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如何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为主题的焦点对话论坛10月25日在珠海举行。活动邀请多名纪录片创作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发行领域经营者,通过多元视角的探讨,促进思想碰撞,为华语纪录电影“扬帆出海”注入新动力。在焦点对话中,不少嘉宾介绍了华语纪录电影国际推广的成功案例,同时剖析了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内容“干货”满满,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日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与他的作品《再会长江》受到广泛关注。《再会长江》记录了竹内亮耗费10年、走遍长江沿线6300公里的所见所思,以及长江沿岸民众的生活变迁。该片于今年4月12日在日本上映,于今年05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竹内亮分享了他在日本院线上映该片的经验。他表示,考虑到国际传播的需要,影片名称选择了日语中也有的“再会”一词,没有使用“再见”。由于中日观众对电影的关注点不同,影片在中国宣发时强调人物故事和十年变化,而在日本则更注重美景和探险元素。此外,对电影的剪辑、旁白、配乐、主题曲和字幕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土化的翻译也尤为重要。
纪录片导演宋坤儒分享了他执导的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宝贵经验。《1950他们正年轻》通过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老兵的回忆,讲述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人的故事。2021年9月,该片在中国上映。2022年,影片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除了在国内收获广泛好评外,《1950他们正年轻》还走向了北美、欧洲等地区进行展映。
宋坤儒表示,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世界各地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其重要原因在于,它传递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这不仅展现了我们国家的一段历史和记忆,更呈现出人类共通的情感,那就是对生命、和平的渴望。”在他看来,全世界所有的人和情感都是平等的,不同的只是衣服、语言和生活方式,“人类几千年来所有的优点与陋习从未改变。只要我们讲好人的故事,它就是一个符合世界传播规律的作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认为,影响华语纪录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维度包括广度、深度和长度,“我们既需要时间的空间,又需要地理的空间,许多优秀的纪录电影都要跟拍很长的时间,横跨好几年之久,带给观众深刻的记忆、深远的启迪。”
陆地表示,纪录电影创作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认知,充分运用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资源,“显然我们的作品不仅仅是面向本国观众,还要考虑到国际观众的喜好、感受和认知,有数据显示国际合作的纪录片成功率高达70%,比独立制作的国内纪录片成功率要高出20%。”在他看来,这表明国际合作或联合制作的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发行方代表,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市场营销与合作关系负责人王宁介绍了公司在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内容策略。
作为一家触及220个国家51种语言的国际媒体集团,华纳兄弟探索集团落子中国后,致力于用世界的语态,讲好中国故事。该公司与bilibili联合制作的《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以9.4分霸榜bilibili纪录片板块,收获了超过292万名粉丝追剧、内容播放量超6457万次,在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受到了很多国际用户的喜爱。王宁分享了纪实娱乐的内容理念,认为强调好的内容要具备娱乐性、启迪性和参与感,并表示未来将携手国内合作伙伴,持续创作出优质华语内容推向世界。
针对纪录电影这一垂直内容,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总经理助理蔡丹翔着重介绍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FAST制播平台。该平台侧重于轻体量运营和精细化垂类内容,预计2027年全球用户达11亿。“要读懂现在的世界,必须读懂新时代的中国,纪录片反映现实、勾连古今,就是读懂‘何以中国’最好的窗口。”她表示,在国际市场中,新兴的流媒体电视服务模式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希望能在这片蓝海看到中国纪录电影的身影。
10月25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在珠海展开,数位业界嘉宾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围绕“纪录电影怎样更好地走近观众”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为华语纪录电影的未来发展描绘一幅崭新的蓝图。
“一部纪录电影要成为一个现象级或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在分享中表示,他导演的一部纪录电影《冰血长津湖》在2008年创作完成,一度斩获了多个奖项,在业内受到一定的认可。没想到十多年后,随着电影《长津湖》上映,打开了全国观众对长津湖战役这个史实的认知和关怀,《冰血长津湖》也一下子获得了较大关注。他透露,2021年,该片在电影频道播出后获得不俗的收视率。
“可见把片子做到有影响价值,需要很多天时地利的因素。”在付勇看来,观众的兴趣点常常受当下话题左右,“这也启发我们创作者,纪录电影需要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藏在历史背后的一些事物,它可能不为人知,但是具有极其深厚的价值。”他指出,纪录电影不应求“大而全”,而应聚焦“小而深”,从自己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关注有价值的题材。他建议未来可以推进纪录电影往沙龙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纪录电影一定会找到很多同类,真正走近观众。”
自2015年起,山东火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录电影导演井建民就将中国远洋渔业作为其纪录电影创作的核心主题,创作了《大洋追鱼记》《大洋深处鱿钓人》等一系列作品。在分享创作心得时,井建民强调了影片中的情感共鸣和自然流露,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他表示:“纪录电影要在叙事中建立情感共鸣,通常需要细腻的情感流露和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情感上找到一个连接点,这能让影片的叙事更加深刻、更加动人。”
目前,影片《大洋追鱼记》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展映,进一步拓展影响力。“对于纪录电影创作者来说,跨文化传播的题材,往往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井建民认为,成功的纪录电影通常具有普遍性的议题,能够打破文化语言的限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关心的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纪录电影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通过翔实的调查和详细的数据,分享了纪录电影产生跨圈、破界传播效应的观点。他认为,好的作品是做到了“人人眼中皆有,笔下皆无”抑或“人人眼前皆无,心中皆有”,具备纪实性、戏剧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在他看来,纪录电影是用电影的手段,将与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世界展现出来,“影片中反映的生活,跟今天的观众联系在哪里?创作者要给观众走进院线的理由,做到‘与今为友’。”
杨乘虎表示,纪录电影正经历着跨界的变革,随着全媒体时代互动文化日益普遍,纪录电影不要拘泥于传播形态,要充分运用社交传播深入到观众中,同时不要自我设限,创作方面要不拘一格,探索多元化的叙事手段。
首都电影院总经理石锐则从影院经营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纪录影片如何走近观众的探索和思考。她谈到,目前首都电影院旗下的西单店、大观楼影城、城市副中心店均已设置“纪录片电影放映厅”,为纪录电影开拓和培育了专属放映空间。近年来,首都电影院也积极与行业优秀机构合作,持续开展纪录片展映活动。
“在这些纪录电影的展映过程中我们也有困惑,一些非常优秀的纪录片电影上座率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也很难找到纪录电影适配的观众实现精准营销。”石锐坦言,尽管如此,她还是看到了纪录电影发展的机会和潜力。例如,2024年“中国纪录电影放映计划”优选5部国产纪录电影进行10场展映,此次展映活动场均观影人次70人以上,平均上座率38%,单场最高上座率达87%。其中,《无音之乐》《里斯本丸沉没》《穿越烽火》单场上座率均达到75%。因此她认为,纪录电影不是没有观众,更多的是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使纪录电影和观众产生更紧密的关联。
“我们当下的时代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纪录电影人而言,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题材和故事。”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认为,用纪录电影来反映时代是比较直观的方式,新时代的纪录电影也在近些年来得到繁荣发展,“我们能看到,现在纪录电影的创作者和作品数量都在不断上涨,观众越来越多,纪录电影也不断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他希望纪录电影接下来可以受到更优渥的政策扶持,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比如对导演的培养、资金的投入,以及在传播和放映上能够有更多优惠政策,从而为纪录电影保驾护航。”
作为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的重点内容之一,以“如何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国际影响力”为主题的焦点对话论坛10月25日在珠海举行。活动邀请多名纪录片创作者、管理者、专家学者和发行领域经营者,通过多元视角的探讨,促进思想碰撞,为华语纪录电影“扬帆出海”注入新动力。在焦点对话中,不少嘉宾介绍了华语纪录电影国际推广的成功案例,同时剖析了其成功背后的关键因素,内容“干货”满满,现场气氛热烈。
活动现场,日籍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与他的作品《再会长江》受到广泛关注。《再会长江》记录了竹内亮耗费10年、走遍长江沿线6300公里的所见所思,以及长江沿岸民众的生活变迁。该片于今年4月12日在日本上映,于今年05月2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竹内亮分享了他在日本院线上映该片的经验。他表示,考虑到国际传播的需要,影片名称选择了日语中也有的“再会”一词,没有使用“再见”。由于中日观众对电影的关注点不同,影片在中国宣发时强调人物故事和十年变化,而在日本则更注重美景和探险元素。此外,对电影的剪辑、旁白、配乐、主题曲和字幕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土化的翻译也尤为重要。
纪录片导演宋坤儒分享了他执导的纪录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宝贵经验。《1950他们正年轻》通过不同军种、不同时期参战的老兵的回忆,讲述了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普通人的故事。2021年9月,该片在中国上映。2022年,影片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除了在国内收获广泛好评外,《1950他们正年轻》还走向了北美、欧洲等地区进行展映。
宋坤儒表示,这部影片之所以在世界各地都能让观众产生共鸣,其重要原因在于,它传递出了全人类共通的情感。“这不仅展现了我们国家的一段历史和记忆,更呈现出人类共通的情感,那就是对生命、和平的渴望。”在他看来,全世界所有的人和情感都是平等的,不同的只是衣服、语言和生活方式,“人类几千年来所有的优点与陋习从未改变。只要我们讲好人的故事,它就是一个符合世界传播规律的作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陆地认为,影响华语纪录电影国际影响力的维度包括广度、深度和长度,“我们既需要时间的空间,又需要地理的空间,许多优秀的纪录电影都要跟拍很长的时间,横跨好几年之久,带给观众深刻的记忆、深远的启迪。”
陆地表示,纪录电影创作者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的认知,充分运用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资源,“显然我们的作品不仅仅是面向本国观众,还要考虑到国际观众的喜好、感受和认知,有数据显示国际合作的纪录片成功率高达70%,比独立制作的国内纪录片成功率要高出20%。”在他看来,这表明国际合作或联合制作的形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华语纪录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作为发行方代表,华纳兄弟探索集团副总裁、市场营销与合作关系负责人王宁介绍了公司在面向全球市场的本土内容策略。
作为一家触及220个国家51种语言的国际媒体集团,华纳兄弟探索集团落子中国后,致力于用世界的语态,讲好中国故事。该公司与bilibili联合制作的《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以9.4分霸榜bilibili纪录片板块,收获了超过292万名粉丝追剧、内容播放量超6457万次,在东南亚、欧洲和美国受到了很多国际用户的喜爱。王宁分享了纪实娱乐的内容理念,认为强调好的内容要具备娱乐性、启迪性和参与感,并表示未来将携手国内合作伙伴,持续创作出优质华语内容推向世界。
针对纪录电影这一垂直内容,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总经理助理蔡丹翔着重介绍了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FAST制播平台。该平台侧重于轻体量运营和精细化垂类内容,预计2027年全球用户达11亿。“要读懂现在的世界,必须读懂新时代的中国,纪录片反映现实、勾连古今,就是读懂‘何以中国’最好的窗口。”她表示,在国际市场中,新兴的流媒体电视服务模式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希望能在这片蓝海看到中国纪录电影的身影。
10月25日,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焦点对话在珠海展开,数位业界嘉宾结合自身创作经验,围绕“纪录电影怎样更好地走近观众”展开深入探讨,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为华语纪录电影的未来发展描绘一幅崭新的蓝图。
“一部纪录电影要成为一个现象级或是有很大影响力的作品,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北京超维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纪录片导演付勇在分享中表示,他导演的一部纪录电影《冰血长津湖》在2008年创作完成,一度斩获了多个奖项,在业内受到一定的认可。没想到十多年后,随着电影《长津湖》上映,打开了全国观众对长津湖战役这个史实的认知和关怀,《冰血长津湖》也一下子获得了较大关注。他透露,2021年,该片在电影频道播出后获得不俗的收视率。
“可见把片子做到有影响价值,需要很多天时地利的因素。”在付勇看来,观众的兴趣点常常受当下话题左右,“这也启发我们创作者,纪录电影需要挖掘真正有价值的、藏在历史背后的一些事物,它可能不为人知,但是具有极其深厚的价值。”他指出,纪录电影不应求“大而全”,而应聚焦“小而深”,从自己与身边的人和事开始,关注有价值的题材。他建议未来可以推进纪录电影往沙龙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纪录电影一定会找到很多同类,真正走近观众。”
自2015年起,山东火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纪录电影导演井建民就将中国远洋渔业作为其纪录电影创作的核心主题,创作了《大洋追鱼记》《大洋深处鱿钓人》等一系列作品。在分享创作心得时,井建民强调了影片中的情感共鸣和自然流露,让观众成为故事的一部分。他表示:“纪录电影要在叙事中建立情感共鸣,通常需要细腻的情感流露和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让观众在情感上找到一个连接点,这能让影片的叙事更加深刻、更加动人。”
目前,影片《大洋追鱼记》已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展映,进一步拓展影响力。“对于纪录电影创作者来说,跨文化传播的题材,往往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关键因素之一。”井建民认为,成功的纪录电影通常具有普遍性的议题,能够打破文化语言的限制,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关心的议题,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纪录电影的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杨乘虎通过翔实的调查和详细的数据,分享了纪录电影产生跨圈、破界传播效应的观点。他认为,好的作品是做到了“人人眼中皆有,笔下皆无”抑或“人人眼前皆无,心中皆有”,具备纪实性、戏剧性、社会性和情感性。在他看来,纪录电影是用电影的手段,将与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世界展现出来,“影片中反映的生活,跟今天的观众联系在哪里?创作者要给观众走进院线的理由,做到‘与今为友’。”
杨乘虎表示,纪录电影正经历着跨界的变革,随着全媒体时代互动文化日益普遍,纪录电影不要拘泥于传播形态,要充分运用社交传播深入到观众中,同时不要自我设限,创作方面要不拘一格,探索多元化的叙事手段。
首都电影院总经理石锐则从影院经营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对纪录影片如何走近观众的探索和思考。她谈到,目前首都电影院旗下的西单店、大观楼影城、城市副中心店均已设置“纪录片电影放映厅”,为纪录电影开拓和培育了专属放映空间。近年来,首都电影院也积极与行业优秀机构合作,持续开展纪录片展映活动。
“在这些纪录电影的展映过程中我们也有困惑,一些非常优秀的纪录片电影上座率不能达到很好的预期,也很难找到纪录电影适配的观众实现精准营销。”石锐坦言,尽管如此,她还是看到了纪录电影发展的机会和潜力。例如,2024年“中国纪录电影放映计划”优选5部国产纪录电影进行10场展映,此次展映活动场均观影人次70人以上,平均上座率38%,单场最高上座率达87%。其中,《无音之乐》《里斯本丸沉没》《穿越烽火》单场上座率均达到75%。因此她认为,纪录电影不是没有观众,更多的是看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能使纪录电影和观众产生更紧密的关联。
“我们当下的时代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纪录电影人而言,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优质题材和故事。”国家广电总局阅评组副组长、纪录片导演陈真认为,用纪录电影来反映时代是比较直观的方式,新时代的纪录电影也在近些年来得到繁荣发展,“我们能看到,现在纪录电影的创作者和作品数量都在不断上涨,观众越来越多,纪录电影也不断受到年轻观众的青睐。”他希望纪录电影接下来可以受到更优渥的政策扶持,为纪录电影吸引更多观众,“比如对导演的培养、资金的投入,以及在传播和放映上能够有更多优惠政策,从而为纪录电影保驾护航。”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