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道荣
2025-11-18 00:28

11月15日,在广州举办的“全运冠军公园”活动上,全球首部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正式宣布定档,将于12月12日登陆全国院线。(《珠海特区报》11月17日01版)
中华白海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承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吉祥物的原型。作为吉祥物,中华白海豚成为大湾区激情与活力共振、生态与发展共赢的象征。打造“白海豚+”文旅品牌,绝非简单的符号叠加,而是将“中华白海豚”这一独特的自然遗产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沉浸式体验,从而将抽象的理念具象化、市场化。
首先,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的上映,为“白海豚+”文旅品牌提供了绝佳的引爆点和内容支撑。影片所展现的中华白海豚的优雅、智慧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复杂生态环境,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目光。在此基础上,开发“白海豚+”电影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起珠江口周边的生态保护区、科研基地甚至与电影拍摄相关的地点,让游客在观影后能够实地体验,将银幕上的感动转化为现实中的探索与守护行动,是文旅融合,也是科普教育与生态意识的深度结合。
其次,“白海豚+”可以延伸至更广阔领域。譬如,开发基于AR/VR技术的中华白海豚互动体验馆,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潜入”海底,近距离观察中华白海豚,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平面宣传更具冲击力和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教育”,与学校合作开发中华白海豚主题研学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海滩清洁、数据监测辅助等志愿活动,从小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亦可以“+文创”,设计开发一系列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中华白海豚主题文创产品,让中华白海豚的形象融入日常生活。
需要提醒的是,“白海豚+”文旅品牌的打造,必须建立在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之上。所有的旅游活动都应设定严格的生态红线,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采用低干扰的游览方式,确保旅游开发不以牺牲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为代价。这意味着,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责任,确保“白海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11月15日,在广州举办的“全运冠军公园”活动上,全球首部以中华白海豚为主题的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正式宣布定档,将于12月12日登陆全国院线。(《珠海特区报》11月17日01版)
中华白海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手承办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吉祥物的原型。作为吉祥物,中华白海豚成为大湾区激情与活力共振、生态与发展共赢的象征。打造“白海豚+”文旅品牌,绝非简单的符号叠加,而是将“中华白海豚”这一独特的自然遗产与文化资源,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播的沉浸式体验,从而将抽象的理念具象化、市场化。
首先,纪录电影《中华白海豚》的上映,为“白海豚+”文旅品牌提供了绝佳的引爆点和内容支撑。影片所展现的中华白海豚的优雅、智慧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复杂生态环境,能够迅速吸引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目光。在此基础上,开发“白海豚+”电影主题旅游线路,串联起珠江口周边的生态保护区、科研基地甚至与电影拍摄相关的地点,让游客在观影后能够实地体验,将银幕上的感动转化为现实中的探索与守护行动,是文旅融合,也是科普教育与生态意识的深度结合。
其次,“白海豚+”可以延伸至更广阔领域。譬如,开发基于AR/VR技术的中华白海豚互动体验馆,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潜入”海底,近距离观察中华白海豚,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平面宣传更具冲击力和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教育”,与学校合作开发中华白海豚主题研学课程,组织学生参与海滩清洁、数据监测辅助等志愿活动,从小培养生态保护意识。亦可以“+文创”,设计开发一系列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中华白海豚主题文创产品,让中华白海豚的形象融入日常生活。
需要提醒的是,“白海豚+”文旅品牌的打造,必须建立在对中华白海豚及其栖息地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之上。所有的旅游活动都应设定严格的生态红线,控制游客数量和活动范围,采用低干扰的游览方式,确保旅游开发不以牺牲中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为代价。这意味着,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明确各方责任,确保“白海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