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衷心感谢你们,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澳门居民陈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前不久,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运用“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帮助陈女士解决了打官司胜诉却无法收回140万元标的的难题。
这是市司法局不断丰富涉外法治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先行先试,统筹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努力为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珠海智慧”、提供“珠海方案”。
引领打造一流涉外法治平台
推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2021年12月,市司法局成立全国首家跨区域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于去年8月正式入驻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

涉外中心成立了由379名珠(琴)澳律师、调解员、涉外公证员组成的法律服务团,吸引了“司法部公证理论与人才培训基地粤澳公证与实践教学中心”等14家机构挂牌入驻,以即将落成的“澳门新街坊”项目需求为导向,将广东传统文化习俗与港澳同胞生活习惯有机结合,融合咖啡的“磨”和中国茶文化的“和”,在涉外调解中通过不断“磨”与“和”化解纠纷,总结提炼出“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2023年,该中心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及企业提供服务近3000人次、面对面解决疑难复杂法律问题32宗,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入选的唯一法治案例。
1月18日,市司法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务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签署法律事务紧密合作备忘录,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凝聚合力推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
据了解,近年来,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探索内地与港澳“资格互认”,推动出台港澳建筑、旅游、医药等专业人员在横琴执业相关法规,在全省首次汇编约250万字的澳门法律制度参考资料,举办“珠港澳律师训练营”,印发《“一问二答”珠澳两地法律指引手册》,推进“服务港澳普法行”品牌建设,发放《港澳车北上法律知多D》图文包,录制的106期“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节目将陆续在澳门广播电视台播出,不断推进珠港澳法律服务跨境便利化。
整体推进法律服务产业发展
精准帮助企业应对法律风险
近年来,珠海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助力内地对港澳法律服务业开放取得了新突破,在全国率先设立粤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连续3年圆满完成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工作,吸引43名大湾区律师到珠海执业,目前全市有涉外律师事务所17家,联营律师事务所5家,其中2家入选全国首批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
与此同时,市司法局着力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出台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等服务产业发展的系列文件,联合工商联、工信、商务、民政等部门建立法律服务企业“出海”工作联动机制;围绕珠海产业体系,组织10家律师事务所与10家制造业行业协会结对共建;成立“法先锋”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团,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亚洲通用航空展等重大经贸活动提供驻场法律服务。
在服务企业方面,去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发挥统筹职能,联合拱北海关举办进出口企业“法治体检”,开展知识产权、涉外商事规则、RCEP政策解读系列宣讲活动;与市委外办联合主办涉外法律及外事服务企业“走出去”宣讲交流会,协助市贸促会邀请律师、专家深入重点对外贸易企业开展合规培训,进行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大力开展法治保障“一带一路”、企业知识产权等“深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专家库”和“中拉法律服务团”,发布“珠海涉外律师人才库”名单,助力企业安全、便利、高水平“走出去”。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燕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不断提升珠海涉外法律服务供给效能,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治建设新高地。

“衷心感谢你们,解决了我的心头大患!”澳门居民陈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前不久,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运用“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帮助陈女士解决了打官司胜诉却无法收回140万元标的的难题。
这是市司法局不断丰富涉外法治实践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司法局坚持先行先试,统筹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努力为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珠海智慧”、提供“珠海方案”。
引领打造一流涉外法治平台
推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2021年12月,市司法局成立全国首家跨区域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并于去年8月正式入驻琴澳国际法务集聚区。

涉外中心成立了由379名珠(琴)澳律师、调解员、涉外公证员组成的法律服务团,吸引了“司法部公证理论与人才培训基地粤澳公证与实践教学中心”等14家机构挂牌入驻,以即将落成的“澳门新街坊”项目需求为导向,将广东传统文化习俗与港澳同胞生活习惯有机结合,融合咖啡的“磨”和中国茶文化的“和”,在涉外调解中通过不断“磨”与“和”化解纠纷,总结提炼出“咖啡+茶”涉外调解工作法。2023年,该中心为在大湾区工作生活的港澳居民及企业提供服务近3000人次、面对面解决疑难复杂法律问题32宗,获评“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是广东省入选的唯一法治案例。
1月18日,市司法局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法务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签署法律事务紧密合作备忘录,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凝聚合力推进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
据了解,近年来,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探索内地与港澳“资格互认”,推动出台港澳建筑、旅游、医药等专业人员在横琴执业相关法规,在全省首次汇编约250万字的澳门法律制度参考资料,举办“珠港澳律师训练营”,印发《“一问二答”珠澳两地法律指引手册》,推进“服务港澳普法行”品牌建设,发放《港澳车北上法律知多D》图文包,录制的106期“你问我答”粤澳法律直播间节目将陆续在澳门广播电视台播出,不断推进珠港澳法律服务跨境便利化。
整体推进法律服务产业发展
精准帮助企业应对法律风险
近年来,珠海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助力内地对港澳法律服务业开放取得了新突破,在全国率先设立粤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连续3年圆满完成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工作,吸引43名大湾区律师到珠海执业,目前全市有涉外律师事务所17家,联营律师事务所5家,其中2家入选全国首批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
与此同时,市司法局着力推进“产业链+法律服务”,出台法治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等服务产业发展的系列文件,联合工商联、工信、商务、民政等部门建立法律服务企业“出海”工作联动机制;围绕珠海产业体系,组织10家律师事务所与10家制造业行业协会结对共建;成立“法先锋”助企公共法律服务团,为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亚洲通用航空展等重大经贸活动提供驻场法律服务。
在服务企业方面,去年以来,市司法局积极发挥统筹职能,联合拱北海关举办进出口企业“法治体检”,开展知识产权、涉外商事规则、RCEP政策解读系列宣讲活动;与市委外办联合主办涉外法律及外事服务企业“走出去”宣讲交流会,协助市贸促会邀请律师、专家深入重点对外贸易企业开展合规培训,进行国际化经营合规风险排查;大力开展法治保障“一带一路”、企业知识产权等“深调研”,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建立“‘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专家库”和“中拉法律服务团”,发布“珠海涉外律师人才库”名单,助力企业安全、便利、高水平“走出去”。
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小燕表示,接下来,该局将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不断提升珠海涉外法律服务供给效能,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治建设新高地。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