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长得高 长大不一定高!这些情况要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孩子小时候长得高,长大了就一定高吗?孩子现在长得比同龄人矮,以后身高就不高了吗?近日,记者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了解到,在该门诊开诊的半年来,接诊了不少身高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孩子,医生提醒家长,矮小症、性早熟、生长特别快等多种情况的孩子,需要及时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生长发育专科医生正在看诊。

小时候高长大就一定高吗?

孩子小时候长得高,长大了不一定就高。

近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长发育专科,接诊了一名8岁女孩,身高已经138厘米,在同龄人中算高的,但她的骨龄已经达到12岁。

“我的身高才151,我希望孩子能长到165,比我好看和自信。”8岁女孩的家长说。但是,该院儿科主任李文联介绍,从女孩的骨龄来看,家长的希望值还是“有点高”。

李文联表示,相对生活年龄8岁,138厘米的身高显然孩子属于长得比较高的。

“但是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因为骨龄更能反映骨骼发育情况,根据骨龄12岁身高均值在152厘米,138厘米的身高是属于矮小的孩子。而且骨龄提前超过2岁,高度怀疑性早熟,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治,不能怠慢,防止骨骺愈合终身高矮小。”

小时候比同龄人矮,不一定长大后就不高。

该门诊接诊的另外一个病例是,一个6岁半男孩身高只有110厘米,家长觉得孩子的个头儿比同龄人矮,也不爱吃饭。

经过检查之后,李文联医生发现孩子的骨龄只有4岁,相对于“4岁”来说,孩子的身高很合适。

家长见状后非常着急,李文联安慰家长:“不要着急,虽然孩子骨龄落后,但是身高和骨龄相一致。需要进一步检查IGF-1、甲功等,明确骨龄落后的原因,明确诊断后根据病因治疗,孩子有望追赶生长。”

她表示,虽然孩子现在长得有点慢,但最终身高通过治疗后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

“在治疗上,可以针对病因治疗,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可以通过甲状腺素片治疗。 ”李文联说,另外,还可采用特色治疗,除了根据病因治疗,可通过中医体质辩证治疗,比如中药内服调理,中医外治法小儿推拿等方式联合治疗。

据李文联主任介绍,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1. 矮小症孩子;
  2. 性早熟孩子(女孩子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10岁前来初潮;男孩子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3.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不好的孩子;
  4.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
  5. 生长速率慢的孩子;(2岁以下年增长小于7厘米,3-青春期前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年增长小于6厘米)
  6. 生长特别快的孩子;
  7. 不爱吃饭,经常生病的孩子;胃口特别好,就是不长个子;
  8. 有慢性疾病史,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亢、重度地贫、短肠综合征等
  9. 体型异常的孩子,如四肢短小,面容特殊等;
  10. 伴有智力异常的孩子。

“身高”门诊就诊必备清单:

“身高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就诊前花10分钟做好这5件小事,不仅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生长状况,还能提高沟通效率”,李主任介绍。

1、记录基本信息

掌握孩子的基本信息,是医生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步,建议父母们把基本信息写到纸上或手机备忘录,节省就诊时的思考时间。

☆孩子的出生信息记不清?翻一翻孩子的出生证明或儿童保健手册。

2、关注生长速度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增长,都有着相对应的“正常值”。

☆幼儿园、小学、中学每年都会进行健康体检,建议家长带上孩子的体检本(报告),方便医生计算生长速度。

3、询问饮食、睡眠、运动情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上述情况,并指导家长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4、5岁以上儿童,请做好被问及性发育的准备。

乳房\睾丸开始发育,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这时候孩子长个的速度会增快,待到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时,身高增长达到高峰,此后身高增长逐渐减慢,直至骨骺闭合、生长停止。如果过早发育可能会导致骨骺过早闭合,从而压缩了长高的时间。

文字:王帆 通讯员刘星 许育秀 图片:程霖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孟鑫
小时候长得高 长大不一定高!这些情况要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观海融媒 2020-07-10 21:53

孩子小时候长得高,长大了就一定高吗?孩子现在长得比同龄人矮,以后身高就不高了吗?近日,记者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了解到,在该门诊开诊的半年来,接诊了不少身高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孩子,医生提醒家长,矮小症、性早熟、生长特别快等多种情况的孩子,需要及时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生长发育专科医生正在看诊。

小时候高长大就一定高吗?

孩子小时候长得高,长大了不一定就高。

近日,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生长发育专科,接诊了一名8岁女孩,身高已经138厘米,在同龄人中算高的,但她的骨龄已经达到12岁。

“我的身高才151,我希望孩子能长到165,比我好看和自信。”8岁女孩的家长说。但是,该院儿科主任李文联介绍,从女孩的骨龄来看,家长的希望值还是“有点高”。

李文联表示,相对生活年龄8岁,138厘米的身高显然孩子属于长得比较高的。

“但是千万不能沾沾自喜,因为骨龄更能反映骨骼发育情况,根据骨龄12岁身高均值在152厘米,138厘米的身高是属于矮小的孩子。而且骨龄提前超过2岁,高度怀疑性早熟,需要进一步检查诊治,不能怠慢,防止骨骺愈合终身高矮小。”

小时候比同龄人矮,不一定长大后就不高。

该门诊接诊的另外一个病例是,一个6岁半男孩身高只有110厘米,家长觉得孩子的个头儿比同龄人矮,也不爱吃饭。

经过检查之后,李文联医生发现孩子的骨龄只有4岁,相对于“4岁”来说,孩子的身高很合适。

家长见状后非常着急,李文联安慰家长:“不要着急,虽然孩子骨龄落后,但是身高和骨龄相一致。需要进一步检查IGF-1、甲功等,明确骨龄落后的原因,明确诊断后根据病因治疗,孩子有望追赶生长。”

她表示,虽然孩子现在长得有点慢,但最终身高通过治疗后能达到比较理想的状况。

“在治疗上,可以针对病因治疗,比如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应用生长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可以通过甲状腺素片治疗。 ”李文联说,另外,还可采用特色治疗,除了根据病因治疗,可通过中医体质辩证治疗,比如中药内服调理,中医外治法小儿推拿等方式联合治疗。

据李文联主任介绍,以下几种情况需要看生长发育专科门诊:

  1. 矮小症孩子;
  2. 性早熟孩子(女孩子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10岁前来初潮;男孩子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
  3. 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追赶生长不好的孩子;
  4.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
  5. 生长速率慢的孩子;(2岁以下年增长小于7厘米,3-青春期前年增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年增长小于6厘米)
  6. 生长特别快的孩子;
  7. 不爱吃饭,经常生病的孩子;胃口特别好,就是不长个子;
  8. 有慢性疾病史,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甲亢、重度地贫、短肠综合征等
  9. 体型异常的孩子,如四肢短小,面容特殊等;
  10. 伴有智力异常的孩子。

“身高”门诊就诊必备清单:

“身高管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就诊前花10分钟做好这5件小事,不仅能帮助医生快速了解生长状况,还能提高沟通效率”,李主任介绍。

1、记录基本信息

掌握孩子的基本信息,是医生判断儿童生长发育的第一步,建议父母们把基本信息写到纸上或手机备忘录,节省就诊时的思考时间。

☆孩子的出生信息记不清?翻一翻孩子的出生证明或儿童保健手册。

2、关注生长速度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也就是说,每个年龄段孩子的身高增长,都有着相对应的“正常值”。

☆幼儿园、小学、中学每年都会进行健康体检,建议家长带上孩子的体检本(报告),方便医生计算生长速度。

3、询问饮食、睡眠、运动情况

医生会详细询问孩子的上述情况,并指导家长养成合理的生活习惯。

4、5岁以上儿童,请做好被问及性发育的准备。

乳房\睾丸开始发育,标志着青春期的开始,这时候孩子长个的速度会增快,待到女孩出现月经、男孩出现遗精时,身高增长达到高峰,此后身高增长逐渐减慢,直至骨骺闭合、生长停止。如果过早发育可能会导致骨骺过早闭合,从而压缩了长高的时间。

文字:王帆 通讯员刘星 许育秀 图片:程霖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