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悦读(2024年4月12日)

“历经千劫,只为归潮”

——我读陈崇正的《归潮》

□ 杨 毅

陈崇正的《归潮》围绕潮州碧河镇两个家族百年来的漫长情谊和几代人的“归潮”历程,展现潮州人恋土归乡的家国情怀,连带出民居改造与文化传承的副线,时间上的双线结构,在历史与现在、本土与异域、海内与海外间引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性与世界性交汇的问题。《归潮》的整体叙事节奏较为紧凑,涉及两大家族百年间的四代人,但重心不在于刻画人物,而更多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展现潮州人特有的人格精神与家国情怀,就像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历经千劫,只为归潮”——这无疑是小说的点睛之笔和主题所在,也构成小说叙事的动力。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与揭阳、汕头、梅州接壤,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资料显示,潮汕先民在明中叶时期就为谋生,从事海上贸易到东南亚各地,开启大规模移民潮,道光至光绪年间达到高潮,涌现出代表人物。《归潮》从1922年的台风(“八二风灾”)写起,跨越1939年潮州府沦陷,到当下传统民居的活化改造,其间夹杂着两个家族百年来的渊源。

“八二风灾”过后,来自梅花村的陈洪礼和林厝围的林汉先两个年轻人计划着“过番”。“所谓过番便是漂洋过海,旧时坐着红头船,由碧河转入韩江出海,如今则是火轮船,到暹罗等东南亚国家去讨生活。”两人的过番最初只是为了在新的地方谋求发展,赚钱修复祠堂。但孟先生对他们说得更加深远:“灾难的发生和消解,有时却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是家国情怀,又是什么让潮人虽九死其犹未悔,愈艰难愈团结,一场风灾,有人寄钱寄物有人赶回来救灾,便可见世界潮人,人心归潮。”“历经千劫,只为归潮。潮人从未忘本,更不敢愧对祖宗神明。”正是本着潮人的这种家国情怀,陈洪礼和林汉先在暹罗开创出的事业,无论是经商还是教书,都是潮人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更不敢忘记家乡人的嘱托,比如陈洪礼坚持在新南学校教中文。

这种家国情怀用英顺伯的话说就是“不能忘本”,联系到林汉先兄弟四人取名“先忠后孝”,足见先辈们和这代人对家国关系的理解和坚守。无论是林阿娥的万里归家还是林家兄弟的为国牺牲,都将潮人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林阿娥一直因丈夫林汉先的死,对陈洪礼心存芥蒂,陈洪礼的孙子陈锦桐起初并不理解,却也由此开启了对家族历史的探秘之旅,最终找到了林汉先的遗信,弄清了两代人的归潮事迹,也澄清了事实,举办名为《归潮》的展览,借助视频的形式传播,在海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这表明即便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未必全然清晰,后人通过不懈探寻,仍能还原家族历史的真相。《归潮》用跨越百年的时间写了几代人的归潮故事,在前赴后继的背后更是文化的传承。

《归潮》借英顺伯之口说他们这代人的过番,只是为了做苦力讨生活:“但是现在不同,华人想要在外面立足,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得有头脑,还得有学问懂是非,最重要的,还得不能忘本。”对于潮人来说,最不能忘的,“是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潮州话,我们的传统文化”。

《归潮》最明显的是在物质层面对陈家祠堂和碧河书楼的改造,这同时构成小说的副线。中国人自古就有认祖归宗的情结,潮州人似乎尤为如此,在外赚钱后最先做的就是修复祠堂,这关系到潮人对家族血脉的重视。

《归潮》用了很大篇幅来写木雕、潮戏、鱼生、英歌舞等今天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还夹杂着潮汕方言,但没有过多关注民俗文化的附加功能,更多还是作为活的遗产加以展现。

陈崇正让《归潮》中的人物找寻未曾逝去的历史碎片,又通过对现实遗存的修缮和改造来进行人文景象的展示,倾向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留,达成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展演。在两个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这座人文与地理交织的地方古镇,得以新的面貌重新示人:通过改造、展示和传播相结合的实践,物质遗存、历史文化乃至精神血脉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据资料统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约230万人,除港澳台同胞外,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其他欧洲国家,其中旅居泰国侨胞近50万人,全世界共有各类潮团组织173个。用小说中黄博琳问林雨果的话说是:“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那究竟什么是潮州?”林雨果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她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心安随处家庙,潮平四海归来”。

斯有何乐,如少水鱼

——浅论卢一萍长篇小说《少水鱼》的艺术特色与主题

 □ 朱 珠

《少水鱼》虽围绕着李氏新唐的种种展开,却是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将整段征程揉碎,随后环环相扣,拼接而成。在创作谈中,卢一萍透露了这种多重叙事视角写作方式的缘起:那时刚进入军艺文学系读书的他雄心勃勃,“恨不能马上就写出伟大的小说,当时想写的就是《乡村诗篇》(《少水鱼》前名)——我要写一部《大地硕果》和《喧哗与骚动》那样的大作。”等作品真正完成、出版,30年已逝,然成稿框架仍可看出对福克纳意识流叙述模式的接受与创新,原初的雄心珍在。此外,卢一萍所作《天堂湾》收录的小说《乐坝村杀人案》,便是通过不同人物视角回溯一起历史遗留的杀人案,对于不同视角的处理与运用,作者并非首次。

《少水鱼》正文分“金、木、水、土、火”五章,每章又设若干小节,通过16位人物的视角穿插讲述李宗羲带领新唐人民征战、迁徙的百年历史。如在章节“金”中,李宗羲与燕古雪的交叉叙述共同缔造了一个“贫苦皇帝复仇反爱上仇人妻女”的故事:一方面,读者通过李宗羲视角得知事情原委,另一方面又感受着燕古雪母女的走投无路——“她已确认了自己的处境——自己不再是知府家的千金小姐,而是一个被父亲的仇人报复、侥幸被这个男人救到海上的、正在逃命的小女子。”作者还在此处玩了个文字游戏,对于燕古雪是否知道面前这男人就是灭门的仇人,文中并没有明说,在摇摆跌宕的讲述中,事实变得暧昧,真相被两人汹涌的情感抹去。

故事在多重叙述视角下变得更加立体,其真实性也随之提高,但此处所谈的“真实”依旧停留在小说文本的层面,作者的野心却不止于此,而是向外落到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李氏的征程从19世纪初开始,自大巴山南麓流徙到江南,再从东海荒岛逆长江远征回大巴山南麓,其间经历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清帝退位、军阀割据、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文中也不时穿插民间的歌谣唱词,甚至直接贴出《乐坝志》与《集州文史》的详实记载,让一则看似虚构的故事真假难辨,好似一册残缺续集的野史。然而结语中作者再次出面,戏剧性地称故事——“均为亡魂所述”。于是,小说世界的虚构入侵着读者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在反复提醒自己“这只是故事”之余,又不得不接受故事本身对于现实的戏仿,“少水鱼”的困境也从文本转移到现实中的我们身上。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偶然读到的四句偈语,与高中时代在嘉陵江边徘徊的卢一萍脑中冒出的想法不谋而合,原本的书名也被立即更换,“相较于‘乡村诗篇’中狭隘诗意的表达,‘少水鱼’更能触及人类生存的本质。”

小说里作者多次运用了这个意象。引章中,忘情的欢爱后,李宗羲一命呜呼,魂魄升空,看到楚楚可怜的艾莉娅,他想要重回自己的躯壳,“他的灵魂不想再是一只蜻蜓,而是一尾少水鱼,他不顾一切地从搁浅的旱地挣扎进水中,再次与肉体结为一体。”肉体是装载生命的水,而灵魂是鱼,易老的肉体难以承受灵魂的长青,而若无肉体,就再无任何行动力可言,于是他用尽全力,因爱重焕新生。

卢一萍在创作论中坦言:“小说虽然有一个流徙的背景,但是,这还是部爱情小说,有不少爱的描写。”《少水鱼》的故事曲尽对于爱恋、情欲的描绘,男女关系错综而复杂,其中以分别围绕着林景芳、李娥儿、陆云珠展开的多角关系篇幅较长。“少水鱼”的意象往往在描绘角色的爱而不得时,悄然而至,如李方吾在求爱于林景芳而不得时,只想踏入江水中,“在岸上,我就是少水鱼,会因缺水而死去。”人似鱼则爱如水,爱欲得不到回应的人,终究是一条在干涸水池中挣扎的鱼,死在滔滔的江海前。

斯有何乐?如少水鱼。《少水鱼》是历经近30年吟诵而成的诗人之语,让这偏离历史轨迹的一行人,得以保留爱恨的纠缠与征途的印迹。

《湾韵》洋溢会同村

□ 步 缘

《湾韵》副刊创办两周年了!3月28日,“笔耕绿意·文韵长存”——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创刊两周年活动在充满故事的会同古村举行。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村落,老中青三代聚集在一起,共同熏陶文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湾韵》副刊,已迈入了两周年的里程碑。对时间而言,两年或许不过是弹指一挥;然而,对于一份报纸的副刊,这版面的大小,文章的数量,却足以令人激动。如果说,今日的会同村弥漫着文学的气息,那么,不妨说这份副刊正以其丰富的文艺气息,期待着更多人的品鉴、传颂和创作。我想,珠海所自豪的,定是那场简朴而又庄重的副刊庆典。它与古村进行了一次深情的对话,仿佛在共鸣,又像在诉说。

活动现场,《湾韵》副刊生日蛋糕已被切成小块。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湾韵》副刊“名家笔下的珠海作品精选”朗诵正精彩上演。我深感文学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优秀的作品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向读者传递着高品质的生活美学。也许就在此刻,生活美学正透过文学作品,缓缓地渗透到每一位在场者的心灵深处。

《湾韵》副刊就像是珠海的文学树叶,绿色、饱满、充满生机。在这片绿叶上,每一篇文字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令人心潮澎湃,为之一振。这些文艺作品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激发着人们的热情,使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今日的会同村是属于文学的。不时会有名家的身影出现:“多栖”作家潘军;作家、《花城》原主编田瑛;作家、《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作家、《滇池》主编包倬;诗人卢卫平等。他们或是文学界的巨匠,或是当代文坛的翘楚,他们的到来,为这个小村落带来了更多的文学气息和活力。

“湾韵·名家对谈”环节,文学的探讨成为了一道绚烂的风景。嘉宾讨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作家蒋子龙精辟地指出:“城市文学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珠海,这座海滨城市,守护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瑰宝。在会同古村这片静谧的土地上,文学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精神的归宿。在这片神圣的土壤上,文学如影随形,与每位访客不期而遇,引领他们与自己深邃的内心世界深情相拥,与悠久的历史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无论他们踏足于喧嚣的都会还是安详的乡村,这个地方总能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文学的乐园。在这里,他们以文字为桥,消弭年龄的隔阂,击碎地域的界限,共同探讨文学之美与深邃价值。

这不仅是一场灵魂的盛宴,一次思维的狂欢,更是文学无穷魅力的一次尽情绽放,一次鲜活的生命体验。广播电视主播们踏入了会同古村,用充满深情的嗓音演绎了经典篇章,让文字跃然于空中,声音穿越了时空,空气中弥漫着文学的魅力。他们的朗诵犹如动听的旋律,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他们的声音宛如灵巧的钥匙,轻轻地打开了在场者的心扉。

一群人聚首一堂,共庆副刊诞生,这是城市之幸。他们有的沉思,有的翻阅《湾韵》副刊,如鱼入海,尽情遨游于文学的海洋。在这里,文学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将他们的心灵紧紧相连,让他们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在溢满文学气息的会同古村,文学不是僵硬的字母序列,而是生活态度的体现、情感的释放、精神的归宿。老中青三代在此会聚,除了沉浸于文学的熏陶,更多是对文学及艺术的传承。

珠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她能让文字落地生根、思想绽放花朵,孕育出充满智慧、力量和深度的佳作。正如《滇池》主编包倬在此次盛会“湾韵·名家对谈”中所说:“希望未来珠海的作家能够继续写出像大海一样包容宽广、奔涌向前的作品。”

一份报纸副刊,不单是一份登载文艺作品的园地,其价值远远大于发表园地这个层面:不仅为作者与读者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心灵家园,也为一座城市涵养了文明的厚度。《湾韵》副刊同样是珠海文化的符号性存在。打造一个文学的家园,是珠海人的梦想,每个人都能在这块园地里,用文字捕捉生活的琐碎,用故事传递情感与智慧。

《湾韵》副刊犹如春风,唤醒了珠海文艺的勃勃生机。新时代珠海因之而更具“温度”和“质感”,“湾区文化”的标识愈发熠熠生辉,文化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也更加密切。

活动在意犹未尽中落幕,我踏着石板路,微风轻拂。空中依旧回荡着一篇篇经典之作,那是蒋子龙《高高的十字门》的雄浑,是曾维浩《一个珠海人致朋友》的生机勃勃,是卢卫平《风雨桥》的乡愁,是舒婷《日落白藤湖》的浪漫。这些声音穿越时空的隔阂,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文学和生活、文学和人类、文学和激情,这些看似相去甚远的元素,实际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正是借助副刊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文学照亮了城市文明的灯塔,引领着人们不断前行。

红色续传的人文温情

——张琳小小说《水酒》赏析

□ 万雪萍

清晨,我翻看着散发墨香的《作家文摘》(2024年2月27日刊),小小说《水酒》映入眼帘。读完后,心绪难以平复。苏北大运河畔这片神秘土地上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作者抓住了战士处于饥寒交迫的特殊瞬间,从而带给了读者特别的感动和涌上心头的酸楚。

该小小说文字简洁精练,它截取了邂逅一群最可爱的人、重温水深火热的年代这两个情节,通过符合思维和自然规律的技法嫁接而成。作者巧妙地利用它们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让作品浑然天成,使之成为一篇意蕴丰赡的小小说。

作者以酒为叙事道具,采用插叙的方式,将当下与过往有机地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我”在一次异地饭局认识了率真豪爽的老乡,应邀与老乡相聚,过渡到抗日前辈的后代团结之聚,接着对水酒诠释的仪式,让大家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时代场景。

该小小说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中既写出了红后代对前辈们的恭敬和敬仰之情;也写出了指导员爱护战士、体恤下情的品格。这温暖而细微的情绪流动被作者写得一波三折,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先烈顽强意志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如果换成自己,又冷又饿,别说英勇突围,命都快没了。

当我细读文本时,体味到了文学之美和它的内在精微之处。比如:指导员扭身对通信员耳语几句,通信员狸猫般灵巧,迅速消失在夜色里……通信员干啥去了?去提水,那么他提水干吗?原来是为了让酒壶里的酒变得多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战士都能喝两口……这就是文字的美与精。

《水酒》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作者成功地运用叙述策略,写出了人与人的不一样,他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人物的完美,如文中所述:连长想独自抿一口酒,这独自两字让真实的人性跃然纸上。

小小说展开故事叙述时,写到连长的酒壶让冷得打哆嗦的战士们瞩目,而连长也很冷,本想抿一口酒,却听到满战壕吸鼻子的声音,连长想这酒哪里喝得了呢,而且自己握酒壶的手又被指导员攥住了,酒就更喝不了了,这一连串精彩的动作描写让读者深感迷惑,这后面会发生什么呢?指导员想干什么呢?

接着出现了在酒壶里加水、指导员让大家都喝两口的场景,然后指导员喝着掺水的酒还悄声自语道:咦,身子发暖了。通信员心有灵犀,及时配合指导员表示也感觉不冷了,于是战士心中便有了一股暖流的惊喜。

看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指导员是在想方设法化解战士被困的紧张和环境的艰“冷”。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我惊叹作者的构思能力,这样的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说是喝酒,其实壶里的酒少得可怜,跟喝水差不多,冷水怎么能驱寒呢?但是人家指导员却洞察到战士们想喝酒的心思啊,那就必须要迎合呀。指导员就想出了一个假戏真做的计划,他非常投入地把水当成酒喝,这是多么睿智与淡定。所以究竟喝的是水还是酒,是不是鼓励的影响,是不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这些已不重要了,关键是作者成功地调动了读者的深度参与。

作者把伏笔、悬念、高潮铺设到合理的阶段,也透射出连长、指导员、通信员他们之间动作语言诙谐背后心灵“热”的凝聚,这正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所在。

《水酒》写出了节奏感,让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绪达到层层递进,也让故事有了独特的亮点。作者敏锐地把握了思想的制高点,实现了立意上的突破。作者饱蘸深情地讴歌了湖西子女为新中国的解放,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红色题材创新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是作者依据自身的愿望进行加工提纯,以表达观点、情感、理念的需要,使人欣然接受,而又耐人寻味,这样自然比单一的说教要有血有肉丰腴得多。

《水酒》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充满画面感和质感。又有了结尾的情感起伏和情绪上的共鸣,让该小小说显得别有一番意趣。

《海原大地震记》

一本文献性纪实作品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23年6月第1版)

 

1920年12月16日,夜8时16分9秒,“甘肃海原地忽大震”,兰州初震时长约7分钟,海原初震时长超10分钟,震级里氏8.5级,强烈震感波及13省区,震区达170余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超出中国版图,越南河内地震观测站、瑞典乌普萨拉地震观测台、日本东京地震观测台等全球96个地震台、站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波,令世界绝望的是日本东京地震观测台在10分钟时间间隔里,记录到了海原地震绕地球两圈的地震面波。灾民以及国际社会都认为“世界末日到了”。1921年兰州白塔山文昌庙重建,碑文用“环球大震”四字定义了这次地震。

《海原大地震记》一书,20万字,89则短文,补救性地记述了这场灾难。

作者深入海原地震断裂带,走访了11个县市,以“灾害事件、群体记忆、口述实录”的书写方式,再现了海原大地震灾害的口头描述,既魔幻又真实,是一本文献性纪实作品。

封面图: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悦读(2024年4月12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4-12 13:12

“历经千劫,只为归潮”

——我读陈崇正的《归潮》

□ 杨 毅

陈崇正的《归潮》围绕潮州碧河镇两个家族百年来的漫长情谊和几代人的“归潮”历程,展现潮州人恋土归乡的家国情怀,连带出民居改造与文化传承的副线,时间上的双线结构,在历史与现在、本土与异域、海内与海外间引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地方性与世界性交汇的问题。《归潮》的整体叙事节奏较为紧凑,涉及两大家族百年间的四代人,但重心不在于刻画人物,而更多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展现潮州人特有的人格精神与家国情怀,就像小说中反复提到的:“历经千劫,只为归潮”——这无疑是小说的点睛之笔和主题所在,也构成小说叙事的动力。

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位于韩江中下游,与揭阳、汕头、梅州接壤,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资料显示,潮汕先民在明中叶时期就为谋生,从事海上贸易到东南亚各地,开启大规模移民潮,道光至光绪年间达到高潮,涌现出代表人物。《归潮》从1922年的台风(“八二风灾”)写起,跨越1939年潮州府沦陷,到当下传统民居的活化改造,其间夹杂着两个家族百年来的渊源。

“八二风灾”过后,来自梅花村的陈洪礼和林厝围的林汉先两个年轻人计划着“过番”。“所谓过番便是漂洋过海,旧时坐着红头船,由碧河转入韩江出海,如今则是火轮船,到暹罗等东南亚国家去讨生活。”两人的过番最初只是为了在新的地方谋求发展,赚钱修复祠堂。但孟先生对他们说得更加深远:“灾难的发生和消解,有时却更能让人明白什么是家国情怀,又是什么让潮人虽九死其犹未悔,愈艰难愈团结,一场风灾,有人寄钱寄物有人赶回来救灾,便可见世界潮人,人心归潮。”“历经千劫,只为归潮。潮人从未忘本,更不敢愧对祖宗神明。”正是本着潮人的这种家国情怀,陈洪礼和林汉先在暹罗开创出的事业,无论是经商还是教书,都是潮人两条并行不悖的路线,更不敢忘记家乡人的嘱托,比如陈洪礼坚持在新南学校教中文。

这种家国情怀用英顺伯的话说就是“不能忘本”,联系到林汉先兄弟四人取名“先忠后孝”,足见先辈们和这代人对家国关系的理解和坚守。无论是林阿娥的万里归家还是林家兄弟的为国牺牲,都将潮人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原来林阿娥一直因丈夫林汉先的死,对陈洪礼心存芥蒂,陈洪礼的孙子陈锦桐起初并不理解,却也由此开启了对家族历史的探秘之旅,最终找到了林汉先的遗信,弄清了两代人的归潮事迹,也澄清了事实,举办名为《归潮》的展览,借助视频的形式传播,在海内外引起不小的轰动。这表明即便是历史的亲历者也未必全然清晰,后人通过不懈探寻,仍能还原家族历史的真相。《归潮》用跨越百年的时间写了几代人的归潮故事,在前赴后继的背后更是文化的传承。

《归潮》借英顺伯之口说他们这代人的过番,只是为了做苦力讨生活:“但是现在不同,华人想要在外面立足,光有力气是不行的,还得有头脑,还得有学问懂是非,最重要的,还得不能忘本。”对于潮人来说,最不能忘的,“是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潮州话,我们的传统文化”。

《归潮》最明显的是在物质层面对陈家祠堂和碧河书楼的改造,这同时构成小说的副线。中国人自古就有认祖归宗的情结,潮州人似乎尤为如此,在外赚钱后最先做的就是修复祠堂,这关系到潮人对家族血脉的重视。

《归潮》用了很大篇幅来写木雕、潮戏、鱼生、英歌舞等今天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还夹杂着潮汕方言,但没有过多关注民俗文化的附加功能,更多还是作为活的遗产加以展现。

陈崇正让《归潮》中的人物找寻未曾逝去的历史碎片,又通过对现实遗存的修缮和改造来进行人文景象的展示,倾向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留,达成对文化遗产的活化展演。在两个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这座人文与地理交织的地方古镇,得以新的面貌重新示人:通过改造、展示和传播相结合的实践,物质遗存、历史文化乃至精神血脉都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据资料统计,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约230万人,除港澳台同胞外,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其他欧洲国家,其中旅居泰国侨胞近50万人,全世界共有各类潮团组织173个。用小说中黄博琳问林雨果的话说是:“海内一个潮州,海外一个潮州,那究竟什么是潮州?”林雨果没有给出答案,或者说她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心安随处家庙,潮平四海归来”。

斯有何乐,如少水鱼

——浅论卢一萍长篇小说《少水鱼》的艺术特色与主题

 □ 朱 珠

《少水鱼》虽围绕着李氏新唐的种种展开,却是以不同人物的视角将整段征程揉碎,随后环环相扣,拼接而成。在创作谈中,卢一萍透露了这种多重叙事视角写作方式的缘起:那时刚进入军艺文学系读书的他雄心勃勃,“恨不能马上就写出伟大的小说,当时想写的就是《乡村诗篇》(《少水鱼》前名)——我要写一部《大地硕果》和《喧哗与骚动》那样的大作。”等作品真正完成、出版,30年已逝,然成稿框架仍可看出对福克纳意识流叙述模式的接受与创新,原初的雄心珍在。此外,卢一萍所作《天堂湾》收录的小说《乐坝村杀人案》,便是通过不同人物视角回溯一起历史遗留的杀人案,对于不同视角的处理与运用,作者并非首次。

《少水鱼》正文分“金、木、水、土、火”五章,每章又设若干小节,通过16位人物的视角穿插讲述李宗羲带领新唐人民征战、迁徙的百年历史。如在章节“金”中,李宗羲与燕古雪的交叉叙述共同缔造了一个“贫苦皇帝复仇反爱上仇人妻女”的故事:一方面,读者通过李宗羲视角得知事情原委,另一方面又感受着燕古雪母女的走投无路——“她已确认了自己的处境——自己不再是知府家的千金小姐,而是一个被父亲的仇人报复、侥幸被这个男人救到海上的、正在逃命的小女子。”作者还在此处玩了个文字游戏,对于燕古雪是否知道面前这男人就是灭门的仇人,文中并没有明说,在摇摆跌宕的讲述中,事实变得暧昧,真相被两人汹涌的情感抹去。

故事在多重叙述视角下变得更加立体,其真实性也随之提高,但此处所谈的“真实”依旧停留在小说文本的层面,作者的野心却不止于此,而是向外落到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

李氏的征程从19世纪初开始,自大巴山南麓流徙到江南,再从东海荒岛逆长江远征回大巴山南麓,其间经历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清帝退位、军阀割据、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文中也不时穿插民间的歌谣唱词,甚至直接贴出《乐坝志》与《集州文史》的详实记载,让一则看似虚构的故事真假难辨,好似一册残缺续集的野史。然而结语中作者再次出面,戏剧性地称故事——“均为亡魂所述”。于是,小说世界的虚构入侵着读者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在反复提醒自己“这只是故事”之余,又不得不接受故事本身对于现实的戏仿,“少水鱼”的困境也从文本转移到现实中的我们身上。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偶然读到的四句偈语,与高中时代在嘉陵江边徘徊的卢一萍脑中冒出的想法不谋而合,原本的书名也被立即更换,“相较于‘乡村诗篇’中狭隘诗意的表达,‘少水鱼’更能触及人类生存的本质。”

小说里作者多次运用了这个意象。引章中,忘情的欢爱后,李宗羲一命呜呼,魂魄升空,看到楚楚可怜的艾莉娅,他想要重回自己的躯壳,“他的灵魂不想再是一只蜻蜓,而是一尾少水鱼,他不顾一切地从搁浅的旱地挣扎进水中,再次与肉体结为一体。”肉体是装载生命的水,而灵魂是鱼,易老的肉体难以承受灵魂的长青,而若无肉体,就再无任何行动力可言,于是他用尽全力,因爱重焕新生。

卢一萍在创作论中坦言:“小说虽然有一个流徙的背景,但是,这还是部爱情小说,有不少爱的描写。”《少水鱼》的故事曲尽对于爱恋、情欲的描绘,男女关系错综而复杂,其中以分别围绕着林景芳、李娥儿、陆云珠展开的多角关系篇幅较长。“少水鱼”的意象往往在描绘角色的爱而不得时,悄然而至,如李方吾在求爱于林景芳而不得时,只想踏入江水中,“在岸上,我就是少水鱼,会因缺水而死去。”人似鱼则爱如水,爱欲得不到回应的人,终究是一条在干涸水池中挣扎的鱼,死在滔滔的江海前。

斯有何乐?如少水鱼。《少水鱼》是历经近30年吟诵而成的诗人之语,让这偏离历史轨迹的一行人,得以保留爱恨的纠缠与征途的印迹。

《湾韵》洋溢会同村

□ 步 缘

《湾韵》副刊创办两周年了!3月28日,“笔耕绿意·文韵长存”——珠海特区报文艺副刊《湾韵》创刊两周年活动在充满故事的会同古村举行。在这样一个充满文学气息的村落,老中青三代聚集在一起,共同熏陶文学,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湾韵》副刊,已迈入了两周年的里程碑。对时间而言,两年或许不过是弹指一挥;然而,对于一份报纸的副刊,这版面的大小,文章的数量,却足以令人激动。如果说,今日的会同村弥漫着文学的气息,那么,不妨说这份副刊正以其丰富的文艺气息,期待着更多人的品鉴、传颂和创作。我想,珠海所自豪的,定是那场简朴而又庄重的副刊庆典。它与古村进行了一次深情的对话,仿佛在共鸣,又像在诉说。

活动现场,《湾韵》副刊生日蛋糕已被切成小块。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湾韵》副刊“名家笔下的珠海作品精选”朗诵正精彩上演。我深感文学与公共生活密不可分,优秀的作品拥有触动人心的力量,向读者传递着高品质的生活美学。也许就在此刻,生活美学正透过文学作品,缓缓地渗透到每一位在场者的心灵深处。

《湾韵》副刊就像是珠海的文学树叶,绿色、饱满、充满生机。在这片绿叶上,每一篇文字都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令人心潮澎湃,为之一振。这些文艺作品犹如熊熊燃烧的火焰,激发着人们的热情,使人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今日的会同村是属于文学的。不时会有名家的身影出现:“多栖”作家潘军;作家、《花城》原主编田瑛;作家、《青年作家》副主编卢一萍;作家、《滇池》主编包倬;诗人卢卫平等。他们或是文学界的巨匠,或是当代文坛的翘楚,他们的到来,为这个小村落带来了更多的文学气息和活力。

“湾韵·名家对谈”环节,文学的探讨成为了一道绚烂的风景。嘉宾讨论文学的意义和价值,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作家蒋子龙精辟地指出:“城市文学反映的是一座城市的灵魂。”珠海,这座海滨城市,守护着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瑰宝。在会同古村这片静谧的土地上,文学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情感的释放,一种精神的归宿。在这片神圣的土壤上,文学如影随形,与每位访客不期而遇,引领他们与自己深邃的内心世界深情相拥,与悠久的历史展开穿越时空的对话。无论他们踏足于喧嚣的都会还是安详的乡村,这个地方总能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文学的乐园。在这里,他们以文字为桥,消弭年龄的隔阂,击碎地域的界限,共同探讨文学之美与深邃价值。

这不仅是一场灵魂的盛宴,一次思维的狂欢,更是文学无穷魅力的一次尽情绽放,一次鲜活的生命体验。广播电视主播们踏入了会同古村,用充满深情的嗓音演绎了经典篇章,让文字跃然于空中,声音穿越了时空,空气中弥漫着文学的魅力。他们的朗诵犹如动听的旋律,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记忆。他们的声音宛如灵巧的钥匙,轻轻地打开了在场者的心扉。

一群人聚首一堂,共庆副刊诞生,这是城市之幸。他们有的沉思,有的翻阅《湾韵》副刊,如鱼入海,尽情遨游于文学的海洋。在这里,文学成为了他们沟通的桥梁,将他们的心灵紧紧相连,让他们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在溢满文学气息的会同古村,文学不是僵硬的字母序列,而是生活态度的体现、情感的释放、精神的归宿。老中青三代在此会聚,除了沉浸于文学的熏陶,更多是对文学及艺术的传承。

珠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她能让文字落地生根、思想绽放花朵,孕育出充满智慧、力量和深度的佳作。正如《滇池》主编包倬在此次盛会“湾韵·名家对谈”中所说:“希望未来珠海的作家能够继续写出像大海一样包容宽广、奔涌向前的作品。”

一份报纸副刊,不单是一份登载文艺作品的园地,其价值远远大于发表园地这个层面:不仅为作者与读者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心灵家园,也为一座城市涵养了文明的厚度。《湾韵》副刊同样是珠海文化的符号性存在。打造一个文学的家园,是珠海人的梦想,每个人都能在这块园地里,用文字捕捉生活的琐碎,用故事传递情感与智慧。

《湾韵》副刊犹如春风,唤醒了珠海文艺的勃勃生机。新时代珠海因之而更具“温度”和“质感”,“湾区文化”的标识愈发熠熠生辉,文化与城市、生活的融合也更加密切。

活动在意犹未尽中落幕,我踏着石板路,微风轻拂。空中依旧回荡着一篇篇经典之作,那是蒋子龙《高高的十字门》的雄浑,是曾维浩《一个珠海人致朋友》的生机勃勃,是卢卫平《风雨桥》的乡愁,是舒婷《日落白藤湖》的浪漫。这些声音穿越时空的隔阂,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文学和生活、文学和人类、文学和激情,这些看似相去甚远的元素,实际上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正是借助副刊这片生机勃勃的沃土,文学照亮了城市文明的灯塔,引领着人们不断前行。

红色续传的人文温情

——张琳小小说《水酒》赏析

□ 万雪萍

清晨,我翻看着散发墨香的《作家文摘》(2024年2月27日刊),小小说《水酒》映入眼帘。读完后,心绪难以平复。苏北大运河畔这片神秘土地上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仿佛置身于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作者抓住了战士处于饥寒交迫的特殊瞬间,从而带给了读者特别的感动和涌上心头的酸楚。

该小小说文字简洁精练,它截取了邂逅一群最可爱的人、重温水深火热的年代这两个情节,通过符合思维和自然规律的技法嫁接而成。作者巧妙地利用它们的因果关系和内在逻辑,让作品浑然天成,使之成为一篇意蕴丰赡的小小说。

作者以酒为叙事道具,采用插叙的方式,将当下与过往有机地串联起来。以第一人称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我”在一次异地饭局认识了率真豪爽的老乡,应邀与老乡相聚,过渡到抗日前辈的后代团结之聚,接着对水酒诠释的仪式,让大家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时代场景。

该小小说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关怀,文中既写出了红后代对前辈们的恭敬和敬仰之情;也写出了指导员爱护战士、体恤下情的品格。这温暖而细微的情绪流动被作者写得一波三折,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先烈顽强意志这一现象的深刻思考。如果换成自己,又冷又饿,别说英勇突围,命都快没了。

当我细读文本时,体味到了文学之美和它的内在精微之处。比如:指导员扭身对通信员耳语几句,通信员狸猫般灵巧,迅速消失在夜色里……通信员干啥去了?去提水,那么他提水干吗?原来是为了让酒壶里的酒变得多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做?目的是为了让战士都能喝两口……这就是文字的美与精。

《水酒》在作者笔下充满了生机,作者成功地运用叙述策略,写出了人与人的不一样,他没有刻意地去追求人物的完美,如文中所述:连长想独自抿一口酒,这独自两字让真实的人性跃然纸上。

小小说展开故事叙述时,写到连长的酒壶让冷得打哆嗦的战士们瞩目,而连长也很冷,本想抿一口酒,却听到满战壕吸鼻子的声音,连长想这酒哪里喝得了呢,而且自己握酒壶的手又被指导员攥住了,酒就更喝不了了,这一连串精彩的动作描写让读者深感迷惑,这后面会发生什么呢?指导员想干什么呢?

接着出现了在酒壶里加水、指导员让大家都喝两口的场景,然后指导员喝着掺水的酒还悄声自语道:咦,身子发暖了。通信员心有灵犀,及时配合指导员表示也感觉不冷了,于是战士心中便有了一股暖流的惊喜。

看到这里,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指导员是在想方设法化解战士被困的紧张和环境的艰“冷”。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我惊叹作者的构思能力,这样的事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说是喝酒,其实壶里的酒少得可怜,跟喝水差不多,冷水怎么能驱寒呢?但是人家指导员却洞察到战士们想喝酒的心思啊,那就必须要迎合呀。指导员就想出了一个假戏真做的计划,他非常投入地把水当成酒喝,这是多么睿智与淡定。所以究竟喝的是水还是酒,是不是鼓励的影响,是不是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这些已不重要了,关键是作者成功地调动了读者的深度参与。

作者把伏笔、悬念、高潮铺设到合理的阶段,也透射出连长、指导员、通信员他们之间动作语言诙谐背后心灵“热”的凝聚,这正是战胜困难的力量所在。

《水酒》写出了节奏感,让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情绪达到层层递进,也让故事有了独特的亮点。作者敏锐地把握了思想的制高点,实现了立意上的突破。作者饱蘸深情地讴歌了湖西子女为新中国的解放,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红色题材创新提供了成功的范本。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是作者依据自身的愿望进行加工提纯,以表达观点、情感、理念的需要,使人欣然接受,而又耐人寻味,这样自然比单一的说教要有血有肉丰腴得多。

《水酒》的语言风格平实朴素,充满画面感和质感。又有了结尾的情感起伏和情绪上的共鸣,让该小小说显得别有一番意趣。

《海原大地震记》

一本文献性纪实作品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2023年6月第1版)

 

1920年12月16日,夜8时16分9秒,“甘肃海原地忽大震”,兰州初震时长约7分钟,海原初震时长超10分钟,震级里氏8.5级,强烈震感波及13省区,震区达170余万平方公里,有感范围超出中国版图,越南河内地震观测站、瑞典乌普萨拉地震观测台、日本东京地震观测台等全球96个地震台、站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波,令世界绝望的是日本东京地震观测台在10分钟时间间隔里,记录到了海原地震绕地球两圈的地震面波。灾民以及国际社会都认为“世界末日到了”。1921年兰州白塔山文昌庙重建,碑文用“环球大震”四字定义了这次地震。

《海原大地震记》一书,20万字,89则短文,补救性地记述了这场灾难。

作者深入海原地震断裂带,走访了11个县市,以“灾害事件、群体记忆、口述实录”的书写方式,再现了海原大地震灾害的口头描述,既魔幻又真实,是一本文献性纪实作品。

封面图:程霖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