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夏之交,珠海水果丰收在即,笑容也挂上了果农的眼角。
枝头上,十余万斤红心火龙果等待采收,即将在中秋上市;果棚里,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金钻凤梨、台湾青枣、毛毛虫桑葚、冰淇淋木瓜等一批曾经依赖进口的特色水果,如今也源源不断地从金湾产出,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果消费市场,丰富了大湾区居民的“果篮子”,也充实了果农们的“钱袋子”。

珠海水果成为市场新宠
“阳光玫瑰印象中都要从日本进口,动辄上百元一斤,现在价格越来越亲民了。”家住前山翠微的吴女士最近发现,超市里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普遍来到了近18元一斤,家人的“阳光玫瑰自由”有保障了。她还发现,这些葡萄部分产自金湾,本地葡萄的口感、甜度,不输此前高价购买的进口货。

不仅仅是阳光玫瑰葡萄,巨峰葡萄、金钻凤梨、红心火龙果,这些曾经风靡市场、价格颇高的水果品类,也随着珠海金湾特色水果产业的兴起,变得更加唾手可得——当天采摘、当天出货、当天上架的金湾水果,依托便利的交通、稳定的产出,为大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更长的尝鲜时间、更新鲜的品质和更亲民的价格。
部分港澳居民对此有着直观的感受。今年,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的相继落地,越来越多的港澳司机开始北上尝鲜。买水果、摘水果,成为他们来金湾的一大乐趣,港车司机刘可安便是其中一员。
在最近一次回香港的前夕,他一家6口驱车来到金湾航空新城的一家精品水果店,拿到了此前预定的3箱金湾产红心火龙果。“香港很难买到这么好品质的水果,趁着开车北上就多买点,家里人都爱吃。”刘可安说道。

金湾水果高品质、多种类的特点在销售终端体现得尤为明显。据一位百果园水果店的店长反馈,货架上金湾水果的种类正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只有芭乐等水果,增加了桑葚、莲雾、凤梨等精品水果,销售量相当可观。“我们也希望未来珠海水果、金湾水果的占比能进一步提升。”该店长说。

特色果业成就特色农人
9月1日,台风“苏拉”来势汹汹,直奔金湾沿岸而来。在平沙镇宏远农业果园,谭洪波与搭档陈诏组织人手抢收。对于“苏拉”的吹袭,作为年轻新农人的他们,心里却比较有“底”。
信心源自新技术的应用。陈诏表示,他们吸纳了应对2017年“天鸽”的经验教训,采用了先进的抗风矮化高密度种植框架,以应对台风多发的天气。9月2日,台风过境,这里即将上市的8万斤火龙果基本都保住了。

新技术守住了果子,也守住了希望。“现在就盼着丰收上市,让这些水果为我们的生活加点甜。”陈诏说道。
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开放态度,成了金湾果农共同的标签。在绿手指份额农园创始人邹子龙看来,开放、创新、专业的产业形态,是金湾水果产业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邹子龙作为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代表,对此深有体悟。
2010年,邹子龙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来到金湾创业。13年来,他的份额农园走出了一条有机种植的新路,结合特色农业文旅、研学等元素,打造成了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金湾水果跟我们这些果农可谓是‘双向奔赴’。”邹子龙说。

平台赋能打造水果高地
新农人向前的探索,离不开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的助力。据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资金、政策等利好持续向水果产业倾斜,让新农人拥有了在金湾区施展拳脚的天地。
平台赋能,最为直观。2019年,金湾区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获批建立,这是继台创园之后围绕平沙水果打造的又一园区。人才、资本的不断集聚,加速了技术的落地,直接促成了金湾水果品质与种类的提升。
近些年,黑糖芭比莲雾、阳光玫瑰葡萄、台湾长桑等一批新品类的水果“入列”,不断充实金湾名优水果矩阵,金钻凤梨等原有品种的改良也逐见成效。品类多、品质好,成为金湾水果最广为人知的“招牌”。
各级政府的助力也在持续加码。“今年政府趁着水果上市的时候,邀请了一些抖音和小红书的博主,为农场做宣传引流,效果很好。”珠海银基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南雄表示。据他介绍,政府推出了农业设施气象指数保险,农户只需承担20%保险保费,其余80%保险保费由政府补贴。黄南雄所在公司的农场花了13000元购买农业设施气象指数保险,保险保额达到92万多元。

秋夏之交,珠海水果丰收在即,笑容也挂上了果农的眼角。
枝头上,十余万斤红心火龙果等待采收,即将在中秋上市;果棚里,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晶莹剔透,令人垂涎欲滴。金钻凤梨、台湾青枣、毛毛虫桑葚、冰淇淋木瓜等一批曾经依赖进口的特色水果,如今也源源不断地从金湾产出,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果消费市场,丰富了大湾区居民的“果篮子”,也充实了果农们的“钱袋子”。

珠海水果成为市场新宠
“阳光玫瑰印象中都要从日本进口,动辄上百元一斤,现在价格越来越亲民了。”家住前山翠微的吴女士最近发现,超市里的阳光玫瑰葡萄价格普遍来到了近18元一斤,家人的“阳光玫瑰自由”有保障了。她还发现,这些葡萄部分产自金湾,本地葡萄的口感、甜度,不输此前高价购买的进口货。

不仅仅是阳光玫瑰葡萄,巨峰葡萄、金钻凤梨、红心火龙果,这些曾经风靡市场、价格颇高的水果品类,也随着珠海金湾特色水果产业的兴起,变得更加唾手可得——当天采摘、当天出货、当天上架的金湾水果,依托便利的交通、稳定的产出,为大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更长的尝鲜时间、更新鲜的品质和更亲民的价格。
部分港澳居民对此有着直观的感受。今年,随着“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的相继落地,越来越多的港澳司机开始北上尝鲜。买水果、摘水果,成为他们来金湾的一大乐趣,港车司机刘可安便是其中一员。
在最近一次回香港的前夕,他一家6口驱车来到金湾航空新城的一家精品水果店,拿到了此前预定的3箱金湾产红心火龙果。“香港很难买到这么好品质的水果,趁着开车北上就多买点,家里人都爱吃。”刘可安说道。

金湾水果高品质、多种类的特点在销售终端体现得尤为明显。据一位百果园水果店的店长反馈,货架上金湾水果的种类正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只有芭乐等水果,增加了桑葚、莲雾、凤梨等精品水果,销售量相当可观。“我们也希望未来珠海水果、金湾水果的占比能进一步提升。”该店长说。

特色果业成就特色农人
9月1日,台风“苏拉”来势汹汹,直奔金湾沿岸而来。在平沙镇宏远农业果园,谭洪波与搭档陈诏组织人手抢收。对于“苏拉”的吹袭,作为年轻新农人的他们,心里却比较有“底”。
信心源自新技术的应用。陈诏表示,他们吸纳了应对2017年“天鸽”的经验教训,采用了先进的抗风矮化高密度种植框架,以应对台风多发的天气。9月2日,台风过境,这里即将上市的8万斤火龙果基本都保住了。

新技术守住了果子,也守住了希望。“现在就盼着丰收上市,让这些水果为我们的生活加点甜。”陈诏说道。
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开放态度,成了金湾果农共同的标签。在绿手指份额农园创始人邹子龙看来,开放、创新、专业的产业形态,是金湾水果产业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邹子龙作为高素质农业人才的代表,对此深有体悟。
2010年,邹子龙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来到金湾创业。13年来,他的份额农园走出了一条有机种植的新路,结合特色农业文旅、研学等元素,打造成了生态旅游的一张“名片”。“金湾水果跟我们这些果农可谓是‘双向奔赴’。”邹子龙说。

平台赋能打造水果高地
新农人向前的探索,离不开当地政府、行业协会等各方的助力。据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资金、政策等利好持续向水果产业倾斜,让新农人拥有了在金湾区施展拳脚的天地。
平台赋能,最为直观。2019年,金湾区特色水果园艺作物产业园获批建立,这是继台创园之后围绕平沙水果打造的又一园区。人才、资本的不断集聚,加速了技术的落地,直接促成了金湾水果品质与种类的提升。
近些年,黑糖芭比莲雾、阳光玫瑰葡萄、台湾长桑等一批新品类的水果“入列”,不断充实金湾名优水果矩阵,金钻凤梨等原有品种的改良也逐见成效。品类多、品质好,成为金湾水果最广为人知的“招牌”。
各级政府的助力也在持续加码。“今年政府趁着水果上市的时候,邀请了一些抖音和小红书的博主,为农场做宣传引流,效果很好。”珠海银基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南雄表示。据他介绍,政府推出了农业设施气象指数保险,农户只需承担20%保险保费,其余80%保险保费由政府补贴。黄南雄所在公司的农场花了13000元购买农业设施气象指数保险,保险保额达到92万多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