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件民生实事进行时|焕新有道,“问计于民”!珠海老旧小区改造今年项目开工率超八成

“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相关内容连续两年被纳入“珠海十件民生实事”。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2023年,我市计划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户数2.2万户、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改造规模及资金投入总量同比实现倍增。

截至7月底,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综合整治年度计划项目新开工53个,开工率81.5%,其中21个小区已完工。更完善的配套、更舒适的居住体验,让一大批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美丽家园共同缔造

“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开工改造229个老旧小区。今年的民生实事明确要求坚持“美丽家园共同缔造”理念,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已印发的《珠海市“美丽家园 共同缔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资金筹措和任务分工等。随后,《珠海市老旧小区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5年)》《珠海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整合利用城镇老旧小区存量资源补齐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短板的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相继发布。

一系列利好举措的推行让居民尝到甜头。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开工213个项目,完成目标的93%。新城市中心广场、香宁花园、华苑花园、中臣花园等小区被列入今年的改造施工名单。以新城市中心广场为例,该小区在改造中规划了四大活动区,可满足不同年龄群需求,还将打造“邻里客厅”,为养老托幼服务提供场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房屋安全科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罗雨介绍,我市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目前已形成建立居民前期参与机制、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合理共担机制、推动开展“共同缔造”工作机制等“四大机制”。

以拱北街道将军山社区为例,国企接管进驻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小区围墙外以“社区大管家”理念开展市场化管理,探索实现片区综合管理、发掘社区资源、补足公共服务。这正是开展“共同缔造”工作机制的成果。

据悉,香洲区的居民前期参与机制已入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四批)》。青竹花园中区和北区的改造,就是典型案例。

走进青竹花园,可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活动设施、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精致小花园以及各类无障碍设计。“好多老邻居听说小区改造好了,都纷纷搬回来,觉得这里胜过新小区。近30年的老小区重新焕发青春,太开心了。”常利民是该小区最早一批居民,对这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居民“点单” 政府奖补

罗雨介绍,珠海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上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说了算

像青竹花园这样的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同时有一些空闲用地,改造时拿多少空地来增加停车位或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由居民共同协商决定。珠海市建筑设计院为该小区提供了设计专业支持,成为居民居住环境升级的智囊团。

青竹花园中期改造后现场。

香洲区翠香街道青竹社区党委书记肖小丰介绍,小区在隐蔽工程改造上投入了不少精力,让改造更贴近居民需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应用“人车分隔”提升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构建多元化邻里空间,融入“适老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平衡停车位与绿化带矛盾,同时预留共享充电桩线位,破解了此前的不少“痛点”。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谁受益谁出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与市财政局今年联合印发《关于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筑物本体整治提升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建筑物本体整治提升按照财政与居民出资1:1,且每户不超过5000元标准进行奖补,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香洲区新启动160个楼房建筑物本体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居民3671户,仅政府奖补就达1331万元。其中,青竹花园一期有29栋楼,已完成改造10栋。

坚持“建管并用”,成立公共维修资金,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青竹花园项目完工后,在原物业收费标准上,每平方米每月增加0.15元,由物业公司代收划转至小区业委会公共资金账户,用于小区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维修养护。

文字:陈颖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十件民生实事进行时|焕新有道,“问计于民”!珠海老旧小区改造今年项目开工率超八成
珠海特区报 2023-08-16 07:39

“提升老旧小区居住品质”相关内容连续两年被纳入“珠海十件民生实事”。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2023年,我市计划开工改造65个老旧小区,涉及居民户数2.2万户、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改造规模及资金投入总量同比实现倍增。

截至7月底,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综合整治年度计划项目新开工53个,开工率81.5%,其中21个小区已完工。更完善的配套、更舒适的居住体验,让一大批老旧小区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美丽家园共同缔造

“十四五”期间,全市规划开工改造229个老旧小区。今年的民生实事明确要求坚持“美丽家园共同缔造”理念,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已印发的《珠海市“美丽家园 共同缔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市老旧小区改造的目标任务、实施路径、资金筹措和任务分工等。随后,《珠海市老旧小区更新专项规划(2021-2025年)》《珠海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级奖补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整合利用城镇老旧小区存量资源补齐公共服务及其他配套设施短板的意见》等多个配套文件相继发布。

一系列利好举措的推行让居民尝到甜头。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开工213个项目,完成目标的93%。新城市中心广场、香宁花园、华苑花园、中臣花园等小区被列入今年的改造施工名单。以新城市中心广场为例,该小区在改造中规划了四大活动区,可满足不同年龄群需求,还将打造“邻里客厅”,为养老托幼服务提供场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房屋安全科老旧小区改造负责人罗雨介绍,我市积极探索工作机制创新,破解老旧小区改造难题,目前已形成建立居民前期参与机制、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改造资金政府与居民合理共担机制、推动开展“共同缔造”工作机制等“四大机制”。

以拱北街道将军山社区为例,国企接管进驻无物业小区,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小区围墙外以“社区大管家”理念开展市场化管理,探索实现片区综合管理、发掘社区资源、补足公共服务。这正是开展“共同缔造”工作机制的成果。

据悉,香洲区的居民前期参与机制已入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复制政策机制清单(第四批)》。青竹花园中区和北区的改造,就是典型案例。

走进青竹花园,可见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活动设施、应用“海绵城市”理念的精致小花园以及各类无障碍设计。“好多老邻居听说小区改造好了,都纷纷搬回来,觉得这里胜过新小区。近30年的老小区重新焕发青春,太开心了。”常利民是该小区最早一批居民,对这里的变化赞不绝口。

居民“点单” 政府奖补

罗雨介绍,珠海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上坚持“问计于民”,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改什么、怎么改”由居民说了算

像青竹花园这样的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同时有一些空闲用地,改造时拿多少空地来增加停车位或建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由居民共同协商决定。珠海市建筑设计院为该小区提供了设计专业支持,成为居民居住环境升级的智囊团。

青竹花园中期改造后现场。

香洲区翠香街道青竹社区党委书记肖小丰介绍,小区在隐蔽工程改造上投入了不少精力,让改造更贴近居民需求,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例如,应用“人车分隔”提升通行安全性和舒适性;构建多元化邻里空间,融入“适老化设计”和“无障碍设计”;平衡停车位与绿化带矛盾,同时预留共享充电桩线位,破解了此前的不少“痛点”。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坚持“谁受益谁出资”,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与市财政局今年联合印发《关于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建筑物本体整治提升工作要求的通知》,明确建筑物本体整治提升按照财政与居民出资1:1,且每户不超过5000元标准进行奖补,有效提升了居民参与改造的积极性。

今年以来,香洲区新启动160个楼房建筑物本体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居民3671户,仅政府奖补就达1331万元。其中,青竹花园一期有29栋楼,已完成改造10栋。

坚持“建管并用”,成立公共维修资金,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青竹花园项目完工后,在原物业收费标准上,每平方米每月增加0.15元,由物业公司代收划转至小区业委会公共资金账户,用于小区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维修养护。

文字:陈颖 图片:钟凡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