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学生和家长要注意这些“坑”

一个奥特曼“解压”笔袋售价79元,一只洞洞铅笔售价30多元……新学期伊始,高价文具成了热议话题。这些款式花哨的高价文具、文具“盲盒”,究竟是惊喜满满还是套路重重?面对校园周边的这些“坑”,作为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和维护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相关部门该从何入手?

本期《民生新观察》栏目邀请珠海市人大代表、市九洲中学校长姜楠和珠海传媒集团评论员李勇智走进演播室,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现象一

高价花哨文具走俏

9月1日开学前,珠海不少文具店内的客流量很大,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新学期要使用的文具。

《民生新观察》栏目组记者注意到,大多数文具店中装文具的笔袋,一般单价从8元至25元不等,其中有一款印有奥特曼图样并带有“解压”字眼的笔袋非常显眼。店员表示,这款是解压的笔袋,按压下去之后会弹起来,小学生生气了按压一下可以解压,每个售价为79元。

在天虹广场三楼的新华书店文具区,记者看到,印有美国队长、宝可梦、大嘴猴等卡通形象的笔袋和铅笔盒普遍都要比普通笔袋价格高。此外,有不少橡皮擦也开始了“花式内卷”,被做成了各种生动的锅碗瓢盆和蔬菜形象,造型酷似玩具积木。

在优特汇的文创集合店和书店中,呈现的是精品小百货模式,文具和各类文创用品让人感觉高颜值、有精致感。店员表示,每个款式都卖得很好,有些已经卖断货了。

除了包装精美的高档文具,一些造型独特、花哨,并被赋予玩具属性的文具也出现在了市场上。一名店员拿起一只“转转笔”告诉记者,这笔挺好玩的,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一支售价30多元,有些渠道几百元一支的都有。

对于这些精美的文具和五花八门的创意文具,几名家长面对《民生新观察》栏目组的镜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孩子因为看了动漫的视频,还有一些动漫的玩具卡片,他们就会找一些相应的文具、书包之类的。”“这是一种市场上的营销手段,小孩子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就只能靠家长去适当引导。”“还是要以实用性为主,包装再花里胡哨,其实对于学习真正的实用性并不是特别的强。”

除此之外,一些包装精美、种类繁多的文具“盲盒”也颇受青少年追捧。文具“盲盒”里各种款式的文具品种有20多种,以一款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春生夏长”文具“盲盒”为例,其包装袋上显示“盲盒”内含缝线本、中性笔、双头荧光笔、便签本、徽章、精美贴纸等6种文具,售价为25元。外包装都一样,但里面的东西则不相同,“玩的是心跳,抽的是惊喜”,孩子想要筹齐一整套,就需要花费数百元以上去购买。有学生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具“盲盒”很有神秘感,尽管里面有些东西没用,但还是天天会有人来买“盲盒”,“就像赌博一样”。

对此,家长认为,有时孩子只是喜欢拆“盲盒”的感觉,有些文具“盲盒”刚拆开就被闲置。身为家长,并不赞同孩子经常玩这些,但孩子坚持要买,家长也是无所适从。

现象二

校园周边售卖“问题图书”

除了“文具刺客”让家长感到无奈,还有一些情况也同样令家长感到心慌。近日,有家长向珠海传媒集团《民生新观察》栏目组反映称,一些学校周边书店存在着售卖惊悚等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图书,还有一些商店售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零食。

《民生新观察》栏目组记者在珠海某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看到,货架上的纸盒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果冻、膨化食品。其中,“闪电爽”“魔鬼手指糖”“冰爽无极限”等零食包装风格奇异显眼、名字奇特、格外吸引眼球。商家表示,这些零食好吃又好玩,很好卖。

记者从货架“五角区”随意挑选了一款外形为牙膏造型的果冻,发现标注的配料有饮用水、白砂糖,但食品添加剂却高达9种,包括卡拉胶、柠檬酸、安赛蜜、甜蜜素等。另一款酷似手枪造型的饮料外包装上,既没有注明食品安全许可证号,也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随后,记者走访了该学校附近的几家以售卖教辅材料为主的书店,发现个别书店的书架上摆放着《罪》《烧脑》系列等惊悚、悬疑类少儿读物。记者随机拿出其中一本来看,发现封面图片很吓人——血淋淋的手掌印、残破的四肢,书中还有不少对凶杀细节的描写。

当记者询问周边的学生看这类图书的不利影响时,一些学生却认为这并不稀奇,很多同学都在看。与孩子的“无所谓”形成鲜明对比,不少家长对校园周边的图书店售卖恐怖、言情类的图书表示担忧。

嘉宾

购买文具要提倡理性消费

珠海传媒集团评论员李勇智表示,一些创意类文具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但在家长看来,这些“文创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文具,一般情况并不主张购买此类高价文具。至于文具“盲盒”,更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种市场营销手段,要明白在孩子的学习阶段,文具就是一种消耗品,要更加看重其实用性;一些高价文具可以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不能作为长期的学习消耗品。

珠海市人大代表、市九洲中学校长姜楠表示,小孩子都有好奇心理,喜欢自己使用与众不同的东西,一些商家抓住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售卖各种五花八门的文具。现实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见到部分学生使用这种个性化的文具,通常学校会对学生做一个引导,通过班会课讨论“算算小账”“你觉得它到底值不值”等话题,让学生知道个性化文具高价背后的原因,倡导学生做一名理性消费者;要让学生学会抵制诱惑,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获得感而“像赌博一样”花费大量不必要的钱财去购买文具“盲盒”。

姜楠指出,学校通常不会严格限制学生使用哪一种款式的文具。但是,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转转笔”、减压笔盒之类的文具,往往会对其注意力造成干扰,频繁地去转它、压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因此,并不建议学生购买使用此类文具。同时,也建议家长不给孩子购买这类文具。

嘉宾

为孩子创造无害成长环境

姜楠认为,校园周边售卖少儿不宜读物和问题食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对于进入校园的读物,教育部门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书目单,读物的内容都是要经过审核的。对于校外读物,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对书籍读物管理规范的场所进行阅读,让孩子多接触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读物。同时,姜楠呼吁,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尤其是校园周边的商家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在选取商品时要多考虑其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给孩子创造无害的成长环境。

李勇智认为,还应通过地方立法、社区公约、文明公约等手段,明确校园周边哪些东西可以卖、哪些东西不能卖,倡导商家不卖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食品和读物,共同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校园周边书店、商户的执法巡查,把校园周边的环境管好。

文字:郑振华 图片: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开学了,学生和家长要注意这些“坑”

一个奥特曼“解压”笔袋售价79元,一只洞洞铅笔售价30多元……新学期伊始,高价文具成了热议话题。这些款式花哨的高价文具、文具“盲盒”,究竟是惊喜满满还是套路重重?面对校园周边的这些“坑”,作为家长要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建立和维护一个绿色、健康的校园周边环境,相关部门该从何入手?

本期《民生新观察》栏目邀请珠海市人大代表、市九洲中学校长姜楠和珠海传媒集团评论员李勇智走进演播室,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现象一

高价花哨文具走俏

9月1日开学前,珠海不少文具店内的客流量很大,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选购新学期要使用的文具。

《民生新观察》栏目组记者注意到,大多数文具店中装文具的笔袋,一般单价从8元至25元不等,其中有一款印有奥特曼图样并带有“解压”字眼的笔袋非常显眼。店员表示,这款是解压的笔袋,按压下去之后会弹起来,小学生生气了按压一下可以解压,每个售价为79元。

在天虹广场三楼的新华书店文具区,记者看到,印有美国队长、宝可梦、大嘴猴等卡通形象的笔袋和铅笔盒普遍都要比普通笔袋价格高。此外,有不少橡皮擦也开始了“花式内卷”,被做成了各种生动的锅碗瓢盆和蔬菜形象,造型酷似玩具积木。

在优特汇的文创集合店和书店中,呈现的是精品小百货模式,文具和各类文创用品让人感觉高颜值、有精致感。店员表示,每个款式都卖得很好,有些已经卖断货了。

除了包装精美的高档文具,一些造型独特、花哨,并被赋予玩具属性的文具也出现在了市场上。一名店员拿起一只“转转笔”告诉记者,这笔挺好玩的,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度,一支售价30多元,有些渠道几百元一支的都有。

对于这些精美的文具和五花八门的创意文具,几名家长面对《民生新观察》栏目组的镜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孩子因为看了动漫的视频,还有一些动漫的玩具卡片,他们就会找一些相应的文具、书包之类的。”“这是一种市场上的营销手段,小孩子是没有分辨能力的,就只能靠家长去适当引导。”“还是要以实用性为主,包装再花里胡哨,其实对于学习真正的实用性并不是特别的强。”

除此之外,一些包装精美、种类繁多的文具“盲盒”也颇受青少年追捧。文具“盲盒”里各种款式的文具品种有20多种,以一款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春生夏长”文具“盲盒”为例,其包装袋上显示“盲盒”内含缝线本、中性笔、双头荧光笔、便签本、徽章、精美贴纸等6种文具,售价为25元。外包装都一样,但里面的东西则不相同,“玩的是心跳,抽的是惊喜”,孩子想要筹齐一整套,就需要花费数百元以上去购买。有学生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具“盲盒”很有神秘感,尽管里面有些东西没用,但还是天天会有人来买“盲盒”,“就像赌博一样”。

对此,家长认为,有时孩子只是喜欢拆“盲盒”的感觉,有些文具“盲盒”刚拆开就被闲置。身为家长,并不赞同孩子经常玩这些,但孩子坚持要买,家长也是无所适从。

现象二

校园周边售卖“问题图书”

除了“文具刺客”让家长感到无奈,还有一些情况也同样令家长感到心慌。近日,有家长向珠海传媒集团《民生新观察》栏目组反映称,一些学校周边书店存在着售卖惊悚等不适合青少年儿童的图书,还有一些商店售卖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零食。

《民生新观察》栏目组记者在珠海某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看到,货架上的纸盒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果冻、膨化食品。其中,“闪电爽”“魔鬼手指糖”“冰爽无极限”等零食包装风格奇异显眼、名字奇特、格外吸引眼球。商家表示,这些零食好吃又好玩,很好卖。

记者从货架“五角区”随意挑选了一款外形为牙膏造型的果冻,发现标注的配料有饮用水、白砂糖,但食品添加剂却高达9种,包括卡拉胶、柠檬酸、安赛蜜、甜蜜素等。另一款酷似手枪造型的饮料外包装上,既没有注明食品安全许可证号,也没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等信息。

随后,记者走访了该学校附近的几家以售卖教辅材料为主的书店,发现个别书店的书架上摆放着《罪》《烧脑》系列等惊悚、悬疑类少儿读物。记者随机拿出其中一本来看,发现封面图片很吓人——血淋淋的手掌印、残破的四肢,书中还有不少对凶杀细节的描写。

当记者询问周边的学生看这类图书的不利影响时,一些学生却认为这并不稀奇,很多同学都在看。与孩子的“无所谓”形成鲜明对比,不少家长对校园周边的图书店售卖恐怖、言情类的图书表示担忧。

嘉宾

购买文具要提倡理性消费

珠海传媒集团评论员李勇智表示,一些创意类文具对小孩子的吸引力很大,但在家长看来,这些“文创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普通文具,一般情况并不主张购买此类高价文具。至于文具“盲盒”,更需要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种市场营销手段,要明白在孩子的学习阶段,文具就是一种消耗品,要更加看重其实用性;一些高价文具可以作为对孩子的奖励,但不能作为长期的学习消耗品。

珠海市人大代表、市九洲中学校长姜楠表示,小孩子都有好奇心理,喜欢自己使用与众不同的东西,一些商家抓住孩子的这种好奇心售卖各种五花八门的文具。现实中,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见到部分学生使用这种个性化的文具,通常学校会对学生做一个引导,通过班会课讨论“算算小账”“你觉得它到底值不值”等话题,让学生知道个性化文具高价背后的原因,倡导学生做一名理性消费者;要让学生学会抵制诱惑,不要为了满足一时的获得感而“像赌博一样”花费大量不必要的钱财去购买文具“盲盒”。

姜楠指出,学校通常不会严格限制学生使用哪一种款式的文具。但是,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使用“转转笔”、减压笔盒之类的文具,往往会对其注意力造成干扰,频繁地去转它、压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专注力。因此,并不建议学生购买使用此类文具。同时,也建议家长不给孩子购买这类文具。

嘉宾

为孩子创造无害成长环境

姜楠认为,校园周边售卖少儿不宜读物和问题食品对学生的影响很大,需要引起各界高度重视。对于进入校园的读物,教育部门有明确的管理规定和书目单,读物的内容都是要经过审核的。对于校外读物,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前往正规的图书馆、阅览室等对书籍读物管理规范的场所进行阅读,让孩子多接触对他们身心健康成长有益的读物。同时,姜楠呼吁,全社会都应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尤其是校园周边的商家更要有社会责任感,在选取商品时要多考虑其是否适合孩子、是否有利于孩子成长,给孩子创造无害的成长环境。

李勇智认为,还应通过地方立法、社区公约、文明公约等手段,明确校园周边哪些东西可以卖、哪些东西不能卖,倡导商家不卖对孩子成长不利的食品和读物,共同维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对校园周边书店、商户的执法巡查,把校园周边的环境管好。

文字:郑振华 图片:郑振华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