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斗门獭山村种下百多亩冬小麦

24日,在斗门区莲洲镇獭山村刚完成晚稻收割的农田里,村民们冒着小雨种下140亩冬小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莲洲镇联合开展的一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旨在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为村民增添一季可观的收入。       

在播种现场,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代表和村民们一起,忙碌而有序地播下冬小麦的种子。獭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崔雄杰表示:“种植冬小麦,不仅填补了冬闲田的档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村民们增添了一季可观的收入。”   

村民运送冬小麦种子到田间地头。

此次播种的冬小麦品种为“华糯一号”,这是华南农业大学经过长达10多年的实验选育出的优质小麦品种。该品种糯性强、生长期短,支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98%以上,预计生长期只需100天到120天,平均亩产达到500斤左右,可在明年春季播种早造水稻前完成收割。去年,獭山村在华南农业大学及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首次试种了50亩“华糯一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年冬小麦开种前,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黄雪梅,多次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为此獭山村决定将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增加至140亩。       

在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珠海分院、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及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的共同助力下,獭山村今年将继续采用“稻稻麦”的种植模式,即在两造水稻成熟收割后,再加种冬小麦。这种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冬季闲置的土地资源,还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为来年水稻的丰收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       

据介绍,獭山村今年种下140亩冬小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莲洲镇合作的一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依托斗门莲洲镇科技惠农服务站,旨在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
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斗门獭山村种下百多亩冬小麦
观海融媒 2024-11-24 18:19

24日,在斗门区莲洲镇獭山村刚完成晚稻收割的农田里,村民们冒着小雨种下140亩冬小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莲洲镇联合开展的一项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旨在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为村民增添一季可观的收入。       

在播种现场,市科普志愿者协会代表和村民们一起,忙碌而有序地播下冬小麦的种子。獭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崔雄杰表示:“种植冬小麦,不仅填补了冬闲田的档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为村民们增添了一季可观的收入。”   

村民运送冬小麦种子到田间地头。

此次播种的冬小麦品种为“华糯一号”,这是华南农业大学经过长达10多年的实验选育出的优质小麦品种。该品种糯性强、生长期短,支链淀粉含量占淀粉总量98%以上,预计生长期只需100天到120天,平均亩产达到500斤左右,可在明年春季播种早造水稻前完成收割。去年,獭山村在华南农业大学及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首次试种了50亩“华糯一号”,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年冬小麦开种前,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黄雪梅,多次邀请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唐湘如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为此獭山村决定将冬小麦的播种面积增加至140亩。       

在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珠海分院、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及市科普志愿者协会的共同助力下,獭山村今年将继续采用“稻稻麦”的种植模式,即在两造水稻成熟收割后,再加种冬小麦。这种水旱轮作种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冬季闲置的土地资源,还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为来年水稻的丰收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贡献力量。       

据介绍,獭山村今年种下140亩冬小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与莲洲镇合作的一个科研成果转化项目,依托斗门莲洲镇科技惠农服务站,旨在让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打通科技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