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湾镇司法所调解员苏利荣:拒绝“和稀泥” 当好“和事佬”

“姐,我们拿到赔偿了,太谢谢你了。”近日,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苏利荣在接到当事人的电话后,知道又一个矛盾纠纷在她的调解下得到有效化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位在调解最前线奋力奔跑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自2010年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履职尽责,在司法行政战线上书写不凡的人生,用法用理用情坚守着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坚守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拒绝“和稀泥”

让调解工作“有深度”

苏利荣是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司法所驻唐家派出所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刚入职时,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更专业地调解群众纠纷,苏利荣坚持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将各种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研究透彻并且牢记于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法律素养。

苏利荣在工作中。

“我经常会听到‘调解就是和稀泥’的说法,但我不认同,诉讼只有‘一输一赢’的结果,但调解常常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苏利荣说。

2018年,业主许某与租户程某因房屋装修费用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来到调解室申请调解。了解案情后,苏利荣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深入学习,充分做好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业主和承租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重点对其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最终,通过苏利荣前后5次电话调解、3次现场调解,一起长达5个月的装修费用赔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与时间“赛跑”

让调解工作“有力度”

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常常需要处理很多紧急、突发性事件。每次接到任务,苏利荣总会迅速投入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无论何时,苏利荣都会第一时间站在需调解的双方立场去考虑问题,以真心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这些纠纷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就算加班加点我们也要尽快解决,努力让双方都满意。”苏利荣表示。

2019年一天下午,某公司员工郑某从员工宿舍坠亡,公安机关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但郑某家属因与该公司在非因公死亡赔偿方面意见不一,来到该公司楼下。接到任务后,苏利荣深感责任重大,立马展开调解。

“大姐,我也是母亲,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逝者已矣,现在最重要的是您要好好保重身体,想想以后的日子,我想您的孩子也不希望看到您这么难过……”在苏利荣的劝说下,郑某家属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随后,苏利荣又与企业负责人进行谈话:“如果不尽快促成和解,会给公司运营带来不稳定因素,损害公司的形象。建议公司拿出诚意与责任感,尽快妥善处理。”几日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

群众“贴心人”

让调解工作“有温度”

多年来,苏利荣调处化解的各类重大疑难案件不胜枚举。长达5个月的装修费用赔偿纠纷最终顺利化解,棘手的劳资和工程款混合型纠纷30小时高效化解,涉及25名农民工56.6万元工资的群体性劳资纠纷在短时间内化解……常常有群众在调解结束后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不管多复杂的矛盾纠纷,只要到她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12年间,苏利荣累计调解各类纠纷2000多起,处理各种疑难案件300多宗,成功率达99%,履行率达100%。2021年,苏利荣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苏利荣常年奔跑在司法行政工作一线,热心、真心和耐心地服务着人民,用法用理用情谱写了一曲人民调解工作的和谐之歌。她表示,今后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司法行政人的初心和使命,续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 朱高轩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唐家湾镇司法所调解员苏利荣:拒绝“和稀泥” 当好“和事佬”
珠海特区报 2022-10-08 13:29

“姐,我们拿到赔偿了,太谢谢你了。”近日,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司法所人民调解员苏利荣在接到当事人的电话后,知道又一个矛盾纠纷在她的调解下得到有效化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位在调解最前线奋力奔跑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自2010年投身于人民调解工作以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履职尽责,在司法行政战线上书写不凡的人生,用法用理用情坚守着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坚守着司法为民的初心。

拒绝“和稀泥”

让调解工作“有深度”

苏利荣是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司法所驻唐家派出所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刚入职时,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更专业地调解群众纠纷,苏利荣坚持学习各项理论知识,将各种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案例研究透彻并且牢记于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法律素养。

苏利荣在工作中。

“我经常会听到‘调解就是和稀泥’的说法,但我不认同,诉讼只有‘一输一赢’的结果,但调解常常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苏利荣说。

2018年,业主许某与租户程某因房屋装修费用赔偿问题产生纠纷,来到调解室申请调解。了解案情后,苏利荣对相关法律文件进行深入学习,充分做好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对业主和承租人的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重点对其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最终,通过苏利荣前后5次电话调解、3次现场调解,一起长达5个月的装修费用赔偿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与时间“赛跑”

让调解工作“有力度”

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常常需要处理很多紧急、突发性事件。每次接到任务,苏利荣总会迅速投入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无论何时,苏利荣都会第一时间站在需调解的双方立场去考虑问题,以真心对待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及时解决问题,防止矛盾激化,“这些纠纷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就算加班加点我们也要尽快解决,努力让双方都满意。”苏利荣表示。

2019年一天下午,某公司员工郑某从员工宿舍坠亡,公安机关排除了他杀的可能性,但郑某家属因与该公司在非因公死亡赔偿方面意见不一,来到该公司楼下。接到任务后,苏利荣深感责任重大,立马展开调解。

“大姐,我也是母亲,我能理解您的心情,但逝者已矣,现在最重要的是您要好好保重身体,想想以后的日子,我想您的孩子也不希望看到您这么难过……”在苏利荣的劝说下,郑某家属情绪慢慢平静下来。

随后,苏利荣又与企业负责人进行谈话:“如果不尽快促成和解,会给公司运营带来不稳定因素,损害公司的形象。建议公司拿出诚意与责任感,尽快妥善处理。”几日后,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

群众“贴心人”

让调解工作“有温度”

多年来,苏利荣调处化解的各类重大疑难案件不胜枚举。长达5个月的装修费用赔偿纠纷最终顺利化解,棘手的劳资和工程款混合型纠纷30小时高效化解,涉及25名农民工56.6万元工资的群体性劳资纠纷在短时间内化解……常常有群众在调解结束后对她竖起大拇指称赞,“不管多复杂的矛盾纠纷,只要到她手里,总能迎刃而解”。

12年间,苏利荣累计调解各类纠纷2000多起,处理各种疑难案件300多宗,成功率达99%,履行率达100%。2021年,苏利荣获得“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称号。

苏利荣常年奔跑在司法行政工作一线,热心、真心和耐心地服务着人民,用法用理用情谱写了一曲人民调解工作的和谐之歌。她表示,今后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司法行政人的初心和使命,续写为民服务的新篇章。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 朱高轩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