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339米高的横琴IFC国际金融中心俯瞰,脚下是繁忙的横琴金融岛,一水之隔的东岸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望来路,金融业对于横琴而言,几乎是从“一张白纸起步”。一系列政策,十五年发展,横琴从边陲小岛蜕变成筑梦之地,横琴金融岛像一颗明珠,冉冉升起。粤澳金融一个个“创新、融合、突破”的有力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版图中,形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壮丽画卷。
2015年,澳门青年周运贤逐梦横琴,其创立的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合作区首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澳资企业。近十年来,跨境说快速搭建起运营和技术团队,从最初的7个人增加到近200人,公司技术服务收入成功破亿元。
随着跨境说团队的逐步扩大,该公司与葡萄牙、巴西等葡语国家的客户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推动海外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周运贤逐渐意识到贸易服务型企业寻找新商机所面临的资金难题。
“过去在外汇收入以及国际贸易这方面,相关要求是先收后支,我们要先收到国外客户的钱,才能把资金支付出去,时间周期比较长。此外相关资金均需要单笔申报,审批流程也相对繁琐。”周运贤坦言道,资金流动是否便捷对于企业能否打通物流“堵点”至关重要。
“很多客户不仅仅把中国看作是制造中心,而是将中国视为全球化合作中的重要伙伴。在这些合作中,我们需要有一架‘金融桥’打通跨境资金流动堵点。”从澳门到横琴,周运贤一直有一个促进跨境资金流动更便利、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梦想,并为此写下了《建设横琴数字贸易中枢,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建议。
一架“新桥梁”,正连接着横琴与世界,悄然圆了周运贤的梦。“桥”上自由便利往来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笔笔跨境资金。这架“桥”,就是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即EF账户。
对于有跨境资金结算划转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来说,EF账户是不可多得的“利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账户资金“跨一线”可依法自由划转,“跨二线”可在同名账户间、在额度内自由划转。
“相较于自由贸易(FT)账户,EF账户对企业无跨境资金流动限额,与境外进行资金划转更为便利。其资金从境外进入合作区的用途实施事后监管,将吸引更多低成本境外资金加入到合作区建设中。”更开放便利的EF账户吸引着周运贤的目光。
了解到EF账户相关政策落地的消息后,周运贤第一时间前往合作区银行开立EFE账户(区内机构账户)、EF账户(面向境外个人),并办理逾400万元人民币贷款,主要用于拓展海外业务。
“EF账户贷款资金不仅可以直接对外支付,也可在一定额度内划转至境内同名账户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对投身于跨境电商公共贸易服务平台建设的公司来说,资金能够快速划转,不仅有助于开展业务,更是极大地节省了资金成本。”周运贤欣喜说道。
随着EF账户相关政策落地,跨境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得以进一步打通,为企业开拓葡语国家市场、迈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坚实支撑。如今,跨境说已经在横琴建立了研发大楼,同时在梅州、杭州、深圳建立了超级运营中心,整体经营收入得到了成倍增长。
“我们通过立足琴澳,连接内地强大的供应链和海外广阔的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这是‘一国两制’给我们带来的红利。”周运贤说。
EF账户作为横琴实施分线管理政策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正逐渐将澳门国际自由港的优势最大化延伸至合作区。截至2024年12月末,横琴10家试点银行共开立EF账户超260个,办理资金划转超530亿元,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跨境贸易投融资资金结算。
一座无形的“金融桥”在琴澳之间架起,以创新的制度安排,为澳资企业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

墨绿色道路指示牌、葡式石面广场、来回穿梭的澳门单牌车……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澳门元素随处可见。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2024年8月,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澳门咖啡品牌——诚品咖啡搬到了“澳门新街坊”,成为街坊们休憩闲谈的首选去处。
开通人民币、澳门元双币种收款,亦成为这家咖啡店吸引左邻右舍的一大亮点。
2024年9月,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正式落地。消费者可在“澳门新街坊”内商户使用澳门元、人民币作小额移动支付,感受“粤澳兼容”的便利化支付体验。
作为诚品咖啡董事总经理,汤锦珍感慨这一“小切口”举措带来的巨大便利。“虽然这只是支付上的小小变化,但这对我们来说,就像生活在澳门一样。”
午后冬日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让人感到暖意融融。住在澳门新街坊的澳门青年缪永锐走进店里,打开手机支付钱包,“嘀”一声就下单订了一杯精品咖啡。中浅度的烘焙,带来清新的果香。“这是我们熟悉的澳门味道。”缪永锐笑道。
“如今政策开放了,我们商家操作简便,客人支付费用也非常方便。现在我们这里平时大概有二三十单是使用澳门元进行支付,周末随着更多澳门人前来横琴居住生活游玩,这个支付数量还会成倍增长。”汤锦珍表示。
更“丝滑”的支付体验,见证着合作区不断优化民生金融服务的历程。三年来,粤澳两地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工作生活的金融诉求,积极营造趋同澳门的金融环境。除了推动“双币种”实现小额支付,合作区还首创澳门单牌车无感停车功能、推动保险机构针对性推出门急诊医疗保障计划等多款保险产品、澳门单牌车内地商业保险费用降低30%左右。
更“丝滑”的支付体验,也让更多澳门烟火气逐渐在横琴蔓延开来。2024年12月,亲身参与横琴“新家园”建设的汤锦珍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时的殷殷嘱托,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说,桃花源里可耕田。我们备受鼓舞,很期待能在这片桃花源上续写更多故事。”汤锦珍表示,未来希望把其他澳门品牌项目带到“澳门新街坊”来,让更多“澳门新街坊”能够品尝到来自澳门熟悉的味道。
随着琴澳两地金融要素流动越来越便捷高效,粤澳两地资金的“通勤”之路也愈发便捷畅通。展望未来,横琴将持续深化在金融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携手澳门,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篇。

从339米高的横琴IFC国际金融中心俯瞰,脚下是繁忙的横琴金融岛,一水之隔的东岸是澳门特别行政区。
回望来路,金融业对于横琴而言,几乎是从“一张白纸起步”。一系列政策,十五年发展,横琴从边陲小岛蜕变成筑梦之地,横琴金融岛像一颗明珠,冉冉升起。粤澳金融一个个“创新、融合、突破”的有力举措,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宏伟版图中,形成了一幅生生不息的壮丽画卷。
2015年,澳门青年周运贤逐梦横琴,其创立的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合作区首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澳资企业。近十年来,跨境说快速搭建起运营和技术团队,从最初的7个人增加到近200人,公司技术服务收入成功破亿元。
随着跨境说团队的逐步扩大,该公司与葡萄牙、巴西等葡语国家的客户合作也越来越频繁。在推动海外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周运贤逐渐意识到贸易服务型企业寻找新商机所面临的资金难题。
“过去在外汇收入以及国际贸易这方面,相关要求是先收后支,我们要先收到国外客户的钱,才能把资金支付出去,时间周期比较长。此外相关资金均需要单笔申报,审批流程也相对繁琐。”周运贤坦言道,资金流动是否便捷对于企业能否打通物流“堵点”至关重要。
“很多客户不仅仅把中国看作是制造中心,而是将中国视为全球化合作中的重要伙伴。在这些合作中,我们需要有一架‘金融桥’打通跨境资金流动堵点。”从澳门到横琴,周运贤一直有一个促进跨境资金流动更便利、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的梦想,并为此写下了《建设横琴数字贸易中枢,扩大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建议。
一架“新桥梁”,正连接着横琴与世界,悄然圆了周运贤的梦。“桥”上自由便利往来的不是汽车,而是一笔笔跨境资金。这架“桥”,就是横琴粵澳深度合作区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即EF账户。
对于有跨境资金结算划转需求的企业和个人来说,EF账户是不可多得的“利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账户资金“跨一线”可依法自由划转,“跨二线”可在同名账户间、在额度内自由划转。
“相较于自由贸易(FT)账户,EF账户对企业无跨境资金流动限额,与境外进行资金划转更为便利。其资金从境外进入合作区的用途实施事后监管,将吸引更多低成本境外资金加入到合作区建设中。”更开放便利的EF账户吸引着周运贤的目光。
了解到EF账户相关政策落地的消息后,周运贤第一时间前往合作区银行开立EFE账户(区内机构账户)、EF账户(面向境外个人),并办理逾400万元人民币贷款,主要用于拓展海外业务。
“EF账户贷款资金不仅可以直接对外支付,也可在一定额度内划转至境内同名账户用于企业日常经营。对投身于跨境电商公共贸易服务平台建设的公司来说,资金能够快速划转,不仅有助于开展业务,更是极大地节省了资金成本。”周运贤欣喜说道。
随着EF账户相关政策落地,跨境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得以进一步打通,为企业开拓葡语国家市场、迈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坚实支撑。如今,跨境说已经在横琴建立了研发大楼,同时在梅州、杭州、深圳建立了超级运营中心,整体经营收入得到了成倍增长。
“我们通过立足琴澳,连接内地强大的供应链和海外广阔的市场,逐渐发展壮大,这是‘一国两制’给我们带来的红利。”周运贤说。
EF账户作为横琴实施分线管理政策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之一,正逐渐将澳门国际自由港的优势最大化延伸至合作区。截至2024年12月末,横琴10家试点银行共开立EF账户超260个,办理资金划转超530亿元,为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跨境贸易投融资资金结算。
一座无形的“金融桥”在琴澳之间架起,以创新的制度安排,为澳资企业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金融服务体验。

墨绿色道路指示牌、葡式石面广场、来回穿梭的澳门单牌车……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澳门元素随处可见。
“澳门新街坊”是横琴首个为澳门居民打造的综合民生工程。2024年8月,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澳门咖啡品牌——诚品咖啡搬到了“澳门新街坊”,成为街坊们休憩闲谈的首选去处。
开通人民币、澳门元双币种收款,亦成为这家咖啡店吸引左邻右舍的一大亮点。
2024年9月,双币种收单业务试点在横琴“澳门新街坊”正式落地。消费者可在“澳门新街坊”内商户使用澳门元、人民币作小额移动支付,感受“粤澳兼容”的便利化支付体验。
作为诚品咖啡董事总经理,汤锦珍感慨这一“小切口”举措带来的巨大便利。“虽然这只是支付上的小小变化,但这对我们来说,就像生活在澳门一样。”
午后冬日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让人感到暖意融融。住在澳门新街坊的澳门青年缪永锐走进店里,打开手机支付钱包,“嘀”一声就下单订了一杯精品咖啡。中浅度的烘焙,带来清新的果香。“这是我们熟悉的澳门味道。”缪永锐笑道。
“如今政策开放了,我们商家操作简便,客人支付费用也非常方便。现在我们这里平时大概有二三十单是使用澳门元进行支付,周末随着更多澳门人前来横琴居住生活游玩,这个支付数量还会成倍增长。”汤锦珍表示。
更“丝滑”的支付体验,见证着合作区不断优化民生金融服务的历程。三年来,粤澳两地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工作生活的金融诉求,积极营造趋同澳门的金融环境。除了推动“双币种”实现小额支付,合作区还首创澳门单牌车无感停车功能、推动保险机构针对性推出门急诊医疗保障计划等多款保险产品、澳门单牌车内地商业保险费用降低30%左右。
更“丝滑”的支付体验,也让更多澳门烟火气逐渐在横琴蔓延开来。2024年12月,亲身参与横琴“新家园”建设的汤锦珍与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时的殷殷嘱托,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说,桃花源里可耕田。我们备受鼓舞,很期待能在这片桃花源上续写更多故事。”汤锦珍表示,未来希望把其他澳门品牌项目带到“澳门新街坊”来,让更多“澳门新街坊”能够品尝到来自澳门熟悉的味道。
随着琴澳两地金融要素流动越来越便捷高效,粤澳两地资金的“通勤”之路也愈发便捷畅通。展望未来,横琴将持续深化在金融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携手澳门,共同书写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篇。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