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珠海高新区打造优质教育软环境,夯实发展硬实力

培根铸魂育桃李,壮大区域“向新力”。珠海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不仅是珠海创新高地,也是教育乐土。这里曾走出过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唐国安等教育界知名人物;这里留学文化源远流长,一批批留学先贤开放进取、报国图强,让百年留学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这里视人才为珍宝,集聚了4所高校,拥有27名院士、800多名高层次人才……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在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合作办学、特色办校、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维度举措,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量”的快速增长,更在“质”的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奋力打造成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核心竞争力日益体现在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上。2024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融入到高新区的发展愿景之中,努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及教育领域改革,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辖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构建起与高新区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体系,让市民不仅“有学上”,更可以“上好学”,奏响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教育资源再优化:

“靶向”学位攻坚,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珠海高新区近年来的“必修”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初中部)、共乐小学、凤鸣小学、礼善幼儿园……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珠海高新区又有一批家门口的学校“升级”“上新”,学位供给不断跑出加速度。

这些学校,多数“出生”就携带“名校基因”,软件、硬件均同步高品质推进。珠海高新区深知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好学校办到产业工人家门口,让优质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对珠海高新区而言,教育这篇“大文章”的写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久久为功。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珠海高新区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总量连年保持增长,与之相伴的还有不断汇聚而来的产业人才。为确保基础教育学位满足区内居民与产业发展带来的教育需求,“靶向”产业人才子女家门口也能“上好学”的需求,珠海高新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攻坚行动,系统谋划和推进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划与建设,投入超22.3亿元,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5660个。其中,已于今年9月开办迎新的北师大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凤鸣小学、共乐小学和礼善幼儿园,新增约4500个学位。

已于今年9月开学迎新的北师大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凤鸣小学、共乐小学和礼善幼儿园,新增约4500个学位。

据统计,自2022年开展学位攻坚以来,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幼儿园增至18所,增幅达到62%,学前教育转入以公办园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公办小学增至14所,学位增加了64%,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公办初中增至4所,学位增加了150%,进一步满足市民就读需求。

据统计,自2022年(学位攻坚)以来,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幼儿园增至18所,增幅达到62%,学前教育转入以公办园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公办小学增至14所,学位增加了64%,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公办初中增至4所,学位增加了150%,进一步满足市民就读需求。

目前,珠海高新区已经有18所公办中小学、18所公办幼儿园,分别是三年前的2倍、6倍之多,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础教育学位的连年增加,折射出珠海高新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与韧劲。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教育,珠海高新区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华丽蜕变,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珠海高新区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华丽蜕变,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合作办学谱新篇:

名校资源注入,教育品质飞跃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高位嫁接名校、高校资源,不断拓展与国内知名大学、市内名校合作办学的广度、深度,提升办学品质,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走出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校地合作之路。

高新区通过高位嫁接优质资源,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合作,并打造出北师大珠海实验学校、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通过高位嫁接优质资源,高新区教育事业不断加速跑,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合作,探索特色化的校地合作办学“高新范式”,并打造出北师大珠海实验学校、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等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特色化的校地合作办学“高新范式”,正成为珠海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这是珠海高新区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热切期盼的务实举措,是珠海高新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辖区居民就近享受高水平教育的有益探索,也是珠海高新区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的重要路径。

目前,珠海高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已经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的全阶段教育,这种全阶段的教育合作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连续性的优质教育,还将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珠海高新区通过与市内名校合作办学、在全市率先探索学前-小学-中学跨学段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实现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涌现出珠海市礼和教育集团、唐家湾中心幼儿园集团、文园中学礼和校区等品牌名校。

其中,以唐家湾中心幼儿园为核心,区内前环、凯旋、景阳、海岸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以“儿童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成为幼教领域的成功实践,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幼教同行参访交流千余人次,实现了从“单一化培育”到“多样化创新”的跨越。

以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为核心,珠海高新区礼和小学、星湾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成为珠海市首个覆盖幼、小、初三个学段的教育集团,在跨学段课程研究、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为核心,珠海高新区礼和小学、星湾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成为珠海市首个覆盖幼、小、初三个学段的教育集团,在跨学段课程研究、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新区教育系统的一位资深老师感叹,“高位嫁接教育资源,这就像开启导航办学,在高校、名校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站在巨人肩上’,明确办学方向,还能‘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实施“名师工程”:

面向全国揽才,打造“头雁”矩阵

强教必先强师。为推进中小学校师资力量向高向好发展,珠海高新区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向全国各地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多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

今年6月,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基础教育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引进“教育部名校长”王宏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初中部)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总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郭美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幼儿园执行园长,期望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同时将珠海高新区打造为名校林立、名师云集的科教新城。

除此之外,珠海高新区通过“名师工程”梯级建设,打造新时代“头雁”矩阵,创设多样的平台,开展丰富的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引领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教师开展素质教育实现了教学相长,在“珠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活动中,高新区教师团队获得市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已成功培育10位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目前全区共有23个),培养2名正高级教师,实现正高级教师零的突破。

据统计,2024年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从2020年的4%提高至2024年的27.7%,教师队伍呈现更加高素质、专业化的特点。

特色办学显成效:

推行“一校一品”,树立办学品牌

一所学校,便是一张教育名片。为落实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素质教育任务要求,珠海高新区加快树立办学特色品牌,各学校在特色办学上积极探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形成“校校有特色”的教育发展局面,特色品牌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金鼎第一小学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小学漆画实践基地,开发了“大漆水上漂”“非遗漆线雕”等课程,激发学生对漆画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唐家小学的“涤生粤剧班”通过传承发扬粤剧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近两年培养了一批小戏迷、小戏骨,已累计斩获省、市、区级奖项20余项;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科技教育项目则让学生在机器人设计、编程等领域展现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科技比赛中荣获奖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金凤校区)的戏剧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已连续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第七届儿童国际戏剧节,依托戏剧载体,与澳门圣保禄学校积极开展两地“交换生”,共同在珠海、澳门上演原创音乐剧《画》,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唐国安纪念学校秉承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将篮球作为特色运动项目,引导学生们如何在竞技中寻求快乐、在挑战中成长,荣获“广东省篮球特色学校”的称号;金鼎第一小学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小学漆画实践基地,开发了“大漆水上漂”“非遗漆线雕”等课程,激发学生对漆画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这些特色课程和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珠海高新区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态势。

唐家小学的“涤生粤剧班”通过传承发扬粤剧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金凤校区)的戏剧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处于加速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期,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至关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高新区将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不断擦亮教育强区的品牌底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帅云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珠海高新区打造优质教育软环境,夯实发展硬实力
观海融媒 2024-09-19 10:06

培根铸魂育桃李,壮大区域“向新力”。珠海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不仅是珠海创新高地,也是教育乐土。这里曾走出过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唐国安等教育界知名人物;这里留学文化源远流长,一批批留学先贤开放进取、报国图强,让百年留学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这里视人才为珍宝,集聚了4所高校,拥有27名院士、800多名高层次人才……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在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合作办学、特色办校、优化资源配置等多维度举措,不仅实现了教育资源的“量”的快速增长,更在“质”的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奋力打造成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其核心竞争力日益体现在对高端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上。2024年,珠海高新区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指引下,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将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融入到高新区的发展愿景之中,努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及教育领域改革,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辖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构建起与高新区发展相匹配的现代教育体系,让市民不仅“有学上”,更可以“上好学”,奏响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教育资源再优化:

“靶向”学位攻坚,推动教育资源均等化

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珠海高新区近年来的“必修”课题。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初中部)、共乐小学、凤鸣小学、礼善幼儿园……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珠海高新区又有一批家门口的学校“升级”“上新”,学位供给不断跑出加速度。

这些学校,多数“出生”就携带“名校基因”,软件、硬件均同步高品质推进。珠海高新区深知教育是民生之基、发展之要,始终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好学校办到产业工人家门口,让优质教育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孩子。对珠海高新区而言,教育这篇“大文章”的写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久久为功。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珠海高新区集聚了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经济总量连年保持增长,与之相伴的还有不断汇聚而来的产业人才。为确保基础教育学位满足区内居民与产业发展带来的教育需求,“靶向”产业人才子女家门口也能“上好学”的需求,珠海高新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学位建设攻坚行动,系统谋划和推进公办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规划与建设,投入超22.3亿元,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5660个。其中,已于今年9月开办迎新的北师大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凤鸣小学、共乐小学和礼善幼儿园,新增约4500个学位。

已于今年9月开学迎新的北师大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凤鸣小学、共乐小学和礼善幼儿园,新增约4500个学位。

据统计,自2022年开展学位攻坚以来,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幼儿园增至18所,增幅达到62%,学前教育转入以公办园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公办小学增至14所,学位增加了64%,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公办初中增至4所,学位增加了150%,进一步满足市民就读需求。

据统计,自2022年(学位攻坚)以来,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幼儿园增至18所,增幅达到62%,学前教育转入以公办园为主的发展新阶段;公办小学增至14所,学位增加了64%,有效满足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公办初中增至4所,学位增加了150%,进一步满足市民就读需求。

目前,珠海高新区已经有18所公办中小学、18所公办幼儿园,分别是三年前的2倍、6倍之多,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础教育学位的连年增加,折射出珠海高新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决心与韧劲。

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高水平、高品质的教育,珠海高新区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华丽蜕变,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珠海高新区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学有优教、幼有善育”的华丽蜕变,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择近校”,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合作办学谱新篇:

名校资源注入,教育品质飞跃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高位嫁接名校、高校资源,不断拓展与国内知名大学、市内名校合作办学的广度、深度,提升办学品质,打造出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走出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校地合作之路。

高新区通过高位嫁接优质资源,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合作,并打造出北师大珠海实验学校、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通过高位嫁接优质资源,高新区教育事业不断加速跑,先后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合作,探索特色化的校地合作办学“高新范式”,并打造出北师大珠海实验学校、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等一批特色鲜明、教学创新、质量优异的新型现代化学校。

特色化的校地合作办学“高新范式”,正成为珠海高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这是珠海高新区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热切期盼的务实举措,是珠海高新区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让辖区居民就近享受高水平教育的有益探索,也是珠海高新区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的重要路径。

目前,珠海高新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合作已经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的全阶段教育,这种全阶段的教育合作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连续性的优质教育,还将促进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珠海高新区通过与市内名校合作办学、在全市率先探索学前-小学-中学跨学段的集团化办学模式等,实现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区域教育品质,涌现出珠海市礼和教育集团、唐家湾中心幼儿园集团、文园中学礼和校区等品牌名校。

其中,以唐家湾中心幼儿园为核心,区内前环、凯旋、景阳、海岸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以“儿童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成为幼教领域的成功实践,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幼教同行参访交流千余人次,实现了从“单一化培育”到“多样化创新”的跨越。

以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为核心,珠海高新区礼和小学、星湾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成为珠海市首个覆盖幼、小、初三个学段的教育集团,在跨学段课程研究、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珠海市文园中学礼和校区为核心,珠海高新区礼和小学、星湾幼儿园共同构建的教育集团,成为珠海市首个覆盖幼、小、初三个学段的教育集团,在跨学段课程研究、学生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高新区教育系统的一位资深老师感叹,“高位嫁接教育资源,这就像开启导航办学,在高校、名校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站在巨人肩上’,明确办学方向,还能‘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

实施“名师工程”:

面向全国揽才,打造“头雁”矩阵

强教必先强师。为推进中小学校师资力量向高向好发展,珠海高新区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大力向全国各地招聘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专业人才,引进、培育多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

今年6月,珠海高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签署基础教育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引进“教育部名校长”王宏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东岸校区(初中部)校长,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总支部委员会宣传委员郭美娟担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幼儿园执行园长,期望发挥名校长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同时将珠海高新区打造为名校林立、名师云集的科教新城。

除此之外,珠海高新区通过“名师工程”梯级建设,打造新时代“头雁”矩阵,创设多样的平台,开展丰富的活动,全方位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引领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教师开展素质教育实现了教学相长,在“珠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活动中,高新区教师团队获得市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22项。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已成功培育10位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目前全区共有23个),培养2名正高级教师,实现正高级教师零的突破。

据统计,2024年珠海高新区全区公办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从2020年的4%提高至2024年的27.7%,教师队伍呈现更加高素质、专业化的特点。

特色办学显成效:

推行“一校一品”,树立办学品牌

一所学校,便是一张教育名片。为落实新时代现代化建设的素质教育任务要求,珠海高新区加快树立办学特色品牌,各学校在特色办学上积极探索,打造了各具特色的教育品牌,形成“校校有特色”的教育发展局面,特色品牌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金鼎第一小学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小学漆画实践基地,开发了“大漆水上漂”“非遗漆线雕”等课程,激发学生对漆画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

唐家小学的“涤生粤剧班”通过传承发扬粤剧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近两年培养了一批小戏迷、小戏骨,已累计斩获省、市、区级奖项20余项;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科技教育项目则让学生在机器人设计、编程等领域展现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市级科技比赛中荣获奖项;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金凤校区)的戏剧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已连续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第七届儿童国际戏剧节,依托戏剧载体,与澳门圣保禄学校积极开展两地“交换生”,共同在珠海、澳门上演原创音乐剧《画》,进一步促进大湾区基础教育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唐国安纪念学校秉承清华大学“无体育,不清华”的理念,将篮球作为特色运动项目,引导学生们如何在竞技中寻求快乐、在挑战中成长,荣获“广东省篮球特色学校”的称号;金鼎第一小学作为珠海市唯一的小学漆画实践基地,开发了“大漆水上漂”“非遗漆线雕”等课程,激发学生对漆画的热情,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这些特色课程和项目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珠海高新区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特色化的发展态势。

唐家小学的“涤生粤剧班”通过传承发扬粤剧文化,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实验学校(金凤校区)的戏剧跨学科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当前,珠海高新区正处于加速提升能级量级的关键期,发挥好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至关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高新区将以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与发展,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的实施,不断擦亮教育强区的品牌底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祁文静 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