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书记谈“百千万工程”|杨跃龙: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尖峰”

1993年,在村里的农耕土地被统征时,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村民谁都没想到,20多年后,凭借物业租赁服务,尖峰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约1100万元。 2023年全年联合社持10股的退休老人每月平均分配约1950元,其他持10股的股民每月平均分配约1300元。

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

尖峰村位于黄杨河西岸,尖峰山北侧。全村由水塘上下村、象山新村、尖峰旧村组成。1993年,面对农耕土地被统征后的发展困境,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尖峰村紧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机遇,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临街商铺、厂房出租为核心的物业租赁服务,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仅如此,面对村内存在的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尖峰村打出“党员带头+民主议事”组合拳,在村内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民共建共享“和美尖峰”的发展格局。

“未来,尖峰村将锚定‘幼有托、老有养、病有医、居则安、住则美’的愿景,高质量落实‘百千万工程’,以物业经济领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共建共享提高善治水平,持续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尖峰’。”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说。

党员当好“主力军”

村民做好“主人翁”

2023年,杨跃龙参加了由市里组织开展的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当他看到浙江安吉坚持以红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基层党组织真正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先进”的良好局面时,他不禁想到了自己刚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时的事情。

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

2012年,在杨跃龙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他发现,村民普遍对村“两委”表现出不信任,有的村民甚至有“换再多的干部也没用”的想法,这导致村里的许多工作无法开展。

杨跃龙虽然心里很着急,但他也很清楚,只有搞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为此,杨跃龙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诉求。在逐户走访的过程中,他慢慢摸清了村民不信任的根源所在,是村集体利益分配问题。

了解清楚村民的诉求,杨跃龙和村“两委”认真研究解决方案,发动党员逐户做工作,打出“党员带头+民主议事”组合拳,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赢回了群众对村“两委”的支持。

此次经历,让杨跃龙真切感受到,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

在杨跃龙的带领下,近十年来,尖峰村坚持围绕“强党建,优结构”的原则,打造了一支懂农村、爱农村、有经验、有活力的工作队伍。同时,坚持共建共享提高善治水平,形成党务众人议、村务众人管、财务众人清、大事众人定、廉情众人督、结果众人评“六众工作法”。通过打造“村规民约三字经墙”、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等举措,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激发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盘活低效物业

改善人居环境

尖峰村尖峰建材城内,运输建材的车辆来来往往。驾驶在崭新的沥青路上,不仅村民们觉得舒坦,商户们也觉得暖心。“投资60万元翻新路面,不仅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也是为了提升营商环境。路修好了,村民住得开心,商户们做生意也做得开心。”杨跃龙笑道。

尖峰建材城是尖峰村“二次创业”的成果。自1993年,村里农耕土地被国家统征后,尖峰村就依托地理优势,确定了以厂房、铺位出租和商住房开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并利用商铺集聚优势,二次创业打造尖峰建材城,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租金收入。

截至目前,尖峰村现有物业面积29884.04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5373平方米,商业铺位220余间、面积24511.04平方米,另有可租赁土地70200平方米。现已完成尖峰前路沿街风貌整治工程,大幅提升商铺租金。

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尖峰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尖峰村道路硬底化率达100%,修缮、增铺生活排污管道约1200米,有效改善了村内污水横流的环境问题。同时,村内组织开展“三清三改”行动、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等,大力改善村内卫生环境。

“下一步,我们计划盘活村内的一些低效物业,把旧饮料厂、旧幼儿园改造为高级写字楼和公寓楼,引进商业业态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新青六路和中兴南路闲置土地,在政策允许和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争取至2026年年底村集体收入增加约200万元。”杨跃龙表示,将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村内发展重点,坚持以物业经济持续领跑乡村振兴,并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高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

文字:陈怡蓁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村书记谈“百千万工程”|杨跃龙: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尖峰”
珠海特区报 2024-01-12 07:02

1993年,在村里的农耕土地被统征时,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村民谁都没想到,20多年后,凭借物业租赁服务,尖峰村集体经济收入能达到约1100万元。 2023年全年联合社持10股的退休老人每月平均分配约1950元,其他持10股的股民每月平均分配约1300元。

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

尖峰村位于黄杨河西岸,尖峰山北侧。全村由水塘上下村、象山新村、尖峰旧村组成。1993年,面对农耕土地被统征后的发展困境,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尖峰村紧抓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机遇,依托地域优势,大力发展临街商铺、厂房出租为核心的物业租赁服务,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仅如此,面对村内存在的基层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尖峰村打出“党员带头+民主议事”组合拳,在村内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村民共建共享“和美尖峰”的发展格局。

“未来,尖峰村将锚定‘幼有托、老有养、病有医、居则安、住则美’的愿景,高质量落实‘百千万工程’,以物业经济领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坚持共建共享提高善治水平,持续发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尖峰’。”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说。

党员当好“主力军”

村民做好“主人翁”

2023年,杨跃龙参加了由市里组织开展的村党组织书记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专题培训班。当他看到浙江安吉坚持以红色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通过基层党组织真正将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形成“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先进”的良好局面时,他不禁想到了自己刚担任村党总支书记时的事情。

斗门区井岸镇尖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跃龙。

2012年,在杨跃龙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之初,他发现,村民普遍对村“两委”表现出不信任,有的村民甚至有“换再多的干部也没用”的想法,这导致村里的许多工作无法开展。

杨跃龙虽然心里很着急,但他也很清楚,只有搞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为此,杨跃龙常常放弃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诉求。在逐户走访的过程中,他慢慢摸清了村民不信任的根源所在,是村集体利益分配问题。

了解清楚村民的诉求,杨跃龙和村“两委”认真研究解决方案,发动党员逐户做工作,打出“党员带头+民主议事”组合拳,最终妥善解决了问题,赢回了群众对村“两委”的支持。

此次经历,让杨跃龙真切感受到,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

在杨跃龙的带领下,近十年来,尖峰村坚持围绕“强党建,优结构”的原则,打造了一支懂农村、爱农村、有经验、有活力的工作队伍。同时,坚持共建共享提高善治水平,形成党务众人议、村务众人管、财务众人清、大事众人定、廉情众人督、结果众人评“六众工作法”。通过打造“村规民约三字经墙”、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等举措,广泛动员村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激发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

盘活低效物业

改善人居环境

尖峰村尖峰建材城内,运输建材的车辆来来往往。驾驶在崭新的沥青路上,不仅村民们觉得舒坦,商户们也觉得暖心。“投资60万元翻新路面,不仅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也是为了提升营商环境。路修好了,村民住得开心,商户们做生意也做得开心。”杨跃龙笑道。

尖峰建材城是尖峰村“二次创业”的成果。自1993年,村里农耕土地被国家统征后,尖峰村就依托地理优势,确定了以厂房、铺位出租和商住房开发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并利用商铺集聚优势,二次创业打造尖峰建材城,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租金收入。

截至目前,尖峰村现有物业面积29884.04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5373平方米,商业铺位220余间、面积24511.04平方米,另有可租赁土地70200平方米。现已完成尖峰前路沿街风貌整治工程,大幅提升商铺租金。

为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尖峰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工程。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下,尖峰村道路硬底化率达100%,修缮、增铺生活排污管道约1200米,有效改善了村内污水横流的环境问题。同时,村内组织开展“三清三改”行动、建立健全农村厕所长效管护机制等,大力改善村内卫生环境。

“下一步,我们计划盘活村内的一些低效物业,把旧饮料厂、旧幼儿园改造为高级写字楼和公寓楼,引进商业业态功能,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新青六路和中兴南路闲置土地,在政策允许和大环境向好的情况下,争取至2026年年底村集体收入增加约200万元。”杨跃龙表示,将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村内发展重点,坚持以物业经济持续领跑乡村振兴,并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良好营商环境,提高村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

文字:陈怡蓁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