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珠海市救助管理站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据统计,近3年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科技手段共助力215名流浪露宿人员及港澳籍滞留珠海人士顺利回归家庭。

此次开放日的活动主题为“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活动现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向3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讲解服务流程,展示救助成效和文明窗口形象。在接待窗口,不少参观者亲身体验救助接待、安检登记等服务流程,同时就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向工作人员问询,工作人员依据救助管理相关法规政策逐一解答。
活动期间,市救助管理站向12名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书。今后,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职能部门相关业务负责人等组成的救助管理工作监督员,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救助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的公开透明度、社会公信力、群众满意度。座谈会上,参与活动的社会监督员、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就救助管理工作科技赋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救助、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在社会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见证下,“归途有爱”寻亲工作室举行了揭牌仪式。接下来,市救助管理站将组建专业寻亲力量,主动联动公安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有效提升寻亲工作的精准度和社会影响力。
据悉,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求助人员甄别寻亲新的方法和路子,在创建“黄金72小时”“三公里半径法”“互联网+”等寻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注入科技元素,坚持用好科技手段和社会志愿服务两个平台,寻亲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社区、车站、公园、广场、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公共区域设置宣传点,通过分发宣传手册、视频播放向市民群众宣传救助政策,提升市民群众对救助管理的知晓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6月19日,珠海市救助管理站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6·19”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据统计,近3年来,市救助管理站通过科技手段共助力215名流浪露宿人员及港澳籍滞留珠海人士顺利回归家庭。

此次开放日的活动主题为“科技赋能筑大爱,温情救助守初心”。活动现场,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向3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讲解服务流程,展示救助成效和文明窗口形象。在接待窗口,不少参观者亲身体验救助接待、安检登记等服务流程,同时就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向工作人员问询,工作人员依据救助管理相关法规政策逐一解答。
活动期间,市救助管理站向12名社会监督员颁发了聘书。今后,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职能部门相关业务负责人等组成的救助管理工作监督员,将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为救助管理工作建立有效的社会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救助工作的公开透明度、社会公信力、群众满意度。座谈会上,参与活动的社会监督员、社会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就救助管理工作科技赋能、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多元救助、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等话题积极建言献策。
在社会监督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见证下,“归途有爱”寻亲工作室举行了揭牌仪式。接下来,市救助管理站将组建专业寻亲力量,主动联动公安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合作,有效提升寻亲工作的精准度和社会影响力。
据悉,近年来,市救助管理站积极探索求助人员甄别寻亲新的方法和路子,在创建“黄金72小时”“三公里半径法”“互联网+”等寻亲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注入科技元素,坚持用好科技手段和社会志愿服务两个平台,寻亲成功率达到95%以上。
当天,市救助管理站还组织工作人员前往社区、车站、公园、广场、商业街等人流密集公共区域设置宣传点,通过分发宣传手册、视频播放向市民群众宣传救助政策,提升市民群众对救助管理的知晓度,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