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量审判护航珠海高质量发展

新春伊始,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广东省副省长、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指出,要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珠海法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大胆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审判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优化涉澳司法服务,助力珠澳融合发展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随着内地与港澳恢复全面通关,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号角催征,粤港澳三地人员生活、工作往来将更加密切,塑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正是推进珠澳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保障。

要推动珠澳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只争朝夕、敢闯敢试,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为服务“双区”建设,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建设十条意见》。此外,珠海中院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推出多个领跑全国的首创举措:设立全国首个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议庭,首次发布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率先发布“一案两答:珠澳民商事对读案例”……

在完善跨域司法服务、促进珠澳司法融合上,珠海法院也率先做出有益探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建立“内地调解员+港澳调解员”“法官+港澳调解员”联合调解模式,相关机制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涉港澳司法合作优秀成果。

1月3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营业所主管兼营投员谢坚受邀到珠海中院调研时,对珠海法院涉澳审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珠海法院在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粤港澳司法交流合作、完善跨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珠海法院样本。

在一起具有典型性、疑难性的转供电违法加价行政诉讼二审案中,副市长覃春作为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市场主体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珠海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时刻倾听企业呼声,切实打好法治服务保障组合拳,努力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珠海某物联有限公司是一家珠海本土小微企业,主要经营智能家居。2020年,公司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陆续拖欠员工工资。经劳动仲裁,公司需支付员工工资共37万余元,随后17名员工向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我们公司如今许多项目烂尾,合作方拖欠了不少款项,我们明白员工急切要拿到工资,也一定会立即着手筹款支付,请求你们体谅我们如今的困境,暂缓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在立案执行后,法定代表人汪某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如实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当前困境。

员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及时兑现,但采取严厉的信用惩戒措施意味着公司招投标、获取贷款等经营都将受到影响,无异于雪上加霜,员工们的权益将更加无法保障。一边是稳托民生保障,一边是护航企业发展,天平两端不可失衡。为此,香洲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没有将物联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仅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与此同时,该公司信守诺言,积极解决员工工资问题。法定代表人汪某将自有房产抵押融资,筹措资金分期支付员工工资。该公司将全部欠薪履行完毕后,香洲法院向其发出了《信用修复证明》。“补上了欠薪导致的信用‘缺口’,公司可以安心经营了!”该公司代表感慨说道,有了这张证明,公司就能正常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经营活动了。

珠海法院细化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探索推行信用修复机制新举措,创新通过向企业发出《信用修复证明》这一正向激励方式,引导和鼓励被执行人诚信履行法定义务,有助于化解执行难题,稳定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珠海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注重破产重整挽救功能,激发危困企业重获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珠海正在加快建设欣欣向荣的产业大市、产业强市,珠海法院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将“产业第一”作为人民法院法治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作。

扬名广场是珠海的知名商圈,是老城区街坊邻居常去的购物休闲地。此前,因对外举债过重等综合因素影响,扬名广场的运营管理方珠海市扬名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出现重大债务风险和经营困境。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珠海中院裁定扬名房产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尽管扬名房产公司已债台高筑,但仍有挽救的希望。”案件承办法官告诉记者,扬名房产公司的主营业务——扬名广场位于繁华商圈,客流量大,营业收入可观。

近年来,珠海中院积极探索破产审判机制创新,通过委托第三方经营、专业推介机构招募投资人、提升运营能力等方式实现企业成功重整。扬名房产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审判团队充分考虑案件的审理和推进对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带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债权人、债务人意见等因素,创新采取委托第三方经营的方式许可企业继续营业、引入珠海产权交易中心、降低租金招募商家入驻,让商场焕发生机。

破产重整期间,扬名广场经营未断、秩序不乱,1800名从业人员稳住了就业,实现企业破产不停业,维持企业的重整价值,保障核心繁华商圈的经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据悉,珠海法院将深刻把握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抓住历史新机遇,积极展现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在全市法院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齐心协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为珠海加速推进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保驾护航。

文字:陈雁南 图片: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珠海法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高质量审判护航珠海高质量发展
珠海特区报 2023-02-08 08:42

新春伊始,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广东省副省长、珠海市委书记吕玉印指出,要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珠海法院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大胆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审判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优化涉澳司法服务,助力珠澳融合发展

一年春作首,万象始更新。随着内地与港澳恢复全面通关,粤港澳大湾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号角催征,粤港澳三地人员生活、工作往来将更加密切,塑造稳定可预期的法治化环境正是推进珠澳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保障。

要推动珠澳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只争朝夕、敢闯敢试,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为服务“双区”建设,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保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建设十条意见》。此外,珠海中院充分发挥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推出多个领跑全国的首创举措:设立全国首个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议庭,首次发布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率先发布“一案两答:珠澳民商事对读案例”……

在完善跨域司法服务、促进珠澳司法融合上,珠海法院也率先做出有益探索。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人民法院建立“内地调解员+港澳调解员”“法官+港澳调解员”联合调解模式,相关机制获得最高人民法院涉港澳司法合作优秀成果。

1月31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分公司外伶仃营业所主管兼营投员谢坚受邀到珠海中院调研时,对珠海法院涉澳审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珠海法院在推进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深化粤港澳司法交流合作、完善跨境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珠海法院样本。

在一起具有典型性、疑难性的转供电违法加价行政诉讼二审案中,副市长覃春作为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平等保护市场主体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珠海法院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时刻倾听企业呼声,切实打好法治服务保障组合拳,努力为市场主体增添活力,更好地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珠海某物联有限公司是一家珠海本土小微企业,主要经营智能家居。2020年,公司的生产经营每况愈下,陆续拖欠员工工资。经劳动仲裁,公司需支付员工工资共37万余元,随后17名员工向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官,我们公司如今许多项目烂尾,合作方拖欠了不少款项,我们明白员工急切要拿到工资,也一定会立即着手筹款支付,请求你们体谅我们如今的困境,暂缓采取信用惩戒措施。”在立案执行后,法定代表人汪某第一时间主动联系了执行法官,如实反映公司经营情况及当前困境。

员工的合法权益必须及时兑现,但采取严厉的信用惩戒措施意味着公司招投标、获取贷款等经营都将受到影响,无异于雪上加霜,员工们的权益将更加无法保障。一边是稳托民生保障,一边是护航企业发展,天平两端不可失衡。为此,香洲法院秉持善意执行理念,没有将物联公司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仅对其采取限制消费措施。

与此同时,该公司信守诺言,积极解决员工工资问题。法定代表人汪某将自有房产抵押融资,筹措资金分期支付员工工资。该公司将全部欠薪履行完毕后,香洲法院向其发出了《信用修复证明》。“补上了欠薪导致的信用‘缺口’,公司可以安心经营了!”该公司代表感慨说道,有了这张证明,公司就能正常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融资信贷等经营活动了。

珠海法院细化落实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探索推行信用修复机制新举措,创新通过向企业发出《信用修复证明》这一正向激励方式,引导和鼓励被执行人诚信履行法定义务,有助于化解执行难题,稳定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珠海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注重破产重整挽救功能,激发危困企业重获生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当前,珠海正在加快建设欣欣向荣的产业大市、产业强市,珠海法院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将“产业第一”作为人民法院法治保障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工作。

扬名广场是珠海的知名商圈,是老城区街坊邻居常去的购物休闲地。此前,因对外举债过重等综合因素影响,扬名广场的运营管理方珠海市扬名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出现重大债务风险和经营困境。根据债权人的申请,珠海中院裁定扬名房产公司进行破产清算。

“尽管扬名房产公司已债台高筑,但仍有挽救的希望。”案件承办法官告诉记者,扬名房产公司的主营业务——扬名广场位于繁华商圈,客流量大,营业收入可观。

近年来,珠海中院积极探索破产审判机制创新,通过委托第三方经营、专业推介机构招募投资人、提升运营能力等方式实现企业成功重整。扬名房产公司破产重整期间,审判团队充分考虑案件的审理和推进对于相关产业及区域经济的带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影响,结合债权人、债务人意见等因素,创新采取委托第三方经营的方式许可企业继续营业、引入珠海产权交易中心、降低租金招募商家入驻,让商场焕发生机。

破产重整期间,扬名广场经营未断、秩序不乱,1800名从业人员稳住了就业,实现企业破产不停业,维持企业的重整价值,保障核心繁华商圈的经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据悉,珠海法院将深刻把握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充分抓住历史新机遇,积极展现开局的势头、新春的气象,在全市法院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齐心协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热潮,为珠海加速推进高质量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保驾护航。

文字:陈雁南 图片: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