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2条”,力争算力规模全国第一

11月13日,南方+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印发。《实施意见》提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算力生态”等22条意见,明确到2025年广东力争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

进一步夯实自主算力底座基础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ChatGPT推出以来,以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浪潮,各国纷纷布局政策、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抢占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制高点。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东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力争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

自主智能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目前,广东拥有鹏城实验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广深超算中心等重大算力设施平台。

以此为基础,广东将进一步夯实自主算力底座基础,推动实现国内算力自主可控,强化在全国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资源互联互通、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支撑“东数西算”“中国算力网”等国家重要任务。

下一步,通过研发自主算力芯片及工具链,构建完善的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软硬件生态,加快建设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等,广东要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算力枢纽中心,推动在自主智能算力规模上形成显著优势;同时,通过大模型关键技术、前沿级共性关键技术、安全可信技术攻关,形成突破性原创性成果和行业应用,推动广东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实际上,广东是国内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制定较为完备的省份。

2018年,省政府制定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带动广州、深圳等重点地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广东在人工智能政策层面的体系化布局。

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

2022年,广东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相关注册企业约17万家、核心企业900多家,居全国首位。

《实施意见》明确了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目标、定位,提出充分利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重大机遇,推动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挥华为、腾讯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成果应用,在产业引领上形成良好支撑。

为进一步突出粤港澳协同发展特色,《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港澳制度和资源优势,率先提出“数据特区”建设,力争在湾区内建立数据流通规则体系、完善运营机制等方面形成工作探索,提升广东通用人工智能的数据规模和质量。

广东还提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形成区域联动、企业梯次培育、终端产品涌现、应用场景多元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通过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算力算法交易平台建设,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广东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成效显著。气象大模型仅需1.4秒即可完成24小时全球气象预报,预测精度超过传统预报方法;多家医院已落地应用医学影像辅助服务,可在2秒内完成对肺炎的辅助识别,在1分钟内提供诊断参考;交通大模型已在智能客服、智能运营及交通管理等场景落地,高效赋能城市交通管理;全省多个示范高中利用AI智能口语评测技术,累计服务了800余万英语口语考生,智能化测评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也实现了因材施教和师生减负。

下一步,广东将制定出台相关专项政策,超前部署算力,夯实应用产业基础,推进终端产品融合创新,谋划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等大赛,支持一批重点项目,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广东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22条”,力争算力规模全国第一
南方+ 2023-11-13 19:56

11月13日,南方+记者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印发。《实施意见》提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算力生态”等22条意见,明确到2025年广东力争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

进一步夯实自主算力底座基础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ChatGPT推出以来,以大模型、生成式AI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掀起浪潮,各国纷纷布局政策、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加快抢占通用人工智能领域制高点。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广东实现智能算力规模全国第一、全球领先,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力争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

自主智能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目前,广东拥有鹏城实验室、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横琴先进智能计算平台、广深超算中心等重大算力设施平台。

以此为基础,广东将进一步夯实自主算力底座基础,推动实现国内算力自主可控,强化在全国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大型异构算力资源互联互通、协同调度与高效计算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支撑“东数西算”“中国算力网”等国家重要任务。

下一步,通过研发自主算力芯片及工具链,构建完善的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软硬件生态,加快建设国家算力总调度中心等,广东要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算力枢纽中心,推动在自主智能算力规模上形成显著优势;同时,通过大模型关键技术、前沿级共性关键技术、安全可信技术攻关,形成突破性原创性成果和行业应用,推动广东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实际上,广东是国内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政策制定较为完备的省份。

2018年,省政府制定印发《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带动广州、深圳等重点地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系统推进人工智能发展壮大。《实施意见》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广东在人工智能政策层面的体系化布局。

探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

2022年,广东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相关注册企业约17万家、核心企业900多家,居全国首位。

《实施意见》明确了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的目标、定位,提出充分利用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重大机遇,推动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挥华为、腾讯等人工智能领军企业,以及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推动成果应用,在产业引领上形成良好支撑。

为进一步突出粤港澳协同发展特色,《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港澳制度和资源优势,率先提出“数据特区”建设,力争在湾区内建立数据流通规则体系、完善运营机制等方面形成工作探索,提升广东通用人工智能的数据规模和质量。

广东还提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产业基地建设、企业培育等措施,进一步加强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形成区域联动、企业梯次培育、终端产品涌现、应用场景多元的良好产业发展态势;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通过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作用,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算力算法交易平台建设,为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目前,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广东各领域的融合应用成效显著。气象大模型仅需1.4秒即可完成24小时全球气象预报,预测精度超过传统预报方法;多家医院已落地应用医学影像辅助服务,可在2秒内完成对肺炎的辅助识别,在1分钟内提供诊断参考;交通大模型已在智能客服、智能运营及交通管理等场景落地,高效赋能城市交通管理;全省多个示范高中利用AI智能口语评测技术,累计服务了800余万英语口语考生,智能化测评在教育评价中的应用也实现了因材施教和师生减负。

下一步,广东将制定出台相关专项政策,超前部署算力,夯实应用产业基础,推进终端产品融合创新,谋划人工智能产品创新和应用创新等大赛,支持一批重点项目,积极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