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家长 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别忽视他们的求救信号→

近年来,青少年焦虑抑郁、自残自杀事件频发的状况令人担忧。今年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资料图 来源:视觉中国

青少年自杀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如何解除这种危机?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专家王雀良分析,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症常常被误解为“叛逆”,不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反而被推向更为沉重的深渊。

他认为,10-19岁的青春期是发展和维持对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交和情感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被更早发现,并能得到专业的救助,有些悲剧或许能有挽回的余地。

王医生提出,如果青少年有出现以下征兆,家长和老师要警惕他们是否会有自杀行为:感到绝望;谈及自己是别人的包袱;做危险的事情;不愿与人交流,只想一个人待着;谈及自杀的想法;谈及如何自杀;把自己灌醉或服毒品;突然开始写遗书或遗弃自己的东西;写自杀日记;长期失眠或睡眠紊乱等。

王医生建议,在发现孩子有相关征兆时,家人可以尝试直接询问他怎么想的;仔细聆听,并表示你在乎他的想法;告诉他一定会帮助他;确定他没有自行停药;确定他抑郁发作时不是一个人;危险物品都转移走;联系精神科医生等。

他指出,一旦青少年出现自杀想法或者已经有计划实施自杀,家人需尽快将青少年带到专业医疗机构并寻求以下专业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始终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帮助患者改变,而不是替代患者做决定的思想;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控制和缓解病情;

物理治疗:常常推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等治疗手段。

如有需要,可致电珠海市心理援助热线(8120120)或到医院进行系统规范治疗。

文字:刘雅玲 编辑:陈刚 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
微信
朋友圈
@珠海家长 青少年心理问题频发,别忽视他们的求救信号→
观海融媒 2023-04-20 20:15

近年来,青少年焦虑抑郁、自残自杀事件频发的状况令人担忧。今年发布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

资料图 来源:视觉中国

青少年自杀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危机。如何解除这种危机?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专家王雀良分析,相较于成年人,青少年的抑郁症常常被误解为“叛逆”,不仅无法得到及时救助,反而被推向更为沉重的深渊。

他认为,10-19岁的青春期是发展和维持对精神健康至关重要的社交和情感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被更早发现,并能得到专业的救助,有些悲剧或许能有挽回的余地。

王医生提出,如果青少年有出现以下征兆,家长和老师要警惕他们是否会有自杀行为:感到绝望;谈及自己是别人的包袱;做危险的事情;不愿与人交流,只想一个人待着;谈及自杀的想法;谈及如何自杀;把自己灌醉或服毒品;突然开始写遗书或遗弃自己的东西;写自杀日记;长期失眠或睡眠紊乱等。

王医生建议,在发现孩子有相关征兆时,家人可以尝试直接询问他怎么想的;仔细聆听,并表示你在乎他的想法;告诉他一定会帮助他;确定他没有自行停药;确定他抑郁发作时不是一个人;危险物品都转移走;联系精神科医生等。

他指出,一旦青少年出现自杀想法或者已经有计划实施自杀,家人需尽快将青少年带到专业医疗机构并寻求以下专业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始终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帮助患者改变,而不是替代患者做决定的思想;

药物治疗:通过服用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控制和缓解病情;

物理治疗:常常推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等治疗手段。

如有需要,可致电珠海市心理援助热线(8120120)或到医院进行系统规范治疗。

文字:刘雅玲 编辑:陈刚 庞晓丹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