教育创新生态。依托“云上教博会”数字平台,持续开放课程资源与专家讲座,并结合地方巡展、主题沙龙等形式,全力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教育创新共同体”。

文字:钟夏 张景璐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