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有人晕倒了” 珠海120中心和市人民医院接力开展“生死时速”

“非常感谢医务人员,是他们把我的这条命捡了回来。”2月9日,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病房,患者全先生对前来查房的医生连声感谢,感谢他们从死亡线上挽救了他的生命。

患者家中突然晕倒,120中心线上给予急救指导

2月7日大年初七晚8时37分,120中心调度员成静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一位女士急促的呼喊声:“快!快!有人突然晕倒了......”面对电话那头因焦急而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成静冷静地一步一步引导她说出地址、病人情况等信息。突然晕倒,呼之不应,无呼吸,无抽搐……成静听完后,判断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将面临死亡的风险。

成静一边调派救护车前往,一边安抚家属让她冷静下来配合指令,并迅速启动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给予急救指导。

“您把电话开免提,我现在教你怎么做胸外按压.......按压时大声数出来,这样我可以和你一起数——1234,1234,1234......”通话至3分40秒,电话里传来了病人的呻吟声,“病人有呼吸了,有呼吸了!”

“现在停止按压,把你的一只手放在病人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脖子后面,将他的头尽量往后仰,开放气道,注意观察他的呼吸变化。”成静一直保持着通话,通话至5分15秒时,“又没有呼吸了,满脸通红,快告诉我该怎么办?”成静马上指令继续胸外按压,通话6分58秒,家属说病人偶尔会喘上一口气,成静凭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知道这是无效呼吸,赶紧指导家属继续按压。

图为120中心调度员成静在工作中。程霖 通讯员 伍伟锋 姚远摄。

通话持续到11分50秒时,香洲区人民医院急救团队及时赶到,继续现场抢救至病人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随后将病人转往市人民医院治疗。直到这时,成静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患者送往急诊,市人民医院迅速实施抢救

当时负责出诊的翁医生告诉记者: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家属一直做着胸外按压,心电图显示室颤,我们马上进行了电击除颤及其他现场抢救措施,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立即将病人送往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当日晚上9点40分,患者到达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值班医生聂炳荣诊断明确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立即电话通知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生王坤。接到电话后王坤火速赶往急诊,查看病人,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心肺复苏后,低血压休克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再次出现室颤或心脏骤停等情况,必须马上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由于手术风险极高,王坤医生立即电话请示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姜小飞,并通知急诊介入值班医生姚远和介入团队,立即启动导管室对患者实施抢救。

姜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30天死亡率约为40%~45%。

随后,姚远副主任医师带领介入团队迅速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9分钟打通了病变血管,植入1枚支架,手术总耗时半小时。目前,患者已经转危为安,无任何不适。

姜小飞介绍,心急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治疗是抢救患者、为医护人员争取宝贵抢救时间的重要措施。他提醒,中老年患者出现胸疼、胸闷、头晕等症状,要紧急与120联系,并及时到医院胸痛中心就诊。

据悉,目前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胸痛中心已与我市13家医疗机构进行签约,2021年珠海市人民医院共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救治了261名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经网络医院及120转运该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达124例,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文字:刘联 通讯员 伍伟锋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快!有人晕倒了” 珠海120中心和市人民医院接力开展“生死时速”
观海融媒 2022-02-09 12:22

“非常感谢医务人员,是他们把我的这条命捡了回来。”2月9日,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病房,患者全先生对前来查房的医生连声感谢,感谢他们从死亡线上挽救了他的生命。

患者家中突然晕倒,120中心线上给予急救指导

2月7日大年初七晚8时37分,120中心调度员成静接到一通电话,电话里传来了一位女士急促的呼喊声:“快!快!有人突然晕倒了......”面对电话那头因焦急而有些语无伦次的声音,成静冷静地一步一步引导她说出地址、病人情况等信息。突然晕倒,呼之不应,无呼吸,无抽搐……成静听完后,判断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表现,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患者将面临死亡的风险。

成静一边调派救护车前往,一边安抚家属让她冷静下来配合指令,并迅速启动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给予急救指导。

“您把电话开免提,我现在教你怎么做胸外按压.......按压时大声数出来,这样我可以和你一起数——1234,1234,1234......”通话至3分40秒,电话里传来了病人的呻吟声,“病人有呼吸了,有呼吸了!”

“现在停止按压,把你的一只手放在病人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脖子后面,将他的头尽量往后仰,开放气道,注意观察他的呼吸变化。”成静一直保持着通话,通话至5分15秒时,“又没有呼吸了,满脸通红,快告诉我该怎么办?”成静马上指令继续胸外按压,通话6分58秒,家属说病人偶尔会喘上一口气,成静凭着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知道这是无效呼吸,赶紧指导家属继续按压。

图为120中心调度员成静在工作中。程霖 通讯员 伍伟锋 姚远摄。

通话持续到11分50秒时,香洲区人民医院急救团队及时赶到,继续现场抢救至病人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随后将病人转往市人民医院治疗。直到这时,成静悬着的一颗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患者送往急诊,市人民医院迅速实施抢救

当时负责出诊的翁医生告诉记者: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家属一直做着胸外按压,心电图显示室颤,我们马上进行了电击除颤及其他现场抢救措施,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后,立即将病人送往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当日晚上9点40分,患者到达珠海市人民医院急诊,值班医生聂炳荣诊断明确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立即电话通知心血管内科住院总医生王坤。接到电话后王坤火速赶往急诊,查看病人,患者是一名中年男性,心肺复苏后,低血压休克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再次出现室颤或心脏骤停等情况,必须马上进行急诊介入手术。

由于手术风险极高,王坤医生立即电话请示珠海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姜小飞,并通知急诊介入值班医生姚远和介入团队,立即启动导管室对患者实施抢救。

姜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30天死亡率约为40%~45%。

随后,姚远副主任医师带领介入团队迅速为患者进行介入手术治疗,9分钟打通了病变血管,植入1枚支架,手术总耗时半小时。目前,患者已经转危为安,无任何不适。

姜小飞介绍,心急心肌梗死导致心源性猝死是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治疗是抢救患者、为医护人员争取宝贵抢救时间的重要措施。他提醒,中老年患者出现胸疼、胸闷、头晕等症状,要紧急与120联系,并及时到医院胸痛中心就诊。

据悉,目前珠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胸痛中心已与我市13家医疗机构进行签约,2021年珠海市人民医院共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救治了261名心肌梗死的患者,其中,经网络医院及120转运该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介入治疗达124例,有效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文字:刘联 通讯员 伍伟锋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