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开年以来,金湾区认真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民义务植树、红树林营造、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推动生态和发展交融互促,不断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湾路径。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4919亩
走进平沙镇南新水库旁的700亩更新造林点,一棵棵新栽的苗木迎风挺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在省、市、区林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该造林点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补种了山乌桕、大头茶、山杜英、枫香、火焰树等十个树种,有效解决了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位居“六大行动”之首。聚焦这一重点任务,金湾区提前布局、挂图作战,科学精准造林绿化。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919亩,其中更新造林1438亩,封山育林1000亩,新造林抚育1801亩,森林抚育680亩,总任务完成率为100%。
这背后,是金湾区科学精准造林的探索与实践,更有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持和坚守。
为了依托林长制实现“林长治”,金湾区不仅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还印发实施了《珠海市金湾区(开发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八项配套制度(试行)》,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全区设有林长154位。其中,区级林长6位、镇级林长55位、村级林长93位。
枝繁叶茂的白水寨山林,是平沙镇护林员黄松漠负责的森林网格。超2000亩的山林,巡一遍一般要4个多小时。每天早上八点多,黄松漠便会来到白水寨山林入口,打开“粤林监测”APP,开启进山巡护工作。而他的巡山护林轨迹,将实时同步到“粤林监测”APP平台。
“护林员是森林资源的重要守护者,为了管理更精准,我们结合辖区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对护林员实施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护林员的巡查线路、巡查时段和监督方式,力争做到林区信息即时发现、即时调度、即时处置。”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森林防火防控难、压力大的情况,金湾区还在全省率先创新融合森林消防和城市消防力量,建立起4支森林消防中队,极大地充实了基层森林消防力量。同时,完成了“金湾区森林防灭火一山一图”的修测。
栽新苗护古树一体推进
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浓厚氛围
6月30日,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联合珠海联港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在金湖公园开展金湾区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宣传活动,通过趣味小游戏、有奖竞答等互动宣传和抖音直播推广,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月3日,近百名省、市、区、镇人大代表齐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在金湖公园举行。一天后,位于金湾各镇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纷纷组织驻站代表,在全区公园、街头绿地、产业园区、道路沿线、河岸沿线、城市路口、房前屋后等区域,通过种植、认植、认养、认捐等多种形式植绿护绿,掀起爱绿植绿护绿新热潮。
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是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金湾区、镇、村三级林长代表,广泛发动各级党(团)委、支部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18场,参加人数30351人,种植树苗木50466株。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以城市‘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离不开全民参与。接下来,我们还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引导更多群众‘见缝插绿’,在全区形成‘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时代新风尚,持续推动生态和发展交融互促。”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苗茁壮成长,古树苍劲挺拔。在三灶镇月塘村和鱼塘村交界处,一棵超300岁的大榕树像一把撑开的绿绒伞。站在树下抬头仰望,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阳光穿透枝叶洒向地面,也将生生不息的力量传递给人们。
古树生生不息,既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更少不了后天的保护。据悉,金湾区现有185株古树、3个古树群,已全部完成登记、挂牌工作,落实了古树保护的“一树一策”,区和镇、镇和村均签订了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全面落实管养管护责任。
因地制宜推动红树林营造
今年培育超200公顷“海上森林”
在鹤港高速北侧,鸡啼门水道西岸,一片新种植的红树林苗木紧紧扎根在滩涂里,枝叶迎着海风挺立,不时有飞鸟来此栖息。这片近两公里长、一米多高的连片红树林,正是金湾“海上森林”的一块重要拼图。
据悉,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功能,全面加强鸡啼门海岸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珠海市金湾区启动了鸡啼门水道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在优先考虑防灾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化修复措施,保护修复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种植红树林,正是海岸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红树林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有“海上森林”之称。
“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质量,我们根据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结合金湾实际情况,再咨询有丰富实地种植经验的专家,最终选取了秋茄、木榄等五种适合金湾地域环境的树种。”联港集团项目负责人侯志军介绍,截至目前,位于鸡啼门水道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超10公顷红树林营造任务。
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海上森林”版图正在金湾加速绘就。今年以来,金湾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营造红树林事宜,多次现场调研红树林选址情况,迅速成立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专班,安排0.5亿元资金用于项目启动和前期工作,计划于2024年底前培育397公顷红树林。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专家评审通过,目前正在加紧开展施工图审核、预算送审等相关工作。”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计划,除了鸡啼门水道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的10公顷红树林营造任务,其余387公顷的红树林营造任务计划整体立项分步实施,其中,2023年计划在平沙湿地公园完成200公顷红树林营造;2024年计划在金湖、南虎湖湿地公园完成187公顷红树林营造。
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
不断提升居民绿美生活环境
公园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市民活动休憩的重要场所。今年2月,广东提出全省要打造100个以上以森林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有特色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金湾区金湖湿地公园综合型示范点正是其中之一。

金湖湿地公园地处航空新城生活核心区域,位于城市水绿廊道的重要节点上,公园通江连海,生态区位条件优越。其中,公园一期已于2021年建成对外开放,并逐渐成为了金湾热门“打卡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绿美生活环境,金湖湿地公园综合型示范点的打造将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园已对外开放的区域及长堤两侧,主要包括义务植树、红树林种植、林分优化、林业科普、自然教育、环境整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提升7项内容,由区政府投资建设,计划投资375万元,2023年9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现正抓紧施工中。
二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种植、林分优化、森林步道建设、林业产业、环境整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提升6项内容,由社会资本投资捐建,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到2025年完成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二期工程还计划以“花卉苗木”为主题,依托山水林田湖肌理,打造风格迥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花事活动主题区域。
“金湖湿地公园总用地面积276.45公顷,其中水系面积就达189公顷,此外,该公园也是珠海绿美生态示范点中唯一一个湿地公园示范点,结合这些特点,该示范点主打特色为湿地保护和文化科普。”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同时以点带面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生态建设体系。


今年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开年以来,金湾区认真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围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全民义务植树、红树林营造、绿美广东示范点建设等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推动生态和发展交融互促,不断探索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湾路径。
精准提升森林质量
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4919亩
走进平沙镇南新水库旁的700亩更新造林点,一棵棵新栽的苗木迎风挺立,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在省、市、区林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该造林点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因地制宜补种了山乌桕、大头茶、山杜英、枫香、火焰树等十个树种,有效解决了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等问题。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中,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位居“六大行动”之首。聚焦这一重点任务,金湾区提前布局、挂图作战,科学精准造林绿化。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造林和生态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919亩,其中更新造林1438亩,封山育林1000亩,新造林抚育1801亩,森林抚育680亩,总任务完成率为100%。
这背后,是金湾区科学精准造林的探索与实践,更有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坚持和坚守。
为了依托林长制实现“林长治”,金湾区不仅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还印发实施了《珠海市金湾区(开发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八项配套制度(试行)》,进一步完善区、镇、村三级林长制组织体系。目前,全区设有林长154位。其中,区级林长6位、镇级林长55位、村级林长93位。
枝繁叶茂的白水寨山林,是平沙镇护林员黄松漠负责的森林网格。超2000亩的山林,巡一遍一般要4个多小时。每天早上八点多,黄松漠便会来到白水寨山林入口,打开“粤林监测”APP,开启进山巡护工作。而他的巡山护林轨迹,将实时同步到“粤林监测”APP平台。
“护林员是森林资源的重要守护者,为了管理更精准,我们结合辖区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对护林员实施网格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护林员的巡查线路、巡查时段和监督方式,力争做到林区信息即时发现、即时调度、即时处置。”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森林防火防控难、压力大的情况,金湾区还在全省率先创新融合森林消防和城市消防力量,建立起4支森林消防中队,极大地充实了基层森林消防力量。同时,完成了“金湾区森林防灭火一山一图”的修测。
栽新苗护古树一体推进
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浓厚氛围
6月30日,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联合珠海联港市政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在金湖公园开展金湾区2023年林业生态建设宣传活动,通过趣味小游戏、有奖竞答等互动宣传和抖音直播推广,充分调动市民参与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月3日,近百名省、市、区、镇人大代表齐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在金湖公园举行。一天后,位于金湾各镇的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纷纷组织驻站代表,在全区公园、街头绿地、产业园区、道路沿线、河岸沿线、城市路口、房前屋后等区域,通过种植、认植、认养、认捐等多种形式植绿护绿,掀起爱绿植绿护绿新热潮。
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是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金湾区、镇、村三级林长代表,广泛发动各级党(团)委、支部和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人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营造爱绿植绿护绿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18场,参加人数30351人,种植树苗木50466株。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以城市‘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离不开全民参与。接下来,我们还将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契机,引导更多群众‘见缝插绿’,在全区形成‘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全民享绿’的时代新风尚,持续推动生态和发展交融互促。”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新苗茁壮成长,古树苍劲挺拔。在三灶镇月塘村和鱼塘村交界处,一棵超300岁的大榕树像一把撑开的绿绒伞。站在树下抬头仰望,枝繁叶茂、生机勃勃。阳光穿透枝叶洒向地面,也将生生不息的力量传递给人们。
古树生生不息,既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更少不了后天的保护。据悉,金湾区现有185株古树、3个古树群,已全部完成登记、挂牌工作,落实了古树保护的“一树一策”,区和镇、镇和村均签订了古树名木管护责任书,全面落实管养管护责任。
因地制宜推动红树林营造
今年培育超200公顷“海上森林”
在鹤港高速北侧,鸡啼门水道西岸,一片新种植的红树林苗木紧紧扎根在滩涂里,枝叶迎着海风挺立,不时有飞鸟来此栖息。这片近两公里长、一米多高的连片红树林,正是金湾“海上森林”的一块重要拼图。
据悉,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功能,全面加强鸡啼门海岸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能力,珠海市金湾区启动了鸡啼门水道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在优先考虑防灾安全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化修复措施,保护修复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种植红树林,正是海岸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
红树林系统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素有“海上森林”之称。
“为了提高苗木的存活率和质量,我们根据广东省红树林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结合金湾实际情况,再咨询有丰富实地种植经验的专家,最终选取了秋茄、木榄等五种适合金湾地域环境的树种。”联港集团项目负责人侯志军介绍,截至目前,位于鸡啼门水道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超10公顷红树林营造任务。
与此同时,更大规模的“海上森林”版图正在金湾加速绘就。今年以来,金湾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营造红树林事宜,多次现场调研红树林选址情况,迅速成立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作专班,安排0.5亿元资金用于项目启动和前期工作,计划于2024年底前培育397公顷红树林。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专家评审通过,目前正在加紧开展施工图审核、预算送审等相关工作。”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根据计划,除了鸡啼门水道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的10公顷红树林营造任务,其余387公顷的红树林营造任务计划整体立项分步实施,其中,2023年计划在平沙湿地公园完成200公顷红树林营造;2024年计划在金湖、南虎湖湿地公园完成187公顷红树林营造。
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
不断提升居民绿美生活环境
公园既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市民活动休憩的重要场所。今年2月,广东提出全省要打造100个以上以森林公园等为主要载体的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有特色的“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金湾区金湖湿地公园综合型示范点正是其中之一。

金湖湿地公园地处航空新城生活核心区域,位于城市水绿廊道的重要节点上,公园通江连海,生态区位条件优越。其中,公园一期已于2021年建成对外开放,并逐渐成为了金湾热门“打卡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绿美生活环境,金湖湿地公园综合型示范点的打造将分两期进行。其中,一期建设主要集中在公园已对外开放的区域及长堤两侧,主要包括义务植树、红树林种植、林分优化、林业科普、自然教育、环境整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提升7项内容,由区政府投资建设,计划投资375万元,2023年9月完成全部建设内容,现正抓紧施工中。
二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红树林种植、林分优化、森林步道建设、林业产业、环境整治、基础服务配套设施提升6项内容,由社会资本投资捐建,总投资约1.6亿元,计划到2025年完成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二期工程还计划以“花卉苗木”为主题,依托山水林田湖肌理,打造风格迥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花事活动主题区域。
“金湖湿地公园总用地面积276.45公顷,其中水系面积就达189公顷,此外,该公园也是珠海绿美生态示范点中唯一一个湿地公园示范点,结合这些特点,该示范点主打特色为湿地保护和文化科普。”市自然资源局金湾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示范点建设各项工作,同时以点带面打造具有金湾特色的生态建设体系。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