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珠海人悄悄干了这么多大事…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跋山涉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他们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心手相连;

他们扶贫济困,用青春和热血绽放出幸福之花;

他们创新不辍,探索出了成功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

……

他们有一个朴素的名字,叫“扶贫干部”。

630爱心之夜:

分享感人的扶贫故事

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今天是广东扶贫济困日10周年,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由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珠海市农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珠海传媒集团、珠海市菜篮子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扶贫济困日10周年——630爱心之夜将于今晚20:00启动,在“观海APP”、“腾讯看点直播”这两大平台同时进行直播。

据了解,2006年以来,珠海派出的扶贫干部达到595人次,这次630爱心之夜的亮点之一,就是把这些可爱的扶贫干部们请到了直播间,听他们分享那些感人的、幸福的、难忘的扶贫故事。

王栋:半年跑了50条村 让产业帮扶绽放幸福之花

630爱心之夜直播的前一天,珠海驻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成员王栋还远在怒江忙碌着,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半年时间跋山涉水,跑了50条村,这对于常年生活在海滨之城的人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王栋说,怒江州有255条行政村,不跑完每一条村,不摸清每条村的情况,不足以谈扶贫。

怒江州的道路崎岖险阻,下基层非常辛苦,有时还要面临各种突发危险状况。像前段时间雨季到来,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频繁,为了保障安全,公路都被封闭了。

大家总盼着天气晴好,能行驶在蜿蜒的怒江美丽公路上,吹吹山里的风,一份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怒江美丽公路的建成通车,也有赖于一批批扶贫干部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

跑的村子越多,王栋就越发感到身上的担子重,这里亟待改善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如何充分发挥怒江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引领、带动贫困户探索出致富之路,才是长久之计。像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的赵灼利,就是在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的帮扶下,通过养蜂,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目前,赵灼利的合作社共有社员96户397人,其中残疾人52户112人,建档立卡户63户203人,去年的蜂蜜销售额已接近50万元。王栋说,他们希望在全方位的帮扶下,能涌现出越来越多像赵灼利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才是怒江脱贫致富真正的源泉和动力。

左一为赵灼利

2017年以来,珠海累计投入2.71亿元进行产业帮扶,开展了160多个产业帮扶项目,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产业,家禽、中蜂等养殖产业,农产品、民族服装、手工艺品加工车间等服务产业;通过“先建后补”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户方式、带贫标杆合作社扶持方式等带贫机制,让8万多贫困人口受益。

据了解,截止2019年底,珠海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投入帮扶资金10.3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7.14亿元)。负责援建6个怒江易地扶贫搬迁点和4个危房改造点,共解决2618户8530名群众住房问题;三年共转移怒江贫困劳动力10020人到广东,其中转移到珠海就业累计达到6722人;向怒江共派出帮扶干部23人、“三同计划”干部53人、专业技术人才262人次;珠海18个镇(街道、国企)与怒江19个贫困乡(镇),8个村(居委会)、161家企业、12家社会组织分别与怒江贫困村结对帮扶。

张小江:一切为了孩子 马山小学旧貌换新颜

这是位于阳春市永宁镇马山村的民族希望学校马山分校,目前开设了一到三年级的课程,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于贫困家庭,孩子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安心上课,驻村干部张小江由衷地欣慰。

第二排左一为张小江

来自珠海市香洲区的张小江是驻阳春市永宁镇马山瑶族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他说刚来的时候,马山小学只有几间泥砖房,没有窗户没有门,下雨天还漏水,孩子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上课、学习。当时他们就铆足了劲,一定要让学校旧貌换新颜。

在香洲区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马山小学进行了整体改造,累计投入120多万元。现在,不仅所有的校舍都改成了坚固的水泥房,每个教室还安装了空调,添置了新电脑、新课桌、新教具,整所学校焕然一新。

马山小学的整体改造只是马山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第一轮扶贫工作结束,张小江没有回珠海,他选择继续留在马山村。

他说,养殖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学校老师的工资、孩子们的图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100多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他必须留下,把后续扶贫工作落实、办好。

右一为张小江

据了解,珠海对口帮扶阳江、茂名两市21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5598户、43722人。至2019年底,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9.14亿元,帮扶43339人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90元,比帮扶前增长250%;建设产业扶贫基地357个,辐射带动贫困人口34047人;帮扶贫困劳动力16157人实现转移就业、6173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9163人,落实贫困学生教育补助9777人。

珠海:

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珠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怒江州,对口支援稻城和理塘县、林芝市米林县和米林农场、重庆市巫山县,省内精准扶贫阳江市、茂名市,共3个市(州)20个县(市、区、场),派出驻市(州)、驻县(市、区)工作组11个、帮扶单位109个,派出扶贫干部595人次、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次,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3.24亿元。

珠海市坚持产业与民生并重,帮扶与合作相结合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帮扶双方比较优势,创新形成珠海特色的“搭平台、建基地、联市场”产业扶贫机制,为全省全国探索了成功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珠海市扶贫办主任陈振毅同志于2018年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珠海市精准扶贫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考核“好”等次,对口支援(合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

在了解了扶贫工作背后的感人故事后,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在630爱心之夜直播活动当晚,加入到“以购代捐”的行列当中,我们一起携手,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看直播,买好货,

听扶贫故事

赶紧扫码预约直播吧!

观海APP直播

腾讯看点直播

文字:谢音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范鑫海
微信
朋友圈
藏不住了!珠海人悄悄干了这么多大事…
观海融媒 2020-06-30 10:27

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跋山涉水,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

他们扎根基层,与老百姓心手相连;

他们扶贫济困,用青春和热血绽放出幸福之花;

他们创新不辍,探索出了成功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

……

他们有一个朴素的名字,叫“扶贫干部”。

630爱心之夜:

分享感人的扶贫故事

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今天是广东扶贫济困日10周年,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由珠海市农业农村局、珠海市农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珠海传媒集团、珠海市菜篮子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广东扶贫济困日10周年——630爱心之夜将于今晚20:00启动,在“观海APP”、“腾讯看点直播”这两大平台同时进行直播。

据了解,2006年以来,珠海派出的扶贫干部达到595人次,这次630爱心之夜的亮点之一,就是把这些可爱的扶贫干部们请到了直播间,听他们分享那些感人的、幸福的、难忘的扶贫故事。

王栋:半年跑了50条村 让产业帮扶绽放幸福之花

630爱心之夜直播的前一天,珠海驻怒江扶贫协作工作组成员王栋还远在怒江忙碌着,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半年时间跋山涉水,跑了50条村,这对于常年生活在海滨之城的人来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王栋说,怒江州有255条行政村,不跑完每一条村,不摸清每条村的情况,不足以谈扶贫。

怒江州的道路崎岖险阻,下基层非常辛苦,有时还要面临各种突发危险状况。像前段时间雨季到来,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频繁,为了保障安全,公路都被封闭了。

大家总盼着天气晴好,能行驶在蜿蜒的怒江美丽公路上,吹吹山里的风,一份自豪感也油然而生。因为怒江美丽公路的建成通车,也有赖于一批批扶贫干部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付出。

跑的村子越多,王栋就越发感到身上的担子重,这里亟待改善的不仅是物质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转变贫困户的思想观念。如何充分发挥怒江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引领、带动贫困户探索出致富之路,才是长久之计。像泸水市鲁掌镇三河村的赵灼利,就是在珠海市对口怒江州扶贫协作工作组的帮扶下,通过养蜂,成为了致富带头人。

目前,赵灼利的合作社共有社员96户397人,其中残疾人52户112人,建档立卡户63户203人,去年的蜂蜜销售额已接近50万元。王栋说,他们希望在全方位的帮扶下,能涌现出越来越多像赵灼利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这才是怒江脱贫致富真正的源泉和动力。

左一为赵灼利

2017年以来,珠海累计投入2.71亿元进行产业帮扶,开展了160多个产业帮扶项目,涉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种植产业,家禽、中蜂等养殖产业,农产品、民族服装、手工艺品加工车间等服务产业;通过“先建后补”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或合作社带动建档立卡户方式、带贫标杆合作社扶持方式等带贫机制,让8万多贫困人口受益。

据了解,截止2019年底,珠海对口帮扶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投入帮扶资金10.3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7.14亿元)。负责援建6个怒江易地扶贫搬迁点和4个危房改造点,共解决2618户8530名群众住房问题;三年共转移怒江贫困劳动力10020人到广东,其中转移到珠海就业累计达到6722人;向怒江共派出帮扶干部23人、“三同计划”干部53人、专业技术人才262人次;珠海18个镇(街道、国企)与怒江19个贫困乡(镇),8个村(居委会)、161家企业、12家社会组织分别与怒江贫困村结对帮扶。

张小江:一切为了孩子 马山小学旧貌换新颜

这是位于阳春市永宁镇马山村的民族希望学校马山分校,目前开设了一到三年级的课程,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大部分来自于贫困家庭,孩子们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安心上课,驻村干部张小江由衷地欣慰。

第二排左一为张小江

来自珠海市香洲区的张小江是驻阳春市永宁镇马山瑶族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他说刚来的时候,马山小学只有几间泥砖房,没有窗户没有门,下雨天还漏水,孩子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上课、学习。当时他们就铆足了劲,一定要让学校旧貌换新颜。

在香洲区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马山小学进行了整体改造,累计投入120多万元。现在,不仅所有的校舍都改成了坚固的水泥房,每个教室还安装了空调,添置了新电脑、新课桌、新教具,整所学校焕然一新。

马山小学的整体改造只是马山村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第一轮扶贫工作结束,张小江没有回珠海,他选择继续留在马山村。

他说,养殖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学校老师的工资、孩子们的图书还有待进一步落实,100多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还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他必须留下,把后续扶贫工作落实、办好。

右一为张小江

据了解,珠海对口帮扶阳江、茂名两市211个贫困村,贫困人口15598户、43722人。至2019年底,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9.14亿元,帮扶43339人脱贫;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90元,比帮扶前增长250%;建设产业扶贫基地357个,辐射带动贫困人口34047人;帮扶贫困劳动力16157人实现转移就业、6173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9163人,落实贫困学生教育补助9777人。

珠海:

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以来,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珠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怒江州,对口支援稻城和理塘县、林芝市米林县和米林农场、重庆市巫山县,省内精准扶贫阳江市、茂名市,共3个市(州)20个县(市、区、场),派出驻市(州)、驻县(市、区)工作组11个、帮扶单位109个,派出扶贫干部595人次、专业技术人员600余人次,累计落实帮扶资金33.24亿元。

珠海市坚持产业与民生并重,帮扶与合作相结合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帮扶双方比较优势,创新形成珠海特色的“搭平台、建基地、联市场”产业扶贫机制,为全省全国探索了成功的脱贫攻坚工作经验,珠海市扶贫办主任陈振毅同志于2018年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

珠海市精准扶贫一直走在全省前列,东西部扶贫协作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考核“好”等次,对口支援(合作)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

在了解了扶贫工作背后的感人故事后,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爱心人士在630爱心之夜直播活动当晚,加入到“以购代捐”的行列当中,我们一起携手,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

看直播,买好货,

听扶贫故事

赶紧扫码预约直播吧!

观海APP直播

腾讯看点直播

文字:谢音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范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