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精当·丰富
——读《索我理想之中华》随感
□ 曾维浩
每一章每一页都极简约,整体非常丰富,这是我阅读《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徐惠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的直观感受。人物传记有多种写法,厉害且地位高的人物入“本纪”,次厉害的人物入“列传”,历史评价的考量,设定过相应标准。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作传,不循旧制,便称《柳如是别传》。如果加入作者的合理想象,用文字复活历史人物,就变成了“演义”。“演义”带有许多虚构的成分,更接近于小说,不太可靠。最可靠的人物传记可能是“图传”。“有图有真相”充分彰显了这个时代的认知特色。
作传难,为历史人物作传更难,为历史人物作图传难乎其难。今天的人们,手机可以随手拍,此前是少数人拥有照相机,照相机以前用什么来记录图相?大概得靠画师。容闳出生于1828年,世界上最早以银版摄影术照相的木箱照相机诞生于1839年,最早的胶片感光照相机诞生于1888年,因而容闳不会有出生时的照片,没有毕业照,也没有赴美上船的照片。作容闳图传,图在哪里?怎么作?对作者是巨大的考验。就像恢复建造古代楼宇,到哪里去找秦砖汉瓦?到哪里去寻唐柱宋梁?徐惠萍长期致力于容闳的研究,策划过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容闳》(并担任总撰稿),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有一定量的图文资料,有与容闳研究相关的人脉资源,还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沉潜心态……所有这一切,为创作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看到,书中选用了最早的一张图是1598年由西方版画家绘制的澳门铜版画地图。1847年的纽约港是绘图,图下说明“容闳在此踏上美国”。而18世纪的澳门全图则来自澳门圣若瑟修院的壁画。直到留美幼童出现在美国,人物照片才稍多。最具说服力的档案材料,则以影印件组版。这些图片犹如历史的灯盏,照亮了容闳走过的路。后来者依此寻找先行者的足迹,既看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怀,亦感受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苦心孤诣这种词,说的大概是徐惠萍作容闳图传这样的事。
编年体是有先例可循的。打开书,主要格式为左图右文,文字部分,上为中文,下为英文,让读者对容闳每个时段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文字内容引用容闳自传《西学东渐记》,或者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有报纸记载、书信、官方文件,作者谨守史家原则,述而不论,因之,文字简约到极致。图不可能与相关年代在时间上完全匹配,但可以与文字内容相呼应,这就需要作者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乃至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深刻感悟。图文选择,其实隐含了观点与立场。图传的立场,是对执着于“索我理想之中华”的礼赞。书一出版,就被甄选甚严的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足见其价值被中美学界充分认同。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先生认为该书“文图一体,读者如同乘船航行在一条缓缓流淌的时间长河上,历史画面在两岸依次展现。这种非连续性与连续性之间,形成了读者的体会、感悟、思考历史的空间”。“选图精当,文字准确简明,图与文形成为一种互动互补的张力关系,相得益彰,图像和文字组合加深甚至创造了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在我看来,这是一座纸上的容闳博物馆,建构宏阔而朴素,匠心布展,细节讲究。建设者注入了无限深情。
《后记》引用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作者“越来越相信,冥冥之中,我和容闳是有约定的”。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索我理想之中华,让一位当世才女成为容闳跨越一个半世纪的知己红颜。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索我理想之中华,也许,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成为容闳的知己。
一条江的奔跑与突围
——读耿立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
□ 梁冬霓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的江,给活在平原深处的耿立带来气势磅礴的想象与探寻的渴望,因此,从他与这本书交谈的一刻起,他的体内就注入了一条江。
翻开耿立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一书,我听到一条江的涛声轰鸣。泥土、迷茫、惶惑、苦难、追求、颂唱,在滔滔江水中,或沉或浮,连绵成开阔的气象,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这条江浩浩汤汤,载以浓烈的情感与气韵,在他的体内冲撞、奔涌。这条江也摄住我们的神思,跟随他在精神的高地里自由奔跑。
因为奔跑,我们感受到了酣畅——有着追寻的勇毅与吞光的野性;因为突围,我们感受到了骨血——有着血脉的偾张与精神的硬度。
心有大爱,家国情怀,是耿立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对道义、正义、自由的追求,造就他的文章气贯长虹、纵横捭阖的气质,这也是一条浩荡的江所具有的特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是民族精神的引路人,也是耿立的精神坐标。他所写的苦难背后,都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他所写的底层人物,表达的都是一种关爱与悲悯,崇敬与颂唱。俯身土地的人,永远值得尊重,他们勤劳、朴实、坚韧、勇敢,有着羊的温顺,也有着狼的血性。不管是父亲、或是姐姐还是錾磨师傅福来等底层人物,这些被生活磨成粗粝的人,揭开层层伤痛之后,我们看到的都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纯粹。耿立来自于平原深处的土地,深谙每一颗像庄稼一样诚实卑微的心,对善良的底层人民充满同情,进而鞭策他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作为书名的《暗夜里的灯盏烛光》一文,就是此书所要表达的旨意,通过追溯孔子的一生,呼唤民族的良知与精神的重塑,让古老文化的礼义廉耻与道德的品格,重新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
是江必定除了浩瀚也有水的柔软。他在《温柔走进良夜》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不温柔祈祷,温柔以待,而让孤寂、贫穷、苦痛盛行,这是我们的生命之耻。对于耿立来说,良夜里有美好,也有悲剧、灾难、不义,小儿的早夭,就发生在一个夜晚。因医疗条件的落后,早产的孩子在没有暖气的极寒夜里逝去,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在文中说:要知道在这世间,有人供奉金钱权杖,也有人供奉心中的律令与星光。他就是一个供奉星光的人,不管生活以何种沉重来对待他,而他在悲愤之后,终以悲悯与温柔与人世相待。温柔是化解苦痛的有效方式,在飞沙走石的夹击中,他找到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就是心中有光,用温柔祈祷世界。
耿立身体里的江水,以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韧性,一路向前奔跑。求学的不易,走出乡村的困难,使他一次次沉沦。《赶在黎明前奔跑》中写到学校里学生扮演吊客的场景,把前途缥缈的迷茫无助,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也这样写父亲:大部分的时光,他就如风箱里的老鼠,遁无可循,他只有默默承受那些日常的或是不打招呼而来的厄运。这样的文字,带着一种疼,把生活的不可把控感表达到极致。然而耿立却没有绝望,而是对命运发起了反抗、挣扎、思考。他在黯淡的命运底色里奔跑,跑到被芍药的亮光照耀的地方,从苦难中超越,因而获得了拯救。芍药的花地,有过目不忘的大美,有原始奔放的诗意,这里代表了他所追求的人生之美。这样的美,引发了一个乡村少年对文学的孜孜以求,正如他说:多年后我才知道,芍药花地,是我命运的底片,反复曝光,反复叠加叠影,使我的人生斑斓。
江水终要入海。耿立带着他情感与精神的江水,来到了南方的滨海之城。他把自己比喻成苍耳,要在城市寻找扎根的土壤,有着顽强、不肯罢休的性格,也有着一颗种子的卑微。他褪不去农村之子的标记,但岭南以温润平和接纳了他,从而他这棵苍耳,也找到了适合生长的土壤。他在野狸岛和机场路看到庄稼后,说:每个植物都有活着的理由,这才是最大的道德。因此,他也就心安地做一棵苍耳。他一直在突围,在逃离农村,实际上,当痛苦沉淀,他的精神获得了升华,不再需要磨去身上农村的印记,他已与自己和平相处,与城市和平相处。在《一叶如来》中,从喝酒到喝茶的转变,不但是耿立从北到南纬度上的转变,更是精神上的改变,以他的话来说,就是“精神基因的突变”。由北方的急躁、刚直,到南方的从容、优雅,他获得的是精神的突围。在南方,他懂得了禅与茶,用禅宗修复了疲惫的身心,因而他终于知道:总觉得骨子里,是个南方人。对北方与南方土地的爱,也在禅茶一味中得到了统一。
这条江的奔涌,既有对个体生命自由的抒写,也有对故乡风物、历史精神的回望,无论叙述、抒情抑或评论,都是有力的回响,引起我们对如何构建社会精神的深度反思。
全书内容深广,蕴藉有力,“真”是书中的魂。真切的感情深入骨髓,真实的故事直击人心,形而上的思索,更是自真实的心灵深处流淌而来,因而这条淌满感情的江,蜿蜒曲折中有了深邃的魅力。广阔的思维,跨越式的联想,让这条江气势恢宏。顺流而下的人,完全不知下一步会被江水带到哪里,到处是浩渺,到处有奇观,古今中外徐徐而谈,风俗民情随处铺展,漫游神思纷繁无际。江水不经意卷起的浪花,就是那些不事雕琢的美,原生态的文字,质朴、苍莽、奔放,带来刻骨的疼痛又有希望的光芒、诗意的绽放,让人畅游于这样的江水,久久不愿离开。
沃土滋养追梦人
——读张琳小说《如果你来南七》有感
□ 方成龙
资深文学编辑张琳不愧是一名灵气巧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如果你来南七》,以“我”的口吻讲述了结为良友的三个外来人,来南七这片沃土闯荡谋生、求知逐梦和情感交织最终又各奔东西有所作为的事,把人物命运与地域与时代不露声色地偶合一起,获取主题意境的呈现嫁接,给人带来艺术美感享受,从而实现了文学作品洞察社会又超越生活的功能价值。
小说借以合肥南七这个地域为背景,描绘了皖北青年马骋以“摆摊下棋”为楔子,牵引出“我”——报刊编辑、高小青——超市女售货员、塔皮瓦——非洲留学生。初读小说,获取的印象,马骋是一个摆地摊的无正当职业的青年游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不了棋手,就做保镖”。最后因为摆地摊违规被驱赶,又赌气与女城管下棋结果败北,被女城管一句“年纪轻轻的,找个实实在在的工作,学门手艺,比这强多了!”的“点拨”,从而大受刺激(其实是受教益),在确定与高小青情感只能停在友谊层面后,断然告别南七回老家谋生,而后又通过别人引荐,去了美国,成为私家武术教练,同时为华人服务,摆摊下棋,解华人思乡之念。高小青本身就是一个有追求的青年,超市打工可以说是她为生活的权宜之计,在她明确告诉马骋自己另有男友之后,就从超市辞职,专心学习财务,最后回老家协助老公开办养殖场,结婚生子,走向幸福人生。而来位于南七的K大学留学的非洲人塔皮瓦,还从马骋身上学到了棋艺,学到了中国武术,回去之后,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家族的影响力,当上了将军。而“我”——作者,是三人故事的起承转合人,也是三人旁观者、追梦见证者和友谊传情者。
再细读全文,悉心思量,小说所刻画的三个外地年轻人为什么最后都过上幸福生活,或者说有了好的结局?这就要回归到小说的标题上:“如果你来南七”。在作者笔下的南七,就是一个地域性的名称,一方面充满生活气息,因倒卖鸡鸭鹅蛋及蛋类衍生产品的店铺多,被戏称为“倒蛋基地”,又有像女城管那样有知识(下棋也是知识)又直爽善为他人“点拨”的人;另一方面因有一所著名的K大学存在,良好的学风与环境,开放式培养有志向的人,为有梦人圆梦,促励志人奋发,可以说南七是传统与时尚糅合,从而孕育出独特的地域人文生态。
作者为此巧设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来实现主题意境的升华,明线是三人经南七“洗礼”后走出,人生取得了发展,梦想得以圆满,从而揭示了沃土滋养追梦人的现实存在性;暗线是南七地域因文化的助力推动,正在大拆迁,也走向了变迁发展之路,从而契合了时代的主题,反映了时代人文价值取向,也赋予小说现实的内涵与情趣。作者在小说最后又以自信的语气所表达的“如果你来南七”,其隐喻的意思是,南七是片滋养追梦人的热土,所来之人一方面会为这片沃土感染,增加学识气息,人生逐梦远行,而另一方面也会为南七今日的人文、巨变与神奇而赏识惊叹,从作家崇尚栖息地的情感上理会,这也是在为南七立传。
文学功能是时代的表达与超越。张琳生活在南七,敏锐地捕捉到南七的鲜活气息并融入思考中,谋取了艺术的表达。他的这部小说虽然已过多年,但依然经常被人拎出来评说唠叨,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呈现出曲折的故事,更为主要的是其意境实现了人物、地域与时代的统一性,贴有地标性,富有时代感,启迪人生路,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耐看且广为爱看的缘由所在。
独具个性的叙事美学
——评步缘组诗《途径真实的幻境》
□ 吴荣强
在我的印象中,诗人步缘的文字总是弥漫着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气质。他通过不断的积淀与观察,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独特的感知,并以多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途径真实的幻境》(载《珠海特区报》2024年8月28日湾韵副刊)这组作品便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在这组诗中,他巧妙地运用意象与隐喻,将日常的琐碎与超现实的梦境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体验。
步缘的诗作,还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源自于题目中“真实”与“幻境”两个关键词所揭示的深刻对立与和谐统一。这一对立与统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组作品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创作心血,更精确地说,它是诗人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勾勒出的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素描”。每一句诗行都犹如一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背后的非凡景象。
事实上,步缘写诗,却并不情愿认领“诗人”这一身份。他剥离某种虚荣的映衬,径直进入自我、语言和俗世的朴素关系。在《让花开在心间》一诗中,他这样剖白:“让花开在心间吧,那棵树/依旧守护着大地。无法言说的情感/交给岁月去轻描淡写。”很多时候,我们唯有放下诗人的身份,才能真正触及诗歌的本质。而当我们重新融入生活和时代的炽热现场时,诗人这一身份便如同蝉蜕般显得可有可无了。
当然,诗歌不仅追求美感,还需释放善良的光辉,并最终触及真实——深刻揭示我们的生存现实与生命真相。步缘的诗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去修辞化”,既不晦涩也不艰深,但同样不简单。他将修辞降至最低限度,在朴素之中展现出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功力。例如这样的诗句:“我生长于泥中,又深深扎根于大地/而非天空中那朵轻盈飘浮的云朵”(《泥泞之花》)。这种抒写无疑以故乡的巨大包容性实现了诗人的自我成长与作品诗性空间的无限延展。
也就是说,作为诗人的步缘,不仅以文学的形式“认领”了一个大家共同生活过的故土,更是用富有力量且温柔的方式,将个体遭遇与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凝结成诗意的叙事,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境况”。如今回望那些艰难的时刻,他颇有些陆游《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然而,正是在不敢回头却又不得不回头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一次次重新辨认自我生命里的重要时刻。
此外,我们也看到这组诗中的诸多句子被浓烈的情感所包裹,句与句之间蕴含着独特的节奏,跳跃的空白充满了诗意。仿佛在纷杂的人潮中,截取了一瞬的人生片段。如诗人专心为每一株嫩芽,赋予与夏日相同的名字;又如诗人穿越这风雨交加的区域,只为与友人共叙过去的甘苦。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甚至忽视的场景,但在反复审视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新的东西。它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本身,而是变成了一个文学事实和文学故事。
由此看来,那些具体且沉默的人们内心深处隐秘而汹涌的情感,经过步缘文学化的处理后,变成了一种陌生的存在。这种陌生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从而带来新的感受。例如,“车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窗外的景色让人心惊胆战。我深知,暴雨过后,酒菜的香气更加醇厚;而被时光晾晒的友情,会特香”(《暴雨后的……》)。这样的书写,为当下的生命赋予了一种“值得如此”的深刻意义。让读者在这些生动的画面中看见自己,从而重新发现共鸣与连接。
相比之下,这组诗歌的最后一首显得古朴而纯粹。诗人写道:“更远处的山峦,与落日渐渐接近/嵌入落日与山峦的背景,/我忆起那片宁静的海”(《在乡间忆起宁静的海》)。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步缘的经验相关,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步缘曾经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所理解的乡愁的一部分。在步缘的诸多作品中,“念去去”与“归去来”并非相互矛盾,反而常常表现为个体难以逃脱的命运之两面。
步缘的诗歌创作,一言以蔽之,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叙述手法,深入洞察现实,力图解析并穿透那些属于当下、尚未被明确定义的经验,从而构建出一种独具个性的叙事美学。其作品常常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仿佛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平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间、空间和人物都可以按照诗人的意愿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步缘的乡间叙事不仅是一种深情的独白,更是与读者之间深刻的对话。在这种独白与对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突如其来的、令人百感交集的情感触动。有心的读者亦可以从文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亲人的影子、朋友的影子,陌生而异化,亲切而温暖。我们也由此在诗歌的誊写空隙中感受到一种更大的“空间感”,这是独属于步缘的另一阙烟火人间。
简约·精当·丰富
——读《索我理想之中华》随感
□ 曾维浩
每一章每一页都极简约,整体非常丰富,这是我阅读《索我理想之中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图传》(徐惠萍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第1版)的直观感受。人物传记有多种写法,厉害且地位高的人物入“本纪”,次厉害的人物入“列传”,历史评价的考量,设定过相应标准。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作传,不循旧制,便称《柳如是别传》。如果加入作者的合理想象,用文字复活历史人物,就变成了“演义”。“演义”带有许多虚构的成分,更接近于小说,不太可靠。最可靠的人物传记可能是“图传”。“有图有真相”充分彰显了这个时代的认知特色。
作传难,为历史人物作传更难,为历史人物作图传难乎其难。今天的人们,手机可以随手拍,此前是少数人拥有照相机,照相机以前用什么来记录图相?大概得靠画师。容闳出生于1828年,世界上最早以银版摄影术照相的木箱照相机诞生于1839年,最早的胶片感光照相机诞生于1888年,因而容闳不会有出生时的照片,没有毕业照,也没有赴美上船的照片。作容闳图传,图在哪里?怎么作?对作者是巨大的考验。就像恢复建造古代楼宇,到哪里去找秦砖汉瓦?到哪里去寻唐柱宋梁?徐惠萍长期致力于容闳的研究,策划过在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容闳》(并担任总撰稿),有充分的知识积累,有一定量的图文资料,有与容闳研究相关的人脉资源,还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沉潜心态……所有这一切,为创作这本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现在看到,书中选用了最早的一张图是1598年由西方版画家绘制的澳门铜版画地图。1847年的纽约港是绘图,图下说明“容闳在此踏上美国”。而18世纪的澳门全图则来自澳门圣若瑟修院的壁画。直到留美幼童出现在美国,人物照片才稍多。最具说服力的档案材料,则以影印件组版。这些图片犹如历史的灯盏,照亮了容闳走过的路。后来者依此寻找先行者的足迹,既看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怀,亦感受到“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无奈。苦心孤诣这种词,说的大概是徐惠萍作容闳图传这样的事。
编年体是有先例可循的。打开书,主要格式为左图右文,文字部分,上为中文,下为英文,让读者对容闳每个时段的基本情况一目了然。文字内容引用容闳自传《西学东渐记》,或者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有报纸记载、书信、官方文件,作者谨守史家原则,述而不论,因之,文字简约到极致。图不可能与相关年代在时间上完全匹配,但可以与文字内容相呼应,这就需要作者广博的历史地理知识、敏锐的洞察力,乃至对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深刻感悟。图文选择,其实隐含了观点与立场。图传的立场,是对执着于“索我理想之中华”的礼赞。书一出版,就被甄选甚严的耶鲁大学东亚图书馆收藏,足见其价值被中美学界充分认同。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先生认为该书“文图一体,读者如同乘船航行在一条缓缓流淌的时间长河上,历史画面在两岸依次展现。这种非连续性与连续性之间,形成了读者的体会、感悟、思考历史的空间”。“选图精当,文字准确简明,图与文形成为一种互动互补的张力关系,相得益彰,图像和文字组合加深甚至创造了一种新的意义空间。”在我看来,这是一座纸上的容闳博物馆,建构宏阔而朴素,匠心布展,细节讲究。建设者注入了无限深情。
《后记》引用歌词“我吹过你吹过的风,这算不算相拥?我走过你走过的路,这算不算相逢?”作者“越来越相信,冥冥之中,我和容闳是有约定的”。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索我理想之中华,让一位当世才女成为容闳跨越一个半世纪的知己红颜。复兴之路,道阻且长。索我理想之中华,也许,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成为容闳的知己。
一条江的奔跑与突围
——读耿立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
□ 梁冬霓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的江,给活在平原深处的耿立带来气势磅礴的想象与探寻的渴望,因此,从他与这本书交谈的一刻起,他的体内就注入了一条江。
翻开耿立散文集《暗夜里的灯盏烛光》一书,我听到一条江的涛声轰鸣。泥土、迷茫、惶惑、苦难、追求、颂唱,在滔滔江水中,或沉或浮,连绵成开阔的气象,撞击着读者的心灵。这条江浩浩汤汤,载以浓烈的情感与气韵,在他的体内冲撞、奔涌。这条江也摄住我们的神思,跟随他在精神的高地里自由奔跑。
因为奔跑,我们感受到了酣畅——有着追寻的勇毅与吞光的野性;因为突围,我们感受到了骨血——有着血脉的偾张与精神的硬度。
心有大爱,家国情怀,是耿立作为知识分子的使命与担当。对道义、正义、自由的追求,造就他的文章气贯长虹、纵横捭阖的气质,这也是一条浩荡的江所具有的特质。“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是民族精神的引路人,也是耿立的精神坐标。他所写的苦难背后,都是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一颗拳拳赤子之心。他所写的底层人物,表达的都是一种关爱与悲悯,崇敬与颂唱。俯身土地的人,永远值得尊重,他们勤劳、朴实、坚韧、勇敢,有着羊的温顺,也有着狼的血性。不管是父亲、或是姐姐还是錾磨师傅福来等底层人物,这些被生活磨成粗粝的人,揭开层层伤痛之后,我们看到的都是根植于内心深处的善良与纯粹。耿立来自于平原深处的土地,深谙每一颗像庄稼一样诚实卑微的心,对善良的底层人民充满同情,进而鞭策他对光明与正义的向往。作为书名的《暗夜里的灯盏烛光》一文,就是此书所要表达的旨意,通过追溯孔子的一生,呼唤民族的良知与精神的重塑,让古老文化的礼义廉耻与道德的品格,重新在我们的血管里流动。
是江必定除了浩瀚也有水的柔软。他在《温柔走进良夜》一文中写道:如果,我们不温柔祈祷,温柔以待,而让孤寂、贫穷、苦痛盛行,这是我们的生命之耻。对于耿立来说,良夜里有美好,也有悲剧、灾难、不义,小儿的早夭,就发生在一个夜晚。因医疗条件的落后,早产的孩子在没有暖气的极寒夜里逝去,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他在文中说:要知道在这世间,有人供奉金钱权杖,也有人供奉心中的律令与星光。他就是一个供奉星光的人,不管生活以何种沉重来对待他,而他在悲愤之后,终以悲悯与温柔与人世相待。温柔是化解苦痛的有效方式,在飞沙走石的夹击中,他找到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就是心中有光,用温柔祈祷世界。
耿立身体里的江水,以抽刀断水水更流的韧性,一路向前奔跑。求学的不易,走出乡村的困难,使他一次次沉沦。《赶在黎明前奔跑》中写到学校里学生扮演吊客的场景,把前途缥缈的迷茫无助,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也这样写父亲:大部分的时光,他就如风箱里的老鼠,遁无可循,他只有默默承受那些日常的或是不打招呼而来的厄运。这样的文字,带着一种疼,把生活的不可把控感表达到极致。然而耿立却没有绝望,而是对命运发起了反抗、挣扎、思考。他在黯淡的命运底色里奔跑,跑到被芍药的亮光照耀的地方,从苦难中超越,因而获得了拯救。芍药的花地,有过目不忘的大美,有原始奔放的诗意,这里代表了他所追求的人生之美。这样的美,引发了一个乡村少年对文学的孜孜以求,正如他说:多年后我才知道,芍药花地,是我命运的底片,反复曝光,反复叠加叠影,使我的人生斑斓。
江水终要入海。耿立带着他情感与精神的江水,来到了南方的滨海之城。他把自己比喻成苍耳,要在城市寻找扎根的土壤,有着顽强、不肯罢休的性格,也有着一颗种子的卑微。他褪不去农村之子的标记,但岭南以温润平和接纳了他,从而他这棵苍耳,也找到了适合生长的土壤。他在野狸岛和机场路看到庄稼后,说:每个植物都有活着的理由,这才是最大的道德。因此,他也就心安地做一棵苍耳。他一直在突围,在逃离农村,实际上,当痛苦沉淀,他的精神获得了升华,不再需要磨去身上农村的印记,他已与自己和平相处,与城市和平相处。在《一叶如来》中,从喝酒到喝茶的转变,不但是耿立从北到南纬度上的转变,更是精神上的改变,以他的话来说,就是“精神基因的突变”。由北方的急躁、刚直,到南方的从容、优雅,他获得的是精神的突围。在南方,他懂得了禅与茶,用禅宗修复了疲惫的身心,因而他终于知道:总觉得骨子里,是个南方人。对北方与南方土地的爱,也在禅茶一味中得到了统一。
这条江的奔涌,既有对个体生命自由的抒写,也有对故乡风物、历史精神的回望,无论叙述、抒情抑或评论,都是有力的回响,引起我们对如何构建社会精神的深度反思。
全书内容深广,蕴藉有力,“真”是书中的魂。真切的感情深入骨髓,真实的故事直击人心,形而上的思索,更是自真实的心灵深处流淌而来,因而这条淌满感情的江,蜿蜒曲折中有了深邃的魅力。广阔的思维,跨越式的联想,让这条江气势恢宏。顺流而下的人,完全不知下一步会被江水带到哪里,到处是浩渺,到处有奇观,古今中外徐徐而谈,风俗民情随处铺展,漫游神思纷繁无际。江水不经意卷起的浪花,就是那些不事雕琢的美,原生态的文字,质朴、苍莽、奔放,带来刻骨的疼痛又有希望的光芒、诗意的绽放,让人畅游于这样的江水,久久不愿离开。
沃土滋养追梦人
——读张琳小说《如果你来南七》有感
□ 方成龙
资深文学编辑张琳不愧是一名灵气巧智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如果你来南七》,以“我”的口吻讲述了结为良友的三个外来人,来南七这片沃土闯荡谋生、求知逐梦和情感交织最终又各奔东西有所作为的事,把人物命运与地域与时代不露声色地偶合一起,获取主题意境的呈现嫁接,给人带来艺术美感享受,从而实现了文学作品洞察社会又超越生活的功能价值。
小说借以合肥南七这个地域为背景,描绘了皖北青年马骋以“摆摊下棋”为楔子,牵引出“我”——报刊编辑、高小青——超市女售货员、塔皮瓦——非洲留学生。初读小说,获取的印象,马骋是一个摆地摊的无正当职业的青年游民,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不了棋手,就做保镖”。最后因为摆地摊违规被驱赶,又赌气与女城管下棋结果败北,被女城管一句“年纪轻轻的,找个实实在在的工作,学门手艺,比这强多了!”的“点拨”,从而大受刺激(其实是受教益),在确定与高小青情感只能停在友谊层面后,断然告别南七回老家谋生,而后又通过别人引荐,去了美国,成为私家武术教练,同时为华人服务,摆摊下棋,解华人思乡之念。高小青本身就是一个有追求的青年,超市打工可以说是她为生活的权宜之计,在她明确告诉马骋自己另有男友之后,就从超市辞职,专心学习财务,最后回老家协助老公开办养殖场,结婚生子,走向幸福人生。而来位于南七的K大学留学的非洲人塔皮瓦,还从马骋身上学到了棋艺,学到了中国武术,回去之后,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家族的影响力,当上了将军。而“我”——作者,是三人故事的起承转合人,也是三人旁观者、追梦见证者和友谊传情者。
再细读全文,悉心思量,小说所刻画的三个外地年轻人为什么最后都过上幸福生活,或者说有了好的结局?这就要回归到小说的标题上:“如果你来南七”。在作者笔下的南七,就是一个地域性的名称,一方面充满生活气息,因倒卖鸡鸭鹅蛋及蛋类衍生产品的店铺多,被戏称为“倒蛋基地”,又有像女城管那样有知识(下棋也是知识)又直爽善为他人“点拨”的人;另一方面因有一所著名的K大学存在,良好的学风与环境,开放式培养有志向的人,为有梦人圆梦,促励志人奋发,可以说南七是传统与时尚糅合,从而孕育出独特的地域人文生态。
作者为此巧设了一明一暗两条线,来实现主题意境的升华,明线是三人经南七“洗礼”后走出,人生取得了发展,梦想得以圆满,从而揭示了沃土滋养追梦人的现实存在性;暗线是南七地域因文化的助力推动,正在大拆迁,也走向了变迁发展之路,从而契合了时代的主题,反映了时代人文价值取向,也赋予小说现实的内涵与情趣。作者在小说最后又以自信的语气所表达的“如果你来南七”,其隐喻的意思是,南七是片滋养追梦人的热土,所来之人一方面会为这片沃土感染,增加学识气息,人生逐梦远行,而另一方面也会为南七今日的人文、巨变与神奇而赏识惊叹,从作家崇尚栖息地的情感上理会,这也是在为南七立传。
文学功能是时代的表达与超越。张琳生活在南七,敏锐地捕捉到南七的鲜活气息并融入思考中,谋取了艺术的表达。他的这部小说虽然已过多年,但依然经常被人拎出来评说唠叨,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呈现出曲折的故事,更为主要的是其意境实现了人物、地域与时代的统一性,贴有地标性,富有时代感,启迪人生路,这也许就是这部小说耐看且广为爱看的缘由所在。
独具个性的叙事美学
——评步缘组诗《途径真实的幻境》
□ 吴荣强
在我的印象中,诗人步缘的文字总是弥漫着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气质。他通过不断的积淀与观察,擅长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独特的感知,并以多维的方式呈现给读者。《途径真实的幻境》(载《珠海特区报》2024年8月28日湾韵副刊)这组作品便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在这组诗中,他巧妙地运用意象与隐喻,将日常的琐碎与超现实的梦境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阅读体验。
步缘的诗作,还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源自于题目中“真实”与“幻境”两个关键词所揭示的深刻对立与和谐统一。这一对立与统一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组作品深厚的情感寄托和创作心血,更精确地说,它是诗人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勾勒出的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素描”。每一句诗行都犹如一扇窗户,透过它们,我们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背后的非凡景象。
事实上,步缘写诗,却并不情愿认领“诗人”这一身份。他剥离某种虚荣的映衬,径直进入自我、语言和俗世的朴素关系。在《让花开在心间》一诗中,他这样剖白:“让花开在心间吧,那棵树/依旧守护着大地。无法言说的情感/交给岁月去轻描淡写。”很多时候,我们唯有放下诗人的身份,才能真正触及诗歌的本质。而当我们重新融入生活和时代的炽热现场时,诗人这一身份便如同蝉蜕般显得可有可无了。
当然,诗歌不仅追求美感,还需释放善良的光辉,并最终触及真实——深刻揭示我们的生存现实与生命真相。步缘的诗作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去修辞化”,既不晦涩也不艰深,但同样不简单。他将修辞降至最低限度,在朴素之中展现出深刻的内涵和深厚的功力。例如这样的诗句:“我生长于泥中,又深深扎根于大地/而非天空中那朵轻盈飘浮的云朵”(《泥泞之花》)。这种抒写无疑以故乡的巨大包容性实现了诗人的自我成长与作品诗性空间的无限延展。
也就是说,作为诗人的步缘,不仅以文学的形式“认领”了一个大家共同生活过的故土,更是用富有力量且温柔的方式,将个体遭遇与社会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凝结成诗意的叙事,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的境况”。如今回望那些艰难的时刻,他颇有些陆游《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味。然而,正是在不敢回头却又不得不回头的过程中,我们才能一次次重新辨认自我生命里的重要时刻。
此外,我们也看到这组诗中的诸多句子被浓烈的情感所包裹,句与句之间蕴含着独特的节奏,跳跃的空白充满了诗意。仿佛在纷杂的人潮中,截取了一瞬的人生片段。如诗人专心为每一株嫩芽,赋予与夏日相同的名字;又如诗人穿越这风雨交加的区域,只为与友人共叙过去的甘苦。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甚至忽视的场景,但在反复审视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新的东西。它不再仅仅是日常生活本身,而是变成了一个文学事实和文学故事。
由此看来,那些具体且沉默的人们内心深处隐秘而汹涌的情感,经过步缘文学化的处理后,变成了一种陌生的存在。这种陌生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将熟悉的东西重新变得陌生,从而带来新的感受。例如,“车在风雨中摇摇晃晃,窗外的景色让人心惊胆战。我深知,暴雨过后,酒菜的香气更加醇厚;而被时光晾晒的友情,会特香”(《暴雨后的……》)。这样的书写,为当下的生命赋予了一种“值得如此”的深刻意义。让读者在这些生动的画面中看见自己,从而重新发现共鸣与连接。
相比之下,这组诗歌的最后一首显得古朴而纯粹。诗人写道:“更远处的山峦,与落日渐渐接近/嵌入落日与山峦的背景,/我忆起那片宁静的海”(《在乡间忆起宁静的海》)。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步缘的经验相关,因此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步缘曾经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他所理解的乡愁的一部分。在步缘的诸多作品中,“念去去”与“归去来”并非相互矛盾,反而常常表现为个体难以逃脱的命运之两面。
步缘的诗歌创作,一言以蔽之,巧妙地融合了多种叙述手法,深入洞察现实,力图解析并穿透那些属于当下、尚未被明确定义的经验,从而构建出一种独具个性的叙事美学。其作品常常带有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仿佛是在现实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平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时间、空间和人物都可以按照诗人的意愿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一种新的秩序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步缘的乡间叙事不仅是一种深情的独白,更是与读者之间深刻的对话。在这种独白与对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突如其来的、令人百感交集的情感触动。有心的读者亦可以从文字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亲人的影子、朋友的影子,陌生而异化,亲切而温暖。我们也由此在诗歌的誊写空隙中感受到一种更大的“空间感”,这是独属于步缘的另一阙烟火人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