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约4%的土地面积上,创造出全市约25%的工业产值;多个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过去一年,珠海经开区以担当之勇撑增长之稳,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1月17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各项任务。
会上,经开区发出了“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的动员令,为担起珠海未来发展“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重任凝心聚力。
这一目标的设定背后有何深意?打造“强引擎”的底气何来?路又在何方?从此次会议的一系列部署中,我们看到了鼓舞人心的答案。
(一)
重任在肩,经开何为?
作为珠江口西岸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珠海工业的“压舱石”,珠海经开区在全市乃至全省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特殊使命。
去年,省委要求珠海集中资源力量开发和做强西部片区,尽快打开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引领珠西都市圈协同发展、有力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强港口与经开区的规划统筹和功能配套,以更大力度支持临港产业、物流业和港航服务业发展。市委则赋予了经开区“珠海未来发展‘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重任”。
省市对经开区的关心厚爱,为这片区域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能。
从经开区自身来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这里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更有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化工园区三大重要平台的资源禀赋、大规模市场的空间潜能、产业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软硬兼备的优良环境。早在独立运作之初,经开区就把“成为珠海打造万亿级城市主阵地”列为战略目标。
“当前,我们正面临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提档升级的关键期、克难奋进的攻坚期,要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中做到敢为人先!”
“身为珠海未来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动能,助力珠海跑得更远、飞得更高!”
……
珠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乐伟在会上的恳切话语,透露出“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会上,经开区再次发出了“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的动员令,并明确了202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吸收外商投资增长60%,装卸搬运仓储业营业收入、高栏港货物吞吐量等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
造强引擎,底气何来?
机遇来了,能不能抓得住、用得好,首先要看自身是不是过硬。打造“强引擎”,经开区有基础、有条件。
2024年是经开区独立运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经开区实干笃行、应变求新,各项工作焕发新气象。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32.11亿元,增长5.8%,约占全市1/4;规上工业增加值286.27亿元,增长9.0%,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27.3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98.08亿元;技改投资38.21亿元,增长17.0%;装卸搬运仓储业营业收入、高栏港货物吞吐量、实际吸收外商投资等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也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少不了改革的新突破、崛起的新动能,更离不开“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
2024年,经开区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迅速顺利承接近40项市级行政职权,确保在改革过程中服务企业不断档。全面激活“管委会+公司”改革效能,组建经开投控公司,成立港口发展中心。
打造全国首个化工5.0产业新空间;打造全省首个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环境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化工园区……走在前列的改革创新成果,成为这片区域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闯关、探路、打样的生动缩影。
招商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共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约151.5亿元;区容区貌品质实现大跨越,国际海事服务中心(一期)基本建成,珠海西站片区文体中心、核心区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加快建设。
通过成立项目落地及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建立区领导挂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攻坚机制,全面落实“帮办代办服务”,经开区构建了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并在市区打造了“经开企业之家”。
港口发展也打开了全新局面。经开区出台促进港航业务发展奖励办法,推动开通韩国、东南亚、巴西等国际航线以及3条西江航线。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9万吨,同比增长1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4万标箱,同比增长6.4%,其中外贸71万标箱,同比增长18.3%。
对外开放行稳致远,实际吸收外商投资1347.06万美元,同比增长81.48%。综合保税区成功签约项目25个,预计达产后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2亿元。保税免税衔接业务试点方案获海关总署批复。
打造“强引擎”,还少不了一只能打硬仗的队伍。回看2024,经开区干部职工同心攻坚,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理顺机制、打开局面、开拓创新,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在这一过程中,经开区不仅蓄积了向难而进的精神,强化了精诚共治的合力,更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为新一年乘势而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
再攀高峰,路在何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也是珠海经开区乘势而上、奋楫笃行的关键之年。在省市的期许下,经开区如何再攀高峰?
于关键处落子,在全局上谋划。经开区将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全域思维,以特色增质效,以创新求突破,在不断补短强弱中开创发展新局。
具体而言,经开区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把握“澳门+横琴”新定位和新通道建设契机,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聚焦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久久为功铸工业强区;坚持扩大效益投资与完善发展配套并举,夯基垒台稳根本;着力以深化改革之机提振发展之劲,乘势而上谋开放;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保稳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倍道兼程强保障。
今年,经开区将用好综合保税区、高栏港、5.0产业新空间,发挥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积极做好经开区“有形资源”与澳门、横琴“无形资源”有效结合的大文章。
聚焦“抓经济”这一主责主业,经开区将完善五大战略性产业“产业链链长+链主企业+专班”运行体系,不断壮大能级量级,力争2025年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2家。增强招商引资精准度,力争2025年引进项目不少于80个,投资额不低于180亿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
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开区正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奏响“二次创业”最强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一个发展动能更强劲、势头更迅猛的经开区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在全市约4%的土地面积上,创造出全市约25%的工业产值;多个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过去一年,珠海经开区以担当之勇撑增长之稳,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
1月17日,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工作会议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各项任务。
会上,经开区发出了“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的动员令,为担起珠海未来发展“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重任凝心聚力。
这一目标的设定背后有何深意?打造“强引擎”的底气何来?路又在何方?从此次会议的一系列部署中,我们看到了鼓舞人心的答案。
(一)
重任在肩,经开何为?
作为珠江口西岸第一个国家级经开区、珠海工业的“压舱石”,珠海经开区在全市乃至全省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肩负特殊使命。
去年,省委要求珠海集中资源力量开发和做强西部片区,尽快打开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更好引领珠西都市圈协同发展、有力辐射带动粤西地区发展;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强港口与经开区的规划统筹和功能配套,以更大力度支持临港产业、物流业和港航服务业发展。市委则赋予了经开区“珠海未来发展‘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的重任”。
省市对经开区的关心厚爱,为这片区域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能。
从经开区自身来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后,这里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更有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化工园区三大重要平台的资源禀赋、大规模市场的空间潜能、产业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软硬兼备的优良环境。早在独立运作之初,经开区就把“成为珠海打造万亿级城市主阵地”列为战略目标。
“当前,我们正面临大有可为的机遇期、提档升级的关键期、克难奋进的攻坚期,要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中做到敢为人先!”
“身为珠海未来发展的‘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动能,助力珠海跑得更远、飞得更高!”
……
珠海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乐伟在会上的恳切话语,透露出“时不我待、分秒必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会上,经开区再次发出了“全力打造珠海高质量发展强引擎”的动员令,并明确了2025年的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实际吸收外商投资增长60%,装卸搬运仓储业营业收入、高栏港货物吞吐量等指标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二)
造强引擎,底气何来?
机遇来了,能不能抓得住、用得好,首先要看自身是不是过硬。打造“强引擎”,经开区有基础、有条件。
2024年是经开区独立运作的开局之年。一年来,经开区实干笃行、应变求新,各项工作焕发新气象。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532.11亿元,增长5.8%,约占全市1/4;规上工业增加值286.27亿元,增长9.0%,排名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127.3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98.08亿元;技改投资38.21亿元,增长17.0%;装卸搬运仓储业营业收入、高栏港货物吞吐量、实际吸收外商投资等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组组数据,不仅展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也坚定了未来发展的信心。这些亮眼成绩的背后,少不了改革的新突破、崛起的新动能,更离不开“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
2024年,经开区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三驾马车”协同发力,迅速顺利承接近40项市级行政职权,确保在改革过程中服务企业不断档。全面激活“管委会+公司”改革效能,组建经开投控公司,成立港口发展中心。
打造全国首个化工5.0产业新空间;打造全省首个电子化学品新质生产力培育基地;创建全省首个国家生态环境部“一园一策一图”试点化工园区……走在前列的改革创新成果,成为这片区域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闯关、探路、打样的生动缩影。
招商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共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约151.5亿元;区容区貌品质实现大跨越,国际海事服务中心(一期)基本建成,珠海西站片区文体中心、核心区邻里中心等生活配套加快建设。
通过成立项目落地及企业服务工作专班,建立区领导挂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攻坚机制,全面落实“帮办代办服务”,经开区构建了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并在市区打造了“经开企业之家”。
港口发展也打开了全新局面。经开区出台促进港航业务发展奖励办法,推动开通韩国、东南亚、巴西等国际航线以及3条西江航线。高栏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29万吨,同比增长10.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4万标箱,同比增长6.4%,其中外贸71万标箱,同比增长18.3%。
对外开放行稳致远,实际吸收外商投资1347.06万美元,同比增长81.48%。综合保税区成功签约项目25个,预计达产后外贸进出口总额约52亿元。保税免税衔接业务试点方案获海关总署批复。
打造“强引擎”,还少不了一只能打硬仗的队伍。回看2024,经开区干部职工同心攻坚,仅用不到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理顺机制、打开局面、开拓创新,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在这一过程中,经开区不仅蓄积了向难而进的精神,强化了精诚共治的合力,更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打法,为新一年乘势而上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
再攀高峰,路在何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也是珠海经开区乘势而上、奋楫笃行的关键之年。在省市的期许下,经开区如何再攀高峰?
于关键处落子,在全局上谋划。经开区将树立“全区一盘棋”的全域思维,以特色增质效,以创新求突破,在不断补短强弱中开创发展新局。
具体而言,经开区将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把握“澳门+横琴”新定位和新通道建设契机,全方位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持续聚焦战略性产业和未来产业,久久为功铸工业强区;坚持扩大效益投资与完善发展配套并举,夯基垒台稳根本;着力以深化改革之机提振发展之劲,乘势而上谋开放;统筹好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保稳定;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倍道兼程强保障。
今年,经开区将用好综合保税区、高栏港、5.0产业新空间,发挥产业基础比较优势,积极做好经开区“有形资源”与澳门、横琴“无形资源”有效结合的大文章。
聚焦“抓经济”这一主责主业,经开区将完善五大战略性产业“产业链链长+链主企业+专班”运行体系,不断壮大能级量级,力争2025年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1家、10亿级企业2家。增强招商引资精准度,力争2025年引进项目不少于80个,投资额不低于180亿元。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力争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家“小巨人”企业2家。
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经开区正以更昂扬的斗志、更有力的举措,奏响“二次创业”最强音。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一个发展动能更强劲、势头更迅猛的经开区将展现在我们面前,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