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的她,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称呼

她是中华古典诗词世界里的

殿堂级人物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一生致力于中华古典诗词传承

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捐出全部身家

她就是“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

2024年7月6日

农历六月初一

中国诗词大家叶嘉莹

迎来百岁生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

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

01

1924年7月2日

叶嘉莹出生于

北京察院胡同一个书香世家

小时候

长辈并未送她去学校

而是在家里教读传统经典

叶嘉莹读的第一本书

是《论语》

长大后她回忆说:

“我在此后的人生中

遇到困惑或苦难时

常常会有一两句《论语》中的话

闪现出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

对人生

我有自己的理解和验证”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战火打破

身处沦陷区第七年

一个冰冷刺骨的冬夜

叶嘉莹冒着风雪回到察院胡同的家

饱含悲愤之情

写下这样的诗句:

尽夜狂风撼大城

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

灯火深宵夜有情

如果不是因为抗战

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

可她最终选择了

辅仁大学的国文系

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

02

从1945年起

叶嘉莹以一方讲台

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

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

众多高校的邀请

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

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

时间最长 弟子最多

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

华裔女学者

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如今已成为世界汉学权威的

马汉茂、施吉瑞等著名学者

当年都曾是叶嘉莹的学生

叶嘉莹的课堂

总是那么吸引人

她说自己的讲课风格是“跑野马”

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

“小山”二字

她就能讲上三页纸的内容

说到李商隐的《嫦娥》

她会讲到王国维和王维

有年轻教师听完她的课

感慨“叶先生‘跑’一大圈还能‘跑’回来”

03

与极高的声望形成强烈反差的

是叶嘉莹家中简单的环境

生活极度节俭的她

却将自己毕生的积蓄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累计3568万元

有人好奇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叶嘉莹说: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虽然有着众多荣誉

但叶嘉莹最喜欢的称呼依旧是

“教师”

90岁生日时她说:

“如果人有来生

我就还做一个教师

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95岁时

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

“在有生之年

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如今百岁的叶嘉莹

仍在追求古典诗词文化的“珠圆月满”

她留下这样的寄语:

不向人间怨不平,

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祝大家学习诗词快乐。”

叶嘉莹曾说

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致敬!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宋显晖
百岁的她,最喜欢的还是这个称呼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7-14 13:48

她是中华古典诗词世界里的

殿堂级人物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

她一生致力于中华古典诗词传承

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捐出全部身家

她就是“诗词的女儿”

叶嘉莹

2024年7月6日

农历六月初一

中国诗词大家叶嘉莹

迎来百岁生日

让我们一起走近

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

01

1924年7月2日

叶嘉莹出生于

北京察院胡同一个书香世家

小时候

长辈并未送她去学校

而是在家里教读传统经典

叶嘉莹读的第一本书

是《论语》

长大后她回忆说:

“我在此后的人生中

遇到困惑或苦难时

常常会有一两句《论语》中的话

闪现出来

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

对人生

我有自己的理解和验证”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平静的生活很快被战火打破

身处沦陷区第七年

一个冰冷刺骨的冬夜

叶嘉莹冒着风雪回到察院胡同的家

饱含悲愤之情

写下这样的诗句:

尽夜狂风撼大城

悲笳哀角不堪听

晴明半日寒仍劲

灯火深宵夜有情

如果不是因为抗战

叶嘉莹也有可能成为一名医生

可她最终选择了

辅仁大学的国文系

志在做一名中华诗词文化的传承者

02

从1945年起

叶嘉莹以一方讲台

传授浩瀚的中国古典诗词

她还接受了哈佛大学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

众多高校的邀请

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

作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

时间最长 弟子最多

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

华裔女学者

她门下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

如今已成为世界汉学权威的

马汉茂、施吉瑞等著名学者

当年都曾是叶嘉莹的学生

叶嘉莹的课堂

总是那么吸引人

她说自己的讲课风格是“跑野马”

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里的

“小山”二字

她就能讲上三页纸的内容

说到李商隐的《嫦娥》

她会讲到王国维和王维

有年轻教师听完她的课

感慨“叶先生‘跑’一大圈还能‘跑’回来”

03

与极高的声望形成强烈反差的

是叶嘉莹家中简单的环境

生活极度节俭的她

却将自己毕生的积蓄

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

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累计3568万元

有人好奇

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定?

叶嘉莹说:

“我的莲花总会凋落

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虽然有着众多荣誉

但叶嘉莹最喜欢的称呼依旧是

“教师”

90岁生日时她说:

“如果人有来生

我就还做一个教师

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95岁时

她又提起另一个愿望

“在有生之年

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如今百岁的叶嘉莹

仍在追求古典诗词文化的“珠圆月满”

她留下这样的寄语:

不向人间怨不平,

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祝大家学习诗词快乐。”

叶嘉莹曾说

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

让中华诗词的精髓永远传承下去

致敬!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